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春秋做霸王》61-66

    第六十一章 亡秦者,非他国
    秦国使者此次入齐,目地自然是割地求和,而齐公子安镇守齐秦边境多年,自然是秦国与齐国和好的最佳人选,早在秦使来齐都时,秦国就已经派人用大量钱财贿赂齐公子安并说之以利,让齐公子吕安支持齐秦之间的友好关系。【阅读..】
    齐公子吕安镇守齐秦边境多年,在齐王心里份量很重,其人广交门客,虽然不是爱好财富之人,却是喜爱虚名之辈。秦国以割地求和这一份大功劳让给吕安,吕安哪能不支持齐秦的友好关系?而且齐王真的想灭秦国的话,那么统帅齐军灭齐的肯定是田旸而不是他吕安,就算秦国被灭,灭国之功也会全部加在田旸身上。对于田旸,齐公子吕安可是十分不待见,田旸为人高傲自大,连吕安都不正眼视之,所以吕安心中早就将田旸列为竞争对手,自然不会让田旸得利。
    看着齐王略带些精光的眼神,吕安瞬间就知道了他这个哥哥肯定被道家颜全说的一番话起了心思,正准备劝说时,论战台上的颜全竟然又开口了。
    “虽然秦国有亡国之患,可秦国地广人多,且秦人刚烈十足,再加上秦国道路坎坷,任何一国想亡秦国只怕不知要付出多少代价!若是秦国上下人等都一心,只怕无人能灭!秦国若亡,不是亡于他国,而是亡于自己。”
    颜全的话说得很有理,任何一个大国,若不是内部出了问题,光从外面侵略是绝对亡不了的,哪怕如今的秦国内患不少,可只要秦国内部还是完整的有个王庭,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齐王被颜全说的话深深皱起了眉头,灭国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是如同秦国这样的大国,颜全所说的秦国难灭实在是按照事实说话。
    若想一举灭秦,第一大军要有,齐国拥有当世最强大的军队这点可以保证。第二粮草要充足,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庞大的军队其耗费的粮草也是恐怖的。以目前的齐国可能能支撑灭秦齐国大军一段时间,可是若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灭亡秦国的话,齐国肯定粮草不济,到最后无功而返。第三,秦国道路坎坷,地形险峻,民众刚烈,若是秦国据守城池的话,齐国大军也只有望洋兴叹了。所以说,灭秦绝对不会在段时间内完成,但若不能在短时间内灭亡秦国的话,齐国第一是粮草不行,第二则是国内要受到来自晋国和汉国的威胁,很有可能被其他两国趁火打劫。
    除非秦国还要出现什么大的变动啊,齐王有些叹气,秦国国政如今是一个女人手中,想必那些秦国的世族自然不服,等到秦国的世族和秦国的王室干起来的时候,那便是灭秦的最佳时机。
    “颜夫子所言不错。秦人烈性十足,除非内部出现问题,否则单凭一国之力,很难灭亡。”
    齐公子吕安附和着颜全的话,同时将眼神看向齐王,想从眼神中看出齐王内心的想法。<script>s3();</script>
    “灭国岂是儿戏?”
    齐王慢悠悠的说了一句,却是道出了他的意见,不顾身旁田旸给他的眼神,齐王心中已经有了几分计较。他的弟弟吕安说得确实不错,灭秦实在是不容易,若是一着不胜,有可能齐国如今的大好局势直接就被摧毁了。相比于现在秦国主动送上一些土地,齐国不费一兵一卒的就能扩大领土的事情来,后者的利益显然更大点儿。
    “颜夫子身怀大才,通哓天下时局,对诸国国政都如此熟悉,实在是令人敬佩,只是可惜不能为本王效力,为齐国谋福啊。”
    在颜全完全地展现出非凡的眼光时,齐王再一次感叹道,不可否认,颜全对于诸国国政确实十分通晓,单从诸国之患中就可以看出来,没有点儿真本事的人,哪能真正的看出一个国家的忧患之处?
    “世间哪得两全事。齐国大才多矣,齐王又怎缺老夫一人?”
