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大魏能臣》第十章九品官人法!
</br>? “臣等参拜大王--千岁、千千岁!”</br></br> “免了吧!”</br></br> 丞相府大堂上,曹丕居中而坐,面沉如水、目光愤火,接受着文武重臣们的赞拜!</br></br> 按理来说,上位者胸怀沟壑,应该喜怒不形于色才是,可曹丕太生气了,一天连喝了十多碗败火汤药,仍是压不住胸中怒火!</br></br> 之前萧逸送书为礼,表示支持自己称帝,只要善待刘氏皇族即可,这让曹丕非常高兴,认为就要大功告成了。</br></br> 那知还没高兴几天,竟然有人跳了出来,坚决反对自己改朝换代,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反对者不是汉室死忠,而是士族门阀!</br></br> 兖州士族第一个喊出口号:‘宁做汉家鬼,不做魏氏臣!’</br></br> 豫州士族不甘示弱,也派人四处宣扬着:‘只知有汉,不知有魏,大汉江山万年不变!’</br></br> 与曹丕关系密切的冀州士族,则来了个沉默不语,这个关键时刻不说话,那就是无声的反对了。</br></br> …………</br></br> 士族集团底蕴深厚、遍布四方,如果他们真的‘起兵勤王’,很可能重演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故事,让中原陷入一片战乱之中,巴蜀、江东之兵再趁虚而入,曹魏集团可就大事不妙了!</br></br> 问题是,士族集团真的忠于汉家,坚决反对曹氏取而代之吗?</br></br> 当然不是了,士族集团一向只重利益,不讲忠义,谁坐在皇帝宝座上面,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大,无非是想趁着改朝换代的机会,争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罢了。</br></br> “一群见利忘义、允血食肉的白眼狼,这是勒着脖子要好处啊,就不怕把肚子撑破了--呸!呸!”</br></br> 曹丕心中暗骂几句,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这是几天之前御史中丞-陈群递交的,一种新的选拔人才方法,名曰:‘九品官人法!’</br></br> 汉家四百余年来,一直实行推荐、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先由地方州、郡推举孝廉、秀才,中央进行各种考试之后,再按照才能高低、人品优劣来委任官职!</br></br> 这种办法前期还是不错的,比如汉武帝统治时期,主父偃、桑弘羊、董仲舒、公孙弘等能臣干吏,都是这样举荐到中央,发挥出巨大作用的。</br></br> 可是后汉以来,仕途逐渐被士族集团所垄断,举荐的大都是出身名门、却无才无德之人,号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治权落入这群人手中,国家衰败也就是必然之势了!</br></br> 曹操执政以来,一改多年的‘举孝廉’制度,多次下达招贤令,强调‘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只要有真有本领的人,那怕是出身寒门、人品低劣一些呢,自己也会给予重用的,从而招揽了大量的人才!</br></br> 这个九品官人法,与前两者截然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制度:</br></br> 朝廷在各州、郡设置中正官,州为大中正官,郡为小中正官,而且只能在本地人中挑选,可由地方官员兼任之!</br></br> 也就是说,冀州的中正官,只有冀州人能担任,巨鹿郡的中正官,也只有巨鹿人能担任,其余地方的人不得染指!</br></br> 而这些大、小中正官的责任,就是对本治区内的人才,进行详细考核,具体又分三项:</br></br> 一是家世,就是家庭出身和背景,父祖辈是否出仕为官,官职爵位高低,立下过什么功绩,或者受过什么处罚!</br></br> 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是否勤奋好学、饱读诗书,是否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亲朋,以及个人私生活情况!</br></br> 三是定品,既以行状为主,家世为辅,对人才进行评定,并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而品级一旦形成,就再也不能改变了,会伴随一个人的终生!</br></br> 下三品之人,是没有入仕资格的,只能当一辈子老百姓了。..</br></br> 一品被视为圣人之品,是不轻易授人的,成为虚品!</br></br> 只有上品、中品的六个等级,才可以进入仕途,正式成为国家官员,而在官员升迁过程中,他的出身品级也起到极大作用,甚至是决定性作用。</br></br> 从表面上来看呢,九品官人法还是不错的,公平合理、认真细致,肯定能选拔出大量德才兼备者,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br></br> 可是明眼人看的出来,这个九品官人法有大问题,与其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不如说是为士族选拔人才!