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805章 真相

    这一章提到几个人物有点乱,先标注一下。
    章献太后即刘娥。
    章惠太后即杨淑妃。
    章懿太后即李宸妃。
    “大郎可知,朕生母章懿皇太后?”
    赵祯直奔主题,上来就提到了一个让唐奕有点摸不着头脑人物。
    “章懿太后?”唐奕怔怔地看着面容扭曲赵祯。
    这位章懿太后,他自然是知道。
    赵祯老子赵恒,生前一共立了三位皇后,章怀皇后潘氏,章穆皇后郭氏,还有就是章献皇后刘氏。
    赵恒死后,赵祯又把先帝两个妃子追封为太后。分别是原本杨淑妃追封为章惠皇太后,李宸妃追封为章懿皇太后。
    此时赵祯说要给他讲一个故事,又提到了章懿太后,唐奕脑袋里下意识地浮现出几个大字
    狸猫、换、太、子!
    这是清代石玉昆所著话本小说《三侠五义》里著名桥段,在后世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讲述是,宋真宗时期,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即被打入冷宫。
    宋真宗死后,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故事。
    而故事中,那个命运多折,被刘妃诬陷诞下妖孽,又被抢了孩子,还被打入冷宫可怜人李宸妃,就是此时赵祯口中章懿皇太后。!
    当然了,话本小说里段落都是杜撰出来,颇有几分荒诞。
    但是,现实虽没有小说里写狸猫换太子那么玄乎,却远比剥皮狸猫更加荒诞。
    这个李宸妃,也就是后来章懿皇太后,确有其人,也确实被人夺了孩子。抢她儿子那个人也确实是刘妃,即后来差点成为武则天o章献皇太后刘娥。
    而且,李宸妃儿子后来也确实当了皇帝,也就是现在赵祯。
    只不过,真实历史中李宸妃福薄,没等到母子相认就撒手人寰了。而且,李宸妃生下赵祯时候还不是宸妃。
    要知道“宸”字面上意思就是“北极星”,是天帝所居,高贵无二。
    所以,借以得名“宸妃”可不是一般妃子,乃众妃之。当时,刘娥还没当上皇后呢,宸妃品级比她还高,哪是她说抢就抢?
    “宸妃”不过是李氏临死当天,刘娥才赐下来“安慰”。在这之前,李氏既不是妃,也不是嫔。真宗生前只是婉仪,死后也不过是顺容,陪守永定陵。
    甚至在她生下赵祯时候连个名份都没有,只不过是刘娥宫中一个婢女,真宗赵恒去刘妃那里,顺便临幸了这个小宫女,
    结果
    结果那天赵恒肯定是吃仙丹了,一枪即中,而且是个男孩。
    赵恒一高兴赐李氏崇阳县君,再后来李氏又生了个女儿,才升为才人。
    李氏所生男孩,也就是后来赵祯。
    赵祯出生时候,刘娥已经封后,李氏又无依无靠,在赵恒一手策划下,刘娥把赵祯留在自己宫中,声称是自己所生,与杨淑妃(章惠皇太后)一同抚养成人。
    至于李氏,呵呵,赵宗忙着修仙和专宠刘后,哪还有心思管她?
    就这样,年幼赵祯从小在刘皇后身边长大,也一直以为皇后才是自己生母。
    再后来,赵恒终于得道升仙挂了,赵祯少年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独揽大权,小赵祯身世更成了禁忌,宫闱之内莫不敢提,满朝文武亦避之不言。
    全天下都知道皇帝生母不是刘太后,可唯独赵祯一人被蒙在鼓里。
    直到十多年后,刘娥也挂了,才有人敢告诉赵祯,皇太后不是他亲娘,生母李氏被刘太后打到永定陵去给先帝守陵去了,而且早在一年前就离世了。
    够狗血了吧?
    这事儿要不是真真实实历史,就算放到小说里,都得被人喷逻辑不通。
    先,真宗赵恒修仙脑子修坏掉了才能干出这么二五仔事儿,李氏给你生了儿子,就封了个县君?
    这倒可以理解,他想把这个孩子变成刘娥,自然不能把李氏抬太高。
    可你这么干也行,屁股擦干净啊?
    用脚后根想也知道,赵祯长大后要是知道太后不是自己亲妈,而且还虐待自己亲妈,完了亲妈还活着
    那后宫要是能消停得了才怪。
    可偏偏赵恒到死也没解决了这个隐患,他可以狠心抢人家骨肉,可是却狠不下心来永决后患。
    刘娥也是个神人,赵恒一死,独揽大权,一个励志要当武则天女人竟然也脑子不灵光。
    这个时候已经瞒不住了,赵祯早晚会知道真相,在这种情况下,杀李氏绝对是下策。
    可是,刘太后果然没选下策,她选了个下下之策。
    为了不让赵祯母子相见,她让李氏远离京师去给先帝守陵。
    这种近乎虐待做法,皇帝知道那不恨死你?她一死,刘家后人还有好日子吗?必定遭到赵祯清算。
    可是,也不知道是刘娥太了解赵祯,还是她太瞧不起赵祯,真就一直留着李氏。直到李氏临终前,才安慰性地封了宸妃。
    后面还有更狗血。!
