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396章 到底谁拍死谁

    曹府。??
    “你真要把立储之事在这个时候推出去?”
    曹佾惊容难定地看着唐奕,这孙子确实是疯子,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唐奕扁嘴道:“本来呢,还一直想搞清楚赵允让到底在搞什么鬼,就算他要拥立苗妃之子,似乎也有说不通之处。与原来他自己儿子觊觎储位,变成现在从龙之臣,这其中差别也太大了吧?”
    “不过,既然他已经给了咱们机会,那对不起,老子也没闲工夫和你一层一层地剥皮抽丝了。”
    说到这里,唐奕猛双目圆瞪,“乱拳打死老师父,借着这个当口,直接拍死就完了。纵然他有千般算计,也他-妈自己玩去吧!”
    “”
    曹佾都无语了。
    “可是,可是你也不用玩这么大吧?”
    唐奕冷笑:“大吗?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
    “这段时间,老子遭过罪,不一样一样、一点一点还给他汝南王,特么这个‘疯子’岂不是白叫了?”
    汝南王府。
    赵宗实、赵宗懿等在府中,赵允让却是日晚方姗姗迟归。
    二人立马迎了出去,赵宗实拱手下拜,“恭贺父王,大事又进!”
    赵允让微微一笑,坦然受之。
    “早就训诫吾儿,成大事者不拘泥于一时。有初一,才能做十五,一步一步且慢慢斟酌。”
    “父王教训是!”
    这时赵宗懿却道:“父王总算是回来了,且不知曹佾与那唐子浩已经沉不住气,作惊弓之雀了!”
    赵允让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皇长子以嫡子入宗册,宗正寺还有诸多备准,自然不能马上归来。”
    “怎地?急着让为父归家有邯事?曹佾与那唐家小儿又怎么了?”
    赵宗懿不无喜色道:“早朝皇长子入嫡之事一成,曹景休就沉不住气了,急召唐子浩与潘国为过府密谋,现在还没出来。”
    “嗯?”赵允让一怔。
    “确实有点沉不过气啊!”
    别说唐子浩那阵风刚刚平息,就是曹佾现在处境已经是尴尬至极,这两人这么明目张胆就往一块凑太急了吧?
    “密谋何事?”
    赵宗懿凛然一笑,“要不怎么说他们沉不住气,唐子浩想要马上推动储位!”
    “!!!”
    由不得赵允让不惊,这已经不是心急,而是狗急跳墙了!
    这个时候想把曹后之子强推上位?
    怎么可能?
    而且他们越是这么急,朝臣反弹就越大,阻力之巨非人力可为。
    “他们疯了!?”赵允让忍不住道。
    “可不是疯了?”赵宗懿阴声笑道。
    “许是怕皇长子一但坐稳嫡位,那之后再想成事也就难了,想趁着还有一线生机,殊死一搏吧?”
    “这”赵允让有点拿不准了。
    难道今天在殿上,富、文等人皆是缄默(zhaishuyuan.cc)。是早有算计?
    这么说来,当真是好险啊!
    万幸今天赵允让赤膊上阵,把皇长子之事促成。要是没有今日之事,反倒让曹佾等人强推皇后之子,说不定一举就成了。
    “消息可靠吗?”
    “可靠!”赵宗懿笃定道。
    “不但咱们在曹府人密报此事,下午提审马安良,他趁守卫不注意,偷偷塞给三司审官纸条上写了‘立储’二字。”
    赵允让沉默(zhaishuyuan.cc)了,事到如今,若是没有密报,还真悬让他们打一个措手不及,毕竟政事堂诸位相公都有偏帮曹家之嫌。
    可是,一但这事让自己知道了,且早有准备,那可真是天赐良机。
    赵允让还在沉吟,而赵宗懿已经急不可奈地问开了。
    “父王以为,此事当如何利用?”
    赵宗实接道:“看,可着令贾子明在朝上再做一翻文章,彻底坐实曹家内外勾结,觊觎储位野心。”
    赵允让默(zhaishuyuan.cc)然摇头。
    赵宗懿与赵宗实一滞,“怎么?父王要放过此良机?”
    赵允让道:“放过倒是不能放过,确实可利用一番,但却不能再用贾子明。”
    “”
    赵允让解释道:“贾子明已经是一颗明子,且被富、文等人架空于相位,暂时不能再用。”
    “那?”
    赵允让一叹,扳倒唐奕代价着实不小,现在放眼朝堂,除了一个贾昌朝,政事堂中竟无一人可用。
    “暗中放给王拱辰吧!”
    又觉王拱辰一人可能分量不够,补充道:“知会范镇,让他从旁策应一番。”
    “孩儿这就去办!”赵宗懿急步而去。
    赵宗士送大哥离去背景,“自做孽,不可活!这回倒是曹家自己把自己坑了,看他们如何能过得了这一关。”
    赵允让也道:“过关?若是顺利,曹、唐必死无疑,皇长子继位再无阻碍!”
    第二日早朝。
    赵祯还未出福宁殿,在漏院等待列班百官朝众气氛诡异。
    昨日朝上,赵祯亲口定下了皇长子以嫡礼侍养御令,有心之臣无不心下揣测,也许昨日大朝会,将是载入史册一天。
    它可能昭示着一个时代开始,一个变数开始!
    两个有资格荣登大宝皇子,将来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可是,为什么昨日赵允让提及嫡庶之事,虽有十来个朝臣附议,可绝大多数官员还是选择了沉默(zhaishuyuan.cc)呢?
    那是因为,这段时间连番生事情,着实让大伙儿拿不准了。
    大家都在想同一个问题,若无皇长子,让曹后之子顺利接位,是不是有些欠妥?
    若是没有江淮囤案,谁能意识到,曹家手里还有这么一个吞天噬地庞然大物?谁能想到,曹佾早就开始为曹后谋划,并把大多数人都排除在核心之外了呢?
    赵允让端坐在角落里,眼观鼻,鼻观口,四周面色沉重朝臣仿佛与他没有半分关联。
    其实,这老货心中已是冷笑不已。
    迟疑不定并不是什么坏事,只要埋下怀疑种子,再加上曹家不断犯错,早晚有一天,朝臣们会做出一个让人满意选择
    (未完待续。)8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