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651章 底气

    赵祯亲至,不但一众朝臣有点摸不着头脑,连曹佾等一众观澜商合股东也是懵很。??
    今天不就是和文扒皮通个气吗?怎么陛下也来了?
    而赵祯进了唐家小楼,只李秉臣一人伴其身侧。
    一改往日仁善面容,肃然道:“都齐了?”
    唐奕沉声道:“齐了。”
    赵祯缓缓点头,“关门!”
    随着唐家小楼木门吱嘎嘎地闭合,一场足以载入史册密会就此拉开了大宋自强自救大幕!
    屋内。
    众人拱卫着赵祯围坐一团,而赵祯依旧(fqxs)不见笑颜。
    看向唐介等一众朝臣,“几位卿家都是朕信得过贤臣良仕,叫诸位来,一来是商量,二来则是与几位交一个底。”
    王拱辰、包拯更是迷(xinbanzhu)糊,交什么底?心道,陛下你别吓们啊,你一这么说,怎么们心里反倒没底了?
    赵祯却不管他们,看向唐奕,“你与包卿家、王卿家、唐卿家说一说吧。”
    唐介还好,这么多年多少知道一些。可是包拯和王拱辰就不行了,这二位也就偶尔搭过一把手,对于这屋子里人到底要干什么,那是一概不知。
    赵祯这么一交待,二人立时眼巴巴地看向唐奕,等着他出声。
    王拱辰甚至还在琢磨,这位小祖宗不会又把天捅漏了吧?
    唐奕深吸一口气,“那就先从观澜商合说起吧!”
    “目前,华联铺在全宋有七百七十四家分铺,遍(fanwai.org)布大宋全部三百五十五个州府。”
    “除了河北诸路因为黄河下游水路还不畅通缘故,只能做到一州一铺,其余各地,基本上一州两铺,到一州三铺。”
    王拱辰、包拯二人本来还疑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只这一句,一下子就把担心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们知道唐奕有钱,知道观澜商合生意做得大,但是大到什么程度却是没有概念。
    现在唐奕把这个数目一报,二人才明白,已经大到天上去了。
    不光是王拱辰、包拯,文扒皮这个知道最多人也是乍舌不已,照这么说,唐子浩已经把华联铺做到了无孔不入地步。
    由记得七年前,唐奕在扬州第一次找上他时候,给他看过观澜账册。那时候文扒皮已经是惊心不已,可是这才七年,当年那点儿摊子已经没法儿和现在比了。
    这七年,唐奕利用水路减少运输成本,再沿河网布下关键节点,然后以点及面,利用赵祯维护,把大宋各地彻底打通。
    一州一铺,甚至一州两三铺?
    这是什么概念?
    意思就是说,华联铺布网几乎赶上了大宋驿站系统,天下所及,必有华联。可以说,整合了大宋全境民生百货,这个摊子得有多大,文彦博根本就想像不出来
    事实上,文彦博看到只是表面。
    为了华联铺布网,外人根本无法理解唐奕付出了多大代价。
    河网所及之处还好说,观澜槽运成本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范围。
    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走船,也不是每个地方开了铺子就能赚钱。很多偏远之处,或是水路不通之地,运输成本已经过了货物本身价值。
    实际上,为了做到每州每地都有华联,这近八百家分铺之中,有四分之一是不赚钱,甚至唐奕要往里贴钱。
    文彦博看了眼唐奕,又看了眼稳坐高位赵祯,心说,唐子浩和官家为了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是下了血本了!
    “这”文彦博忍不住出声。“这就是大郎所说根基所在?”
    “什么根基?”王拱辰疑声问道。自从进了这个屋,他就是一脑袋问号,试图抓住每一个关键。
    而唐奕也不急着和他解释,摊手对文彦博道:“根基?”
    “算是,但非全部。“
    “”文彦博无语了,这还不是全部?
    唐奕继续道:“准确地说,只能算是一小部分。”
    唐奕心道,这才哪儿到哪儿?下面还有更猛。
    文彦博声音都有点颤,“还有别?”
    只听唐奕出声道:“还有酒业联合会。”
    “这个数字有点大,就不细说了吧?”
    “能能有多大?”
    “这么说吧,大宋境内五成左右正店、四成左右脚店、八成官権酒坊,都是酒会名下会员店。”
    “”
    日啊!
    文彦博眼前一黑,幸好唐奕是为官家办事,要是这些都是他自己产业,文扒皮都想现在就置其于死地。只这两样在唐奕手里,就足己治其死罪!
    民生百货,还有全宋酒业。大宋朝半数命脉就攥在唐子浩手里,怎能让文彦博不惊?
    至于唐介、王拱辰和包拯,就跟听天书一般,看唐奕更是跟见了鬼一样。
    他们根本就无法想像这小子是怎么把这些东西都揽在手里,更无法想像,这样庞大生意,他又是如何掌控。
    “还有就是”
    正当大伙儿迷(xinbanzhu)糊当口,唐奕又出声了。
    “还有”
    “还有!?”
    文彦博腾站了起来,“还有什么!?”
    唐奕嘿嘿一笑,“您忘了,还有观澜运力呢!”
    “”
    文彦博真忘了,唐奕手里还有观澜海槽两运之个大杀器呢。
    那才是真正庞然大物!
    唐奕适时出声,“观澜海槽两运”
    “这个大伙儿都看得见,大宋每年除当地自行消化粮食,正常流通走都是观澜船。各地通行货物,两成吧,两成是们在运。”
    货物没办法,两成已经是极限了,就算想多吃,观澜运力也没有那么多船了。
    但是别忘了,这可是整个大宋货物流通两成。
    至于粮食,那就真不能怪唐奕了,垄断!绝对垄断!
    实在是观澜路耗太低了,系统运输标准、完备防水防潮措施,就算有人想照样学样,他也无法形成观澜规模。
    当初观澜一插手槽运,只三年间,就已经总揽了民间和官府粮运。
    至此,唐奕基本也算把手中力量说得差不多了。
    华联铺和酒业协会铺就末端供应网络,观澜运力形成系统渠道,这就是唐奕今天底气!
    一个越时代金融网络!
    8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