    颜全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回答完齐王的话后,双眼微微闭起,不再言语。
    而在颜全不再言语之后,论战台上的诸子百家再次激烈的论战起来,只是因为颜全的例子在前,众人看诸国时政总是没有颜全所说的那般美好。
    这一场关于诸国时政的论战一下子便说了一个多时辰,最初刘纪还是兴致勃勃的听着,可到了最后就有点儿哈欠连连,虽然论战台上气氛依旧激烈,可刘纪却觉得其语言百般无味起来。
    刚开始时几个著名的学派,如儒家法家等夫子都说到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诸国过政的评价,其言语还是颇让人震惊,但又觉得言之有理的。其中刘纪的老师,纵横家的公孙术果然不愧是老狐狸一只,以一番话深说以齐国危害,被齐王另眼相看,看着齐王和公孙术眉来眼去的样子,简直就是一个郎有情妾有意的温馨场面啊。
    开始时刘纪很怀疑公孙术会不会真的被齐王任用,一脚将他这个没用的汉国质子踹到瓜洼国去。但最后还好齐王虽然对着公孙术眉开眼笑的,但始终没有说出给公孙术什么官职的事来,更没有邀请公孙术留在齐国效命。
    打着哈欠的刘纪看着公孙术等人还是全神贯注的样子,不由得感叹这个时代人的体力,跪坐了这么久居然还这么有精神……而且论战台上到最后一些有名的学派基本上都不吭声了,说话的尽是一些冷门学派,甚至好多学派刘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而他们述说的一些诸国国政也是无语,连一些国家怎么对待流氓,调戏妇女的政策国令都要拿上来说一通,实在是不知改如何说好了。
    这么有闲心的前辈们,不应该坐在这个时代讨论国政啊,而应该在刘纪前世的那个时代中修改宪法啊!刘纪敢对天发誓,这些夫子们去修改宪法啥的,绝对不会让些罪恶分子找到漏d洗脱罪名。
    话说,自己以后是不是真的可以让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弄出一套这个时代的宪法出来?
    跪坐着的刘纪美美的幻想着,丝毫没想到自己的处境,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汉国,就已经做着成为君王选贤任人的美梦。
    (本章完)
    第六十二章 大道不举,诡道何益
    “殿下,殿下……”
    刘纪的耳边想起轻轻的呼喊声,刘纪猛然惊醒,在百般无聊下的刘纪居然就跪坐着打盹了。【..】长叹口气,刘纪无奈的苦笑一声,都是前世养成的习惯啊,上学时听多了老师的唠叨,上班时听多了那些无用的回忆,一听着这些无聊的东西时实在是犯困极了。
    “论战结束了?”
    论战台上已经没人说话,只是众人的目光却有些放在自己的身上,刘纪轻轻的问着旁边呼唤他的封皋。
    “咳咳,殿下,论战已经到第三场了,学术论战,夫子等人都已经开口说话了呢,只是殿下刚才休憩没听到而已。”
    封皋略带点无奈的语气,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刘纪这个汉国殿下,身在论战台上,居然还能睡着,这种本领实在是令人惊叹。
    “刘纪公子?我等诸子百家学术都已说出精论,不知刘纪公子对诸子百家如何看待?”
    南宫迟开口说道,一出口就是朝着刘纪问道,刘纪都不明白这南宫迟为什么老师纠缠着自己,明明知道自己刚才睡着了,却偏偏让自己回答这种棘手的问题!看着对面略带着j笑的笑容的南宫迟,刘纪很想将那脸狠狠的虐一顿。
    沉默了大约半分钟,刘纪还未答话,只听见荀昱摇摇头说道,“对于百家评价可曾有这么难?殿下竟如此迟疑。”
    “不知道殿下如何看待纵横?”
    南宫迟继续问道,儒家荀昱以及南宫迟的问话让刘纪很无奈,轻叹口气,刘纪的脑袋瓜子飞速的转动起来。
    “每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追求,如此论战,实属无益,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如何评价确实不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岂能一概而论?但不管哪家哪派,纪认为要符合民心者才可昌盛,当今百家争鸣,对国对民者有益处者的学派则兴盛而对国对民无益者才衰弱。然不论哪家学派,能屹立于最后的,必将是不断变通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此才是天下大势所趋,非但学派如此,每个国家亦然。”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南宫迟眼睛一亮,刘纪的话果然又让人惊讶了,南宫迟不知道刘纪是怎么相出这些理念的,甚至于连将儒家的理念解释得十分清楚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语都能道出,实在不知道刘纪从哪里冒出这样的惊世之语来。
    “符合民心者,天下不过儒墨两家最盛,可各国却无一位君主任用,刘纪公子这话说得太过于自信的,百家中我看谁最符合君意的学派才可屹立于天下。正如法家兵家,符合君意,才被各国君王任用。若依儒墨两家治国,国家哪能兴盛,只怕早就被他国所灭。”
    兵家俞汾冷冷一笑,对于刘纪说的话很是不屑。
    “纪说过,各家学派都有长短,儒墨两家虽然不为君主所用,可依旧是天下显学,为何?顺应民心而已!若儒墨两家能够变通一点儿,各国君主如何不会任用?况且,儒家曾执掌宋国朝政,以王道霸于诸侯,墨家如今执掌宋国朝政,各国对其另眼相看,又如何被他国灭了?”
