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792章 琊琅军和农垦建设兵团(五千字)

    唐奕就这么无耻回家了
    那一夜家里生了什么事儿,外人自然不得而知,可是第二天看唐奕脸色就不难猜出
    这三妻并娶,并非什么好事儿。这一夜被三个娘子折腾不轻眼圈都是黑。
    可惜曹老二可一点不同情这货,依他昨天那个贱样儿,就活该他遭罪。
    况且,昨天说石家兄弟和那两万禁军事儿,还等着他拿主意呢?
    你不是能吗?不是说有招吗?那看你吧
    “他妈这个买卖做亏了!”
    此时咱们癫王殿下,正背着手,站在海滩上。嘴里不干不净骂骂咧咧。
    对面石全海、石全安,不敢明着顶撞,可是心里却在暗暗咒!
    “有本事你放们回京啊!”他们巴不得唐疯子放他们走呢!
    在他们身后,两万禁军,一左一右分成了两个万人队。
    一面倒还看得过去,皆是青壮兵士,就算蔫头耷脑,一点精神都没有,可是好好训练一番也能一用。
    可另一面就不咋地了。全是满脸褶子爷爷兵。
    有连头都白了,腰都快直不起来了手里大枪杵在那当拐杖使,都说禁军弱,这样兵怎么可能打仗?
    “他娘,官家打一手好算盘啊!”
    “来五万编制,结果就一万能用,剩下四万还得咱自己补齐”
    曹老二在身旁一撇嘴,“你可以不补嘛,下面什么情况官家心里明镜似。补了奇怪了。”
    “那哪儿成!”唐奕眼睛一立“老子治下军队要是也有空额,传出去还不够丢人!”
    朝石家兄弟一招手,“过来!”
    两人溜溜靠了过来,“殿下有何吩咐?”
    唐奕拧着眉头:“都是明白人,给交个实底儿,到你们手里实饷有多少?”
    “呃”两人对视一眼,支吾了起来
    唐疯子怎么还问起这个来了?
    吃空饷这个事人人皆知,但是不能拿到台面儿上来说。这也太直接了。
    二人直犯嘀咕,唐疯子到底什么意思?是想分一杯羹还是要抓石家把柄啊?
    “别跟个娘们儿似。”唐奕极为不屑出声儿,一搭眼就猜到这两兄弟心里想什么呢。
    “第一,老子还真看不上你们那两个小钱儿,没想刮你们地皮儿。”
    “第二,咱们也没心思管你们将门那些破事儿。”
    “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这”两人不约而同看了一眼曹老二,心道你也是将门出身,空饷曹家也没少吃,倒底能不能说啊。
    曹觉一乐“说吧,子浩都是自己人,没什么可瞒。”
    “诶!”石全海一咬牙,说就说!“回禀殿下,三万!”
    “靠!”
    唐奕直接就骂娘了。
    “就三万?”
    “就三万!”
    也就是说从三衙支度出来五万人粮饷,一层一层往下扒,到都虞候这一层就剩三万了。
    说心里话,这一点唐奕早有预期,
    大宋禁军吃空饷,可不是简单某一个人贪污了多少多少钱。那已经到了组织严明,上下分工,科学管理先进程度了。
    从三司按照在册兵源向兵部三衙调拨粮饷、开支开始,一层一层往下扒皮。上到三衙都指挥使,下到伍长兵头儿,人人有份儿。
    从将作监、军器监、都水监、三司各属、卫尉寺、皇城司、三卫官、各禁军大营、个个分肥。
    五万人粮饷,还没出库,就被三司扒了一层,到三衙手里,就不是五万了。
    三衙头头脑脑扒几层,再往下,具体到哪个衙门口儿再扒几层,哪个军再扒从军到厢再扒
    说白了,到石家兄弟这里,是五万变成了三万,而他们想捞取更大油水怎么办?只能是缩减实额,留出更多空额来谋取更大利益。
    比如现在,手里就两万人,却收了三万饷,多出来一万,自然就是他们。
    可是唐奕没想到差这么多到石全海这儿就剩六成了。
    见唐奕脸色越来越不好,石全海急忙解释了起来
    “上面刮太狠,们也没办法”
    “再说这一万空饷,也不是进了们兄弟腰包,下面还一堆兄弟得照拂”
    “行了行了!”唐奕懒得听他哭穷。“和着就特么三万,老子还得给他贴两万人饷!?”
    “殿下!!”石全海一听也急了:“手下留情啊!”
    和着唐疯子是一口都没打算给他们留?三万实饷都算到他帐里去了。
    “们兄弟也不容易,要是没了这空额,可就都得喝西北风了。”
    “瞅你那点出息!”唐奕没好气瞪了石全海一眼“要不怎么算们石家眼皮子太浅,没啥前途!”