    刘娥一死,赵祯果然知道了真像,原来被宫里宫外苦瞒了二十年。龙颜一怒(shubaojie),派军包围了刘家,大有秋后算账之势。
    可是,打开李宸妃棺椁一看,老妈躺在水银里,尸身不腐,走看似挺安祥。
    刘娥也挺“够意思”,以后服之仪入殓。
    赵祯居然哭了一鼻子就此罢过,刘家人不但没动,且另有重用。
    这也就是在大宋啊,也就是摊上赵祯这么个慈悲为怀皇帝,这事要是随便换成哪个朝代,不得杀他个人头滚滚,以泄母子永隔之愤?
    后世,唐奕在史书中读到这一段都不尽吐槽,这特么还没有狸猫换太子来逻辑缜密呢!
    顺着赵祯口中“章懿皇太后”几个字,把这事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fanwai.org),唐奕有点想不明白了:
    特么咱俩吵架,你把你老妈都搬出来干嘛?想借此来告诉,宫闱之内亲情难寻?
    “陛下想说什么?”
    赵祯道:“朕生母章懿太后事情,大郎应当略知一二吧?”
    “知道。”
    点了点头,赵祯猛瞪圆双目。
    “那你知道,章献太后离世之后,是谁把这件事告诉朕吗?”
    “这”唐奕支吾开来。
    他确实知道是谁,可是一时又不知当讲不当讲了。
    不知为何,赵祯此时几乎魔障神情让唐奕有那么一瞬间竟然不敢直视。
    那是怎样表情?有愤怒(shubaojie),有苦楚,有无尽哀戚,有无助,亦有几分孤独。
    谁向赵祯告密,有两个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同样经不起推敲,同样疑点重重。
    第一个是宋史上记载,燕王当殿告知赵祯,李宸妃才是他生母。
    宋史应该是值得一信吧?
    屁!
    唐奕身处大宋,把大宋朝宗室扒拉个遍(fanwai.org),也没找着一个“活着燕王”。
    大嘶共出过两个燕王,一个是太祖次子赵德昭,也就是赵德刚二哥,已经死了八十来年了。而且,现在也还没封燕王呢,那是大书画家宋徽宗给追封。
    还有一个燕王是赵俣,神宗十二子,还有二十多年才能来到地球表面,哪蹦出来燕王向赵祯告密?
    所以,第二种说法比燕王告知要靠谱一点,就是如传闻所说,是章惠太后告诉赵祯。
    也就是与刘娥情同姐妹,一同抚养赵祯长大杨淑妃告诉赵祯真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说过去。刘太后一死,赵祯接掌大权,章惠太后抢在朝臣前面告知赵祯,求是自保。
    不然,等赵祯从别地方知道真相,那她这个同样瞒了皇帝二十多年人,是定然没有好果子吃。
    不过,这个说法也有经不起推敲地方,那就是,章惠太后为人,
    一个不论正史,还是口传,都以贤良淑惠、深明大义著称贤后,晚年却为自保出卖好姐妹刘娥,着实让人不想不通。
    可是,话说回来,如果真是章惠太后告密,那就有点有点太不道德了。
    刘娥虽然专横后宫,权倾朝野,抢了别人孩子,害赵祯母子难见,可是
    这个女人纵有千般坏!,却一生从没对章惠生出过歹意,她是真把章惠当姐妹一样看待。
    死后却被章惠出卖,听着就有点不仗义。
    到底是不是章惠太后,唐奕不能确定,就算确定是章惠太后所为,那也不应该从唐奕嘴里说出来,把一个“佞言告密”恶名安在亡人头上。
    所以,唐奕只能装糊涂,不说。
    “不知!”
    “不知?”赵祯讪笑出声。“连总角孩童都能把朕家里这点事儿说绘声绘色,你会不知?”
    “”
    “哎~!”唐奕不语,却是那边李大官一声长叹,似有追忆。
    “章惠太后一生淑德无双,死后却要背负如此不义之名,真是”
    唐奕感激地看了一眼李大官,这是老大官知道他不好说出来,帮他接话呢。
    “真是章惠太后?”唐奕怔怔出声。
    赵祯冷然一笑,仿佛料定唐奕会有这个表情。
    “怎么,没想到吗?”
    “朕也没想到!”
    “朕没想到,朕视若生母刘太后是如此自私卑鄙!”