    >
    刘纪毫不思索的脱口而出,儒墨两家,若不是有些呆板的话,刘纪是十分支持这两个学派治国的,春秋时代的儒家没有汉代时儒家那么变通,否则的话只怕儒家早就一家称霸诸侯国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儒墨两家最早能够有着爱民的思想,实在要比其他的一些学派要先进多了,历史上王朝更替,无不是因为失了民心。所以民意是十分重要的,这道理各国君主不会不明白,但是只是在世族与庶民之间,君主大多还是选择了世族,一步步损害了庶民的利益,儒墨两家主要以庶民利益为主,自然不为君主所喜。
    “变通?哈哈,自古圣贤都未敢说出此话,汉国质子有何本领,敢说出如此狂妄之话!”
    “圣贤未说,其实已然做已!儒家孔夫子曾教人以仁,孟夫子教人以义,若按孔夫子以仁一直未曾变通,哪有孟夫子教人以义一说?”
    荀昱摸着下巴白须,静静地听着刘纪说的话语,呆愣半响,他身后的南宫迟却是蛮有兴趣地看着刘纪的答问,在刘纪和几个学派的夫子论辩的激烈之时,忽然冒出一句话来,“公子还未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对于纵横家如何看待?”
    “纵横之道,关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对于一国而言,外交不可不重要,一国难与天下对抗,楚国之事便是前例!唇亡齿寒之例犹可借鉴,纵横家周旋于诸国之间,为各国谋利。这便是纪对于纵横家的理解,南宫兄以为如何?”
    “邦国之交,小技诡道也,与我儒家正道相比岂可同日而语。”
    荀昱叹口气,不知是为纵横家的一些小道而不屑,还是对于儒家的大道不得君王所理解而感到惋惜。
    “纵横小技,那正道大技是什么?”
    公孙术用言语*问着荀昱,显然在他眼中,荀昱就是对于纵横家有着深深的不屑,这自然让公孙术不服。
    “正道,邦国礼法,大技,庶民安乐。”<script>s3();</script>
    荀昱正着身子,表情如同一个虔诚的信徒一般答道。
    “哈哈,只怕没有我等这些小技,光以儒家正道大技,不能治国安邦吧!”
    公孙术气急而笑,对于荀昱说的正道大技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理想化的世界,真不知道当年儒家领袖是怎么执掌宋国朝政的!就这些人治国,只怕不知道国家会乱成啥样。
    “大道不举,诡道何益!孟夫子所言,天下至理!若整日为这诡道小技而烦,才是可笑!”
    公孙术的态度,荀昱早已经料到,脸上波澜不惊的说道,这么多年,荀昱弘扬儒家大道时遭到的嘲笑已经没有一次两次了,若是不淡定点,而是和人激愤的对喷时,只怕要就翘辫子了。
    (本章完)
    第六十三章 胸纳百家
    “这汉国质子倒是令老夫惊讶,这小子也不知从哪儿弄出如此惊世之语。【阅读..】”晏宁看着刘纪的眼神中,总是带这一股欣赏的……意味?或许是因为他最喜爱的孙女就将心放在刘纪的身上吧,总之,晏宁看着刘纪的目光绝对是带着善意的。
    但与晏宁相反,田旸此刻的心中对刘纪已经逐渐对着刘纪有着一股淡淡的杀意,此子不除,必为后患!
    田旸不明白刘纪三年的在齐时间里究竟学习了什么,但是刘纪此刻的行动告诉他,这个汉国质子实在不是简单人物,田旸的目标是此生灭亡诸国,在史书上抹上绚丽一彩,超越古之圣贤,成就一代名将!而汉国无疑于是齐国统一天下的最大的绊脚石,汉国的君主越昏庸,对齐国是有益无害,但若是汉国君主不昏庸的话,齐国可就难了,所以为了齐国的将来,田旸此刻的心中竟对了刘纪这个未成冠的年轻人第一次动了杀心。
    “刘纪公子身为汉王三子却如此崇尚纵横之术,若有一日为君时,可会任用纵横弟子?不知是想连横,还是想合纵?不过,当今天下,强国差距相差不大,无论是连横还是合纵恐怕都行不起来吧。”
    和田旸一般,在场中还是有不少人对着刘纪有着敌意的,毕竟刘纪的身份摆在那儿,汉国质子!这个身份注定他就像开了挂一样,没招惹谁,还是有坏人挑衅他。
    质问刘纪的是一个兵家弟子,似乎还是齐国人,对于齐国的劲敌汉国的公子,自然不待见,所以才有质问刘纪一事。
    这个兵家弟子质问的问题不得不说十分犀利,假设刘纪为君,会如何抉择。纵横不受到君王待见,主要原因便是当今天下各国差距看起来相差真的没怎么大,不像苏秦张仪时期,楚国一国称雄的局面,所以连横合纵也就不受君王青睐了。刘纪此时喜爱纵横,可并不代表为君时会任用纵横家,因为君主的思想一般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兵家弟子就是想给刘纪出个难题,让其无法解答。
    “邦国之交,纵横之道,如何不得用?连横合纵今日无人用,哪不知局势百变,日后自然得到有其用武之地。若有一日,我刘纪为君,必当任用纵横子弟。”
    刘纪正色道,公孙术满怀欣慰的点点头,对于刘纪如此看重纵横,感觉到了这个弱小的汉国质子的诚意。
    “殿下以纵横家执掌国政?那诸子百家又该如何对待?”
