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秋做霸王》289-294

    第二百八十九章 红颜安在?
    话一出口,刘冯便是有些后悔了,但是实在也是刘冯这几日被刘纪的锋芒*迫得有些坐立不安了。【全文字阅读..】没办法,他的这位二兄,在齐国弄出了不少的动静,更是一归国便是被刘宏殊为关注,不但带其拜见太庙,更是在数次场合中表露出了对刘纪的看重。这让一时自认为深受刘宏喜爱的刘冯嫉妒了,再加上他身边近臣下属的谏言,让刘冯对刘纪总是充满着一丝淡淡的恨意,在他眼中,刘纪几乎已经成了他成为储君之路上的最大绊脚石。
    刘冯不怕刘远,因为他知道他的这个大兄,虽然德行和才智皆是上等,但是性格太过于宽厚懦弱,为刘宏所不喜。他也不怕刘非等庶子殿下,因为嫡庶之间,优劣之势很大,只要他这个嫡子还得刘宏喜爱,那些庶子殿下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为储。可是面对刘纪,刘冯却不得不防,刘纪不是刘远那样宽后懦弱,更不是刘非这样的庶子殿下,其争储的机率和自己一样大,这几日刘宏明显有喜爱刘纪的意思,如何不让刘冯有些紧张?
    但是,再如何忌惮刘纪,再如何防备刘纪,可是刘纪依旧是他的二兄,他在卫姬面前公然喊出刘纪的姓名,要在世人眼中,就有一个不恭的罪名了。
    果然,在听到刘冯的话后,卫姬冷着的一张脸又有些怒色了,“放肆!刘冯,刘纪是你之兄,他之名是你能说的?况且刘纪出宫一事,是你父王应允,并非本宫允诺!”
    “孩儿知错!”
    面对卫姬的发怒,刘冯也是低头认错道。他知道他这位母亲还是喜爱他多一点儿的,今日训斥他,也是为他好,只是他却是一时间脑子糊涂了,竟然说出那些话来。这话幸亏是在卫姬面前说的,要是在刘宏面前,估计刘宏都会直接抽他了。
    “刘冯,你要谨记,刘纪是你的二兄,不是你的仇敌!况且他刚从齐国归来,在齐国受了不少苦,如今归来,无论是你父王还是本宫,对他喜爱一些又有什么?禁止你出宫,是为你所想,你不必再扯其他人,你二兄刘纪也快到加冠之龄,所以你父王能允许他出宫,你若是因此嫉妒他的话,心胸岂不是太过狭隘?”
    卫姬寒着脸对着自己这个幼子严厉的斥责一番,她心中有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她知道,她的这个幼子这些年似乎有些得宠,心胸并不开阔,只是她如何也不知道,刘冯竟然对归来的刘纪有如此大的成见。一时间,卫姬就觉得她该警告刘冯一番,无论储君之位再怎么诱人,但卫姬可不希望因为这储君之位,她的三个儿子自相残杀起来。
    “母后息怒,孩儿知错了!”
    刘冯很少见卫姬发火,卫姬在他面前总是温柔贤淑的,但是发起怒来,刘冯还是觉得有些胆寒。因为卫姬终究是卫姬,若是卫姬真的没有一丝手段的话,又怎么会执掌后宫多年?<script>s3();</script>
    “你知错就好。”
    终究是自己最喜爱的幼子,卫姬也不想在刘冯面前发火,见到刘冯知错后,卫姬轻轻点点头,“从明日起,好好在宫中学习六艺吧,也多和你那位兄长学习学习,他为何能够得到你父王喜爱?你为何不能?不要总是想着什么打猎游玩!”
    “刘冯明白。”
    刘冯低头道,虽然嘴上如此回答卫姬,可是刘冯心中如何想,卫姬却是不知了。但是此刻的卫姬也只能做到这些了,剩下的事情如何发展,还是刘冯自己如何做。
    看着刘冯面容,卫姬长叹一声,她是真的不希望她的这几个儿子会重蹈汉室之悲剧。
    ………………………………………………
    自从得到刘宏的允诺,可以出宫后,刘纪这几日几乎天天都是跑出宫外,和季奢等人说了下关于宫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还说了刘宏对于他们的评价,对此,季奢自然是有些苦笑。他知道,刘宏这样的雄君,自然是看不中他们这些游侠的,在燕国时,连太子都对他不屑一顾,更何况,比燕太子身份尊贵不知多少的刘宏呢。
    不过,季奢也没有灰心,因为他如今的事主可是刘纪,刘纪如今在刘宏的心中地位越来越重,他也越来越高兴。
    除却季奢外,刘纪还和其他人都说了些许话,不过其中最让刘纪无奈的当属白胤了,白胤数次想提出向刘纪告别,刘纪知道白胤想要去做什么,但是刘纪自然是不会看着白胤单枪匹马去复仇的,只能以好言相劝,并且立誓,必帮白胤复仇。而且还教唆了赵佑劝说着白胤,终究是没让白胤离开。
    马车,刚刚出了宫门。
    刘纪又是准备回去见季奢等人了,顺便想问一问商峻,关于刘非殿下一事,刘纪可是听说,这个刘非对于自己可是有很大成见,而且还在刘冯面前狠狠的诋毁了刘纪一番,刘纪很想问问那个刘非,自己招你惹你了?怎么乱咬人呢!
