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秋做霸王》67-72

    第六十七章 墨家,如何变通
    “早有耳闻,羊忌子。【全文字阅读..】”
    刘纪脸部不知为何抽搐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被羊忌子糟蹋的那坛酒。
    “我也早就闻殿下大名呢。”
    羊忌子回应着刘纪的话语,在刘纪的目光下,十分不客气的再饮下一口酒,但吃过上次的亏,羊忌子显然不敢再大口大口的往嘴里灌了。
    “咳咳,夫子相邀,今天所为何事?”
    刘纪不想再看羊忌子那副嘴脸了,不得不转移话题。
    “呵呵,今日在鹿台听了殿下一番话,觉得有些震惊,殿下所说当今天下诸子百家学派,变者存不变者亡,这变与不变作何解释?”
    “百家学派正如这天下诸国,百家争鸣便如这诸国争霸一般,到最后都是强国存弱国灭,这学派也是如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百家学派到最后,肯定会有几家独大的局面出现,若不变通,只怕别的学派只怕不会再给自家学派机会,只能在顽固中渐渐灭亡。”
    刘纪没有想到墨琅居然会因为学派变通的问题问他,不过刘纪自然要回答,同时他也想看看这一番语言是否能让墨琅改变态度,让墨家变通一下?
    事实上,刘纪说的话语,完全不是危言耸听,不变通,肯定只有灭亡。百家学派争斗的残酷性和诸国争霸的有得一比,最后的胜利者是不会心慈手软的,看看汉武帝时期儒家独大了之后怎样,让刘彻下令罢黜百家,只尊儒术!从此墨家纵横家,y阳家等等学派在历史的长河中消逝,哪怕是有些许法家兵家弟子披着儒家的外衣,但那也失去了法家兵家的精髓了。<script>s3();</script>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墨琅略微思考了下刘纪的话语,抬起头说道,“那殿下认为我墨家也要变通?那又应该如何变通?”
    “墨家自然也需变通,至于如何变通嘛,小子只有些建议。墨家虽为显学,受庶民爱戴,可却鄙视r食者,岂不知这r食者却掌握着国家命脉?再者,墨家崇尚非攻,可当今天下弱r强食,强国吞灭弱国。正如自然界中猛兽吃掉弱小的动物一般,岂是人力能阻止的?墨家的非攻是为了使万民不再陷入战火之中,可这并非墨家一个学派就能阻止的,天下没有一统,诸国依旧得继续争霸下去,战火依旧持续着,墨家有多少弟子能够在国战间阻挡,此无异于飞蛾扑火。墨家经不起这样的消耗,也阻止不了战争的继续。”
    刘纪一口气说完,实在是说出了心中的想法,墨家的兼爱万民的思想他如何不明白,甚至他是十分同意要对这些下层的庶民好点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自古便是真理。只是墨家做得太过了,兼爱,非攻,这无疑是导致墨家最终为什么灭亡的主要原因,兼爱虽然让墨家赢得了民心,可这民心有多少?还不如国家的一条减税的法令得人心,而兼爱的后果是直接导致国家的领权者对于墨家厌恶了起来,没有国家的支持,这个学派又能支撑多久?至于非攻,这就更让人感叹墨家弟子的无畏了,国于国之间的战争,墨家也敢涉足,这得要损失多墨家子弟,而且这损失都是毫无利益,只要天下不统一,战火是不会熄灭的。
    “殿下是想说我墨家是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吧!阻止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我墨家弟子损失不少,但殿下可知我等又该让多少庶民免受战乱之苦?我墨家之所以为显学,便是这些庶民的感激,得到庶民的拥戴。至于鄙视r食者,只是因为大多数r食者都未曾有善念,可我墨家也未曾一概而论,如殿下等r食者,老夫又可曾另眼相看?”
    “纪曾听闻大禹治水,不同其父,其父治水时水没涨一分,他便堵一分,可最后终究没堵住那洪涝之灾。但大禹治水不同,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最终治好了这水患之灾。夏桀曾下令不许民众私议他不好的话语,违者处死,使庶民有怒不敢言,最终导致了夏的灭亡。大禹,夏桀的例子就在眼前,堵不如疏,墨家如今制止各国战火,便如堵住这洪水一般,最终依旧是堵不住的。”
    “大禹治水,不堵能疏。可我墨家若不堵住这战火,如何疏通?只此一方,别无他法!”
    墨琅摇摇头,大口地喝完一口烈酒,“世人皆说墨家太痴,可知我墨家难处?诸国之中无一仁国,战火燃起,苦的只是万民。我墨家身负兼爱思想,岂能让万民受这战乱之苦?”