    好毒!
    刘纪在心中咬牙切齿,不知道这个兵家弟子到底是谁,到时候若是知道了这人,一定要虐他一顿出气!说实话,刘纪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愿说话,目的就是为了不想得罪诸子百家中任何一个学派。他不君王,知道现在自己的处境,与百家学派交恶没半分好处,可兵家弟子的这话让他不得不回答。
    略微思考下,刘纪轻咳两声,“诸子百家,对国有益者用之,对国无益者弃之!”
    大众的回答,每位君主对待百家学派都是这样做的,只是刘纪多有惊世之语,这次怎么回答得如此普通?坐于高台上的晏宁皱起眉头,忽然眼光中,刘纪面部轻微动了一下,晏宁顿时解开眉头,微微一笑,果不其然,在论战台上的刘纪继续高声说道。
    “当今百家,每家都有自己所长,身为君主应当肯定各家学派的长处,同时让其在各自领域好好发展,各司其职,为其学派发展壮大。儒家孔夫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则改之,纳百家之精华,成一家之言!”
    纳百家之精华,成一家之言!众人看着刘纪的眼神中已经带着深深的忌惮了,这个汉国质子的思想实在恐怖,他难道是想颠覆各家理念,专门为他帝王一家服务吗?还是说想任用百家学派执掌国政?可是人们根本不敢想,百家执掌国政,这是多么疯狂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
    胸纳百家,呵呵。
    齐王的面色有些异常,刘纪的这番话实在太过于惊世了,让人不禁怀疑刘纪是不是疯了,百家执掌国政,只怕没有这国家不知道乱成啥样了,朝堂上也不用上了,就每天各家学派争论,估计都已经过去一天了。
    “刘纪公子有宽阔的心胸怀纳百家学派,只是这百家学派也不一定能在一起共事啊!”兵家弟子露出一丝胜利者的微笑,年轻而有英俊的脸上带着一丝y谋得逞的意味。
    “百家学派理念冲突,想任用百家学派共治国政,只怕是异想天开。”
    颜全长叹一声,随着颜全的这一叹,各个学派都是反驳着刘纪,毕竟连道家圣贤都开口反对了,刘纪的想法简直是妄想啊。
    听着众人反驳的话语,刘纪丝毫不以为意,百家真的不能齐聚一堂,共治国政么?笑话!理念冲突又如何,改变就是了,不变通的学派只能化为腐朽!现在一些学派比较固执,可是刘纪不信等到真正大一统的那个时代里,百家学派还是这个固执!
    老师不变,弟子变嘛,只有最后变通的学派才能发展壮大,不变的学派就在腐朽中消逝吧!刘纪的心中已经想好了怎么改变各家学派的一些理念了,他就不信每家学派里没有几个思想变通的人!只有这些人改变一下自己的学派,到最后迟早会成为新的领袖,到时候诸家学派不就能共治国政了么。
    可是刘纪此刻却是不能说出来的,估计他要说出来,百家夫子都要一口唾沫淹死他,刘纪的想法完全可以定义为四个字,挑拨离间。教唆百家学派弟子背弃理念,如同墨家的那群叛逆一样。只不过刘纪有信心让这些背弃原有学派理念的弟子成为那个学派的正统,当然,前提是刘纪必须成为汉国的君主!只有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才能做出如此决定。
    (本章完)
    第六十四章 落幕
    随着刘纪的回答结束后,百家争鸣也将要落幕了,在这场大争论中,没有哪家学派会赢,也没有哪家学派会输,不过有区别的便是百家学派中的一些新理念,或者说一些著名的夫子的话语一日之间便要传遍齐都,继而传遍天下。【..】
    而齐国也会在这场惊动天下的论战中,又将提升大大的威势,齐王吕烈的名字也会威望大涨。
    刘纪没有坚持到最后。事实上论战还在继续,只不过诸多著名学派的人以及商贾还有齐
    王都已经离开,剩下的一些小学派的论战观战实属无益。
    所以刘纪跟随着公孙术一同再次离开齐宫,刘纪在这场百家争鸣中也是大放光彩,只不过这名声可不是太好,容纳百家的豪言壮语也不过当做是一个妄语而已。只不过由于刘纪的身份特殊,所以刘纪好歹是有了一些名声,不过要想从汉国质子变成汉国公子这路依旧是漫长。
    齐宫大门。
    刘纪看着已经有些昏暗的天色,微微一叹,没有想到一天就已经这么快过去。跪坐久了的身子还是有些酥软,刘纪的心情有些复杂。
    看着今日的盛况,刘纪归国的心就有些迫不及待了,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归国,刘纪也不敢肯定。
    “殿下,就此离开吧。”
    刘纪旁边的马车上,封皋微微躬身道,公孙术没有和刘纪选择同路回去,虽然刘纪是当做纵横弟子观看百家争鸣的,但是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纵横家的弟子。况且,刘纪心里知道公孙术对于他所说的容纳百家心中也是有些不赞同的,不过好在纵横家并非治理国政,所以相比于儒家墨家等想着一家执政的学派,公孙术在这点上还是看得开的。
    “夫子慢走。”
    刘纪看着公孙术的马车渐行渐远,长舒口气,他身边的庄傅靠了过来,“殿下可要回府?”