    “嘎吱。”
    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坐在马车中的刘纪差点震得倒下去,正欲询问为何停下来时,庄傅倒是掀起帘布说道,“殿下,苏将军在前面!”
    “苏将军?”
    刘纪目光看向不远处,骑着一匹高大壮马的精甲将军,可不正是多时未见的苏义么!
    一瞬间,刘纪的心中某根心弦猛然被拨动了,这几日,他本来是想找苏义的,只是因为事情太多竟然忘了,如今见苏义出现在自己面前,刘纪有一丝惊讶,但更多的却是有着一丝莫名的期待。
    苏义今日来找自己,是来告诉自己晏钰的消息么?数月时间已过,不知道红颜是否安在?是否安好?
    刘纪的心思有些烦乱,一时间竟然没有开口,倒是苏义微微向着刘纪行礼道,“下臣苏义,拜见刘纪殿下!”
    “不必多礼!”
    刘纪连忙说道,看着苏义微微露出一丝微笑,刘纪从马车中露出一个脑袋,看着苏义道,“数月未见,苏将军可曾安好?”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章 不负江山,不负红颜
    有时候,时间会改变许多人许多事情,今日如此模样,明日却又是另一般模样,难怪许多人会感叹时间如白驹过隙,往日如烟,物是人非了。【无弹窗..】
    看着面前的晏钰,刘纪长叹一声,虽然这段时间不知道晏钰经历过什么,可是从晏钰那憔悴的面庞来看,刘纪知道,这段时间晏钰绝对过得很不好。
    刘纪的眼神中露出一丝怜惜的神色,晏钰这样的一个绝世美女面容却是如此憔悴,无论是谁,想必都会生出一丝怜惜之色。况且,刘纪知道晏钰这般憔悴,也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想起晏钰如同李清照所说的那般为了思念自己,却是人比黄花瘦,心境再如何平淡的刘纪都有些不淡定了。万千语言道不尽心中之语,刘纪只是轻轻说出一句,“这些时日受苦了。”
    “妾身不苦。殿下受苦了!若非因为妾身,殿下也不会……”
    在刘纪面前,晏钰总是有着很大的愧疚感,她知道,若不是因为她刘纪还在齐国,做着安乐的质子殿下,又怎会在经历万千苦难。因为她,晏宁被齐王罢免相位,因为她,刘纪被齐王打入沼狱,有时她很是有些自愧,难道她就是那亡了周朝的褒姒,红颜祸水?
    “傻瓜!”
    看着晏钰的模样,刘纪轻轻的斥责了一声,倒是将后世男女之间打情骂俏的语言提前说了出来,“救你,是孤自己的决定,管你何事?孤说过,孤不会成为周幽王那般亡国之君,但也不会负了红颜。”
    “殿下……”
    晏钰虽然不知道刘纪那声傻瓜是什么意思,但是也能清楚是刘纪说自己愚蠢的话语,又听到了刘纪后面之语,早已经是泪水缓缓流下。
    “不要哭。”
    刘纪一把将晏钰搂在怀中,用轻轻擦拭着晏钰眼中的泪水,“不管发生何事,都不要再流眼泪了,孤只能见得美人笑,却是不能见美人哭啊!一切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孤也已经回来了,钰儿,在这雒阳,孤不会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
    刘纪之话,霸气侧漏,威风凛凛,在一般的紫兰都是笑着流泪道,“恭喜殿下归来,小姐终于不用再受相思之苦了。”
    作为晏钰的侍女,紫兰太明白晏钰这些时日的苦楚了,如今见刘纪归来,皆大欢喜,在这喜悦的气氛中,却又是带着一丝眼泪,因为那些痛苦的日子而流下的泪水,从今天过后,那些日子便是一去不复返了。
    被刘纪当众搂在怀中,晏钰脸色一下子就有些红了,忽然回忆起来,刘纪第一次楼主自己也是在众人面前时,晏钰连脖子都有些粉红了,想脱离刘纪的怀抱,可是刘纪又岂会让晏钰离开?晏钰挣扎了几次也未能脱离,只好任由刘纪搂着。
    她心中有种感觉,刘纪比之以前,好像变了许多,从刘纪的自称中都可以看得出来,一口一个“孤”的,语气中,霸气满满,在刘纪身边,感觉更多了一丝安全感。
    看着晏钰偷偷盯着自己的脸庞,刘纪微微露出一丝微笑,经
    历这么多事情,他怎么可能一丝变化没有?在生死之中徘徊在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在亲自上阵搏杀,刘纪有太多的第一次无法和常人吐露自己的心声,但是一切事情,刘纪都挺了过来,此刻的刘纪,再也不是齐国那个安乐质子!也不会在当那样的安乐殿下。
    大丈夫,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有如此多人为了他而死去,刘纪又岂能辜负他们?又岂能辜负了那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既然回到了雒阳,他就要争争这储君之位,在这大争之世,也洒上一腔热血!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江山,美人,他都要!他不会成为项羽那般可怜可悲的霸王,他要成为一个江山美人都在手中的霸王!