    “更何况,胜利的国家对于灭亡的国家可不会有好的待遇!看你父王便知!燕国亡国之民如今的生活可有以前之好?殿下让我墨家不制止这战火,是想让万民处于战乱之中么。”
    刘纪默然,显然现在的国家君王还没接受刘纪前世的那些思想教育,不懂得爱惜庶民或者说在他们眼里,世族永远比庶民重要,恶了庶民没事,在这个春秋时代里,恶了世族才是国亡的开始!
    “或许择一雄主,统一天下,如此才能彻底解决战火!万民安享太平!”
    “殿下居然有如此思想?哈哈哈,且不说这贤主是否能对庶民仁义,单单从世族这些r食者来讲,哪个君主宁愿选择庶民而抛弃这些世族?”
    墨琅摇摇头,其脸上的表情让刘纪有些郁闷,墨琅此刻的脸上分明在说着,看你是小孩就不计较你那弱智的话语了。
    鄙视个p!
    刘纪本来还想拍着胸立誓说能成为这样的君主,可看见墨琅的模样,已经知道就算这样做了也没啥用。况且,刘纪觉得他要说出这话,恐怕也要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了,因为已经得罪天下世族,那可真死翘翘了。毕竟这个时代,世族是多么牛*的存在!前世的历史里,秦灭诸侯统一天下时,杀了那么多人可世族依旧存在,秦亡后,汉建立世族依旧在。汉亡后,世族只是变成了门阀,依旧活跃在历史上,直到隋唐时期依旧存在!
    这个时代,不是前世的明清时期,君主集权顶峰时期,君主是世族的脸色的!
    (本章完)
    第六十八章 家书
    “儒家明知其想创建的大同社会不会出现,为何却不改理念?明知是太平治国之政,为何不变通,说到底和我墨家一般,不能而已。【全文字阅读.阳家常说知天易,逆天难,哪里出了问题找到并不困难,难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甚至根本就无法解决的。”羊忌子在两人谈话时没有c嘴,现在在刘纪有些沉默的时候,忽然说了一句。
    “万事无绝对,只怕有心人。”
    刘纪是讲究以实事干的,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现在或许感觉那是个难题,但过了不久或许这件事就不是难事了呢?
    “有心人……这可不好说。殿下对我墨家有看法,但岂不知我对汉国也有看法!汉王趁我等墨家子弟未反应之时,火速灭燕,如今整个燕国民众还处于战火之中,齐汉两国皆对燕国亡国子民不怎么看重,燕地民众依旧在困难之中矣。”
    抱怨,诉苦。
    墨琅的话完全有着这种意味,刘纪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可不相信墨琅就为了向他抱怨下汉王的,墨家的手段极多,岂会真的怕了一个汉国?可是墨家的夫子在他面前抱怨起汉王,甚至是感叹起燕地民众辛苦起来,刘纪也不知道他有几个意思。
    “汉国皆为我父王决策,夫子在我面前感叹民众辛苦也无用啊!小子不过在齐一个区区质子罢了。再说,汉使如今入齐结盟,这燕国土地不久之后便要成为齐汉土地,非我汉国一家如此做,夫子若是感叹庶民的苦难,应当劝谏齐王好好对待燕国亡民。”
    刚刚被灭的国家子民,他国对待其态度,自然没有本国的子民好,说到底还是没有把那亡国的子民当成本国人而已,这种情况一般是要跟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逝的。当然,若是有仁德的君主将他们看成本国的子民对待,只怕会更快地融入本国中,但是目前这些思想,一些君王显然还没有意识到。
    “常言道,父债子还,殿下身为汉王三子,又有亲近庶民之想,难道便能眼睁睁的看着燕国亡国民众继续遭受这苦难?”
    “夫子想让小子做什么?”
    刘纪苦笑一声,知道墨琅肯定没什么好心思,果然不错,如今便要有事情要让他弄了,而且他还不得不做,毕竟承了墨家那么大的情意。
    “无他,殿下身为汉王三子,只需写封信给汉王即可。”
    羊忌子笑道,“殿下入齐三年,未曾与故国联系,说到底,我们还是要给殿下递上一封家书回去呢。”
    “家书?”
    刘纪的思绪忽然飘了起来,家,对于他的记忆里已经很遥远了,前世的他没有家,这一世的他虽然有家,可这家便是国。从汉王身上,没有看出一点儿父亲的样子,反倒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君主模样。而刘纪的母亲,在他的脑中印象也十分模糊了,只记得是汉王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吧。
    刘纪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正好恰逢汉王第一次攻打燕国,结果惨败,刘纪还没有熟悉那个未央宫,就已经被汉王派来齐国成为一名质子了。所以说,在刘纪的印象中,家的确比较遥远。
    “咳咳!”