    “嗯。”
    刘纪轻轻点头,“庄傅,今天可曾学到什么?”<script>s3();</script>
    庄傅很是愧疚的摇摇头,“庄傅愚笨,实在不曾学到什么东西,今天光顾着呼喊了,这士子们对论时高呼,倒是和战场上厮杀声十分相似!”
    “呵呵。”
    刘纪微微笑笑,庄傅纯属是好战分子啊,天生的战士,一般的人上战场后可不想再上了,可这庄傅离开战场后居然还有些怀念战场上的生活。和那个一生不得志的辛弃疾一样,身在安乐的生活中,却是想起了回到战场上厮杀的场景。
    “殿下。”
    一声呼喊,刘纪回过头去,只见从齐宫中又走出来一人,单骑单马,正是汉使苏义。
    “苏将军,你怎么出来了?”
    刘纪对苏义的称呼已经改了,两人的关系已经算是比较亲近了,刘纪也曾和苏义的谈话中了解到苏义的身份,苏义是韩兴手下得力的干将,能文能武。非但口才不错,而且一身武艺也是极其厉害的,据秦山和李川说生死拼搏中两人倾尽全力才能和苏义同归于尽。
    “来送送殿下回府。不日后,我便要归国了,秦使入齐,与齐结好的消息恐怕已经传到君上耳中,留在此处已经没有意义了。”
    苏义的神色有些落寞,似乎是因为没能将刘纪带回国,辜负了汉王的信任。不过苏义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他最初不畏杀身之险,所为的就是和齐王讨价还价,把刘纪争取弄回国。只不过事事都不会尽如人意,随着秦使入齐和好,齐汉两国必须尽快结盟了,因为苏义还知道汉国如今的处境呢。
    汉国虽然灭了燕国,可燕国的一些反叛还是要尽快平息,另外楚国最近也有些蠢蠢欲动,所以必须和齐国尽快结盟,好有时间准备解决来自楚国的威胁。
    “齐汉要结盟了么?不知道这疆界从哪分起?另外这秦使入齐,没有丝毫利益,齐国会同意与秦结盟?”
    秦国正值风雨飘摇的时候,若说这时候齐王没有点动心,任谁也不会相信。
    “齐汉以阳贡为界,这是汉国的最后底线,若是齐国不同意的话,我齐汉只有开战!”苏义此时终于显露出在战场上厮杀的将军气势,“我大汉损失那么多儿郎,可不是畏惧齐国就将他们的功劳白白送出去!”
    “至于秦国与齐国结盟,不过割地求和而已!秦国当政的那个芈太后倒是看得了大局,能让秦国这般刚烈的国家割地求和,不过秦国割地求和可是十分不错。齐秦和睦,只怕这齐王将要把心思转到我们大汉身上了,所以我要尽快回去和君上禀报这些消息。”
    “父王英明,让苏将军这等人杰为使啊!我大汉有苏将军这般人物,如何不称霸于诸侯之中。”
    刘纪不得不为那个在他印象中比较模糊的汉王感叹,能够挑选出苏义这等使节入齐的君主,不愧是一代雄主啊。
    “哈哈,苏义之才,和大将军相比可要差远了,大汉有千万个苏义并无什么用,可只要有一个大将军,便能屹立于诸国之巅。”苏义听着刘纪的夸奖,大笑一声,反倒是极力夸奖起汉国大将军起来。
    “俱为人杰。”
    刘纪已经不是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汉国大将军韩兴的好话了,只是苏义如此人才都这么崇拜韩兴,只怕汉王这次任用的大将军可真不是简单人物。
    “哈哈,殿下贵为汉国公子,夸奖的话我苏义可不敢接受。”苏义笑道,脸色一正,“苏义在大汉等待着殿下归国之日,殿下在齐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自然,等纪归国后还要和苏将军再畅谈三天三夜。”
    刘纪突然觉得这时的情景有些伤感,虽然和苏义接触的时间不长,可苏义这等为大汉效死命的汉子足以值得刘纪钦佩。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苏将军也得小心,等着我归国。”
    “身经百战,何惧战场厮杀?殿下放心吧,这战场上要我命的人还未出世呢!况且跟随大将军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哪有险况!”