</br></br> 首先,中正官在各州、郡任职,还必须是本乡本土之人,这就把推荐、选拔人才的权力,完全由中央下放到了地方,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地方实力膨胀,甚至不听朝廷的号令!</br></br> 其次,担任中正官者,要求出身好、威望高,人脉广、有学识,而地方上具备这些条件的人,基本都出身士族集团,寒门子弟毫无竞争资格!</br></br> 最后,行状好坏、概念模糊,出身高低、一目了然,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后者势必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br></br> 长此以往,地方上选拔的人才,朝廷中充斥的官员,就会变成清一色的士族子弟,而寒门子弟从此与军国大事无缘!</br></br> 说白了,这个九品官人法,就是士族集团提出的政治交易,如果曹丕答应下了,就支持他改朝换代!</br></br> 如果不答应,就算不能阻止‘以魏代汉’的天下大势,士族集团也要给曹丕添点恶心、找点麻烦,起码一二十年之内,皇帝还是姓刘的来做!</br></br> 问题是,曹丕会答应这种政治交易吗?</br></br> 凭心而论,曹丕不想答应的,原因也有三条:</br></br> 第一,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是父亲曹操制定的、并推行了二十多年的国策,以此招揽到了大量人才,也是曹营集团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br></br> 父亲刚刚去世三年,做儿子的就更改国策,还是逆转方向的更改,这等于狠狠抽了曹操一耳光,曹丕难免落个‘不孝子’的骂名,曹家内部也会有人反对的!</br></br> 第二,士族集团不断壮大,皇权势必受到限制,国家也会出现诸多问题,进而激化社会矛盾,大汉王朝就是前车之鉴了,曹丕不想重蹈覆辙!</br></br> 第三,萧逸开创争鸣学府,大量的培养寒门子弟,每年毕业者数以千计,或是从军、或是入仕、或是经商,深入各行各业,已经形成一股庞大势力!</br></br> 如果曹丕倒向士族一方,推行九品官人法,萧逸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寒门子弟们也会起来反对,其后果不堪设想啊!</br></br> 因此上,这个九品官人法,就像是一颗诱饵,外面香气扑鼻,里面暗藏着毒药呢!</br></br> 曹丕则是一条饥饿的游鱼,想吞了鱼饵又怕毒药,转身离开又不舍得,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br></br> “刷!--刷!”</br></br> 陈群、辛评、辛毗、华歆、王朗、司马懿等人都在大堂上,彼此不断交换目光,他们都是士族出身,而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诱使曹丕答应九品官人法,并尽快的推行实施!</br></br> 眼看曹丕犹豫不决,这些人决定再加一把劲,诱惑、威胁、恐吓全都用上,不信这位魏王不乖乖就范!</br></br> “再过半个月,就是御史中丞大人的诞辰了,一定要好好庆祝一番,诸位同僚也会登门道贺的!”</br></br> “呵呵,下官贱降何足挂齿,聚上三五好友足以,比不得大司马大人,当初四十大寿之时,车马盈门,人头涌涌,文武百官、封疆大吏皆来祝贺,摆了六天六夜的流水席,礼物多的堆积如山!</br></br> 不止中原人物,就连巴蜀、江东、西羌、匈奴……以及周边各部落,也都派使者前来恭贺了,颇有万邦来朝的架势,咱们大王继位都没这般热闹吧?”</br></br> …………</br></br> 群臣说话的声音不大不小,恰好能让曹丕听清楚,后者顿时浑身一振,牙齿咬的咯咯作响,萧逸四十大寿那一天,自己也亲临无愁侯府了,还送上了不菲的礼物呢!</br></br> 那天的场面,萧逸成了绝对主角,文武群臣、四方使者皆行跪拜之礼,从大堂上一直排到府门外了,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而自己这个魏王千岁,则没什么人上前搭理,充当了一个小配角!</br></br> 那一天,曹丕彻底知道了,萧逸的实力有多强,威望又有多高,如果后者愿意的话,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取自己而代之!</br></br> 今天群臣故意议论此事,明显是在用激将法了,可是激到点子上了,曹丕不认也得认,同时要好好的考虑,如何压制这头厉害的贪狼!</br></br> 当今天下,已经形成了曹魏、巴蜀、江东三足鼎立之势,而在曹魏集团内部,同样也分成三股势力!</br></br> 一是曹氏集团,及其附属党羽,这支力量最为强大了,控制着朝廷大权!</br></br> 二是萧氏集团,虽然没有前者强大,可是后劲十足,在军队中的影响极大!</br></br> 三是士族集团,历史悠久,根基深厚,虽然势头不及前些年了,可是实力仍不容小觑!</br></br> 二十多年以来,一直是曹氏为主、萧氏为辅,二者联合起来压制士族集团,把后者弄的元气大伤,而寒门势力则随之崛起!</br></br> 可是随着曹操、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这些人过世,后继人才能力不足,曹氏集团江河日下,其实力大不如前了。</br></br> 相反的,在萧逸的领导下,萧氏集团蒸蒸日上,其实力不断的扩大,党羽更是遍布朝野内外!</br></br> 如此发展下去,只怕曹、萧两家的政治地位,就要颠倒过来了,甚至是萧氏一家独大,这是曹丕最为担心、也最不能容忍的事情!