    轻轻搂住晏钰,刘纪嘴角再次露出一丝微笑,回过头看向一旁的紫兰道,“秦山,李川两人呢!钰儿能回到大汉,他们功不可没!”
    “秦山拜见殿下!”
    “李川拜见殿下!”
    紫兰还未说话,在门口处便走进来两人,不,准确说应该是三人,只是另外一个人却是冷着一张脸,看向刘纪时,也只是轻轻的行了一礼,“高巩拜见殿下!”
    “你们,竟然一直在外面?”
    刘纪有些无奈了,这三人难道还有听墙角的习惯?
    “殿下恕罪!”<script>s3();</script>
    听到刘纪的话后,秦山立刻请罪道,“我三人并非有意听殿下之话的,只是得知殿下归来后,迫不及待的想来拜见殿下,却见殿下在和晏姑娘交谈,所以不敢打扰,所以才在门口处站着的。”
    “殿下,若不是秦山统领,妾身只怕早就死在齐国了,殿下可千万不要怪罪秦山统领。”
    晏钰也是向着刘纪为秦山求情道,却见刘纪轻轻挥挥衣袖,“在你们眼中,孤就是如此赏罚不公的人?秦山等人平安送你回到大汉,孤赏赐都来不及呢,哪能怪罪?”
    刘纪将目光转向秦山三人,“你们三人起来吧,今日倒是个喜日,这么多故人都在此处相见了。秦山,李川,你二人送钰儿安全归来,大功一件,孤在此,向尔等道谢了!”
    “殿下千万别如此说,岂敢受殿下之谢,一切都是下臣职责!”
    刘纪欲要向秦山李川两人拜谢,却让秦山李川两人受宠若惊了,他们自认为没有陪伴在刘纪身边,保护刘纪的安危,就有些自责了。归来时,苏义可是狠狠把他们一顿训呢,如今见到刘纪安全归来,又岂敢贪功?
    再说了,刘纪回到了汉国,便已经不再是在齐国的那个质子殿下,而是真正的大汉殿下,汉王三子,身份尊崇,血脉高贵的刘纪殿下,他们这等贫贱身份又岂能受刘纪之礼?
    贵贱有别,哪怕在大汉,寒门也可能居得高位,可是就算能居得高位,刘纪这等地位也不是他们可以比肩的。
    所以,刘纪殿下之礼,万万不是他们能受的。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一章 高巩之问
    “勇士之功,岂能不受?”
    刘纪笑了,他又不是那种身份优越狗,没有这个时代的偏见,在刘纪眼中,秦山这些人,要比那些啥也不做,一心承袭先辈们爵位的纨绔要好过太多了。【阅读..】
    “殿下,这段时日,也要多亏苏将军照顾,更是将府宅让出,让我等居住。若非苏将军,只怕在雒阳也是举步维艰。”
    李川向着刘纪谏言道,这些时日,要说他们有多么大的功劳可就真不正确了,来雒阳后,几乎一切事情都是苏义c劳。若非苏义,只怕他们连在雒阳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苏将军确实高义。”
    刘纪点点头道,“此恩情,孤记住了。若有一日,定会报答。”
    “刘纪殿下。”
    高巩在一旁轻轻唤道,似乎有什么话到刘纪转过头看向自己后,高巩又是一脸难色,引得刘纪微微不悦,“高巩有何事便说,大丈夫说话,何必吞吞吐吐。”
    高巩,是刘纪见过的第一位壮士,身为晏钰的马夫,在刘纪与晏钰第一次见面时,用一己之力将发狂的马拉住,现在回想起来,刘纪都是觉得高巩有些恐怖。
    到了如今,刘纪也是知道了那日之事,是由田胜亲自下手将马匹弄得疯狂了,所幸那场祸事,被高巩之神勇避免了,也让刘纪认识了晏钰,不得不说,一切都是缘分。所以对于高巩,刘纪还是非常欣赏的,不提高巩的勇武,单凭高巩那忠贞不二的德行,就让刘纪有些敬佩。
    刘纪至今还记得高巩那句“败者,高巩一条小命而已!”若是麾下尽是高巩之士,何愁大业不成?只不过高巩忠于晏宁和晏钰,所以到现在,刘纪也未能收之麾下,刘纪倒是想收下高巩,在见识过白胤的勇武之后,刘纪很明白,一个猛将在这种冷兵器时代战场有多么重要。
    这个春秋时代,双方厮杀之时,大多还是靠士气,而一个猛将无疑是提升士气最简单的办法,斩将夺旗,万夫不挡,单单是这两点就让己方的胜率大大提高。
    “刘纪殿下,不知相爷在齐国可曾安好?”