    “……”
    刘纪感觉他又遇到了一个狂热的信徒了,从苏义秦山李川的态度上看得出来,这个韩兴是真的挺受拥戴的。
    (本章完)
    第六十五章 墨家相邀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粉丝团的话,恐怕苏义他们就是韩兴的最忠实的粉丝了。【阅读..】这种个人崇拜,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刘纪心里则是特别想见识下这个大将军韩兴了,从目前他听到的消息来看,韩兴在灭燕之战前无人知晓,甚至被刘纪的父王汉王刘章拜为大将军也不过一年之久。刘纪不知道一个庶民出身的韩兴怎么能在军队中得到如此多的人的钦佩。
    不过灭燕之战后,韩兴之名已经传遍天下了。可以说整个燕国都是韩兴一手灭掉的,刘纪的那个父王虽然是统帅可一切战事基本上是由那个韩兴所管,直到最后韩兴率领铁骑,直袭燕都。一代名将由此而生,齐国的战神田旸虽然也是一代名将,可还没有灭国之功!所以在世人眼里,韩兴这个新起的战神还要比田旸厉害点。
    “殿下,那便再见了!”
    苏义拱拱手,刘纪轻轻地点点头,吩咐了庄傅一句,庄傅驾着马车缓缓地走了回去。
    由于出齐宫的人时间差开,所以刘纪出齐宫时倒是没有遇见多少人,只是刚出齐宫后,在繁华的街市倒是看见不少赶车的人。估计都是些学派的夫子啥的,因为齐国有夜禁令,一般天黑了,庶民就不能到外瞎跑,如果被巡防的士卒看见了估计一个捣乱治安的罪名少不了。
    当然,这种禁令对于刘纪这种身份的人完全是没用的,所以他经常夜半回家,感觉天黑的时候没白日那么喧哗的场景,也是有着一分意味。
    “刘纪殿下。”
    一声呼喊,刘纪猛然看见一道身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正是在齐宫中未曾看见的玄祁。
    依照刘纪的判断,玄祁好歹在墨家的地位可不低,怎么也得在这百家论战的盛况中见识一下吧,可在齐宫他只看见了墨家的大师墨琅却未见到玄祁,甚至连羊忌子都没看见,令人感到有些奇怪。难不成这玄祁担任墨家某个秘密部门,不方便现身?刘纪暗自猜测着,感觉有几分可能,玄祁就是墨家巨子派来保护他这个汉国质子的,掌握的不就是墨家的武装力量么?
    “玄祁兄,不知叫我何事?”
    刘纪虽然能猜到玄祁没有出现在齐宫的原因,可他不是神,自然猜不到玄祁此刻找她所谓何事了。
    “我们墨家夫子想邀殿下一叙,在论战台上还有几分疑惑,想单独和殿下了解一番。”
    玄祁的语气有些冰冷,刘纪已经有些适应了,第一次见玄祁时还是他遇刺的那一次,玄祁连话都未说一句就跑了,第二次见面时只是因为对于自己的一些怨恨想要说说,语气中还带着嘲讽。如今第三次见面,玄祁语气依旧同往常一般,但比起前两次来,无疑要好多了。
    “天将要黑,齐国法令,夜间不得随意走动,如此时段过去,只怕有些不合时间,夫子若有疑问,明日刘纪亲自去便可。”
    一番话的脱辞,如果依照刘纪对于各位夫子的重视,平日里若是有哪学派的大家相邀,肯定会立马同意的,可墨家不同,墨家这个学派,你对人家有好感,可人家不一定这么看待啊。
    不同于别的学派,墨家有着自己的武装力量,而且墨家弟子是最不知道死为何
    物了,只要他们认定你是个残暴的人,无论身份如何都敢弄死你!历代各国一些残暴的君主遭受到墨家的刺杀还少了吗?刘纪身为墨家所不喜的r食者中的一员,说对墨家不忌惮是不可能的。
    “齐国夜禁令只针对庶民奴隶之人而言,殿下认为是这两种人吗?前几日是你说要见我墨家夫子的,今日夫子相邀你又不去,是何道理?”
