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763章 民族统一

    今天好像独孤飘红了谢谢!看出苍山最近有些惨淡,这个飘红很珍贵。
    求个月票吧,其实没什么底气,原因不说了,只求别太难看就好。
    潘丰走后第三天,炎达带着岭曲部近九千族众到了亚龙湾。
    唐奕没想到他来这么快,更没想到,来这么“光棍儿”。
    放眼望去,近万人老老少少破衣烂衫不说,且几乎都是空着手来,偶尔看见几个抱着做饭陶盆,还是少数。
    曹佾看得直咧嘴,“这老汉还真打算吃穷咱们是怎地!?就带了做饭陶盆?”
    曹觉则是看得嘿嘿直乐,“大郎,你快成乞丐头子了。”
    唐奕也是无语,迎着炎达就过去了。
    “老哥!”哭笑不得与地炎达道。“咱们这个活计,起码得干个两三年呢。”
    怎么着也得把家当都搬过来吧?这么空着手就来了,连个睡觉铺盖、换洗衣物都没带?
    “您倒是多做些准备啊!”
    炎达一听,也挺奇怪,“准备个啥啊?”
    一指身后,“全族上下,连没断奶山娃子都带过来了,寨子里可是一点人口都没留。”
    炎达有点委屈,他这回可是赌上了,把全族命运交到了唐奕手里。怎地?他还不满意?
    “还要准备啥?”
    “那这”唐奕怔怔呆。“你们大伙儿怎么都空着手?”
    “哦。”炎达恍然大悟,登时老脸一红。
    “让殿下见笑了!”
    “咱山里人穷,哪来什么家当?”
    窘迫地搓着老面,“不瞒殿下,还有一帮娃子连衣服都没有,遮了块芭蕉叶子就出来了。都在后面,不敢在众位贵人面前出丑。”
    “”
    唐奕沉默(zhaishuyuan.cc)了,默(zhaishuyuan.cc)默(zhaishuyuan.cc)地穿过人群向队后走去。
    曹佾知道炎达话触动了唐奕心中柔软,这个疯子见不得人受苦,也随着他往人群深处走。
    穿过人群,眼前场面连曹佾也是愕然无语。
    只见数百个男男女女,就那么蹲在海滩上,身上只用树叶和手护住了一丝隐秘。见有生人过来,一个个蜷缩得更紧,眼神中尽是慌张地看着唐奕等人。
    “老二!!!”
    “在呢!”
    曹觉就在身边,也被眼前景象所感。
    在中原也有穷人,穷到这个地步也不是没有,可是人就在眼前,谁也接受不了。
    “还楞着做甚!?赶紧找衣服去!”
    “好勒!”
    曹觉这才反映过来,飞奔回船上,把大伙儿换洗衣物全都收了出来。
    此时,吴老头也来到岸上,看着岭曲部众凄惨,老头也是眼圈儿泛红,竟当场脱下罩袍,披在一个十一二岁黎人女孩身上。
    那女孩有些受宠若惊,可又舍不得拒绝,把软软衣衫使劲儿地裹紧。
    “江山社稷是为大义”
    吴育直起身子,却是看着唐奕悠然开口:
    “牧一方百姓安乐,也是大义!!”
    “这些人跟了你,将来是死是活,却是要看你癫王本事了啊。”
    唐奕也把自己罩衣披在一个黎族孩子身上,听了吴育话,只穿中衣,高揖过顶。
    “奕,定不辱命!”
    曹佾在一旁怔了一下,倒不是唐奕和吴育此番作为触动了国舅爷神经,而是
    如果他没记错,这是近几天来,唐奕第二次这么郑重地给吴育行礼,说出“定不辱命”这句话了。
    按二人交情来说,唐奕根本不用这么正式。
    为什么?
    等安顿好炎达全部,众人往回走,曹佾特意避开吴育,把唐奕拉到一边。
    “你和吴相公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儿?”
    “什么‘定不辱命’就行那么大礼?”
    “哦!”唐奕恍然。
    “那是吴老头儿应得。”
    曹佾更是迷(xinbanzhu)糊,怎么就应得了?
    唐奕解释道:“换做以前吴育,万不会与说这样话。所以,敬重他转变,施大礼,不为过。”
    曹佾不信,“吴春卿虽然和你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可是为人还是没问题,算是心怀家国好相公。换作以前,也一样见不得百姓疾苦。”
    唐奕轻笑反问,“哪儿百姓?”
    “哪儿百姓不是百”
    曹佾顿住了,也终于明白唐奕话中之意。
    唐奕赞叹道:“吴育也好,别人也罢,包括老师们,他们都是好官,都是好人。”
    “可是,他们这份好,又何曾给过夷狄南獠?”
    说白了,士大夫善针对是汉人。对于四边之蛮,他们从来也不曾存过一丝怜悯。
    这无关道德,乃是烙印在民族血液里东西。
    自古以来,只有汉人才算是大宋子民,只有汉人才是高人一等天朝娇民。
    “这很重要吗?”曹佾有些不解。
    吴育把黎峒也当是宋人一般,嘱咐唐奕要善待。在曹国舅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儿吧?
    “很重要!”唐奕十分认真地回答。
    曹佾是将门出身,终究不是儒家正统,不明白这些老儒们固执,也不明白在唐奕眼里这代表着什么。
    同情异族,进而慢慢开始真正认可他们是大宋一份子,再进而在未来某一天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大宋这个大家庭,像汉人守护自己家园一样守护大宋。
    这样意义才是最非凡!!
    在唐奕看来,吴育有这样转变,或者说,朝中那些围绕在他身边有识之士有这样转变,绝对是划时代,不亚于一场革新胜利。
    因为,只有他这个后世来人才知道“大汉民族圈”和“大中华共荣圈”区别在哪里,其对汉文化攻守两端起到作用有多大。
    “你说”
    唐奕看着海滩上忙于安顿近万岭曲部众。
    “如果有一天,岭曲黎族百姓,乃至整个海南黎峒,不再以黎峒自居,而是大宋子民。朝迁相公、官家再不以南獠贬之,而称其为子。那海南烟瘴之所,还会是谈之色变流放之地吗?”
    “如果当年侬智高也能得到这样礼遇,当自己是大宋一份子,还会有那场惊天叛乱吗?”
    “再往前数,如果们把党项各部也当是汉人一样,而非区别对待,李元昊会反叛而出,自立西夏吗?”
    一连串问题,问得曹国舅已经不会思考了。
    他回答不了,但是,他明白唐奕要说什么。
    自古以来,好像没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天朝上邦,下国来朝,汉人从来没把夷狄当成过自己人。
    非族类,其心必异!
    真能把必异蛮夷,变成族类?
    “现在是不是有点晚了?”
    “毕竟西夏已经自立多年,黎峒、侬峒、百越各族,自成一派也早就根深蒂固了。”
    “不晚!”唐奕笃定地回答。
    “什么时候都不晚!!”
    有一位伟人,千年之后才把各族连成一家。那都不晚,何况是早了一千年大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