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宋》第63章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让昭誉久等了!”
    “若等人是范公,等多久都是值得。”
    范仲淹与陈执中对立政事堂前,对答之下更是机锋暗藏。
    李秉臣眉头一皱,越过范仲淹,对陈执中道:“真是巧了,官家急诏范公,想不到进宫第一个遇上竟然是陈相公,不知相公这是要何去?”
    一个是新政魁,一个是现任两府宰执,守旧(fqxs)重臣,李大官就差没明说,是官家诏见范仲淹,你陈执中可别挑事儿。
    但陈执中并不领意,沉着脸道:“哪有什么巧不巧,执中在此恭候多时了。”
    “....”
    “大官通融则个,执中有几言想与范公直谈。”
    “...”
    李秉臣脸色一白,面子有些挂不住了。他倒是忘了,这帮文臣急了眼,连官家面子都不给,何况他一个内侍。
    正当李秉臣左右为难之时,范仲淹出声道:“大官不必心急,老夫正好也有话想对陈相公说。”
    范仲淹算是给了李秉臣台阶,无奈之下,李秉臣只好退到一边。
    “相公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唉....”
    陈执中长叹一声,然后郑重地整了整衣冠,双掌抱于一处,高过头顶缓缓躬身,对范仲淹行了个长揖。
    “执中对不起范公,还请范公原谅责个!”
    谁都知道,新旧(fqxs)之争对范富等人不公平。说小一点,他们是为赵祯背了锅,说大了,就是这场朝争牺牲品。
    但是现实是残酷,政植不是善恶是非说得清,任谁也无法身在局中而做到是非明辨。
    此刻陈执中做为一个君子,从良心上来讲觉得对范、富等人有愧。
    但是,从政治抱负角度来说,为了更加重要东西,他不得不伤害他们,而且还要继续伤害下去。
    “昭誉言重了!”范仲淹回了一礼。“若昭誉想对老夫说话只是这句,那大可不必!”
    “当然不是!”陈执中猛然挺身神情一肃,刚刚那个举动是为了良心,而接下来他要说话,却是为了责任。
    “想说是,你不应该回来!”
    “哦?”范仲淹抿然一笑,“那相公觉得,老夫当何时回来?”
    “当你放下那股执念时候,当你回来不是为了搅局时候。”
    .....
    “老夫若说,现在已经放下了,昭誉信吗?”
    陈执中全身一僵,下意识地答道:“不信!”
    然后陈相公就看见范仲淹笑了...
    笑得极为轻蔑,笑得他脸色一阵青白.。
    “若老夫还说也不是来搅局,昭誉就更不会相信吧.?”
    “......”
    就在陈执中出现在这里前一刻,范仲淹睹物伤怀之下,还有些悲天泯人伤感。
    可是现在,面对这个惜日政敌,如今当朝相,他突然生出一种然感觉。
    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意境。
    果然是“有求“则苦啊!
    陈执中等人此时就像是热锅上蚂蚁,既盼着锅里范仲淹早点消停,又被大锅烫得生不如死。
    可是殊不知,锅范仲淹早就跳了出来,而且也消停了,正冷眼看着“蚂蚁”们在锅上乱蹿。
    而陈执中哪知道范仲淹心中所想?
    反倒被范仲淹笑意,惹出了一丝火气,冷声相讥道:“放下?即以放下,何必置名节于不顾,宁可胁迫官家,也要回京师闹上一闹?”
    “难道范公真认为,此次回京还有胜算不成?”
    ...
    “胜算?”范仲淹笑意更深了。
    “让相公操心了,老夫可不是为了什么胜算而来。”
    不等陈执中声,范仲淹脸色一变,恳切道:“昭誉兄,不得不说,今日站在这里,老夫确有不甘,因为是失败者。但是新旧(fqxs)之争已是定局,十个范希文也扳不回来了.,而且老夫此刻也不想扳回来。”
    “你...你什么意思?”范仲淹肺腑之言反倒让陈执中有些迷(xinbanzhu)茫。
    范仲淹摇头苦笑,然后学着刚刚陈执中样子,整冠躬身,长揖不起。“当年昭誉是对,新政利国却不可轻进,老夫....错了!”
    陈执中猛地倒退两步,就连李秉臣惊得目瞪口呆。
    这是范仲淹?这是那个刚正不阿、宁死不折范希文?范仲淹什么时候说过自己错了?
    “你?你要干什么?”陈执中彻底失态。一个耿直范仲淹不可怕.,一个能屈能伸范仲淹才让他不寒而立。
    范仲淹悠然一叹,“老夫老了,争不动了,朝堂上事情就拜托诸公了。要去寻找另外一条兴国之路,希望在有生之年有所斩获。”
    说完,范仲淹向呆愣陈执中一拱手,大步向前走去。
    陈执中僵在原地一语不,良久方听见身后范仲淹若有若无地吟道:
    “知者谓心忧....