    玄祁有些气极而笑的语气让刘纪有些尴尬,看玄祁这样子,显然不是对齐国一无所知,最起码齐国的夜禁令他便知道。而刘纪的推托之辞让人一眼看出,对于刘纪这个脸皮还是比较薄的人,还是有些汗颜的。
    “这个瘦弱的不去便不去,这马上便到晚上就算夜禁令不会针对殿下,可若是遇到有人袭击又该如何,你们能担得起这责任?”
    庄傅不知道玄祁的名字,所以只能用些粗语来形容玄祁了。刘纪听到庄傅的话,有些吃惊的看了庄傅一眼,庄傅用的粗语形容玄祁还真是贴切啊,瘦弱,玄祁确实十分地瘦,大腿感觉都只有庄傅的手胳膊细,手臂就不用说了,甚至于玄祁的腰刘纪感觉都比自己的瘦了一圈……只是这弱,刘纪可不敢肯定,依照刘纪多年的阅历来看,玄祁干翻庄傅应该很轻松吧。
    “庄傅?我们应该见过吧,若不是我们墨家你可早就死了,如今竟然和我这般说话。如果这天下间我们墨家还保护不了刘纪殿下的话,恐怕这世间也没人能保护得了他了。”
    玄祁的话有些狂妄,天下间自然不仅仅是墨家弟子剑法无双,精锐无比。其实各国君主哪会不挑选些精锐士卒,暗地里护卫?一个国家的底蕴自然比墨家一个学派的底蕴要多多了,所以玄祁自称墨家弟子为天下最精锐的护卫,也得问问那些君主答不答应。但是话说回来,对于墨家能不能够保护得了自己刘纪丝毫不怀疑,若是墨家没有护卫自己,只怕墨侠的第一次刺杀,刘纪他就已经翘辫子了。
    “救命之恩,庄傅自然知道报答,可殿下的安危,实在比这救命之恩还要大,万事都没有绝对黑夜正是那些刺客动手的绝佳机会。”庄傅自然也认出了玄祁恐怕就是刘纪遇刺时所搭救的银面青衣人,只是在庄傅心里,刘纪的安危比他的生命还要大。一个救命之恩,怎会比得上刘纪自身的安危?
    “殿下倒是找了一个好的属下。”玄祁不再和庄傅说话,反而似笑非笑的看着刘纪。
    “既然夫子诚意相邀,就不要怪纪孟浪了!庄傅,改道,随玄祁兄一同去拜见下墨家夫子吧。”
    刘纪自然看得出玄祁是要让自己表态,脑袋微微思考了下,刘纪决定还是去见一下这个墨家大师。<script>s3();</script>
    (本章完)
    第六十六章 墨守成规
    对于墨琅的印象,刘纪显然还是感觉不错的,这些个固执的老头们,有让人气愤的一面,也有让人感觉到可爱的一面。【阅读..】自从墨侠想要刺杀自己后,墨家在保护自己的事中可是出了不少力,所以刘纪就算知道可能这次去见墨家夫子墨琅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可承了墨家这份情也得去的。
    更何况玄祁对他还有着救命之恩呢!玄祁如今邀自己,刘纪不可能不给面子。
    “既然如此,殿下便随我走吧。”
    玄祁点点头,一人骑着马独自走在前面,庄傅听从了刘纪的命令,驾车尾随在玄祁后面。
    墨家,天下四大显学之一,齐国办的轩文馆自然有墨家的一席之地。不同于儒家,墨家入住的轩文馆,居然还在繁华的东市,墨家这个虽然不受君王待见的学派,可地位还是摆在那儿的。
    轩文馆作为接待有身份的人入住的地方,其布置格局自然差不多都是相似的,刘纪去过儒家所住于西市的那个轩文馆,比起现在在墨家看的这座来,没什么不同。
    不过由于在繁华的地段,东市的轩文馆普遍面积都要小些,不过馆内的事物摆设得却比西市的轩文馆要精致一些。
    “殿下进去,庄傅便随我四处转转吧。”
    玄祁开口发话了,走到一条长廊的通道上,指着不远处的房间说道,“尽头那间房便是夫子所在地了,殿下一人进去吧,夫子不喜外人打扰。”
    这个外人,自然不是指玄祁他自己,也不是指刘纪,自然就是指跟在刘纪身边寸步不离的庄傅了。
    玄祁的话,让庄傅脸色微微有些不好,看着刘纪,正欲开口说话,刘纪抢先开口,“庄傅你便先随玄祁走走吧,在这墨家的地盘上,我的安危还不用担心的。”
    “诺。”
    庄傅虽然还有些不大情愿,可听到刘纪的话,只能乖乖的领命,玄祁用眼神打量了下庄傅“你刚才说我瘦弱来着?来,我们去技场较量一番……”
    “你和我较量?”
