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970章 重生源自毁灭

    散朝之后,唐奕回到回山。
    “你就不怕二十年努力被那些人旦夕尽毁?”
    范仲淹虽然明白唐奕用心,可还是很不放心。
    说白了,今日之局看似来快去也快,可是,也正是这份来快去快,让很多人忽略了暗藏其中疾风骤雨。
    细想之下,三府九部皆有变动!革政能臣一个不留,如此凶猛之势,可是比庆历年间来更加疯狂猛烈。
    唐奕不语,眉头紧皱,终是无摹头,言语之中尽是疲惫。
    “弟子又有什么办法呢?”
    看似唐奕又疯了一场,依旧(fqxs)用他独有“疯”去快刀斩乱麻,可实际上,他疯很软弱,他在给那些想上来官员机会。
    若是从前,唐疯子何等气魄,必然是雷霆一击,镇压一切,但是这一次
    “你在向文官妥协?”
    范仲淹紧锁眉头,疑然出声。
    “不!”唐奕摇头。
    “只是在向先帝妥协。”
    “”
    一句话道出个中无奈与苍凉。
    “可以了。”范仲淹好言劝慰,“你做已经很不错了。”
    “还不够!”唐奕依旧(fqxs)摇头。“还差得远。”
    依旧(fqxs)是那个问题,大宋体制变了,大宋精气神变了,可是大宋惯出来士大夫还没变。
    观念,这场革宋救世之举只差观念这一步。
    想让文官放下旧(fqxs)脑筋,重新认识当下,这也是最最重要一步。
    “要么”唐奕眼中现出狠厉。“刀光血影,杀出一条出路!”
    “要么,晓之以理,让他们认清自己。”
    惨然一笑,“前者,很简单,也最有效,但是为了先帝”
    “也只能选后者来试一试。”
    范仲淹点头,唐奕说没错,回千年,哪一场变革背后不是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又有哪一次权力转移不是暗无天日?
    “你用心是好,可是”
    “太冒险了。万一失控,岂不前功尽弃?”
    “不值得冒这个险吗?”唐奕反问老师。
    “会少死很多人,也会给后世立下一个标杆。”
    “千年之后,当后来人回望过去,至少还有一面镜子并未蒙尘,至少在这肮脏政治游戏里有一丝明光可供标榜。”
    “不值得吗?”
    范仲淹并没有回答值不值得,而是似有深意地看着唐奕半晌。
    “你厌倦了?”
    “”
    “看来是真倦了啊!”
    范仲淹背起双手,缓缓往回踱着步子。
    “还早啊,你要挺住。”
    嘟囔完这句,范仲掩忍不住顿了顿,悠然又道:“这一次,你不光是惩只下那些守旧(fqxs)文臣吧?”
    唐奕答:“惩治谈不上,只是想给士大夫提个醒。”
    “士大夫?”
    “对!”看着老师背影,唐奕诚然道。“士大夫。”
    “不管是观澜系,还是守旧(fqxs)派,都是士大夫!”
    “”
    回到小楼,唐奕还没坐稳,四个惹祸精就围了上来。
    “爹,跟你说个事。”
    唐奕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漫不经心道:“什么事?”
    唐风搭话,“过几天就到大哥北上日子了,们几个也想去,省得在京里给你惹事。”
    “臭小子!”唐奕一听,又想踹人了。
    “知道是惹事还不给你爹省省心!?”
    骂完,却是自己也没当回事,有些出神一叹。
    看向唐吟,“时间过真快,已经四年了吧?”
    唐吟道:“今年是第五年了。”
    从唐吟七岁那年开始,每年秋天,唐吟生辰之时,他都会北上介休,去看望母亲
    只不过,五年过去,冷香奴却一床不肯见自己孩子。
    “你那个娘啊”
    唐奕想起那团火红,想起那封不辞而别书信,语气中不无埋怨,“当真是拗很!”
    这么多年,那个女人不但不见唐奕,甚至连孩子都不认。
    五年,唐吟每年跑一趟介休,每年都在冷香奴院外求见,她都狠心拒绝。
    而每次,小唐吟都只能在院外摆一席琴案,弹一从巧哥娘娘那里学来曲子给娘亲听,然后黯然离去,继续做京中纨绔口中那个没娘孩子。
    安慰地抚着唐吟头,“别怨她,虽然爹不认同,但是,她是为你好。”
    在冷香奴看来,没娘比娘贱来要好。
    “知道。”唐吟乖巧点着头。“孩儿不怨娘,孩儿怨自己没本事让娘回家。”
    “好孩子!”唐奕甚是欣慰。“别灰心,有志者事竞成。”
    “你只要把你娘院门敲开,你那倔娘见你这么懂事乖巧,也就舍不得不认你了。”
    “到时候,带回京来,爹帮你管教她!”
    唐吟听着怎么那么不是味儿呢?
    “爹”
    “你到底是让去认娘,还是让帮你找媳妇啊?”
    “去!”
    唐奕一咧嘴,“又没个正经!”