    “可着大宋地界打听打听,老子亏待过自己人吗?”
    “额”石全海一滞,啥意思?癫王另给好处?
    他想不明白,可是分弟弟石全安可是比他上道太多了。
    唐奕此言一出,瞬间大喜过望,连什么巴望着开溜心思都扔到脑后去了!
    朝唐奕猛一抱拳!“蒙殿下抬爱,兄弟二人,感激涕零!”
    “哎”唐奕眉头一挑,还是对着石全海出气。
    “你弟弟是个明白人,比你有出息!”
    又看向石全安吩咐道:“把营以上将校聚拢过来,一会有话说。”
    说完,迈着四方步到一边儿等着去了。
    这边儿石全海让唐奕挤兑还有点懵,怔怔看着石全安“啥意思?癫王把那个空额给咱们补上?”
    石全安一翻白眼儿也是服气了,话都说这么明白了,他这个傻哥哥怎么还听不懂呢?
    “哥啊,补不补都是另说,殿下这话里最有份量是‘自己人’这三个字!”
    “哦”石全海点着头
    蹦出一句,差点没把石全安气死!“他倒挺能说,谁是他‘自己人’?”
    石全安彻底无语
    看来这个傻哥哥真是一点都不明白啊!
    哥俩被扣下了,自家父在京城处境立时尴尬,在这么一个微妙时期,父亲摇摆不定当口,唐奕这一句自己人分量有多重?这是明着伸出大腿让你抱!
    无奈道:“看看曹潘家王杨四家。三哥总明白这个自己人差别在哪了吧!?”
    说完再不与这傻哥哥废话,按照唐奕吩咐,去集合各营将校去了。
    石全海自己站在那想了半天
    终于眼睛猛瞪圆!追着五弟就颠了过去,“你是说咱石家也能像曹潘几家一样,富流油?”
    唐奕远远看着石全海背影,和曹觉小声说话“这个石家老三,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儿啊?看着有点愣”
    曹老二道:“石全海这人,脑子是不太好使,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比他弟弟实在多,真论到用兵之术,也不算算庸手。”
    唐奕点了点头,“那还不错,留下带那一万青壮。把他弟弟划出来。”
    曹觉闻言不觉奇怪,反道歪头看着唐奕玩味一笑:
    “某些人口不对心啊”
    “什么意思?”
    曹老二道:“不是对官家按排怀恨在心吗?怎么还又贴钱,又尽心,连‘自己人’帽子都给石家扣上了?”
    这话要是传回京去,石家就算想跑也跑不了了。
    “”
    唐奕沉默(zhaishuyuan.cc)良久
    “两码事儿!”
    “切~!”曹觉嗤之以鼻,这家伙还是放不下!却偏要嘴硬!
    没一会儿,石家兄弟带着一众营将过来。
    唐奕也不废话。
    “谁管军需?出来一个。”
    “末将在!”打人群里走出一个中年将校“末将乃洪武军粮草都尉,暂管五军支度。”
    “嗯。”唐奕应了一声,直接下令。
    “这几天你把这两万实额,重新造册,不以五军分之,凡四十岁下青壮兵卒,不分军别,统归一册。”
    “四十岁上之老弱残兵,亦不分军别,统归另一册。”
    “这”粮草都尉一怔,有点为难五军变两军?这是私改军制,上面能同意吗?
    唐奕却是不管他,继续自顾自说。
    “以后,青壮兵卒粮饷按就京师阎王营标准放,”
    “老弱之兵,则原饷不动,不得亏缺!”
    “”那将官又是一怔,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回倒是下意识看向石家兄弟
    青壮按阎王营标准饷?特么谁不知道阎王营饷钱是禁军三倍!照癫王这个标准,哪来那么多饷钱?
    “别看他!看!”唐奕瞪着眼睛,一指脚下!“在这里,老子说了算!”
    那军将一缩脖子,石全安也适时谄媚出声:“既然留在了涯州,那以后就都听殿下,不得抗命!”
    “末将遵命”
    “嗯,下去吧办!”石全声色厉敛,说完嘿嘿笑面又对向唐奕“殿下还有何吩咐?”
    “把五个军青壮集中起来编为一军,暂且定名为琊琅军”(亚龙湾也叫琊琅湾)
    “殿下不可”石全海又跳出来了
    “别说话,听说!”
    石全海脸色一苦,“可是五军变一军,咱没法管朝廷要饷了啊”
    唐奕心里暗骂,你特么就掉钱眼儿里了!
    “别什么都不用你管,圣旨、编制、粮饷老子自然给你弄明明白白,让你名正言顺走马上任!”