    墨琅轻咳一声,看着眼神有些迷离的刘纪,这个大贤的心中也是暗叹一声,这个殿下倒是还心存善念。一般的r食者哪会将庶民放在心中?可这位殿下恐怕是经历过在齐为质的苦难生活,才懂得了庶民的不易,才会知道庶民的重要,一如当年的晋文公重耳,颠肺流离数十年,深知民生艰辛。
    “夫子所命,小子自然尽全力为之。只是凭着墨家的影响力,墨家若是想见我父王的话恐怕还是可以的,为何要带上小子的家书呢?”
    刘纪有着些许不解,到现在若是不知道墨琅要他这封信干什么实在是太蠢了,只是墨家要见汉王根本就不用借用他这封信好吧,凭着墨家四大显学之一的影响,拜见汉王,汉王会不给墨家这个面子?
    “汉王如今只怕是欲将我墨家杀之而后快了。”
    羊忌子摇摇头,模样有些许无奈,“灭燕之战中,我墨家虽说未曾反应及时,可在燕的墨家弟子依旧让汉军吃了不少苦头,导致汉王直接将我们墨家给恨上了。不久的一段时间,我墨家弟子在汉国安抚那些燕国亡民,结果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只怕又让汉王吃了不少苦头。”
    羊忌子的一番话,让刘纪恍然大悟,又不得不佩服起墨家的勇气来,燕国的那些亡国之人,如今就是一个炸药桶,很容易引爆的,在这种时候还敢去招惹,难怪汉王直接把墨家给拉黑了。至于羊忌子说墨家安抚燕国亡国民众时,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刘纪也是十分明白的,一般的话,灭国时候那些世族绝对不会放过这些大好机会来捞一笔的。很显然,墨家因为庶民的一些利益跟那些人杠上了。
    “哼!亡国之人的利益也要继续压榨。那些燕国庶民本来就已经够苦,还得被人收刮,哪还有苟活的机会!汉王若是再放任不管,只怕要出大祸乱。”
    一想起那些r食者的嘴脸,让这个墨家的大师又愤怒起来,刘纪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灭燕之后可以尽情的将燕国那些世族的财富收割过来,可是将利益的大手伸向那些庶民可就真令人愤怒了。
    这些人,占了燕国绝大数的人口,弄了燕国世族没什么,可是弄了这群人,只怕燕国的那片土地永无宁日了,那些苦命之人,当真正没有活路的时候,啥都能干得出来的。
    “夫子仁也!对于燕国的那些亡国民众,确实不能再剥削下去。若要燕地安逸,必须安抚这些庶民!孟夫子曾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十分有理。”刘纪的身子一正,“这些人,便是一个国家的命门!纪若能做点什么,也算是行了儒家所说的仁道了。”
    “哈哈,仁,不过儒家所追求的,我们墨家弟子,只愿人与人之间互相兼爱而已!”<script>s3();</script>
    (本章完)
    第六十九章 美酒
    兼爱,恐怕比儒家的仁还要难。【无弹窗..】儒家的仁好歹还有些等级,可墨家的兼爱都无等级之分,墨子大师创造的兼爱非攻不得不令人感叹。孔仲尼曾说,春秋无义战,而墨子说出的非攻,虽然说是反对侵略战争,不正义的战争,可是在这春秋时代,只怕就成了反对天下战争了。
    “既然殿下已经同意书写家书,那便今晚完成吧,今夜我们墨家子弟便要连夜赶往汉国,此事不宜耽搁。”
    羊忌子面色有些微红,可能是因为喝了些酒的原因。
    “这里?”
