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第 13 部分阅读

    波兰领土被瓜分,从世界版图上消失了。
    1791年5月3日,波兰正式颁布了宪法,被称为“五三宪法”。这部宪法是欧(shubao.info)洲历史上第部成文宪法,也是世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部成文宪法。但是五三宪法却触及了大部分权贵的利益。
    1792年4月27日,以斯坦尼斯瓦夫·什琴斯内·波托茨基和弗兰西斯克·克萨维利·布拉尼茨基为首的保守派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支持下,在圣彼得堡成立塔戈维查联盟。联盟以废除刚刚通过的五三宪法为主要目标。战争伊始,约泽夫·波尼亚托夫斯基亲王和塔德乌什·柯斯丘什科率领波军取得了几场胜利,不久之后普鲁士倒戈,国王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变节,波俄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告终。
    在这场战争中,波兰被割去大约30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国土面积减少至223000平方公里,仅剩第次瓜分波兰前的三分之。之后俄罗斯又抢走了25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普鲁士抢走了58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随后召开的格罗德诺瑟姆会议上,联盟开始第二次瓜分波兰。波兰仅存三分之的土地,波兰最后的希望,落在了这次战争中的波军指挥官柯斯丘什科和他领导的柯斯丘什科起义。然而,这次起义未得到国王的支持,最终失败了。
    波军指挥官柯斯丘什科在年半后再次领导起义。尽管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取得了些胜利,但是起义军和普奥俄联军相比,在人数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巨大;最终还是失败了。随后,普奥俄三国开始第三次瓜分波兰作为报复,波兰领土被瓜分殆尽,自此从地图上完全消失。
    日本德川幕府时期被称为“火之子”的重要辅臣是谁?
    1657年,新井白石在江户出生,他天资聪颖,是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学者,诗人。由于他性格暴躁如火,且眉间的皱纹似“火”字,被藩主土屋利直称为“火之子”。
    1679年,久留里藩被废除,土屋氏被改为旗本。新井白石成为堀田正俊的家臣。
    堀田正俊在1684年被稻叶正休所暗杀,堀田氏被迫迁往古河藩山形藩福岛藩,财政日益窘迫。新井白石被迫同堀田氏脱离关系,成为个浪人。1686年,新井白石投奔当时着名的儒学学者木下顺庵门下,学习朱子理学。新井白石的才能受到木下顺庵的赞赏,并成为加贺藩藩主前田纲纪的家臣。1693年,新井白石成为甲府藩藩主德川纲丰的心腹。
    1709年,德川纲丰在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去世后改名家宣,成为新的幕府将军。
    新井白石受到了家宣的重用,成为文学侍臣。新井白石执政期间,对政治经济外交政策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史称正德之治。政治上,他废除了以前的生类怜悯令;经济上,他重新发行货币,铸造正德小判正德丁银,试图遏制通货膨胀,同时制定海舶互市新例,缩小长崎贸易的规模;外交上,他简化了接待朝鲜通信使的待遇,缩减幕府的财政开销;神道上,他主张君权神授。德川家宣死后,新井白石奉命辅佐德川家继。然而,他的改革引起了些反对派的不满。
    1716年,德川吉宗成为幕府将军,新井白石被免去文学顾问的职务,以室鸠巢代之。新井白石从此退隐,研究儒学。
    新井白石在享保十年逝世,享年69岁。
    莫卧儿王朝的哪位皇帝号称“世界的征服者”?