    “好好吧。”石全海悻悻然点头,心里想什么都让这疯子猜着了。
    “那剩下一万老弱之兵怎么办?也编入琊琅军?”
    “不!”唐奕直接摇头:“剩余一万老弱之兵,暂且把军械、兵甲都收拢上来,留琊琅军备用。”
    “重新整编之后,暂且”
    “暂且就叫:海南农垦建设兵团吧”
    “啊,啊?”农垦?
    石全海又犯愣,一时间连兵团是个啥玩意都忘了和唐奕计较。大叫道:“殿下不会是想让咱手下兵去给你种地吧?”怎么还把刀甲都收上去了?
    “对了!”唐奕眼睛一立!“种地老子都闲岁数大!”
    “那那殿下你也不能这么弄啊。”石全海一脸便秘“那那空饷你给咱收了,咱还没法和兄弟们交待呢,这又抽了咱一万兵去给你种地”
    “那,那一点好处没有,谁还给咱们卖命啊?”
    唐奕一翻白眼!这货在钱眼儿里算是出不来了。
    实在没心思和他废话。“那个粮草都尉呢?”
    “末将在!”
    “以农垦建设军团名义,建一个账册,将来农垦兵团所有产出,一半上缴三司财政。另一半归自己,随意支出!”
    说到这儿唐奕眯眼看着石全海“想要钱是吧?”
    “海南到处是荒山野地,你们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种多少粮,能得多大好处,全看你们自己本事!”
    “当真!?”石全海俩眼登时冒绿光!!
    心饲可是一万人啊,就算老了点儿,可是种地却没问题,
    这要是玩了命开荒,十万亩田也开得出来!海南这地方能种三季水稻!打出来粮食就算朝廷分走一半,那也比一万空额数目大得多了
    “当然是真!”唐奕一点不含糊。“说过了,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转向一众将校。
    “从现在开始,往后琊琅军年满四十岁老兵,即改编入农垦建设兵团。保留军籍,粮饷照,转为农职。”
    “凡年满四十五岁,且在农垦兵营劳作满五年,分配一定数量土地归属个人,半饷,但每年自营地产出归个人所有,农税只十取其二,一成上缴朝廷,另一成仍归兵团所有。”
    “凡年满五十岁者,若家中有男丁从军,半饷续至终老。”
    “无男丁从军,则收回军籍,农税依旧(fqxs)十取其二,朝廷和兵团各得其一。”
    “伍长以上,至营尉以下。按官阶大小,另有安排。”
    “总之,一定在兄弟们过下去,还过好!”
    “”
    众人你看看,看看你
    心道,好像跟着癫王讨生活,也不赖啊
    大宋之前治理冗兵难见其效,早就说过了,无外乎动了太多人奶酪。
    唐奕只能做一个大奶酪出来,去换将门和军队统治阶级现在手里奶酪
    只不过人都是现实,在没见到利益之前,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现在利益。
    幸好,在涯州唐奕一言之堂,只手遮天!他正好可以借此来把这个奶酪让天下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其实啊,冗兵这个问题,不光大宋有
    后世刚刚统一华夏太祖也遇上过。
    几百万军队打下来了江山,换回来了太平。可是和平时期又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太祖可比宋朝皇帝们英明神武得多!
    兵转农、兵转工!当兵还是当兵,可是却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犁杖。
    什么农垦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说是军队,却以集体形势,迅投入到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当中去。
    这是软着6。
    高明得很!
    既不会因为太激烈引起动荡,又能快把消耗资源军队,变成资源生产者。
    不同地方在于,后世兵团产出大多数归国家所有,而大宋则要分出一部分给既得利益
    在唐奕看来这没什么不可以,而且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大宋现在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后世更合适。
    其一,五岭之外还处于蛮荒状态,朝廷即掌控不足,又没有精力开。正适合农垦兵团大展拳脚!
    后世两广地区千里沃土,别说是大宋现在这点老弱残兵,就是把百万宋军都配过来,也一点不显山露水。完全消化得了。
    其二,粮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重要指标,让消耗粮食兵,去生产粮食,让花费国家财政军队去创造财富。这一正一反变化,不用细算也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其三,大宋实行募兵制,始终还是存在缺陷。一入军营,终身为卒。看似和后世职业军人很接近。可是大宋始终不能很好解决老兵安置问题。
    随着军队老龄化日趋严重,势必造成战斗力渐弱后果。
    通过农垦兵团逐级筛选,把老兵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不失一种良策
    唯一问题就是随着时间推移,岭南也有饱和一天,可开土地会越来越少。可那将会是一个很长过程,不在唐奕现在考虑范畴之内。
    也许真到那一天,大宋疆域已经扩张出另一个有待开地方呢?
    以后事,谁说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