    见刘纪训斥自己,高巩也不恼怒,一口气道出想说之语。
    高巩所说的相爷,自然不是当今汉国丞相魏平,也不是齐国当今左相y缭,而是齐国上任左相晏宁,晏钰的爷爷!
    高巩深受晏宁大恩,以其性格,自然是忠心于晏宁,在随着晏钰回归雒阳后,高巩倒是没有忘了远在齐国的晏宁,只不过他在雒阳无权无势,哪能知道远在齐都的晏宁消息?
    “晏相?”
    在高巩说后,刘纪怀中的晏钰也是用闪闪的眼光看着刘纪,显然晏钰也是想知道她爷爷晏宁的消息的,只是刘纪却是微微有些苦笑。虽然他刚从齐国归来,可是算起来,他也和晏宁有数月未见,自从那日送晏钰出城,他便是被下沼狱,其后更是被发配征戎,一路走来,哪里知道齐都的晏宁消息?
    不过,刘纪在路上也是听说了一些,齐王罢免晏宁相位已经是天下皆知了,在齐王罢免晏宁后,刘纪觉得此时晏宁应该并不安好。晏宁作为天下名相,更是一手创造出齐国的辉煌,身为强君的齐王自然不知道此点,他不用晏宁,可天下诸国不知多少君王期望着晏宁这种大才呢。但是齐王会让晏宁去其他国家吗?显然不会,他太知道晏宁的才能了,这种强大其他国家的事情,齐王自然不会干。所以晏宁此刻在齐都,应该是被齐王监视着,再加上在齐都,晏宁没有任何亲人,唯一喜爱的孙女都被自己弄到了汉国,晏宁又岂会安好?
    看着高巩和晏钰那期盼的眼神,刘纪也知道不应该和他们说出这些,或许他们心中明白,可是听别人说出来又是一回事了,所以刘纪还是安慰着说道,“晏相为天下名相,齐人所敬服的左相,齐王就算罢免了晏相,也会以礼相待,不然天下悠悠之口,恐怕都会将齐王说死。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忧,孤离开齐都之时,还听闻晏相无恙呢。”
    “多谢殿下告知!”
    高巩长松了口气,在得知晏宁于恙后,他倒是有些宽心了,倒是晏钰,心中微微明白一点儿,看向刘纪,嘴中虽然未说什么,目光却是颇有些不同寻常。
    似乎是注意到了晏钰的目光,刘纪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晏钰特别想要见晏宁,可是刘纪知道这种事情很难做到,至少现在是不可能了。
    不说齐汉两国距离之远,没有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走一趟不知需要多久,就说齐汉两国如今之关系,也不是太好,况且晏宁如今是被齐王监视,而他刘纪在齐国又犯下那么多事,再回到齐国,无疑于是自投罗。
    仔细想想,晏宁已经七老八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踏入黄土之人了,刘纪真的不确定晏钰在有生之年,是否能够再见到晏宁。所以看到晏钰的眼睛时,刘纪总是有些闪躲,不能让晏钰有生之年见到晏宁一面,只怕他也有愧。而且就算不为了晏钰,刘纪觉得,面对那个矮弱身躯的老者,都应该完成他这个心愿。
    但是,路要一步步走,此时要想让晏宁晏钰两人见一面,还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高巩不语,晏钰沉默,刘纪又是有些心事,一时间气氛竟然有些尴尬起来,在一旁的秦山看到因为晏宁一事,众人都有些沉默时,上前对着刘纪说道,“殿下,晏姑娘,高兄,不必再担忧晏相了。晏相自有上天护佑,况且齐王也非昏君,是不会对晏相如何的。”
    “不错。”
    刘纪轻点颔首,抓住晏钰芊芊玉手道,“钰儿,不必担忧,日后若是有机会,孤会将晏相弄回大汉的。晏相如此大才,齐王不惜,天下不知有多少君主想要呢,孤父王便是极其仰慕晏相之才,或许有一日,父王能够让晏相迎到我大汉做丞相呢。”
    “嗯。”
    刘纪的安慰,颇让晏钰感动,虽然也知道晏宁离开齐国希望渺茫,可是又一丝希望,总好过没有不是?