    不知者...
    谓何求!!”
    直到范仲淹和李秉臣消失在廊道尽头,陈相公依然没有反应过来。
    范希文这是衡?难道辞官是真?
    陈执中举动没能影响范仲淹,反而让他心怀大开。
    只是一到福宁殿,范仲淹不由又心思沉重了起来。
    那里,大宋皇帝赵祯正在等他,而且这次阵仗还是范仲淹从来都没有见过。
    福宁殿前后两殿,后殿自然就是赵祯寝宫,而前殿则设有正堂和书斋。正堂乃是皇帝召见内臣,偶尔会见朝臣地方,而书斋则供皇帝办公之用。
    李秉承带着范仲淹进了福宁殿,不在正堂候见,却直接引着他进了旁边书房。范仲淹一进去,就见赵祯伏在桌案之上起笔批阅着奏章。
    范仲淹急忙上前一步,整冠躬身。
    “臣参见陛下!”
    赵祯抬起头露出一个温和笑容,“范卿来了...”说着,放下笔卷,绕出书案亲自把范仲淹扶了起来。
    “范卿又清减了不少,要多注意身体啊。”
    范仲淹被赵祯扶着,不由心头一热。他很清楚,赵祯之言并非是须臾收买之辞,而是自内心大仁大善。
    “让陛下劳心了,.臣还算康健,倒是陛下莫要因公废私,怠慢了身子。”
    赵祯比之两年前看上去苍老了不少,髻之中竟隐有银丝流现。要知道,这位大宋君王还不到四十岁,正是春秋正盛之年。
    “朕身子,范卿当是了解。”赵祯笑道,“注不注意并无分别。”
    “......”范仲淹一阵沉默(zhaishuyuan.cc),官家体虚,不算是什么秘密。
    赵祯引范仲淹在桌边坐下,范仲淹这时才注意到,桌上已经摆好了酒食,怕是早就准备好,就等着他来了。
    “范卿可愿与对饮几杯?”
    “臣不敢....”
    赵祯一叹,一边令李秉臣给范仲淹满酒,一边诚然道:“希文啊...”
    “今日不称你为范卿,你也莫当联是皇帝。”
    “你君臣几十载,除了为君为臣,也应该有一点师友之情吧?”
    范仲淹一怔,“陛下....”
    “朕永远忘不了,当年联羽翼未丰,满朝文武唯希文一人为朕力鉴.。”
    “那是为臣本分。”
    “没错....本分....”赵祯悠然笑道:“不忘旧(fqxs)恩,也是为人本分。”
    “今日你不以君臣侍之,从友人角度,只问你一句......”
    “陛下请问!”
    “真累了吗?”
    “....”
    终于还是绕不开这个问题。
    “你若真累了,厌倦了为大宋再出谋出力,那这就可以旨,准你回乡颐养开年!”
    赵祯有些激动.,声调越说越高,其中还带着一丝苦涩,吓得李秉臣急忙劝慰,“陛下,保重身子。”
    赵祯一挥手止住李秉臣话头儿,一瞬不瞬地盯着范仲淹,等着他回答。
    范仲淹想都没想地答道:“臣报国之心不死,从未想过要虚度一刻光阴!”
    赵祯闻言神情一暗,苦笑道:“这么说,希文真是在逼朕?”
    “臣不敢!臣非....”
    赵祯心中无比失落.,根本听不下去范仲淹要说什么。
    如果范希文也来逼他,那他这个皇帝当着实悲哀。
    令李秉臣从书案上拿来两本还没签折子。
    “希文选一个吧.!不管怎么说,新旧(fqxs)之争希文都是受苦了,这是你应得。”
    说着,起身背对范仲淹,身影寂寥难明。
    范仲淹一动不动地看着桌上折子,没有去拿。其实不用打开,他也知道里面写是什么,官家这是把难题踢到了他面前。
    他猜得没错,其中一个是晋升范仲淹为资政殿大学士,移知苏州事。这份旨之前就过,但是被范仲淹拒绝了。
    另一个是晋升龙图阁大学士,权知枢密院事旨意。
    一个是知州从邓州到苏州算是平调,一个是直升西府宰执,赵祯倒要看看范仲淹会选哪一个。
    范仲淹慢慢地从僵在一旁李秉臣手中接过酒壶,给赵祯满上一杯,悠然道:“既然陛下说,今日无君无臣,那就让希文来给陛下讲个故事吧。”
    赵祯一愣,“故事?”
    “对,故事!听完这个故事,到时候是走是留,臣听陛下。”
    “讲....”
    范仲淹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真就全没把赵祯当成一位皇帝,而是像平时和尹洙闲谈一般,娓娓道来。
    “在邓州有一座酒坊,名严河坊.....”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