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789章 猪队友文扒皮

    唐奕要是在这儿,又非得骂娘不可。
    这就是他说什么也不给大宋造炮原因。
    什么好玩意到了他们手里,那也没有面子重要,反手就给你卖出去。
    还作阎王百态图若干,以解辽帝思念之情?耶律洪基有那么骚情吗?
    画画是假,豌技术才是真。
    阎王营那是大宋杀手锏,放到后世,就是核武器一样重要威慑力量。
    这不但拉出来给人看,还要拆开了给人看。
    拆开了看还不过瘾,怕人家忘了,还得画下来。
    脑残啊!
    得亏啊,得亏黑骑营至今没有重建,要是让辽人把铁甲重骑也学了去
    以耶律洪基亲眼见识过黑骑营威力,还有大辽马匹供应量,就算砸锅卖铁,耶律洪基也得弄出几万铁浮屠,冲到古北关下和大宋再试吧试吧。
    阅兵结束,各国使臣散去。
    赵祯带着一众文武朝臣下了宣德楼,文扒皮这才逮到机会儿与赵祯低语。
    “陛下,不应该答应辽使要求!”
    赵祯眉头微皱,“文爱卿意思是,怕辽人窃取阎王营战法,反过来对付大宋?”
    文彦博一听,嘿,你还知道啊!?
    “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答应他!?”
    “诶”赵祯长叹一声。“朕自然是知道。可是,与为澶渊正名相比,一个阎王营”
    “陛下糊涂啊!”文扒皮一着急,连大不敬话都冒出来了。
    “辽朝势弱,今日阅兵之请,本就有借势之意,可见辽人此时处境之艰!”
    “就算陛下不答应他请求,臣料定他们也不敢再多生事端。”
    “这”赵祯愣住了。
    仔细一想,好像真是这么个理儿。宣德楼上他一激动,竟一时不查,百秘一疏。
    “这可如何是好!?”
    本来,赵祯是认为,阎王营那点东西就算给辽人,他们也不一定学得去。毕竟阎王营厉害之处不在表面,主要还是唐奕那套独特练兵之法,加上精良装备。
    不说别,单是锰钢这东西,辽朝是绝对炼不出来。
    用一个营换澶渊正名,赵祯以为是赚了。
    可是,经文扒皮这么一说,又好像是赔了。
    赵祯有点纠结了。
    其实,这里不得不说,赵祯心态变了,可惜视角却没跟上。
    他已经年近五十,不再年轻。
    人老了,不但要考虑生前,身后之事也越想越多。
    所谓心态,可能赵祯当了近三十年皇帝,又经历了庆历大败。在他内心,能守住祖宗基业不倒,就已经是万幸了。
    可是,突然冒出一个唐奕,突然再次点燃了大宋改革之火,突然燕云回归宋土
    一个守成之君,突然间功盖祖先,成了建功立业、开疆扩土不世明君。
    单收复燕云这一条,就足以让赵祯在青史上位列宋皇之。要是改革再成,中兴大宋,与唐宗汉武这种千古一帝比肩,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赵祯至少在内心,已经不把自己当成一个守成之君。
    他想要更多!
    说白了,有点开始好大喜功。
    今天在宣德楼上,要是他能借此一举为澶渊正名,那又必是史书上浓墨重彩一笔。
    不得不说,辽使也会挑时候,趁着老头儿一激动,还真就答应了。
    那又为什么说视角没跟上呢?
    因为,赵祯说到底还是那个赵祯。心态再变,但是骨子里还是个仁慈、谦虚皇帝。
    再加上,多少年了,一直是辽强宋弱,突然变成了宋强辽弱,赵祯还没回过味来,下意识觉得占了便宜,总得给人家点好处,不然没法交待。
    他就没有强盗思维,压根就没想过不用给好处,强摘果子事。
    “这”赵祯一阵气短。“朕已经答应了,总不能”
    意思是,都说出去了,你总不能让这个当皇帝再收回来吧?
    “左右就是画几张画,随他去吧!”
    文彦博一听,登时脸色一拉。
    “陛下别忘了,这事儿要是癫王知道,可能又要想多了。”
    之前,派石全海、石全安护送唐奕那个庶子,文扒皮就是极力反对。
    明明许多原本汝南王系官员已经开始摇摆不定,包括石家最近正是规规矩矩未有半点不妥。从那次魏国公逼宫就不难看出,石进武和贾昌朝一样,连面儿都没露。
    加以时日,慢慢争取,必然会有转机,何必呢?
    那个疯子唯一看重就是一个“情”字,你何必使这种小手段招他烦?
    好嘛,这回又来!?
    要是让那疯子知道把阎王营又给卖了,你们这关系可就好不了喽。
    “陛下还是慎重些吧,癫王毕竟是陛下视若亲子晚辈。”
    “呃”赵祯还真听进去了。
    想起那个小疯子,赵祯心里还是有亏欠。
    “爱卿有何高见?”
    赵祯知道,文彦博肯定有办法。不然光是反对,却要皇帝食言而肥,文扒皮才没那么笨,给自己找不自在。
    “依臣之见,陛下既然旨意已经下达,却是万难收回。”
    一句话让赵祯安心不少,文卿果然是为朕着想。
    “把阎王营送出京!”
    反正阎王营现在不是重建时机,找个理由调出京去,让辽人摸不着,那就不算们食言了吧?
    “送哪儿去!?”
    “哪儿都行,就是不能让辽人如愿!”文彦博越来越笃定。
    “阎王营兵法绝不能让辽人学去!不然,以大辽情况,必成朝大患。”
    赵祯脸色一白,也意识到问题严重。
    “诏百官福宁殿议事!”
    说起来,文彦博真是好心,可是好心却办了个坏事儿。
    一时心急,只想到把阎王营调走。可是,文相公也没想想,调哪儿去!?这才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观澜系官员对阎王营另眼相看不假,可是,汝南王系、魏国公一脉,包括满朝中立文官,对阎王营可是没什么好感。
    大宋朝还是文官天下,代表着武人抬头阎王营怎么可能被他们所喜?
    万民敬仰那是文臣特权,他们恨不得阎王营永远消失在所有人眼前,还能让一帮军汉独得恩宠?
    所以,这回文扒皮学了一把欧(shubao.info)阳永叔,做了一回猪队友。
    此事拿到百官面前一议,正中下怀。
    文扒皮哪里想到会捅了马蜂窝,恨不得抽自己大嘴巴。
    这回倒好,赵祯没把癫王得罪到,不是全特么揽到自己身上来了?
    阎王营被派到了一个既是最前线,看上去绝对不会弱了威名,又是天高皇帝远,辽使就算拿着大宋圣旨去也没用;还是有仗打,能彰显大宋军威,而且又能养老、躲清闲绝佳去处
    辽河口殖民营。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