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198章 羊吃人

    大宋官儿多,也不缺人才。
    所以,就算你才比晏殊,文压醉翁,在升官儿这个问题上,也没什么可说,就是熬资历。
    哪怕是高中状元之后,也得从地方县令做起。三年知县,四年京闲职,出京再到地方呆四年,十几年下来之后,能怎么样,就看造化了。
    运气好,有能力回京熬十来年入中枢,五十岁能拜相;运气不好,知州无极限,就像魏介似,在地方呆着吧!
    而赵祯给唐奕安排路,都不知道跳了多少级。
    三十岁拜相?开玩乐啊?
    唐奕不知道,赵祯不但把路给他铺好了,连媳妇都帮都他找好了
    好吧。
    赵祯和两个宰相红脸白脸一通组合拳,还真把唐奕敲晕了。
    这个诱惑太大,唐奕有点动心
    财相啊!入主三司啊!
    要说在大宋什么人最风光,当然是政事堂相公们,而且没有之一。
    但是
    “唉”
    唐奕悠然一叹,“陛下如此厚爱,草民明感五内!然,越是如此小子这趟辽国就越要去了。”
    文彦博一翻白眼,心说,这小子怎么油盐不进呢?
    赵祯听他此言,不由问道:“大郎非要入辽,到底所图何事?”
    “为了这个!”说着,唐奕把手里锦盒递了上去。
    赵祯微微凝眉,打开那盒子一看,只见盒里不是什么精贵东西。
    唯一方布片、一轴棉线,还有一撮白毛
    赵祯拿起那撮白毛细看,现比棉絮要粗些,但也算质地柔软。
    “这是?”
    “这是羊毛。”唐奕沉声答道。
    “羊毛?”赵祯一边皱着眉头,一边把手里白毛递到富弼二人手中。
    富弼拿过羊毛一看,也不禁疑虑:“这是何种羊毛?为何如此柔软?”
    “回相公,只是普通小尾羊无髓毛,经过加工脱脂,并无特殊。”
    “何为脱脂?”
    赵祯隐约记得,曹景休好像和他提过,唐大郎有一项羊毛脱脂工艺,视若珍宝。
    “羊毛表层包裹着一层油脂,不但使羊毛变得很硬,而是异味难除。草民借助一些矿料,可以把这些油脂洗去,使羊毛如棉絮一般柔软,利于纺线织布。”
    这个时代,即使是辽国和西夏这样牧区,也只能用羊毛来制毡、制毯。
    在羊毛脱脂技术出现之前,羊毛利用价值极低,甚至可以说是垃圾一样东西。
    但是,在唐奕眼里,那不光是闪着光铜钱,还是可以倾国覆朝一大杀器。
    这也是唐奕为数不多,可以利用现有资源达到工业化项目。
    用芒硝和熟石灰反应,很容易就能得到洗毛用碱溶液。而芒硝和石灰又是极为常见天然矿产,成本很低
    赵祯拿起盒子里那一小块毛布,细细抚摸。现比棉布稍厚,手感极佳,面层还有一些细密小毛,看着就暖和。
    “大郎就是为了这种毛布要去大辽?”
    辽地产羊,唐奕既然拿出这羊毛布,自然是盯上了辽朝羊毛。
    “正是!”
    文彦博道:“宋境也大批饲羊,为何不在本国展,也可让养羊百姓多些收入?”
    “大宋缺钱啊,这等好事为何便宜了辽人?”文相公在心里呐喊着。
    唐奕苦笑。
    “不瞒陛下和两位相公,草民这项羊毛脱脂工艺,一年多以前就已经弄出来了,但是一直不敢拿出来。就算是现在,草民也只是打算到辽朝先去摸一下底子。至少五年之内,不会把毛布放出去。至于在大宋相公更是想都不用想!”
    “这是为何?”不光文彦博、富弼,赵祯也是一脸疑惑。
    在他们看来,这绝对是一件造福民生好事,为什么还不想拿出来呢?这可不是唐奕风格,要知道,这小子一甩就是一百万,眼皮都不眨,根本不是敝帚自珍之人。
    “这么说吧,草民先说一下这布造价。”
    “小尾羊每年可产毛五到七斤,而脱脂只需芒硝和石灰,这样一匹毛布造价不算羊毛费用,还不足一百文。就算是高价收毛,也勉强到棉布一半。”
    “什么?”赵祯直接就站了起来。“这么厚实布比棉布价钱还低?”
    唐奕摇头道:“这还是咱们大宋小尾羊,出毛量少。要是换成大辽毡羊,一只羊一年能出十到十二斤上好羊毛,造价更低。”
    这个时代,即没化肥,也没科学优化,棉花产量很低,亩产不过几十斤,连后世五分之一都达不到。所以棉价和布价都很高,棉大概三十五文每斤,而棉布得三百文每匹。
    文彦博也是服气,‘小师叔’真不是吹出来在他那里,就是个石头蛋子,也能让他卖出个天价来。
    富弼现在也不管什么君不君臣不臣了,走到赵祯案前,拿起毛布和毛线猛看。他现在想是,如果把这毛纺收归官権,每年可为朝廷增税多少。
    唐奕一看三人表现就知道,他们想是什么。心说,你们光看到了毛纺巨利,却不知道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兽,一但放出来,又驾驭不了,那就是吞噬一切存在。
    “草民给陛下讲一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名字就叫羊吃人!”
    羊吃人故事,来源于后世英国,飞崛起毛纺织业对农业和整个社会造成破坏性连锁反应。
    羊毛贸易巨额利润致使贵族疯狂圈地放羊,大量侵占农民耕地,使得除了一少部份贵族得利之外,百姓几乎是民不聊生。
    现在大宋和那时英国很像,既有庞大对外贸易,又有大规模国内需求用户。一但把毛纺工业放出去,可能会爆更为猛烈‘圈地运动’。到时候,百姓大面积退耕还牧,那就不是给大宋谋福,而是召祸了。
    在无法大量提高棉花产量之前,毛纺压倒性优势是不可替代。
    小小羊毛,绝对是吞噬一切存在!
    羊吃人!
    一个不好,它不但要吃人,而且还能吃了大宋!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