    奥朗则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极盛时的皇帝1658~1707年。他于1658年即位,1659年称帝,号“阿拉姆吉尔”,意为“世界的征服者”。
    奥朗则布是位足智多谋诈残忍,并具有军事才能的君主。他在激烈的皇位继承战争中击败了3个兄弟,并囚禁了自己的父亲,终于成为帝国君主。奥朗则布在位时,帝国领土延伸到了次大陆的最南端。
    1681年,他虽然已处晚年,但亲自率领军队来到德干地区,灭掉了最后两个独立王国。莫卧儿军队首先进攻比贾普尔王国,围困比贾普尔长达18个月,这座在德干最先进最开放的城市最终被攻破。6个星期后,奥朗则布又把目标对准了德干最后个独立王国高康达。奥朗则布采取反间计,从内部攻破了这座城市。这次战争之后,整个南印度归顺了帝国。1687年,莫卧儿王朝帝国的版图西起波斯,东至孟加拉,北达克什米尔,南至科佛里河。南亚次大陆及阿富汗几乎全部统在莫卧儿帝国政权之下,帝国发展到了极盛时期。
    奥朗则布在位长达48年,他的统治伴随着17世纪的结束,直活到了88岁时的他依然大权在握。此后,奥朗则布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舍弃了阿克巴大帝以来的宗教宽容国策,向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并把他们从官僚机构中驱逐出去,从而激化了国内矛盾。
    阿克巴之所以奠定了莫卧儿王朝统治的基础,正是因为有宗教自由这根支柱,君王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而奥朗则布无疑破坏了帝国的根基。他所推行的政策是帝国最终衰落的原因之。奥朗则布晚年在历时20多年的德干战争中,直未能击败游击队,反而消耗了国力。在他死后,帝国很快就瓦解了。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怎么回事?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护国主克伦威尔去世,致使伦敦局势片混乱,率军驻扎在苏格兰的乔治·蒙克将军以保卫议会为借口,带领他的军队向伦敦进发。
    蒙克将军年轻时参加过英国同荷兰的战争,英国内战期间曾站在国王查理世边,内战后率军驻扎苏格兰。蒙克在议会被强制解散后,宣布坚决支持议会,反对解散议会的行为。1659年秋,英格兰各界人士纷纷来到他率军驻扎的特威德河畔,请他南下恢复秩序。1660年1月1日,蒙克率领部队越过苏格兰边界进入英格兰,向伦敦进发,并与驻扎在约克城的费尔法克斯的军队会合。驻扎在爱尔兰的军队和顿斯地方的海军也和蒙克采取同行动,蒙克的军队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1660年2月3日,他率军进入伦敦,随即他将英格兰的军队分为几个互不统领的部分,并将之派遣到几个不同的地方,伦敦的卫戍部队也被撤换。
    由于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而得不到群众的拥护,以弗利伍德为首的“安全委员会”不得不在1659年底辞职,将政权交回议会。蒙克将以前被“普莱德清洗”
    驱逐出议会的议员召回到议会中来。这些长老派在政治上逐渐倾向保王派。他们宣布自1648年12月“普莱德清洗”以来所制订的所有法律条文无效。然而这届议会根本无法维持国内的法纪和秩序,3月16日,不得不再宣布自行解散。自1640年11月开始的“长期议会”,在断断续续存在了约20年之后终于寿终正寝。
    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英国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中已没有任何种力量可以维持巩固的统治,人们就把目光投向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上,甚至盼望查理·斯图亚特早日返国。
    1660年4月25日,在革命前选举法的基础上选出新的届特别议会。这届议会决定恢复君主制和上院,并决定派人到荷兰去同查理世的儿子,即后来的查理二世商谈在英国复辟的问题。查理在蒙克授意下,在荷兰的布列达发表宣言,宣布复辟。
    1660年5月26日,查理二世在多佛登陆,返回伦敦登上了王位。斯图亚特王朝在英国复辟了。
    被尊称为“圣战英雄”的是谁?
    欧(shubao.info)根亲王1663~1736年凭借着军事天才殊死精神和战斗激|情,路扶摇直上,29岁便成为帝国陆军元帅。大土耳其战争期间,他在中欧(shubao.info)和巴尔干三度击溃土军,大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期,两度与法军交战。并将法国逐出意大利。
    1718年,他拿下贝尔格莱德,大胜土耳其。他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军人之,被尊称为“圣战英雄”。
    1683年,其貌不扬的欧(shubao.info)根要求从军指挥个步兵团,但由于身材矮小而被路易十四拒绝。时值奥斯曼土耳其大举进攻中欧(shubao.info),19岁的欧(shubao.info)根作为志愿人员在维也纳城下遇到皇帝利奥波德世,获准指挥个新组建的800人的龙骑兵团。他深感知遇之恩,从此把奥地利作为自己的祖国。
    在随后的十几年里,帝国军队收复了匈牙利等东欧(shubao.info)大片领地。1687年,24岁的欧(shubao.info)根由于战功卓着而被升为中将。1689年,欧(shubao.info)根率部进军意大利,多次打败入侵的法军。1693年,30岁的欧(shubao.info)根晋升为帝国陆军元帅。1694年任北意大利军团总司令,第次独立指挥作战。1697年,他再次转入东线,担任对奥斯曼土耳其作战中的帝国军总司令,同年以急袭战术取得5万对10万毙敌3万的森塔战役大捷。这次战役取得了最彻底的胜利,这也是欧(shubao.info)洲军队第次击败御驾亲征的苏丹皇帝。欧(shubao.info)根亲王,夜之间在整个欧(shubao.info)洲声名鹊起,成了打击异教徒的全欧(shubao.info)洲英雄。
    欧(shubao.info)根亲王善于利用战局,治军严明,是个擅长利用地形来精心布置防御的高手,也是个善于奇袭敌军的大师。同时,他忠诚无私,关爱士兵,备受部属的爱戴,也极受盟友的钦佩。
    他在去世之前,就已经成为欧(shubao.info)洲第名将,欧(shubao.info)洲各国提起他的大名无不如雷贯耳,三代帝国皇帝都把他视为帝国支柱。为了纪念这位在反对土耳其侵略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的英雄,欧(shubao.info)根的塑像在他202年诞辰那天竖立在英雄广场,这是维也纳皇宫范围内第个非皇室成员的纪念碑。法国皇帝拿破仑认为他是值得自己效仿的七大前辈名将之。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于什么时期?
