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211章 杨无敌祠

    马车之中。
    就见唐奕这货正枕着君欣卓大腿,四仰八叉地躺着,君欣卓把唐奕头捧在怀里,一双玉手在他额头上轻赶压。
    唐奕眯着眼睛,还舒服地把脑袋在君欣卓怀里蹭了蹭。
    君欣卓羞红着脸嗔怪道:“别乱动”这小子自从出了回山,越不像话起来。
    “你就不怕那两父子追杀而来?”
    唐奕眼皮都不抬一下地道:“切耶律重元要是有那个魄力,他也就不是耶律重元了!”
    按照正常历史,耶律重元从‘皇太弟’变成了‘皇太叔’,被耶律宗真父子当猴耍了一辈子。憋曲了几十年,最后造反时候,竟只召集了百人冲宫。可想而知,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当得有多窝囊。
    还追杀而来?就算没有耶律德容那一封急报,这货估计都得犹豫几天。
    “不提那晦气契丹人,咱说点正事儿呗”
    “什么?”君欣卓翻着白眼,唐奕口中‘正事’,就一定不是什么正经事儿。
    “黑子大哥到底看上谁了?怎么就摸不准他脉呢?”
    君欣卓一怔,没想到,他说是黑子事。
    这两年,他老往桃花庵跑,大伙都是看在眼里。而且,张晋文也帮他说了几家姑娘,但这货都说没相中。
    “也不知道师哥相中了哪个姑娘,问过他也不说。”
    “靠,还玩暗恋啊?”
    “”
    “算了,不说他了”唐奕顺势翻身,把脸埋在君欣卓怀里,又猛一把捉住君欣卓小手攥在手里。
    “睡一会儿,别乱动哦!”
    君欣卓一阵气结,果然还是没什么正经。
    正要推开他时,车帘暮被人掀开了。
    “哎呦喂,辣眼睛!”
    潘越装模作样地捂住面门,却一点都不客气地爬上了车。
    好吧,‘辣眼睛’这个词儿是跟唐奕学。
    唐奕眯眼一瞅,原来是潘越,就一点要起来意思都没有了。
    “不看滚,谁让你看了啊?”
    “算了,小爷就忍了吧!”
    潘越装出一副勉为其难样子,给自己倒上一杯醉仙,一饮而尽。
    君欣卓现在是动也不是,不动也不是,像被人点了穴道一般僵在那里。
    “姐姐脸红什么?”潘老四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多大个事儿啊,可着开封谁不知道,唐疯子这坨牛粪上面插着支静谧如兰俏娘子?早晚是他人,现在要习惯!”
    这样玩笑,在观澜书院时,宋楷他们就常开。但君欣卓听了还是有些面热,揶揄道:“你们不是见面就打吗?怎么也学大郎,耍起贫嘴来了?”
    “就是。”唐奕一点不觉害臊。“本少爷那么多优点不学,偏学坏。”
    潘越回答更是无耻
    “嘿嘿,揍他一顿是答应曹老二,但是,这并不妨碍跟他学坏啊!”
    “”
    “滚滚滚!”这货来臭贫也不挑个时候。
    “说正事儿。”潘越也开始说‘正事’。
    “你咋就猜得那么准,料定耶律重元肯定不会劫杀等?”
    唐奕不想跟他细说,敷衍道:“猜!”
    “骗鬼呢!”
    “切,不但猜到他不敢动手,还猜到咱们前脚到大定,他后脚就得跟过来,你信不信?”
    “不信!”
    “十贯,扑一局!”
    “扑就扑,到时候别赖账。”
    “说完了?”
    “完了”
    “那赶紧滚蛋!”
    “”
    “奶奶!”潘越不情不愿地下了车。
    看来,小爷也得找这么个知冷知热女人了。
    潘少爷现在有点嫉妒唐子浩了
    过了檀州向北再行百多里,就是燕云著名险关北古口。
    耶律德容知道,每每宋人使团到此,都有一个必去地方。所以,日天行路之时特意急赶了一段,下午天色尚早就到了北古口路驿住下。
    而那个去处,便是‘杨无敌祠’。
    一到了这里,唐奕就收起了玩乐之心,让君欣卓备上诸多酒食、香烛、供果,出了驿馆。
    门外,杨怀玉已经等在那里。
    见唐奕大小食盒、香烛齐备,杨怀玉扬了扬手里一份供品。
    “多了”
    唐奕无所谓道:“香烛用你,酒食用。都尽一份心吧!”
    杨怀玉一想也对,多了总比少了强,于是,四人结伴,寻着祠堂而去。
    唐奕欲言又止。其实,他是想说,把潘越也带上吧!但终还是没开口。
    杨无敌祠位于北古口北山之上,不用找,只要沿着山路一路走下去就到了。
    四人走到山角,就感觉身后有人跑了过来,回身一看,却是潘越。
    “”潘越今天也失了平常直来直去性子。
    “能去吗?”
    唐奕没说话,看向杨怀玉。
    杨怀玉怔了一下,心乱如麻。最后还是叹道:“跟着来吧”说完,率先转身上山。
    唐奕抿然一笑,揽过潘越肩膀,大步向前。
    杨怀玉虽然面色不好,但他能对潘家人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五人一路登高,于北山之上终见一青砖叠砌院落。
    让唐奕等人颇为意外是,这青砖祠堂虽已经建了几十年光景,却全无破败之象,青砖对缝,朱门新亮。
    门额之上有金匾题字杨无敌祠。
    七十年前,杨业于雁门关外,以几千步将大破辽朝十万大军,不但袭杀辽军元帅萧咄李,更是生擒了马步都指挥使李重海,创造了一个至今无法越神话。
    辽人因而称这位无敌将军为杨无敌!
    不得不说,契丹人豁达、直爽值得赞誉。他们敬畏强者,崇拜英雄。甚至不管那个强者或英雄是战友,还是敌人。
    杨业虽战死异国,但却得到了比故国更多尊重。不但得号无敌,而且作古几十年,威名依然被辽人所铭记。
    进到院内,只见方院正中,一口半人多高香鼎犹在飘着渺渺青烟。显然是平时就香火不断,院中虽然没有人,但却没有一丝杂乱。
    走到正殿之前,就见漆门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杨老令公做事忠实不二”,下联是:“专祠一座表扬英勇无双”。
    唐奕左右看过,不禁调笑道:“就辽圣宗这水平,还不如观澜民学里蒙童。”
    而杨怀玉却一点也笑不出来
    大宋将军,却要敌国皇帝来书写挽联
    何其哀哉!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