    庄傅有些不确定的道,显然不相信因为一句话,玄祁居然想向他挑战,看玄祁的样子,庄傅还真怕出手重了,一拳下去,玄祁都受不了……
    “废话少说,跟我来吧。”
    玄祁飘然一句,转身离开,庄傅呆愣了下,决定还是跟随玄祁而去,只留下刘纪一人在这长廊中。
    “这玄祁!”
    刘纪笑笑,从来只听说过法家呲牙必报,没想到这墨家弟子也好这口?庄傅一句话,立刻就要引来玄祁的“报复”了。对于玄祁和庄傅的这场pk,刘纪已经猜到了结果了,身为掌握墨家一支武装力量的领头人玄祁还弄不过一个刚被刘纪提拔起来的护卫?
    将目光转移到前面的一间房,刘纪大步地向前走了过去,他倒想看看墨家这个大师,今天邀他来真的是否只是为了讨论一下今日论战的事情。
    “吱。”
    刘纪轻轻推开房门,只见两人正坐于桌案前饮酒,两人对面,刘纪左边的是一老者,右边则是一个中年男子。两人中间摆着一桌案,上面除了一壶酒再无他物。
    “大善!这佳酿确实难得,忌子,你说这酒叫什么名?老夫一生也周游过诸国,从未品尝过如此好酒啊。”
    “杜康!”
    中年男子说完这话,这才将目光看向推门而进的刘纪身上来。
    “杜康,哈哈哈,好酒,好酒!”老者大笑数声,这时才忽然发现刘纪的到来,动作略微有些迟钝,“老夫见过刘纪殿下,感谢殿下给老夫一分薄面,来此一叙啊。”
    毫无疑问,老者自然就是墨家的夫子墨琅了,和他一同饮酒的人刘纪都认识,羊忌子,那个在他酿酒成功的那天在半路上“劫走”了一坛的墨家败类。
    看墨琅的模样,显然心情是十分愉快的,全无论战台上和别人斗嘴时那一副凶样,而且看他说的话语,刘纪知道这个墨琅对于他的印象恐怕还是可以的,毕竟论战台上他也表示了一些“亲民”的思想。
    “夫子德高望重,小子不敢称大,夫子相邀,自然前来。”
    小子是自谦的话语,礼节上晚辈遇见长辈有许多这样的自谦语言,充分的说明了,华夏民族可是最谦卑的一群人了。
    “既然如此,便请上座吧。”
    墨琅指着桌案正中间的一个席位说道,这个席位正处于墨琅以及羊忌子中间,在礼法上来说,这就是最尊贵的位置了。
    “纪何德何能,坐于上位,夫子上座才对。”
    刘纪继续自谦道,同时也不敢冒然的坐下去,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位置的坐法还是十分看重的,因为坐席的位置而引发的争斗可不少,有墨家这个夫子在,上座怎么也轮不到他刘纪来坐。更何况墨琅还是老者,依照礼法,那也得是老者为上位啊。
    “在老夫面前不用讲究,老夫可不是儒家那群人,一天到晚要讲究尊崇什么周礼,如今只是平常聚会一般,不用讲究什么礼节了。”刘纪的拘谨,倒是让墨琅笑了。摸摸鼻子,刘纪不知道该如何认同墨琅说的一番话,儒家是固执的尊崇周礼不错,可你墨家也是固执啊!有句成语怎么说来着,墨守成规,不就是说得墨家么!谁知道你墨家会不会还守着这周朝的礼法啊。但心中想归想,听到了墨琅的话,刘纪还是默认地走上前坐在了那个最尊贵的位置上了。
    “这位是我墨家最出色的剑客,羊忌子,殿下想必有所耳闻吧。”
    墨琅指着羊忌子说道,刘纪的目光放在羊忌子那张笑脸上,微微点头,他怎么不知道这羊忌子!这桌案上的美酒还是羊忌子劫走的呢,抱着那么重的一坛酒还能飞速离开,谁敢说羊忌子不是墨家最出色的剑客!
    但是显然,墨琅也不会想到这美酒会是羊忌子从刘纪手中劫走的,羊忌子更没有说这美酒是从刘纪手上劫来的,只是刘纪看着他时,羊忌子脸上露出的是那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贱贱笑容。
    这几日,每天三更!求收藏,求票票!求打赏,求一切!!!!
    (本章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