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俗人一枚》427,敲门砖

    月初,求月票,求推荐票,求看dao版的正版订阅吧……
    ————————————————————————————————
    王勃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将“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的文章写了出来,其实也不叫完全写了出来,就像唐素珍提醒他的那样,他直接在自己的周记本中找了篇,然后添枝加叶,自由挥,将原来一千多字的小文变成了一篇近五千字的长文。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谈革.命,对头,就是前世2o12年寒冷在自己博客中表的那三篇在文化界甚至学术界引起了好一番争论、嘴仗和笔仗的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中的第一篇!王勃为什么要选这一篇呢?有句话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要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引起波澜,造成轰动,进而得奖,为他后面的旷世巨著三体造势,铺路,那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娘娘腔文章不行,他需要聋振聩!让人读者,尤其是评审老师眼睛一亮,耳目一新的东西,只有不走寻常路!选来选去,只有后世他看过的在网上和现实舆论中引起巨大讨论和热议的“韩三篇”了。
    总体说来,王勃上辈子比较欣赏的同龄人很少,但寒冷这个独立独行,挂了七科红灯,大学门都没进去,但身上却有着作家,知名赛车手,商业导演等诸多头衔的家伙却要算一个。寒冷博客上的文章,他都有关注并拜读。其中的不少文章,读起来也够畅快和过瘾,比如他的“韩三篇”。寒冷文章中的不少观点,王勃个人不一定完全赞同,但是他佩服对方在绝大部分中国文人要么不声,当哑巴。要么阿谀奉承,当御用文人,唱赞歌拍马屁时,那种敢说真话。敢当刺头,敢对一些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揭露、讽刺的胆量和勇气!
    最后,对方所写的一些杂文的文笔真的不赖!颇有点鲁迅和李敖的遗风。
    “韩三,不好意思了。俺要在文坛出名,要为俺的三体造势。需要一块敲门砖,只有借你的韩三篇一用了。不过,以后等俺在文坛出了大名,俺一定会粉你的。你以后拍的那啥后会无期,尽管很烂,俺也会去电影院正版支持的。”
    既向山西娘子关的“刘电工”道歉后,王勃又在心头默默的面朝东方,朝魔都的那位此时大概正在埋头修改三重门的寒冷说了句sorry。
    文章写好之后,王勃又用新的稿子工工整整的誊写了一遍,然后第一时间去邮局寄了个挂号信。寄了之后。心头便开始祈祷,祈祷他这个“假狂生”写出的“真狂文”,能够在数千份稿件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
    接下来的几天,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王勃便贡献给了他的“三体世界”。他开始在笔记本上列写大纲。大纲完成后又写细纲,包括三体三部曲中所有的主要人物,涉及到的科学理论,点子,各种伏笔。,转折,乃至前世那些在网络上耳熟能详,他现在都能记住的关键名词。“智子”,“水滴”,“人体计算机”,“用文火”“面壁者”,“破壁人”,“二向箔”。“四维空间”,……想到什么记什么,越多越好,越细越妙。他像一只辛勤的工蜂,又如一只不知疲倦的蚂蚁,一点一滴,一匹砖一片瓦的构筑着心中那个叫“三体”的世界。由于王勃的精神太过集中,思维也太过专注,以至于好几次上课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全神贯注,埋头奋笔疾书的他一直都无动于衷,充耳未闻,让讲台上的老师尴尬不已,有些下不了台。但对于他这个全校的知名人物,两次重要考试的第一名获得者,又不好说他什么,更“不敢”讽刺。久而久之,一般的老师也就让他“任我行”,懒得管他了。
    如此过了约莫一周,整个“三体世界”的框架就被王勃大体的搭建完成。他随时可以正式动笔行文了。
    不过,出于慎重,也是出于练笔,试水的考虑,王勃一开始并未直接写三体,他打算先写一个短篇投给科幻世界,试探一下反应。毕竟,前世的王勃写过几十万字的传统纯文学,更是写过两三百万字的网络文学,但是科幻文,而且是那种正儿八经的硬科幻却从来未有涉足过。虽然在过去的一个星期当中,对于由他自己来写三体而让“刘电工”无三体可写,他一直信心满满,拥有越“刘电工”的豪情壮志,但是真事到临头,从没写过科幻文的他还是颇有些心虚。上辈子,喜欢天文,爱探索宇宙,进而对硬科幻这个题材的小说一直十分偏爱的他尽管通读过“刘电工”所有的短篇,中篇和长篇,不少优秀的篇章更是品读鉴赏过多次,然而毕竟只是读过,他的眼睛也不是照相机,也没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看一本书是一回事,将一本书原封不动的默写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况且,王勃内心的骄傲让他不仅仅只是想做台“复印机”。他要的是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越和提升,将三体水准提升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至高境界。在构筑“三体世界”的这么几天当中,王勃已经想好了,如果最后由他二次创作出来的“王氏三体”不能越“刘式三体”的话,他宁愿将其付之一炬也不愿让其沽名钓誉,让更优秀的原作胎死腹中。
    那么,到底是用哪个短篇去试水呢?
    “刘电工”的短篇有很多,像中国太阳,朝闻道,地火,乡村教师都给王勃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时常震撼于“刘电工”宏大、瑰丽的布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这几篇当中,随便弄一篇寄到科幻世界,只要编辑不是瞎子,表肯定毫无问题。不过,以上这些优秀篇章“刘电工”现在到底表了没有他却毫无概念。他看“刘电工”的作品都是工作后有了闲暇时间又有了钱后才开始看的,而且看的都是在网上买的合集,并未关注其表时间。
    “看来,得抽空去图书馆翻翻过往的资料才行。可惜,现在连度娘都还没有出现。不然,就这点出版信息,哪里需要我专门跑一趟图书馆。”坐在卧室书桌前的王勃开始无限怀念起前世的“度娘”来。
    今天是星期六,明天放假,王勃便打算明天一早去四方的图书馆走一遭,翻翻最近几年的科幻世界,看看“刘电工”都表了哪些短篇。
    刚刚做出这个决定,曾萍忽然敲门探头,让王勃去客厅接电话。
    “哪个?”王勃像投篮一样将手中的圆珠笔朝摆在写字台上的那个韩琳送的笔筒一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李娘。张静的妈妈,李娘!”曾萍冲王勃一笑,又说,“勃儿,要不我给你煮两个荷包蛋好吧?今天晚上你去体育馆打了那么长时间的球,肯定饿了。”
    “蛋就不要煮了。熬点醪糟红糖水来喝吧。打球后我在外面和我同学吃了点烧烤,现在嘴里还有些干呢。”王勃对曾萍说,心头却想着张静的母亲李桂兰找自己到底有何贵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