    有木有推荐票,再狠狠的砸下来吧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太子少傅
    临淄,齐宫。【阅读..】
    在征戎大军归来之日来,齐王吕烈便是颇有些喜悦。
    在朝堂之上,齐王也是颇为扬眉吐气,想想也是,齐王不顾诸多老世族极力反对,两面对外作战,曾经可是顶着不少的压力,在田旸刚刚出兵伐晋那会儿,齐国的那些世族可不安分。非但在朝堂之上反对,更是私底下在你们间对他这个君王议论纷纷,更是在临淄散步谣言,说什么两路开战,必将大败,弄得齐王一肚子怒气却无处发泄。但是从征戎大军捷报连连传来,田旸伐晋之战场形势也是一片大好,赤ll的打了那些世族的脸。如今的那些世族,在朝堂上,可以说是沉默的羔羊,脸色极为难看,但是他们脸色越是难看,齐王就略为欢喜。
    自从继位之初,齐国的这些世族可以说处处与其为敌,若不是齐王吕烈并非那种昏庸之君,否则的话,齐国权柄都早已经在那些世族手中。
    晋国之祸,便是最好的例子!晋国那三卿之祸,韩赵魏三卿,不就是晋国以前的三大世族么?在晋君一代代昏庸下去,他们这三卿趁机壮大势力,如今可以说是完全架空晋国君王之权,晋国大小之事,完全掌握在三卿手中。有此事为例,让齐王不得不防这些世族,他可不想齐国君王之权也被架空,成为傀儡呢。
    自古君强臣便弱,君弱臣便强,所以为了不让那些有实权的臣子祸害齐国王室,齐王上位之初便是一直打压着这些世族,当然齐王自然也知道分寸,不可能*迫得太狠,否则这些世族足以颠覆整个大齐。但是齐王也是有些许担忧,或许在他这一代能够压制住这些世族,可是齐国下一代君王呢?世人皆说,强齐不二代,意思便是强大的齐国不可能持续两代之久。
    而造成这种原因的,只有一点,那便是世族!君主若是不强,就会处处被这些世族所掣肘,终究是难以作为。这几乎是诸国之通病了,只不过晋国君王是直接被架空,汉国君王是提拔王室子弟,以此压制世族,但是结果又是造成了那些王室子弟威胁君权,可以说也不是好办法。而齐王,便是加强中央集权,提拔非世族之士以此平衡朝政。从效果上来看,这点可以说是颇为不错,但是正如齐王所担忧的那般,这代他可以压制,可是下一代君王能够压制住这些世族吗?齐国王室,是否也会如同晋国那般被权力架空?还是说学习汉国那般,提拔王室子弟,压制世族?<script>s3();</script>
    很烦!
    齐王想着,心情忽然莫名的有些烦恼起来,抬头看向远方,沉声道,“魏然,这几日,太子殿下在干嘛?”
    “禀君上,太子殿下最近疏于功课,而且最近太子殿下一直谏言,说燕阳君……”
    “说燕阳君什么?”
    “太子殿下说燕阳君包庇凶徒,望君上降罪!”
    魏然顶着头皮道,虽然知道如此做,很有可能引得太子不满,可是魏然也没有办法,太子现在终究是太子,还不是君上!他听从的还是君上之令!
    “哼哼!”
    齐王重重拍在桌案之上,桌案之上的酒樽因为强烈的震动,直接倒下,酒水流了一个桌案,可是齐王却是丝毫不曾看见,怒气冲冲的冲着魏然道,“太子殿下还在因为刘纪一事不忿?”