    刘纪有些迟疑,毕竟,这个地方书写环境可不是那么好。
    “不错。”
    羊忌子忽然立起身来,走出了房间,刘纪这才将目光转向墨琅,墨琅呵呵一笑,“老夫也不满殿下了,汉王还抓了我们墨家的弟子,必须要尽快前去汉国,否则恐怕那些墨家弟子性命不保。”
    “多谢夫子坦诚相告。”
    墨家要救本家弟子,难怪会晚上将自己请来,墨家讲究兼爱,所以对待弟子恐怕也是十分上心的,汉国与齐国距离较远,所以只怕再晚,墨家人再去汉国那些弟子已经没命在了。
    没过多久,羊忌子便已经回来,同时还有一个穿着黑衣的墨家弟子捧着一些笔砚纸来。
    所谓的纸,本来应该是些绢帛之类,不过这个时代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乌龙啥的,居然已经出现了汉代蔡伦制造的那种用渔树皮等原料制造的“纸张”来,所以人们还是以这些纸书写,因为绢帛等物品太贵。
    而且因为这个时代的纸张很是粗糙,一般地书写都不怎么用,大多数依旧用竹简替代,但这个问题在刘纪看来,实在太简单了,只用将造纸的方法改良点,只怕这些笨重的竹简已经可以舍弃了。
    提起毛笔,刘纪一口气将这封“家书”写了下来,入齐三年,说不想回去是不可能的,在齐国刘纪总是感觉有些隔阂,相反对于汉国的苏义,刘纪反而感觉十分地亲切,恐怕这就是因为心中已经认同了汉国的原因吧。
    刘纪在信中并未写什么事情,更是只字不提墨家一事,刘纪还没有傻到不留余力地帮墨家的地步,能写封信让墨家带给汉王就已经很不错了。若是大力支持墨家,要是那些墨家人脑子又抽了,惹怒了汉王,只怕刘纪这个大力支持墨家的刘纪在汉王脑中的印象又恶了点儿。
    但是刘纪还是在信中写了最近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将论战台上的道家圣贤颜全对于汉国的危害写了出来,更是谈上了一点儿自己的见解。其实,刘纪是十分不解的,汉国本身土地也不广,怎么国内还封起国来了?在府宅的时候,刘纪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才明白,汉国之所以建立,和这些封国也有很大的联系。
    汉国强盛时期,封国是隐患,但衰弱时期,这些封国可真出了不少力呢。因为封国的子弟大多都是本家刘姓,最初的汉王是为了壮大王室,来抵制那些根深地茂的世族,到了最后,这些封国确实压制了世族,但也成了汉国的隐患。汉国王室的血雨腥风,与这些封国也是有着十分大的联系的。但就凭着几次大敌入侵,汉国濒临灭亡时,都是这些封国拼死效力才保汉国不灭的功劳,汉王还得感激这些封国。
    其实刘纪也知道这些封国的作用,毕竟本家人确实比其他的世族要放心多了。但这些的确是汉国的隐患,刘纪在想是不是要向汉王来个推恩策,学汉武帝刘彻一样,一举灭了国内封国?不过,思虑了下,刘纪决定还是回国后,亲自想清楚再给汉王。毕竟这推恩策到底在这种时候行不行还是两说,想到这,刘纪忽然想如果身边多出一两个谋臣给自己提个建议都好啊!唉,说到底,不过还是权力的问题!
    一封信没写多久,也就几百字,不可能像前世那样动不动就几千字来,用毛笔写个一百字都不容易啊!亏得刘纪练过一点儿毛笔字,三年时间里早就习惯了用毛笔字书写。不过一些繁体字刘纪还有些不懂,而且这个时代各国的字居然还没统一。好歹汉国的字刘纪是好歹认识点的,跟后世的小篆字体相似。
    不知道是哪个人统一了这个时代的货币,却没统一这个时代的文字!刘纪有些气愤,好歹也顺带将文字统一了吗,书同文,车同轨,这让他以后统一天下也好减少些障碍啊。
    花费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刘纪终于将这封信写好,伸了个懒腰,刘纪看见墨琅和羊忌子两人还在盯着自己,不由得笑了,“夫子如此看我,莫非小子脸上有东西不成?”
    “哈哈,殿下这一手字写得倒是不错。”墨琅摸着胡须,身为墨家大师,诸国文字他自然还是精通点儿的,刘纪这一手字看起来确实比较好看。
    “多谢殿下今日为墨家解困。”
    羊忌子打个哈哈,挥了挥手,从外面居然走上一个端着一壶美酒的墨家弟子。
    来者穿着一身褐色的粗布麻衣,年龄大约三十多岁,面相看起来有些和善,只是眉间居然有道伤疤。
    “夫子,羊叔。”
    来人首先对着墨琅和羊忌子行了一礼,羊叔,是墨家弟子对于羊忌子的尊称。
    “今日殿下,对我等有恩,给我和夫子斟上酒,敬刘纪殿下一杯。”
    羊忌子对着来者说道,同时似乎是向刘纪解释道,“这个是我墨家弟子专烛。”
    “诺。”
    专烛小心地将羊忌子的酒杯上满酒,顿时,一股美酒的香味顿时飘香起来,刘纪一闻这酒味便已经知道铁定是自己的杜康无疑了,不由得有些感叹,自己的美酒全让羊忌子拿着做人情了。
    “咳咳!”
    专烛倒满刘纪的青铜酒樽时,好歹不歹的,墨琅咳嗽数声,眼见得美酒被墨琅的口水沾染,刘纪的脸上微微抽搐了下。好歹是墨家的夫子啊!怎么如此不讲……卫生?
    (本章完)
    第七十章 毒酒!
    但是显然,卫生,不拘小节的墨琅大师还是不计较的,在刘纪的目光中,墨琅将自己的酒樽里的酒弄满啊,正准备对着刘纪敬酒的,忽然发现刘纪的脸色不对,不由疑惑的问了句,“殿下可有事?”
    此时刘纪的脸上确实有些y沉,刘纪很想将酒倒了,然后重新来一杯,可这样又怕伤了墨琅的面子。【无弹窗
    ..】看着羊忌子和墨琅那疑惑的表情,刘纪便已经明白,酒里面被溅些口水,在他们眼里是丝毫不以为意的。
    “殿下难不成怕这酒有毒?”