    “朕没想到,先皇凉薄寡性,亲疏至此!”
    “朕没想到,和蔼可亲章惠太后与那女人一样不堪!”
    一指旁边李秉臣。
    “朕也没想到,视若亲信内侍近臣,也和他们一起瞒了朕二十年!”
    “朕更没想到!!”
    “读圣人书,以君子自居士大夫们也是欺君罔上小人!!”
    “朕没想到”
    说到这里,赵祯眼中朦胧,几近崩溃。
    “没想到,那个奇奇怪怪,总是怔怔地看朕李嫆仪”
    “就是朕母亲!!”
    “所以!!”
    赵祯猛然瞪着唐奕。
    “你管朕要真情!”
    “那朕真情谁来给朕!?
    惨然一笑,“什么真情!?”
    “这宫墙之内!!”
    “皇权之侧,哪来真情!?”
    “又哪来信任!?”
    唐奕平静地看着赵祯,“所以呢?”
    “什么所以!?
    “所以陛下是想用这个故事告诉奕,皇权无情?”
    “还是陛下想告诉奕,正因为这件残酷事实让陛下意识到,不能有情?”
    赵祯沉默(zhaishuyuan.cc)了,冷眼看着唐奕。而唐奕也是正视赵祯,寸步不让。
    “陛下说这宫墙之内无情可言,那陛下又为什么怒(shubaojie)火中烧,几十年过去仍不能释怀呢?”
    “为什么章懿太后看陛下眼神让陛下记得如此清楚呢?”
    “为什么刘太后如此对陛下,纵使有当时朝局牵绊,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陛下还能不清算,却要善待他后人呢?”
    “不正说明,陛下有情吗!?”
    唐奕说完这些话,福宁殿中三人再无声息,场面静吓人。
    沉默(zhaishuyuan.cc)良久,唐奕方悠然开口。
    “陛下对章懿太后有情”
    “对刘太后也有情。正是这份情,让您放下了心里恨,这难道不是这个故事里最温情东西吗?”
    “呵”
    赵祯反常地干笑一声。
    “大郎错了!”
    “光靠情,是不足以消除朕心中恨。”
    “朕之所以善待刘家后人,不是因为不恨,更不是朝局所迫。”
    “因为朕根本就不恨章献太后,反而十分感激于她。”
    唐奕眉头一皱,一时之间竟分辨不出赵祯这话是真心,还是气话。
    说不恨,有点太假了吧?
    只闻赵祯继续道。
    “刚刚那个故事还有没讲完。”
    看向唐奕眼神也缓和了下来,“大郎也以为是章惠太后告密吧?”
    “呵”
    “世人也都认为是章惠太后向朕告密。”
    “可是,告密者,另有其人。”
    “章惠太后只不过是代他人背下了这个恶名罢了!”
    “另有其人?”
    唐奕着实有点意外了。而且,谁有那么大背景可以让章惠太后为他背锅?
    “谁?”
    “章献皇太后!”
    “什么!?”唐奕惊呼出声。“她不是”
    “她不是死了吗?”
    赵祯扬起一边嘴角看着唐奕,“你想不到吧?正是章献太后自己把自己夺人子,冒领天伦之乐丑事告诉朕!!”
    “”
    唐奕心说,真特么是日了狗了!没有最狗血,只有更狗血,是章献临终悔罪?还是这老妖婆从棺材里爬出来?这故事怎么越来越扯了?
    而下一刻,赵祯也马上解开了唐奕心中疑惑。
    “那时章献太后大行归天,确实是章惠太后把朕叫到了保庆宫,朕也确实是在保庆宫知道了所有真相。”
    “这也是世人把此事算在章惠太后头上原因。”
    “但是,章惠太后却不是为了世人所说自保而告密,乃是应章献太后临终之托,把一封亲笔遗书交到朕手上。”
    “章献太后在那封遗书里,把朕身世交代明明白白。”
    说到这里,赵祯欺前一步,一眨不眨地盯着唐奕眼睛。
    “你知道那遗书中说了什么,让朕不但不恨章献太后,反而要感激于她吗?”
    “不,不知道”
    故事讲到这里,唐奕已经没法用逻辑来推敲了,这可比《狸猫换太子》曲折离奇得多了。
    “章献太后在遗信之中,提到了一句话。”
    “她说”
    话到此处,赵祯几乎一字一顿。
    “一个朝中无依,后宫无靠小宫女”
    “保不住一个可能成为下一代君王孩子”
    “!!!!”
    唐奕只觉头皮麻,嗡一声,脑袋就炸了。
    而赵祯还没说完。
    “先帝明白这一点,所以才声称朕是章献太后所出。”
    “太后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二十年未损朕生母章懿太后分毫。”
    “朕生母,章懿太后,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二十年不曾与朕相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