    魏然唯唯诺诺,不敢答话,齐王看到魏然那副表情,更是有些恼火。身为雄主,齐王吕烈自然有和汉王刘宏一般的想法,都不希望储君太过于无能,败坏自家江山,但是怕齐国出现于汉国一样,骨r相残之事,吕烈早早便立了储君,并且为了太子吕衍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太子吕衍自从从征戎战场上归来之后,便是大变了模样。
    吕烈知晓这是因为什么,吕安已经将征戎之战中的所有事情都告诉了齐王,包括刘纪一事,甚至于私自放刘纪离开,都直言不讳,吕烈虽然有些恼怒刘纪的胆大妄为,和吕安的放纵刘纪逃脱,但是依旧是封吕安为燕阳君,镇守燕汉之界。吕烈很明白,公子安君子之称,天下闻名,如今更是击退戎君,固保齐国南疆,可以说功劳巨大,私放刘纪离开,以巩固齐汉友好,这种小事根本不用计较。
    真正令吕烈恼火的是吕安不顾齐国征戎大军之生死,在大战临近,竟然只顾田胜的私怨设计诛杀刘纪,差点令齐国征戎大军全军覆没!而且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杀了刘纪,反而让刘纪杀了田胜,然后夺走虎符,率领技击之士救了齐国大军!一想到这,吕烈的脸就有些羞红。
    同样是雄主,为啥自己的儿子和刘宏的儿子差别这么大?若不是刘纪,征戎大军岂不是要覆没,齐国南疆不是要任由戎族纵横了?一想此处,吕烈便颇不是滋味,所以在吕衍归来后,吕烈狠狠训斥了其一顿更是勒令其好好反省。但是从魏然的话语中,吕烈完全没有听出这个吕衍反思过自己过错,反而将私放刘纪归国的吕安给恨上了。
    孺子不可教也!吕烈轻叹一声,对于吕衍,他是真不知该如何了,难不成还要将其叫来训斥一顿?这是训斥一顿就能好的事情?还是直接易储?
    但是易储的念头,一出现在吕烈的脑海中就迅速被反驳掉了,齐国这么多年,可没易储过!随便易储,可能会引起齐国动荡的,别的不说,单单是朝堂之上,如今已经有多少大臣给吕衍效忠了?突然间易储,这些臣子会甘心?
    “太子少傅为谁?”
    沉思片刻,齐王忽然开口问道。
    “禀君上,太子少傅为范冀。”
    “范冀?范族。”
    齐王目光突然露出一丝坚定的眼神,管他什么世族呢,太子没有教导好,得罪一两个世族又如何!
    “宣本王令!命晏子明日朝议之时入朝。。”
    “诺”
    魏然低头领命,心中十分震惊,齐王此意,想是让名相晏宁为太子少傅,督太子之责?
    (本章完)
    第二百九十三章 君子六艺
    汉宫,太渊殿。【阅读..】
    太渊殿,单单从其名字就可以听得出来,太者,尊,上之意,渊者,渊博,渊深之意,而太渊合起来便是尊贵高上的学识渊博渊深之地。太渊殿,便是汉室负责教导王室子弟学习的地方,而负责在太渊殿教学之师,也须是当世名士。
    众所皆知,王室子弟所须学习六艺,礼乐s御书数,而在这太渊殿,除了s与御外,其他的数门皆在此学习。
    整个大殿,稀稀疏疏摆着数个席位,呈左右对立之势,而左右两边之尽头中间,也是有着一个席位,则是夫子之席。这个时代,知识几乎是被世族所笼络,可以说寒门若是想识字都是难于登天,只是在王室中,从来就不用担心这些。整个汉国都是他们王室的,还怕王室子弟不能识字?
    刘纪坐于一席之上,跪坐之姿,在其面前,还摆着高大的桌案,上面摆着一些美食美酒,还有些许薄薄的纸张,这个时代,不知是谁人发明出来纸张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纸张之贵,绝对不是一般人能买得起的,也就是这些王室子弟,否则其他人还真消费不起。
    今日所学课程为六艺之一的书,在这个时代,书籍能有多少?刘纪不敢说话,但是今日刘纪便是要抄写其中最为著名的诗与尚书了。凭心而论,虽然在齐国也是练习过,可是刘纪这一手毛笔字,写在纸张之上,连教学的老师都是微微皱眉,面色很是y沉,很显然,可能是嫌弃刘纪浪费大好纸张了。
    在六艺之中,书与数两种乃是小艺,其他四种才是大艺。但是虽然只是小艺,却也是很重要,比如说这,若是连字都写不好,还好意思称士子?知识人士?所以在见到刘纪的字后,这个夫子面色很是y沉。
    夫子名为史垣,也是雒阳有名的夫子之一了,因为他的书与数之才,在雒阳几乎无有敌手,是大才中的大才,刘宏派史垣这位夫子教导汉室子弟,可想而知,对于汉室子弟的教育,刘宏是非常上心的。
    “呼。”
    史垣在刘纪身前打晃,刘纪颇为有些紧张,也不能称之为紧张吧,应该说是有些羞耻,毕竟自己写的字,自己都看不下去,歪歪斜斜的,被史垣这位大才盯着,难免会生出一种羞耻心理。而且因为跪坐在席,单手握紧毛笔,刘纪的姿势可是非常劳累,虽然天气并不炎热,可是刘纪的额头已经有冷汗直出了。
    史垣在刘纪身边没有转悠多久便是离开了,可能是实在看不下去刘纪的字吧,继续朝前走去,刘纪下边的一位殿下,刘纪倒是有点印象,乃是刘宏庶子刘恢。这个刘恢在庶子殿下中,可以说是名气甚高,只是不知在见到刘纪的第一眼起,目光却是带着一丝不善。
    “善。”
    史垣经过刘恢身旁,y沉的脸色忽然露出一丝笑容,比起
    刘纪起来,刘恢的字却是工整,美观。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一丝浓浓的飘逸之势,哪怕是史垣这个夫子,也是忍不住暗叹一声。
    “多谢夫子夸奖。”
    刘恢淡淡一笑,将目光朝向刘纪,挑衅的眼神十分嚣张,刘纪看着刘恢,微微有些疑惑,这个刘恢,自己才和他见第一次面,为什么就如此挑衅自己?不过,面对刘恢的挑衅,刘纪也只能淡淡一笑,在这里所学的六位殿下中,他的年龄算是最大的,都快加冠之年了,还来学习六艺,可是不多见。刘恢不过十六岁之龄,面容还较为稚嫩,更是长期处于深宫,可以说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p孩,刘纪又岂会和他计较?
