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284章 关于“钱”的推演

    好吧,本书大盟主“陈志扬”同学要征婚!!!
    年少多金会做饭,暖床嗨歌样样通
    有意者可加书友群:492、61o、427
    哦对了!非诚匆扰
    一个半时辰啊!
    特么唐奕整整说了一上午,就算再好学儒生,一听“放课”二字第一反应也是尿急。
    不往出跑还等什么?走慢了连坑儿都占不上
    唐奕愣愣地看着宋楷飞奔而出。
    而曾巩则一边往出挤,一边指着唐奕叫道:“别走,且等回来,关于钱荒之议,尚有疑问请教!”
    等你妹啊?
    唐奕猛然大叫,“让开,还有没有点规矩?先送陛下!”
    众人一怔,这才想起,皇帝还在呢,只得停下来,苦脸恭候。
    唐奕则是一揖到底,“送陛下!”
    赵祯欣慰点头,关键时刻,唐奕还是很分得清大小王。最起码没忘了规矩。
    在范仲淹等人陪同下,急步出了课舍。
    唐奕则紧随其后。
    课讲不错,赵祯觉得还是得夸几句,一边快走,一边道:
    “大郎今日”
    好吧,哪儿还找得到人,只看到一个冲向茅房背影。
    这混小子是用赵祯给他开路,先去占坑儿了!
    不过,赵祯现在没时间和他计较这些,因为
    皇帝也有尿急时候啊!
    唐奕第一次上课还是挺成功,不但镇住了一众儒生,而且大家听课热情十分高丈。
    主要是,天天都是看老夫子们摇头晃脑讲经说典,换了谁,也都腻歪。
    唐子浩虽然爱挤兑人,但是讲都是新鲜东西,且时不时还蹦出几句混不吝玩笑之语,逗大家颇为轻松,大伙儿爱听那是在所难免。
    范仲淹也觉得唐奕讲这些东西有用,最起码开阔了学生们视野,而且只一上午有些意尤未尽味道。
    遂决定,干脆让唐连讲三天,把财商之道概略讲完,之后再按原本计划每两天一课进行下去。
    唐奕知道之后,一阵哀嚎。
    三天?一上午就够受了,三天不是要命吗?
    但师命不可违,下午,唐奕只得硬着头皮接着开讲。
    一进课舍,唐奕就心中暗骂,你们特么都很闲吗?
    原来,包括赵祯在内,上午那几人一个都没少。
    能少吗?唐奕所讲别说漟生们觉得新鲜,老大臣们也没处听去啊?
    而儒生们上午光顾着听,谁也没记笔记,下午就学乖了,笔墨纸砚拉开了架势,只等小唐教谕开讲。
    唐奕把事先准备教案往讲台上一扔,“咱们下午就不讲钱问题了”
    众人一愣,纸笔都准备好了,怎么不讲了?
    废话,再讲,唐奕嗓子也受不了啊!
    “钱,或者说货币,这是一个大命题,估计没个三两个月是讲不完了,也不急于一时。”
    “咱们下午就用上午所学东西来做一个‘假想题’。”
    假想题?
    后排朝臣们对这个词很陌生,但观澜师生们却十分熟悉。
    观澜授课受唐奕影响,已经是十分科学了,不但缩短了课时,合理地安排了学习与休息时间,而且康上,也是各科穿插,寓教结合。
    上一堂学诗词,下一堂一定不再继续灌输,而是让学生练脑,当堂出些情景考验题目。
    所以,唐奕一说假想题,大伙儿都明白其中意思。
    “咱们来做一个假设。”
    “假设钱荒问题在大宋是不存在,朝廷可以无限度铸币。那当下民生环境会有何不同?”
    后面朝臣不明所以,心说,出这么一个毫无根据,又不可能实现问题,是何用意?
    但儒生们却不管这个,已经开始动脑思考了。
    “咱们先结合现在实际情况,把基本条件列举出来,然后再根据条件来推演结果。”唐奕试着去引导儒生们一点一点地剖析问题。
    果然,有儒生闻言道:“如若是这样话,金银、绢帛、铁钱、交子都会退出现在流通市场。”
    唐奕点头,这个儒生他知道,叫郑獬,文采极高,与曾巩不分高下。只是上午听了课,就已经可以活用唐奕嘴里说出一些名词了。
    “不错!”
    回身在墨板上写下:“铜钱独宠”四个大字。
    曾巩也起身道:“无钱荒之忧,则富户屯铜、私铸劣钱、化钱为器问题亦可忽略。货币总量会大增,到了一定程度,钱比货多,就会出现钱贱情况,物价就会上涨。”
    唐奕点头,这是上午他提过一点皮毛“通货膨胀”,曾巩也能活学活用。
    在墨板上又写下,“通货膨胀”这四字。
    有曾、郑两人开了头,儒生们也都活络了起来,七嘴八舌插嘴。
    其中还有一些是唐奕本以为他们想不到,此间当真是人才济济,一点就通。
    章惇竟提出了辽夏、大理等国皆用宋钱问题,而十二岁苏辙竟也能说头头是道。
    有用,唐奕就列在墨板上;无用,也给他们讲明为何无用。
    等到都提差不多了,墨板上已经列出了十多条。觉得差不多了,唐奕正要往下继续,却闻最后一排有人开口:
    “子浩是否考虑过,朝挺铸币成本问题?”
    唐奕一怔,因为说话是韩琦。
    “韩相公提到了最重要一个点。”
    唐奕回身把“铸币成本”四字,写比所有小项都大。
    “建议大家把这十几条都记录下来,因为之后两天,们课都是围绕这十几条来上。”
    “现在咱们开始推演。先,铜钱独宠,劣钱、铁钱退市,富户屯铜失去了利润,就会把手里钱近一步投入市场。加之朝廷铸出来钱只增不减,钱多于货,物价飞涨对不对?”
    “对”
    下面回答稀稀拉拉,大伙开始纳闷,如此一推,就算解决了钱荒,好像也没什么好处啊?
    当然没有好处。唐奕这是把贵金属货币,当信用货币不限量来推演,又没有金融调控机构,如此推演下去,就只有一个结果货币倒台。
    可是,无限铸币也不是没有好处,章惇提出辽夏诸国都用宋钱,在这里就用上了,也就是唐奕之前说过,以宋钱买办八方。
    用最直观方式,告诉大家解决钱荒之后,大宋这架印钞机,在宋钱一统天下情况下,是怎么不知不觉买空各国。
    “那么问题来了!”
    推演至此,唐奕话锋一转,双手死死地扒着讲台边缘,环视全场,掷地有声地问:
    “们如何解决,无限度铸币带来负面效应呢?”
    “如何解决,大额交易,铜钱笨重不足呢?”
    “如何控制通货膨胀,阻止货币倒台呢?”
    “如果,把无限度铸币弊端都解决掉,那是否就相当于驯服了一头吞噬天下猛兽?”
    “如果这头猛兽真存在,那们要怎么解决钱荒之难,把这头猛兽放出来呢?”
    一连串问题砸众人一阵阵头皮麻。
    本来还不明白唐子浩为何出这一题一众朝臣,此时方恍然大悟:
    这才是唐子浩题中应有之意!
    这才是这堂可能改奕大宋命运“财税”课重中之重!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