    羊忌子哈哈笑了声,刘纪脸色微微一变,但更多的是注意到了对面的专烛的脸微微动了一下。专烛的眼神已经有些躲着刘纪的目光了,经历过前世各种心理学的知识,刘纪可以肯定这专烛绝对有问题。
    难不成这酒真的有问题?可是墨家想谋害自己又不可能,难道是面前的专烛有问题?
    “咳咳,最近疑神疑鬼多了,墨侠那群人的刺杀,让纪不得不小心点儿了,哈哈哈。”刘纪把目光从专烛的脸上挪开,转过头去对着羊忌子说道。
    “谨慎也是正常的。”
    羊忌子点点头,忽然左手将头上的发簪拿了下来,直接沾入酒中,动作一气呵成,同时嘴中还说着,“殿下看,这……嗯?”
    “轰!”
    羊忌子忽然一手击在桌案上,桌案在羊忌子的大力之下,尽然断裂开来,直将桌案上刘纪还有墨琅的两杯酒全都倾洒出去,同时向天一声怒吼,“还敢有人谋害我墨家人!”
    羊忌子如此愤怒也是有原因的,毕竟这酒要真喝下去,不但刘纪这个汉国质子要翘辫子,连带这个墨家第一剑客,墨家大师墨琅也要一同陪葬。
    “死!”<script>s3();</script>
    一种致命的危险感顿时在刘纪心中升起,刘纪的脸上又露出一丝冷汗,这已经是自己第二次遇到袭击了吧,可笑的是还在自己认为最安全的墨家地盘上。
    毫无疑问,这道致命的攻击便是从墨家那个“弟子”专烛发出来的。
    从专烛到刘纪的距离不过数步之远,专烛手上的匕首也是直对着刘纪的心脏。
    一切都在一瞬间!
    以刘纪的反应自然躲不开那致命的匕首,当匕首的一端直指刘纪的心脏时,刘纪只能心中默默流泪,但就在冰冷的匕首离刘纪的心脏只有半寸之时,有人已经反应了过来。
    一只有力的手死死拽住专烛那只行刺刘纪的手,就如同一台机器被关了一样,专烛那只只差半寸便能刺入刘纪心脏的匕首居然不能再动。
    羊忌子不愧是号称墨家最出色的剑客,虽然人比较浪荡点儿,而且还劫走了刘纪的一坛酒,可刘纪不得不说还得请他喝一顿酒,而且他刘纪要亲自再敬羊忌子一杯!好人呐!刘纪还记得上一次如此地接近死亡时还是差点被晏钰的马车撞到时,当时刘纪还十分地感激那个马夫呢,若不是他生生拉住马,恐怕刘纪早就翘了。而此时,刘纪也是十分感激羊忌子,羊忌子的反应再慢半分,他刘纪就真的再要去穿越一回了。
    “啪!”
    被羊忌子的大力压迫,专烛的本能反应让他不得不丢下那把匕首,刘纪的心中好歹松了口气,小心的离了一步,刘纪脸色冰冷的看着后续的一切事情。
    “为什么?专烛,你本为奴隶,是巨子救你,是墨家让你不再为奴,过上了安乐日子,可今日你为何背叛墨家!用毒酒想毒死夫子以及刘纪殿下,更行刺刘纪殿下,你到底是为什么!”
    羊忌子的瞪得死圆,显然不相信专烛居然能干出这种事来,墨家弟子不是没有背叛的,可是这种被墨家所救并且是墨家给了他新的生命的弟子叛变的还没有,更别说在羊忌子面前出现了。可今日的专烛却打破了羊忌子多年来对于墨家弟子忠于墨家夫子以及巨子的信任了。
    “哈哈哈哈,没有想到我墨家居然也有如此之徒,罢了,罢了,兼爱敌不过功名利禄啊。”
    比之羊忌子,墨琅更能看开点,身为墨家夫子,他见过太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对于专烛的叛变只是心中有些伤感,墨家多年兼爱的思想,无论是弟子还是墨家巨子都是一视同仁,却最终还是敌不过有心人的收买啊!
    “我非墨家弟子,我为墨侠!”
    专烛淡淡的开口了,被羊忌子牢牢地控制住,他也知道羊忌子的本领,他一个人肯定是敌不过的,事到如今,他也淡然了,反正,他的任务虽未完成,可他的生命已经终结了。
    墨侠?