    再怎么说,他也是活了两世,而且还是经历过战火厮杀之人,怎么和一个小孩斗气?归来雒阳也有数天了,和刘纪故意争斗的殿下也不止刘恢一个,刘纪也是懒得理会,在某些事情上面,刘纪还不想和那些稚嫩的小孩计较,当然如果这小孩一直在自己面前蹦哒的话,刘纪也不介意拍打下他们的p股,教训一下他们的。
    “还需进步。”
    史垣轻轻的道了句,又是继续走去,太渊殿中,有六位殿下,皆是十多岁之龄,除了刘纪这位嫡子殿下外,还有一位嫡子殿下,便是刘纪的那个三弟,卫姬幼子,刘冯。
    自从刘冯出宫玩耍,却被宗正上报给刘宏后,刘冯便是只能在太渊殿中乖乖的学习这六艺,只是对于书数,很明显,这个殿下也是不甚喜欢,刘纪可以很清楚的看得到,刘冯看着纸张的脸上露出一丝烦躁的面容。
    “刘冯殿下。”
    不多久,史垣已经走到了刘冯面前,看着刘冯,史垣眉头又是紧紧蹙起,比起刘纪来,刘冯在书这一方面还要更差,那纸张上就仅仅写了数个字体却是丑陋非常,被刘冯揉成一团放在一旁了。
    “史师,有何事?”
    刘冯看着史垣,虽然面上带着笑容,可是却很是勉强,刘冯在书数两艺上,可以说都是短处,史垣恰好是这两艺的老师,所以刘冯见到史垣能高兴才奇怪。<script>s3();</script>
    “一个时辰,殿下只写了这寥寥数字?”
    史垣拿起刘冯揉成一团的纸张,将其摊平,问道。
    “不错。”
    刘冯的语气平淡的说道,脸上的笑容也已不见,很显然,他也是能看出史垣又要训斥他了。一个时辰,若是认真书写的话,自然不可能只有寥寥几字,奈何刘冯在一旁一直吃着美食喝着美酒,偶尔动手写几个字,也是自己都看不下去,揉成一团了。
    正如刘纪所想,跪坐在席间写字,这姿势可是太累,而且还是刘冯素为不喜的书,更是无半分兴趣。
    只是,刘冯心中有些怒气,这个史垣难道没有看见他面前写得俊秀的字体吗?偏偏拿起了揉成团的纸张。这些写得俊秀的字体,自然是由他人代写,但是刘冯没有想到,史垣竟然丝毫没有给其颜面,反而拿起了他所写的废字。
    本书有什么不足尽管说出来吧,我知道这本书可能有太多不足了,但是这是萌新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个孩子,哪怕再不好,都想要尽力将它写得完美一些。
    (本章完)
    第294章 六艺之数
    不管史垣如何,刘冯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史垣身为夫子,他要想不承认不是刘冯所写的字,刘冯还能与其争辩?若是争辩后,发现字体不是他所写,估计事情麻烦就大了。【全文字阅读..】所以在史垣开口问后,刘冯丝毫没有诡辩。
    “刘冯殿下,这六艺之书,也是君王所须擅长的,殿下在这门学课上,只怕还要多下功夫。”
    史垣摇摇头,回顾头来看向刘纪,“刘纪殿下也是如此,只不过刘纪殿下刚从齐国归来,对于我大汉字体有些许不好,也是可以理解。不过还是望刘纪殿下还是继续努力!”
