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侠之旅》第九十七章:锁定泥丸宫!

    混蒙之中,不计年月。
    李晏像一个机器人一般,不觉疲惫,操纵着那一轮圆日,走遍混蒙。
    “共振?”李晏凝眉。
    王三锁定自己的泥丸宫,用的是笨方法,和眼下的他一样,操纵武学意境,一步步游完混蒙,几乎每一寸空间,都走过一遍,方才成功,实在是费时费力。
    李晏不愿如此。
    王三曾说起过,在蛇寨的历史之上,有一天赋异禀者,只用了几个月功夫,便即锁定泥丸宫,而他用的方法,正是“共振”之法。
    所谓共振,求得是一个联系。武学意境和泥丸宫之间,通过某种奇妙的联系,形成共振,泥丸宫的坐标位置,随即而确定,只需沿循着联系,以最快的速度,往确定的方位,奔行即可,无需多想。
    怎会不省时省力?
    可惜,李晏数月苦功,仍未有“共振”的苗头,他颇为苦恼。
    “星空中的烈阳,散发光和热,以极速,传播至无限遥远的星空彼端。”李晏想道。
    或许,我可以此为基准,找出共振的法门。
    嗡!
    圆日一颤,光焰扩散,速度缓慢,只是比之圆日行进之速,略略快些,且散至不远处,便即熄灭。
    李晏脸一黑,颇为郁闷,这个办法,又没用了么?
    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个无用的想法。近半年来,他实已尝试过几十个办法,却没一个有用。唯一切实有效的“共振”之法,又无头绪。
    李晏低低一叹。
    轰!
    忽然,圆日微震,跳动了一下,微不可察的,光焰散逸的距离,稍远了一些。
    “这是……”李晏一怔,心中大奇,所谓圆日,实是他的武学意境,怎会突发一个微小异变?目下,倒无其它变化,一如往常。
    可适才那一下,他分明“亲眼”所见,不会有假。
    李晏凝神,催动圆日,加快了速度,但那种震颤之感,再未出现。
    “圆日之力,既然出现过一次微小的变动,散逸的速度和消失的距离,都有微弱的提升,那就说明,我的想法……没有错!”
    李晏精神一振,他怕的是什么?没有希望!只要有希望,那就是钻研的事,而不至于无路可走,整个人变得沮丧。
    “拨动圆日……翻转……分裂……”
    李晏不放弃,开始尝试一个个办法。
    又不知过去了多久。
    突然——
    轰!轰!轰!
    圆日急颤,光焰扩散,宛若一圈圈圆形的波浪,朝四面八方,以极速传播。
    李晏一怔,疏忽了操纵,圆日又恢复平常。
    “成功了?成功了!”
    李晏自言自语,大喜过望,圆日,乃他武学意境的显化,所谓增益,速度加快,距离变长,便是他之意境提升的表现。
    轰!!!
    圆日急剧颤动,圆形的光焰,一道道散播,照亮了混蒙的黑暗,完全虚无。
    李晏不着急,“共振”之法,有了突破,慢慢的来即可,他有的是时间。
    或许是一刹那,或许是很久,李晏耳畔,忽听得嗡鸣声响,圆日微顿,掉转了方向,对准左侧的一个方位,急速驰去。
    李晏凝神“望”去,圆日宛如一道划破天际的流星,在混蒙的虚无之中,飞速驶过,他已感应到了泥丸宫的位置。
    那是在很遥远的地方,根据他的推测,最起码,也要几个月的功夫,方可赶到。
    “若无‘共振’之法,所需的时间单位,便不是月,而是年、十年了。”李晏微笑,锚定泥丸宫的修行,终于有了极大的进展,只需等待即可。
    他如何不喜?
    他忽觉腹中饥饿,意识退出,圆日的速度骤降,保持一个稳定的较慢的速度,往那泥丸宫的位置,奔驰而去。
    呼~
    李晏睁开眼来,天边微亮,晨光熹微,这一次修行,竟过了一日一夜!
    他推开了窗,远眺罗浮山脉,雪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飘将下来,冰封雪积,山道上,人已难通行。
    这时候雪下得更大了。
    ……
    砰!
    爆竹声响,喜迎新春。
    李晏走出房舍,但见白茫茫地,满山都是白雪,远远似可望到天边。
    旷地之上,小孩子们嬉闹,打雪仗,燃放爆竹,一派和谐喜庆的氛围。
    今天,已是除夕。
    李晏略略放松,修行嘛,总要劳逸结合。
    “李师弟,快来快来!还有王三,一起过来!”公羊勇在旁笑道,招了招手。
    李晏和王三对视一眼,缓步过去,脚踩在积雪上,不曾运功,咯吱作响。
    旷地之旁,玄丹殿中。
    众人齐聚,公羊勇和李晏、王三,是最后进去的。
    “你就是李晏师弟?”忽有苍老的女声问道。
    李晏循声望去,但见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脸上神情严肃,直视着自己,不由得一愣。
    公羊勇微笑道:“李师弟,这位就是翁师姐,她向来是极严肃的人,我们都挺怕她,掌教师兄都不例外。”附耳低声道:“翁师姐闭关大半年,一无所获,反倒是消耗了许多物资,在生闷气哩。”
    李晏呆了呆,他记得罗浮宿老中确有一人,名唤翁师姐,正闭关苦修,数月来,不曾出关。她的苦修,失败了?
    那翁师姐瞪了公羊勇一眼,他讪讪一笑,忙躲了开去。李晏见礼。
    那翁师姐道:“李师弟,你要是缺什么丹药,尽管告诉老太婆。”脸色虽很肃然,话语却颇暖心。
    李晏感谢。
    那翁师姐坐于椅上,闭目养神。众人都知她苦修无果,心情烦闷,不敢打搅她。
    众人闲话。
    “咳咳。”
    元微道人顷刻两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连那翁师姐,都睁开眼睛,望将过去,他方缓声说道:“诸位师弟师妹,第二代的师侄们,罗浮传承日久,虽有了些不俗名声,可值得骄傲。但新年之际,以炼丹,庆贺新春的传统习俗,却不能丢。”
    李晏和王三,虽是初入罗浮,但腊月以来,也听门人提起过此事。
    罗浮的炼丹绝艺,享誉天下数百载,不展露一手,门人们,怎肯甘愿?
    元微道人道:“咱们第一代的老家伙,咳,李师弟不算。”众人低声一笑,但听得元微道人续道:“根据惯例,咱们这些老家伙,便不参与,由第二三四代的弟子们,比武夺标。每一代中,炼丹技术最优秀的弟子,都可获得一粒回气纳灵丹。”
    “真的?!”玄丹殿中第二代的弟子们,眼睛一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