《书剑盛唐》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

    “士农工商,国之四民。
    殿下将来登基,心里对待四民的态度不该有贵贱之分。
    而是要从国家的角度,看待这四民。
    商人多重利轻义,固然为人所不喜。
    然则站在殿下的位子上,应该看到他们对这个国家做出的贡献。
    古往今来,可有商人谋反成功者?”
    李治听着都懵了,还能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
    “师傅是法家?”
    “跟什么家没关系,儒家法家,对国家有用殿下就该用。
    请问殿下,管子是法家还是儒家?”
    李诚笑嘻嘻的问,李治又被问住了。
    “天下学问一大抄,诸子百家,互相借鉴,最终儒家胜出难道不是因为汉武帝需要么?”
    李治彻底的懵了,他的老师们都是大儒啊,没一个像李诚这么赤裸裸的揭示。
    “殿下,这些话放在心里就行了。
    本朝尊儒,殿下就尊儒好了。
    只是心里啊,得有个标杆。
    不要被臣子左右殿下的意志,大唐的将来,应该以殿下的意志为准。”
    李治陡然抬头,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这就是李诚令他尊重的地方,不会去说什么大道理。
    李诚都是教他一些看问题的方法,立场,角度等等。
    摆事实讲道理,不会直接给答案。
    一场棉花风波,随着价格翻了一倍而告终,武氏兄弟欲哭无泪,如果留在手里,还是能赚个几万贯的,现在只是保住了本钱。
    泰山封禅盛大的仪式终于结束了,达成目的的李世民兴奋之后疲倦的一点都不想动。
    返程的李世民坐在架撵上,浑身一点力气都使不上。
    李诚被急招进东宫,李治六神无主的样子,看见李诚如同看见了救星:“师傅,父皇病重。
    我该怎么办?”
    孤也不自称了,完全是惊慌失措。
    “太子殿下,冷静。
    先说说,消息从哪来的?”
    李诚喝了一声之后,才缓缓的问。
    “内府送来的消息,信还在这呢。”
    李治赶紧拿起书桌上的信递过来,李诚打开仔细的看完后,松了一口气:“孙药王在泰山,陛下无忧也。”
    信是大太监按照李世民的吩咐发出来的,意思是李世民病重,御医束手无策之时,孙药王适逢其会,出手救治。
    李世民生病了,要求太子一定要维持长安乃至全国的稳定。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但是李诚却没有太大的意外。
    从心理上来说,李世民没有遗憾了,一直紧绷的弦松下来。
    年龄到了,又嗑了那么多金丹,长途跋涉的劳累等等因素凑在一起。
    强大精神完成了泰山封禅的仪式,就此病倒在情理之中。
    只要不是认为造成的结果,问题就不大。
    现在要考虑的不是李世民的身体,而是要把自己的位子摆正。
    想明白之后,李诚有了对策。
    “殿下可亲笔写一封信,表示一下对陛下的孝顺和关切之意。
    另外,长安近期发生的事情,也要有重点的在信中汇报。
    近期是没有什么大事,如果有也不要自己做主,而是要派人汇报,请陛下定夺。
    当然殿下也要把自己的观点摆明,不能一味的让陛下做主。”
    李治虽然不明白李诚的意思,还是按照李诚的要求去做了。
    这一夜李诚直接住在东宫,入夜之后李治屏退左右,低声道:“师傅,弟子为何要事事汇报?”
    李诚看着李治,叹息了一声:“殿下现在还只是太子,监国不是权利移交,而是让你看着,没让你做主。
    小事可以自己处理,大事就必须要汇报。
    可是殿下觉得,能送到殿下跟前的事情,能是小事么?”
    李治恍然大悟,这家伙的悟性还是很高的。
    “对了,马宾王病重,孤让御医去看了。”
    马周没几年好活了,这点李诚很清楚。
    “殿下做的对,记住,这个时候一定要当做没事的样子,不要私下里接触大臣。”
    李诚觉得他还是不够明白,李治听了点点头:“孤明白的,就算是父皇给了孤什么,孤也不能当真。
    孤可没少读史书,父皇在一日,这个国家就是父皇的。”
    这一下李诚彻底放心了,这家伙单子小,还是有点好处的。
    李世民泰山之行抛开不提,武约这边找到了始作俑者,气冲冲的来到李诚的书房内。
    “查清楚了,柴家,杜家,张家,还有解州几个世家,也有手脚在里头。
    对了,好像还有房二和长孙冲的干洗。
    这一次他们棉花损失都不小,算是出了一口气,但这还不够。”
    武约杀气腾腾的说着,右手握拳挥了一下。
    “人都拿下了么?”
    李诚没有太激动,这种事情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总会有人看你不顺眼,想搞你一下,如果能弄到好处,那就更不会手软。
    这个世界,从不缺谋财害命之辈。
    对于这种人,发现一个,搞死一个就对了。
    “一共是六个人联手做的局,拿下了五个,还有一个跑了。
    这些人都是门客,做事情之前,把关系都撇清了。
    不过撇清也没有用,账总是要算清楚的。”
    “不要激动,这不算什么。
    当年连死士都来了好几百人呢?
    你活的风风光光的,大把赚钱,在有的人看来,你就是在抢他的钱。
    他不会考虑,他怎么没想到这样做会赚钱的。”
    武约听着李诚的话,眼中露出崇拜的光芒。
    “接下来该怎么说?”
    武约没有自作主张的意思,而是请李诚定夺。
    “不着急,当着没有发生这些事情。
    拿下的人,悄悄处理掉吧,不要留下手尾。”
    李诚一脸平静的决定了五个人生死,不管他们是不是自愿的,李诚都没打算放过他们。
    “妾知道了,这些人都记下来,总有一天会落在我们手上。”
    这就算接受了算后账的意思。
    其实这才是最好的办法,当年李诚报仇不过夜,那是因为年轻啊。
    做点过分的事情,李世民还是能容忍的。
    现在不一样了,李诚的身份和地位,都不允许他去破坏规则。
    就像柴家,长孙家,房家,李诚不可能为这个事情打上门去的。
    总的来说,对头是做下了。
    李诚真是觉得挺遗憾的,其实他没有害人之心,尤其是房二和长孙冲,真是没来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