    “那您这是同意了?让们和大哥一起去了?”在边上忍了半天唐雨终于试探着问出了口。
    “去吧,去吧!”唐奕大手一挥。“正好这段时间京里不太平,出去散散心也好。”
    嘱咐道:“让你黑子大伯陪你们去,出去都听点话,别给老子惹事!”
    “好勒!”
    四个孩子登时大乐,“您在京里也省点心,别又惹祸!”
    知道这句说完老爹会飙,四个孩子一哄而散,撒鸭子就跑,只留唐奕在小楼之中气直跺脚。
    可是气愤过后,看着四个小混蛋背影,唐奕不禁苦笑:
    “这回还真让你们说着了,你们爹确实要惹祸”
    “而且是大祸。”
    另一边,富弼府上来了客人。
    不是别人,正是贾相爷。
    二人对坐饮茶,所聊之事,却是与回山范仲淹和唐奕聊东西几乎无二。
    “这一回,子浩未免有些过了!”
    “过了吗?”富相公笑吟吟地看着老贾。“子明以为哪里过了?”
    只见贾昌朝无语苦笑,“彦国也不是实在人啊!”
    “哈哈”富弼笑声更盛。“老夫只是想看他能走到哪一步罢了。”
    “难!”贾昌朝神情肃穆。“能臣出京,庸吏上位,纵然能敲打百官认清事实,可是然后呢?”
    “位列三班者,又有几人是真庸吏呢?”
    “不知悔改倒还好说,等他们真反过味来,真如唐子浩期望那般顺应时世,想当一位能臣”
    “彦国想想,那观澜系这些苦干了这么多年旧(fqxs)臣可就危险了。”
    这是显而易见道理,大宋很大,朝堂也很大,可是职权高职也就那么多。
    如今是别人干不了,只有观澜系官可以干,等到别人也干得,那观澜系官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子浩这是在引火自焚,是要出乱子!”
    富弼静听,等老贾稍显激动说完,玩味地又看了老贾半晌。
    “也许,唐子浩目就是在自毁长城呢?”
    “你”老贾猛然怔住。“你是说”
    富弼没有正面回答,突兀道:“尹师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尹洙?他说过什么?”
    “他第一次见唐子浩时候曾经断言,不出三十年”
    “此子可立地成圣!”
    “!!!!”贾子明茫然若痴。
    立地成圣
    立、地、成、圣!!
    瞪圆双目,喃喃道:“如果真让他干成了,那还真当得起‘立地成圣’四字。”
    “所以啊”富弼依旧(fqxs)淡笑从容。“老夫想看看,他能不能成圣。”
    “而贾相爷你”
    “又是站在哪一边呢?”
    “老夫?”贾子明茫然自语。
    “说心里话,老夫不知道。”
    老贾还真不知道,他自许不是什么高尚人,做不到唐奕那一步。
    “不过,老夫知道一点。”
    老贾放下茶杯,“老夫钻营了一辈子,也错了一辈子!”
    “临到老却因为一个疯子找回了一丝真诚,也正是因为这丝真诚让老夫走到了今天。”
    “所以”老贾眼中现出复杂,似有犹豫,不过最后终是归于坚定。
    “老夫还会站在他这一边吧”
    “老夫也想看看,他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富弼笑了,比之刚刚笑容多出了一份感激。
    举起茶杯,以茶代酒,飒然道:“同心!”
    “同行!!”
    二十二年前,唐子浩出邓州,一鸣天下惊,赋予了大宋新希望。
    十年前,红旗南下,百年燕云重归故国,拉开了皇宋之治傲然天下序幕。
    如今
    大宋革新如虹,弊政尽去,盛世之姿大势己成,兴盛可期。
    唐子浩
    唐疯子!
    用他一个人疯狂劈开了一个盛世,撬动了一个时代,更是把大宋百年弱病一朝治愈。
    他不光是赢了新政,更是战胜了一股势力固步自封、守成无进顽固势力。
    可是,除了疯狂,他靠还有什么呢?
    是观澜,是兄弟一般将门,是赵祯近乎病态支持。
    靠是那一些人心系家国、正义凛然,靠是与顽固势力截然不同信念与希望。
    但是,如果跳出是非功过,正义亦或邪恶,守旧(fqxs)或者创新,拨开外皮来看历史、中原、汉人
    华夏,其实他什么都没做。
    他只是划了一个圆又回到了原点,他用一股势力打败了另一股势力。
    而权力欲望,利益驱使,总有一天会把今天这股正义势力,变得和顽固势力一样,成为大宋新弱病,差别不过是早与晚罢了。
    此时此刻,文彦博独坐月下,举目望天,老目之中竟有几分
    惊恐。
    就在刚刚,他已经嘱咐文拓等几个小辈暂回介休安顿,京师之中恐怕又不会那么太平了。
    望着那轮惨白新月,文彦博喃喃出声:
    “唐子浩啊,唐子浩!”
    “原来,你不是针对文彦博一人,你想摧毁,是你一手缔造”
    “观澜!”
    “当真是”
    “国、士、无、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