    刘纪心中倒是没有想到专烛的身份居然是墨家的那群叛徒。从各个方面来看,刘纪对于墨侠的印象是十分的差的,单论不分好坏,四处刺杀,挑起天下战火,令万民深受战乱这一事来,墨侠就有死百遍的罪过了。况且墨侠居然行刺的还是自己,这自然让刘纪所不喜,一个天天想拿你命的人,你还能对他有好的印象?做梦呢吧。
    “墨侠,呵呵,不循我墨家大道,非要叛我墨家,堕入那万劫不复的道路,又是何苦!墨侠一群人,叛离我墨家兼爱非攻思想,四处挑起天下战争,使万民受难,将来必将被青史所载,罪行留于千古。”
    墨琅悲天悯人的目光看着专烛,长长地叹了一声。这个时代的史册留名对于人们还是有着十分的火热的,人们行事,往往不在乎生前名,反而在乎日后史册所记载的名字,那可是能名留千古的!
    各个学派不也只是为了在史册上留上一笔么?若是按墨琅所说,墨侠要作为罪人留在史册之上无异于比杀了他们还要恐怖。
    “墨家便是大道?若是大道,便不应该让我墨家弟子白白牺牲!自我墨家建立以来,以战止戈,为阻止天下战火又损失多少?用我墨家弟子去阻止这天下战火,便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也永远不会灭!”
    (本章完)
    第七十一章 行刺的目的
    专烛脸上的表情有些狰狞,“既然阻止不了,何不阻拦?墨家想要的是万民安康,可这春秋哪有安康?只有天下真正的到周朝那种时候,天下万民才能安康,我等如今四处挑起战火,不过是让诸国吞并更加激烈,天下加速统一罢了。【无弹窗..】来日,天下一统的史册里,也只会说我们墨侠是促使万民安乐的功臣!而你们不过阻止天下一统的罪臣罢了。”
    “哼,你们以为不分好坏,四处刺杀,挑起天下纷争就能统一天下?痴人说梦!你们这样做只会徒让万民受苦,生灵涂炭!”
    羊忌子气急反笑,直接一巴掌甩在专烛脸上,“巨子救你,夫子又待你如此好,你今日却预谋毒害夫子!你还有半分良心?简直与禽兽无异!”
    “哈哈,我专烛虽驽,又岂会真的害夫子?我若要害夫子,只怕早已得手,何必等到今天?毒酒虽毒,可我却有解药!我墨侠行事,虽然无理,可我墨侠几时害了墨家子弟?同为一家,我等也不愿与墨家弟子拼个你死我活,倒是你们墨家巨子一直对我们墨侠赶尽杀绝。”
    专烛的模样有些狼狈,羊忌子暴怒的一巴掌,让他的半边脸都有些肿,嘴角更是流露出一丝鲜血。
    “你们这群逆徒,我们墨家不清理门户,让你们出去继续败坏我们墨家名声吗?”
    羊忌子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说这群疯子了,专烛说的那么理所当然,还以为墨家巨子心胸太窄,对墨侠赶尽杀绝呢。
    “专烛对吧?你说得话实在是太可笑!不害夫子?你的心中只是想着要陷害夫子吧!齐汉已经结盟,我这个汉国质子杀不杀已经无所谓了,就算我死了,秦齐已经结盟,齐国有大把精力放在汉国身上。汉王会为了我一人而和齐国开战?你们如今还不去去刺杀秦国使者,若是成功了,秦齐说不定还要战起来呢。你今日想要杀我,不过是想嫁祸给墨家而已!我若死于墨家手中,汉王必然与墨家为恶,刚好墨家最近要为了燕国亡民一事和汉王商谈,若我死,墨家只怕再也不能与汉王商谈!以汉王对墨家的厌恶,从此,墨家再也不能干涉汉国之事矣。”
    刘纪寥寥数语,便能将专烛的目地看个明白,其实今天若不是自己那出于骨子里的洁癖,还有羊忌子开玩笑似的一句话,今日还真有可能让这专烛得手!
    “嗯?”
    专烛略带惊异的目光看了眼刘纪,随即一句声也不说话了,似乎是默认刘纪说的话。
    “忌子,将他带下去吧,交与我墨家刑堂弟子。”
    墨琅的语气沉重,那单薄的身子,似乎又瘦弱了一分,仿佛随时都能倒下。
    “尊夫子命。”
    羊忌子一只手提起专烛,大步地走出门去,消失在刘纪的眼线中。
    刑堂?
    刘纪知道,墨家可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自己的刑法制度,这专烛进入墨家刑堂估计日子可不好过,墨家对于叛徒可是从不手软的。
    “今日让殿下受惊了,没有想到,自认为最安全的墨家地盘居然会有这种事,真是可笑!我墨家内部居然都有墨侠这群人,这些年真是越来越不行了。”
    墨琅摇摇头,颇有世间沧桑,世界变化得太快却跟不上时代的感叹。
    “墨侠这群人,和墨家毫无关系,夫子不必自责。倒是这群人无孔不入,夫子可要万分小心啊
    。”
    “老夫已是日暮之人,还需防什么。”
    墨琅显然已经看淡了世间一切,人之将死,所以墨琅对于死亡毫无畏惧,这便是大家的豁朗。
    “殿下,殿下!”