</br></br> 要想扼制萧氏继续壮大,曹家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必须找一个强有力的盟友,而士族集团就是最好的选择了,而要拉拢士族集团,又要给与足够的政治利益!</br></br> “长文先生这份奏折,本王反复看了多次,却是选拔人才、治国安邦之良策,可保大魏江山永固!</br></br> 本王决定了,待到登基称帝之后,就正式颁布天下,九品官人法-永为大魏治国之法,孤也要与士大夫共天下!”</br></br> ……</br></br> “陛下英明神武--万岁!万岁!万万岁!”</br></br> 明知道诱饵有毒,可是为了坐上皇位、统御天下,曹丕还是选择一口吞下去了!</br></br> 之后引发的恶果吗,自己只能慢慢的解决了,最好让萧氏集团、士族集团拼个两败俱伤,曹家才好从中渔利!</br></br> 眼看曹丕答应推行九品官人法了,群臣立刻跪倒在地、山呼万岁,以示天下士族集团,全力支持前者取代汉室,登基称帝!</br></br> “尔等牢牢记住了,在朕登基称帝之前,九品官人法之事,谁也不准泄露一句,尤其不能让大司马大人知道,违者,杀无赦!”</br></br> “遵旨!”</br></br> ……………………</br></br> 政治交易达成了,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畅了,反对者瞬间销声匿迹,各种祥瑞相继出现……</br></br> 建安十九年-秋,八月十六日,豫州地方官员上报:‘有神兽现身于河中,龙首、鹿角、虎眼、麋身、牛尾……其声如雷,须与不见!’</br></br> 八月二十八日,沛郡、谯县官员上报:‘有黄色龙气数十丈,自曹氏祖坟之中飞出,弥漫空中,数日不散,且祖坟周围生出灵芝数十株,皆大如瓷盘!’</br></br> …………</br></br> 祥瑞接连不断,什么青鸾、火凤、赤兔、白狼、绿毛龟全都跑出来了,有的还口吐人言:‘大魏兴,当代汉!’</br></br> 天下人不禁议论纷纷,认为是改朝换代之像,心理上也都最好了准备,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举行一场禅让大戏!</br></br> :。:</br></br></br>
第1635章 许昌城一日游!
第十一章汉天子三让皇位!
小说推荐
曹魏臣子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
光阴默
连载
最新章:
第四七零章、为尔等备下棺木
魏书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就曾由邓渊编写代记十余卷,以后崔浩、高允等继续编写魏史,都
魏收
连载
最新章:
卷二 帝纪第二
大魏春
最乱不过南北朝:人不如狗,命如草芥。道德沦丧,伦理崩碎…二十四朝无出其右!李承志仰天长叹:老天爷,能不能换个朝代穿一下
眀志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移花接木(二)
冉魏大帝
权谋之争,揭开了被埋藏了多年的父祖之仇。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谁才是藏的最深的那个幕后黑手?饿殍遍地,尸骨如山,中原汉人亡者十之八九。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预于即倒,纵然身死神灭,尤存烈烈英名。生死之恋,洞房花烛,不过是一场场阴谋的精心安排,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苗刀
连载
最新章:
第七百一十四章
大魏武神
附身魏国彭城王,然而却敌军压境,兵临城下 他垂危受命,力挽狂澜,创立大魏武卒,横扫天下 这里有勇冠天下的冉闵、有东山再起的谢安、王羲之、王猛、刘牢之;魏晋士子风流俏佳人,花前月下,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恨缠绵。且看后世一个叱诧风云的商界大佬,如何玩转五胡乱华
tx程志
连载
最新章:
第916章一道选择题
大魏霸主
魏国永兴二年正月,燕国倾国之兵二十万步骑南下,连克幽、蓟,略地于冀。三月,魏昌之战爆发,魏国先胜后败,损失惨重。四月,廉台之战爆发,魏国大败,唯一的野战军全军覆没,燕军长驱直入,兵临城下。四月围城,数万燕军攻打邺城一百多天,最终邺城被攻克,燕军破城而入,魏国二十余万军民全部被杀,魏国随后灭亡。永兴二
tx程志
连载
最新章:
第1143章大结局
顾华采安景臣
一场变故,沈家全族尽被处死。作为沈家出嫁女的母亲被送佛堂。顾华采亦因“养病”为由而被送离上京。生活艰苦?被人欺凌?与猪狗为伍?这些都没什么,她只想好好活着。然而—前有心思歹毒的继母。后有深藏不露的父亲。外带一堆别有用心的姐姐妹妹。顾五小姐表示:我也很无奈
奸臣上位手扎:与凰为盟
连载
最新章:
第288章 尘埃落定
公主的成年礼大臣调教
王大柱缓缓从杨婉清的身后走出来,吓得杨婉清浑身一抖,警惕的看着王大柱,连连后退几步 她今天穿着浅蓝色的薄衫,将身躯勾勒出一条完美的曲线,因为惊慌和愤怒,胸口剧烈起伏着 难能可贵的是,杨婉清长着一副清纯的娃娃脸,这和她那傲人的上围,形成一股鲜明的对比,让王大柱越看心里就越是炽热,只恨不能和这美貌如花的
王大柱 杨婉清
连载
最新章:
肿胀顶鼓起来h
大魏厂公
宫刑之躯,掌天下生死!飞鱼绣春,掀江湖风雨!咱家苏善,乃大魏厂公!书友群:619719309(普通群,欢迎加入
落叶知凉
连载
最新章:
第五百六十一章闯新燕城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