    “谨记夫子教诲。”
    刘纪低头应道。
    听到刘纪的回答,刘冯轻轻冷哼一声,倒是没有回答史垣的话,只是将头微微偏转过去。
    身在刘纪身旁的刘恢见到刘冯这般模样,倒是轻轻露出一丝笑容,眼神中带丝色彩,不知在想着什么。
    六艺之书教习,便是在压抑的气氛中度了过去,身为嫡子殿下的刘纪与刘冯成绩倒数,倒是令得不少殿下暗喜,刘纪两人表现得越是,他们的机会便是越多。
    书之教习结束,便是数之教习了,史垣捧着一大堆算筹前来,看着诸位殿下,沉声道,“数者,虽为小艺,却用途却不可谓不大!不晓数,不知钱财几何,不知税赋怎算,行军征战,不知粮草几多,丈量田地,不知田亩几分。臣者,不知数,无法为事,君者,不知数,不知下臣如何处理国政之事,极为容易被下臣者蒙蔽。所以,凡我王室子弟,皆得习数,望诸位殿下谨记!”
    “《周礼,保氏》。曾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s,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故数者,又称为九数,何为九数?”
    “九数者,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谈到数,史垣显然要比在教习书时要精神得多,也难怪,虽然数学很是伤脑,可是若是沉迷其中,自有其中的乐趣,数学的魅力可是令得多少人废寝忘食?很明显,史垣身为数学家,在数一方面,是沉迷其中,在说到数时,激动难耐。
    但是史垣却是不知道,他洋洋洒洒说出一大段,坐下的众位殿下却是无多大兴致,实在是数这一科,喜欢它的人,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可是不喜欢它的,却是感到枯燥无味,百般无聊。
    看着在席上口若悬河的史垣,刘纪轻轻露出一丝微笑,在数这一方面,他可以成为史垣之师了,没办法,经历过后世之教育,不说那些复杂的微积分,单是凭着初高中的水准,这些简单的数学岂能难得倒刘纪?九数,看似复杂,可是说到底,不也是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刘纪脑中突然回想起来了,在齐国的那位数师,被自己的一席话差点吓得疾病复发,当刘纪说出“你可知何谓勾三股四弦五”后,那名数师,便是直接拜刘纪为师了。
    数者,其威力真的有如此大?在刘纪信心十足的时候,刘冯却是被史垣的一席话,扰乱了心境,他从未想到,数学,作用居然有史垣说得如此之大!更是影响到为君之道,在刘冯眼中,一直想坐上刘宏的位置,成为一国之主的君王!所以也是一直学习着君王所该学习的东西,在书一方面,刘冯没有兴趣,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书并不影响君主之道!可是在听要史垣关于数的作用时,刘冯第一次震惊了,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数的作用居然如此之大!
    想到此,刘冯脸上再无嬉戏之色,而是端正着身子,仔细的用着耳朵竖直着听着,刘冯的表现倒是令得刘纪惊愣,不过想起来了他的这个弟弟,可不是什么纨绔子弟,那可是深受刘宏重视的殿下,若是没有点真才,又岂会让刘宏这个雄主赏识?
    …………………………………………………
    宣德殿内,剧烈咳嗽着的刘宏眼睛猛然瞪向面前的一名中年男子,“大将军,你来了?”
    “下臣来迟!君上恕罪!”
    中年男子,微微拜道,其穿着一身宽厚的长袍,发鬓高高束起,面容清秀,但是眉宇间却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威势。他,正是汉国大将军,大汉战神韩兴。
    被刘宏拜为大将军数年时间,便是败楚,灭燕,一举成为天下名将,大汉战神。而且,最为重要的一点的是,这位战神韩兴,到如今也不过三十余岁,可以说是真正的国之干柱,可以想到,刘宏百年之后,韩兴可能会成为大汉的辅政之臣。
    “大将军在寡人面前不必多礼!”
    刘宏轻轻一笑,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可能是因为病体,使得刘宏这位雄主,此时颇显颓势,但是在刘宏面前的韩兴却是不敢露出半分不恭。君臣合作,也有数年之久,韩兴自然知道,刘宏这位雄主,可不是病猫,而是一头威猛的猛虎,哪怕此时刘宏病了,也依旧是一只不可招惹的猛虎,若是自认为刘宏病了,就能任意欺凌的话,只能说会死得连渣渣都不剩。
    如同去年,在得知刘宏病了之后,章殷君刘炎,私底下联合数位君侯,欲要在刘宏死后夺位,结果却是被刘宏以计诱之,以铁血手段将几位权势通天的汉室君侯清理。
    那一战,可以说是刘宏为下一代君王扫平了障碍,章殷君刘炎,可是一位手掌数万精锐之士的汉室诸侯,其联合数位诸侯所起的声势可谓浩大,十数万带甲之士,几乎能导致汉室又一场动乱了,可是却在刘宏翻手之间覆灭。不得不引得人们心悸,让那些异心之辈胆寒,这位君主,可是从战火之中走出来的,要有任何异心,先得过刘宏这一关!
    所以,大汉的诸侯们也因为那一次的教训,老实了起来,有刘宏在,他们是绝不会起什么异心了。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