    门外忽然跑进两人,为首的一人正是庄傅,不过庄傅此刻脸上有些红肿,看着坐着的刘纪,庄傅着急的开口,“殿下,刚刚听说墨家居然出现了刺客,殿下可曾有事?”
    “我无防,倒是庄傅你可曾有事?”
    刘纪看到庄傅那副着急的模样,心中一暖,有个人关心的感觉总是好的,虽然这个人是男的……单凭庄傅的这份忠心,就值得刘纪感动嘛。
    秦山李川最近都在忙着培养应龙卫,已经有着些许起色,刘纪在考虑下是不是应该让庄傅也去锻炼下。以后遇到的一些大事,刘纪好歹可以放心的交给庄傅。
    “咳咳,我没事!”
    庄傅略有些尴尬的笑笑,同时目光撇了眼他身旁跟他一同进入的玄祁身上,心中暗自吃惊。这个玄祁不愧是墨家子弟,虽然看起来比较瘦弱,可真打起来,庄傅可被玄祁虐惨了。
    显然玄祁也要给庄傅一个教训,直接不留手,所以庄傅就被虐了,也让他知道乱说话是不能的。更让庄傅明白,不能以外表看人。<script>s3();</script>
    不过玄祁此刻的心思肯定不在庄傅身上,“夫子,专烛真的是刺客?他在我墨家多年,我们墨家对他有莫大之恩,他怎能背叛我墨家?”
    显然,玄祁已经听说了是专烛行刺刘纪的事了,只不过发生得突然,任谁也不相信平时诚实的专烛居然会背叛墨家。
    “他是墨侠。”
    墨琅嘴中吐出四字,玄祁才默然无语,面色有些y沉,“当初居然没看出此人竟然是墨侠!真是不可救药!我们墨家如此对他,最后还是背叛我们墨家。”
    “你当初邀我家殿下来这时,曾说墨家若不能保护殿下,那天下无人再能保护殿下,没有想到在你们墨家,居然还遇到叛徒行刺。”
    庄傅显然对于刘纪遇刺非常不满,当初他就说过夜晚容易被人行刺,没想到一语成谶,刘纪还真的被人行刺了。
    “庄傅!我不是好好的么,此话休要再说!”
    刘纪严厉的呵斥庄傅一句,这种幸灾乐祸的思想是绝对不能有着,而且墨家出现叛徒想必墨家弟子心情也不怎么好,怎么还能火上浇油呢?
    “庄傅是吧,来,我们再去切磋一番。”玄祁不顾庄傅的目光,对着刘纪行了一礼,“殿下,恕我与庄傅不能奉陪了。”
    玄祁一手抓住庄傅居然就把他拎出去了,看得刘纪有些汗颜,看来这玄祁还真有些小肚j肠啊,以后还真不能招惹他。
    (本章完)
    第七十二章 勤政殿议事
    鹿台百家争鸣之后,秦使正式与大齐结盟,秦国以十城的土地换来和齐国的结盟,这件事传于天下之后,令多少人吃惊。【阅读..】没有料到,生性刚烈的秦国也会割地求和。同时,诸多士子们也都将眼睛死死盯着齐宫,看看这个齐王又有如何动作。
    “汉使以阳贡为界与我大齐结盟,秦国以十城之地与我大齐结盟,这样一来,我大齐虽得了些许好处,可也无法再对这两国做些什么了。”
    齐宫勤政殿内,齐王说道,勤政殿便是齐王处理国之政事的地方,一般有什么重大决定,都会召集几位重要的大臣来此商议。
    此时的勤政殿内,除了齐王吕烈,还有左相晏宁,右相y缭,大将军田旸,以及齐公子吕安。
    可以说是齐国所有的重臣都已经到场了!齐王在他们面前也未留话,将自己的想法透露了出来,秦国与汉国,两者可能只选择一个与之结盟!
    “秦汉与我大齐结盟,皆对我大齐有利,臣认为都应同意,得了秦汉的土地,继续休养生息,使国力逐渐增强。致使其余数国纷纷割地求和,犹如秦国一般,那我大齐不废一兵一卒,称霸天下的目的便已达到。”
    左相晏宁率先建议道,自从鹿台之后,y阳家的一句天下大势将变,竟然激起了齐王心中的野心,对于不想再让齐国四处树敌,穷兵黩武的晏宁来说,肯定不是一件好事了。
    “左相异想天开,各国都割土地求和简直是无稽之谈,单不论欲与我大齐一较高低的汉国,就是连那国中有三卿之乱的晋国都不会如此。”
    晏宁的建议,立刻让大将军田旸反驳了回去。
    “只要我大齐够强,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秦国的例子不就在眼前?”
