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不是重生》第852章 那年代的驾考

    “怎么样弟妹,我是不是比他们帅?”张彦明摆了个造型问。
    姚彩芹的脸眼见着红了起来,一直红到了脖子上,那几个没心肺的笑起来。
    “栓子那边怎么样?听话不?没给你惹什么事儿吧?”张彦满一边忙活蒸锅一边问。
    “嘿嘿,没往这上想。”
    “你这都卖上了,自己不会算?”
    “能这么挣钱吗?”
    “一般三四万块钱的也有,好一点的五六万。把这店开好也就是半年的事儿。”
    “货车?那个得多少钱?”
    “你们驾照下来我给你们先弄辆微货开,来回拉点东西也方便,以后你和彦海还要出去开店呢,没台车怎么弄?靠雇啊?”
    “那得不少钱呢,我看一辆车最少也得大几万,十来万,那咱可买不起。”
    男人哪有不想开车的。
    “赶紧报上,这玩艺儿在城里相当重要,以后越来越重要,懂不?再了,你就不想开着车拉着老婆孩子到处跑啊?”
    “还没呢,我还寻思等他俩考完的,急啥呀?”
    “彦良报了没?”
    “我使劲吧,也没什么信心。”张彦满撇了撇嘴。要干活他一点也不打怵,哪怕再苦再累,但是看书背课文,太难了呀。
    不像以后那样一上路就需要直接面对几百辆挤在一起等无数的红绿灯。
    在2000年这会儿,虽然汽车保有量一直在涨,但车辆也还不多,给新手的时间和机会还比较充分,可以拿了照慢慢磨。
    到了10年尤其是15年以后,就不了,全是眼泪。
    拿到驾照需要三个月,甚至两个月,C照开始泛滥。这中间有几年考照费用一度降到了一千块,理论考试开始使用计算机。
    到了00年代,车辆开始增加,学车的越来越多,驾校越开越多,相当混乱,开始很难保障练车时间,不过考试一样简单,甚至可以直过。
    这会儿拿到驾照需要半年。这时候学车的很少,都是B照。
    九十年代,理论上松了一些,仍然要学维修,教练仍然很负责任,大家练车时间很有保障,虽然平时烟啊酒啊这点事儿在所难免,但也是能蹋蹋实实的学到东西。
    从开始上课到拿到驾照,需要最短一年半的时间。
    八十年代,教练手把手教,把发动机和零部件带到讲堂上让大家拆卸琢磨,理论学习那是相当正规的脱产上课,真学东西,这段时间出来的司机维修是必备技能。
    驾考这事儿,年代上算要复杂一点,八十年代是指85年到95年,九十年代指95年到05年。
    张彦明不会告诉他们理论考试基本开卷,那是害他们,必须带着他们多记一些东西。这是对自己负责。
    “也不用硬背,你琢磨着车在马路上跑,把况往里就好了,红绿灯路口什么的外面不都有吗?出去看看琢磨琢磨不就行了?”
    齐娟在一边抿着嘴笑,看了自家爷们一眼。
    交管部门不容易,刚从艰难的九十年代熬过来,那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全,全靠罚款创收。
    那点理论题连考官都不在意,几乎就是开卷。主要是这几年经济提升快,运输业大,考驾照的越来越多,成了交管部门的主要收入渠道。
    后面要考科目三四五六,这会儿也没有,就是倒桩路考,完活。
    前面九十年代还要学修理考修理,这会儿没了。
    2000年左右这几年时间里,是考驾照历史上最轻松的几年,题量,内容少,考试简单,除了学费稍贵点,可以是驾考者的。
    这会儿学驾照理论考试都是一百道题里抽考,比起后来轻松多了。
    “看不进去也得看,就是一百来道题你背不下来呀?嫂子,你看着他,背不下来别上。有那么难吗?”
    “海还行,他比我灵。”张彦满摘下手抓了抓头皮,脸抽抽起来:“那玩艺儿,我也看不进去呀,这都多少年没看书了。”
    “还是过去在那边吃吧,别往这边拿了。你们一个星期两个星期的全家过去玩一,省着我爸我妈还惦惦你们。车学的怎么样了?”
    “没,也没有啊,家里的没法带,这边也买不着。等想吃了去你家我五叔那去捞呗,我五叔渍了。”
    “没吃酸菜吧?”
    “这段时间家里都没弄猪,都吃牛羊呢,还有鸡,也好的。”
    “嗯,也对,心里有点数,必竟这玩艺儿也不算是事了。”
    “那能有啥事,也不能给他带俩猪爪子去学校浚”
    “嗯,就中间那,儿童中心那。以后上学也方便,从东门出去就是学校,学中学都樱回民学校,没事吧?”
    “就在这院里呀?”
    “颖到时候就到区的幼儿园,那是咱家自己开的,也能放心,到时候让我三大爷来回接送就校”
    转了一圈,张彦明又去捏了个羊包子吃。确实好吃,长时间没吃这个了,有点馋。
    估计得病。
    主要农村的猫狗是野惯聊,也不拴也不堵的,成在外面随便跑,真要弄过来也是麻烦。
    农村家家有猫有狗,这下大爷家里可闹了,猫狗成群。
    “没,哪能那么快,交给四叔了,反正也值不上几个钱的事儿。猫狗都在四叔家养着呢。”
    “家里房子地都弄好了吧?”
    “行,那可省不少事儿。”
    “得回。你们不用跑,我叫人过去帮你们把手续办了就行了。”
    “不用回老家呀?”
    “明我叫人过来找你,你带着你们三家的份证户口本还有房产证和他去分局,上午吧,十点来钟。到那他叫你怎么弄你就怎么弄,也就是填资料写申请这些。”
    “不能,这比种地不是轻巧多了。”
    “可别为了挣点钱把子熬垮了,钱慢慢挣。”
    “没事儿,白轮着睡一会儿,不耽误。”
    “闻着味当个零嘴呗。以后正常开业撩起大早,要我你们就不用熬这一下午,中午关了就校”
    “嗯,要也怪,这过了晌饭点了,买的人还不少,能一直卖到晚饭。”
    “嗯,没问题,我包票。这就开始卖啦?”张彦明看张彦海去打开了窗口,问了一句。
    “那赶好,那我们也就不用费什么心了。”
    “栓子这次可是立功了,拍的相当顺利,郑仁回来和我夸了半。这子以后这条路基本上妥了,将来考京影吧,这辈子就当演员。”
    来人买包子,张彦满笑着接待,拿着塑料袋给装。
    是个老太太,张彦满一边装一边和人家话,看样都认识了。
    老太太买了十个包子,拎着了三层的袋子走了。就是这个区里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