    “秦国?不过是将死之鸟而已!秦国新丧国君,国政把持在一妇人手中,国内动荡不安,稍微有所风云,就有亡国之险!若不割地求和,我大齐倾刻间便可兵*咸阳!”
    田旸的话永远霸气,这与其拥有的底气有着关系,掌握着齐国精锐的他,再加上熟知军国大事,兵法超群的他还真有自傲的本领。
    “秦国岂是想灭就能灭的?大将军执掌我大齐军队多年,连军国大事都当成儿戏吗?秦国与我大齐结盟,可并不是就怕了我们,本公子镇守西边多年,对于秦国要比大将军清楚多了。”齐公子吕安不屑的眼神看了眼田旸,将目光转向齐王,继续道,“秦人生性刚烈,战场之上勇猛异常,悍不畏死。我大齐精锐是我大齐数代苦心培养而来,切不可因为小看秦国,而使我齐国精锐葬身于秦。”
    吕安虽被人尊为齐国公子,地位尊崇,可是人都会有七情六欲,田旸的跋扈,自然不为吕安所喜。所以此刻站出来反驳田旸,倒是支持了晏宁一番。
    “我王若要从秦国与汉国中挑选一国出来,臣认为亲汉仇秦。汉国历来与我大齐无仇无怨,反倒是秦国,与我大齐恩怨已久,再者汉强秦弱,臣认为此时正是攻秦的大好时机,就算不能一举灭秦。也能大灭秦国元气,让秦国从此一蹶不振,再也无法与我大齐对抗。”
    右相y缭向着齐王谏道。其说的言语,却是颇对齐王味口。
    “不然,就是汉强秦弱,我们才要亲秦仇汉。放眼天下,楚国已经虎落平阳,秦国又正值风雨之期,晋国深受三卿之乱,只有汉国如今正兵力强盛,甚至不顾我大齐颜面出兵灭燕!我大齐若要统一天下,先得解决这只猛虎!我建议先与汉一搏,若将这只猛虎的牙齿拔掉,诸国再无一国能独自能面对我大齐兵锋。”
    田旸虽然狂妄,可并不代表他没点军事远见了,若是真的能够灭掉汉国精锐,大伤汉国元气的话,当今天下能阻止齐国的还真没多少。
    “汉国岂是说灭就能灭的?大将军只怕还吞不下这只猛虎!”晏宁提出质疑,齐国虽强可汉国哪差了?田旸率兵救援燕国,可最终不还是没能救燕吗?燕国依旧被汉所灭。
    “联楚灭汉!楚国与汉为宿敌,若我大齐一国之力灭汉自然费力,可若齐楚两国同时攻汉的话,汉国不亡,只怕也得大伤元气,不能再与我大齐抗衡。”
    “哈哈,那汉国若是联晋或者再联秦灭齐呢?向来都只是攻打弱者,大将军非要击强者,只怕到头来撞得头破血流!”
    晏宁是绝对不赞同打汉国的,若要上汉国元气,齐国需要动用举国之力,若是稍微在汉国战场上出现什么失误,齐国是镇压不住四周蠢蠢欲动的敌人的。
    “够了。”
    齐王摸摸脑袋,这几日已经听多了唇枪舌对了,他的左膀右臂左相晏宁以及大将军田旸的矛盾日渐暴露出来,尤其是对待汉国的态度上,晏宁反应要十分激烈。“左相和大将军俱是本王左膀右臂,岂能天天争斗?将相不和,自古便是一个国家的衰落之始,难不成我大齐是要衰落吗?”
    “臣下不敢。”
    齐王的威严还是十足的,晏宁和田旸等人低着头向着齐王行礼道。
    “公子安,你镇守秦国多年,可知秦国国内如今是什么个情况?”
    齐王锋利的目光扫向他的弟弟,齐公子吕安身上。
    齐公子吕安,齐王吕烈是十分信任的,不然也不会让他一人镇守秦齐边界多年,要知道,一般地一方大将镇守边界,掌握军队绝对要是君主最信任的人,否则那些军队若是反叛,那可是能危害一国根本的事来。而齐王却让吕安镇守多年,已经是信任到骨子里了。
    不过这与齐公子吕安的性格是十分有着关系的,齐公子吕安被人们尊称为公子,名声那么好,若是无缘无故地叛变,只怕会名誉扫地,沦落到众叛亲离的地步的。再说了,齐公子吕安爱好的军事,对政治一点儿也不感兴趣,没事非要弄到齐王那个位置上去干嘛!
    这个王位可不好当。光是那些世族们,都已经够让人烦心了,更要处理好下面臣子的事情,没看见齐王最信任的两人如今都吵得不可开交?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