    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不久,查理二世就授予英国海军“皇家海军”的称号,颁布了新的更为苛刻的《航海条例》,英国在海外向荷兰殖民地展开了新的攻势。然而此时的英国海军实力已今非昔比,由于克伦威尔时期对外不断征战,使得国家背负200万英镑的债务。至1660年,英国所欠外债仍高达100万英磅。全年海军拨款仅及海军预算的2/3,水兵士气低落,海军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第次英荷战争战败后,荷兰对《航海条例》十分不满,直寻求时机,想要重夺制海权。此时,新继任的荷兰海军统帅德·奈特海军上将,励精图治,改组海军。
    他调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荷兰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加紧建造大型战舰。至1664年,荷兰海军已拥有103艘大型战舰,火炮4869门,官兵21631人。
    1664年4月,荷兰在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被支英国海军远征队占领,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纽约。1664年8月,德·奈特率领8艘战舰收复了被英国占领的原荷属西非据点。1665年2月22日,荷兰正式向英国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
    这次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从1665年6月到12月,这时期英国海军占据优势;第二阶段从1665年12月到1666年9月,英荷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并且进入了相持阶段,英国的战略优势逐渐丧失;第三阶段从1666年9月到1667年7月,荷兰海军在此期间取得了优势地位。
    1666年9月10日,伦敦在遭受场大火后,英国无力再战,寻求议和。1667年6月19日,德·奈特率领荷兰舰队沿泰晤士河口而上奇袭英国,并封锁泰晤士河数月之久。
    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英国不得不放宽《航海条例》,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荷兰正式割让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这个和约实际上意味着英荷两国在殖民角逐中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第二次英荷海战随之落下了帷幕。
    你知道拉辛农民起义是怎么回事吗?
    1667~1671年,拉辛以农民为主力,发动了俄国城乡被压迫阶级和阶层反抗封建主阶级和封建农奴制国家的战争,这次战争即是拉辛农民起义。
    这时期的俄国,封建压迫不断加剧,直接国税和徭役漫无限制地增长,俄波战争和俄瑞战争,造成群众物质生活状况恶化,是这场战争的根源。农民暴动不断兴起,1662~1664年的巴什基尔起义是其中最大的次马蚤动。
    1666年,哥萨克和农民的多次起义揭开了这次农民战争的序幕。拉辛领导的农民战争分为四个阶段。第阶段从1667年到1669年,拉辛进军伏尔加河和里海以及与此有关的事件,从根本上改变了进军的内容和规模,使哥萨克的军事行动大都具有反政府和反封建性质。第二阶段从1670年年初到1670年9月初,这个阶段斯洛博达乌克兰和扎波罗热极端贫穷的“赤贫”哥萨克农民和俄国南部和中部各县的逃亡农民市民奴仆,纷纷投奔拉辛起义军。1670年春,拉辛实际上夺取了顿河地区的政权,公开反对政府的行动。第三阶段从1670年9月初到1671年2月,起义已扩展到伏尔加河中游地区扎沃尔日耶坦波夫地区和斯洛博达乌克兰的广大地区。第四阶段即结束阶段,从1671年3月到11月,起义军控制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和顿河流域部分地区。1671年4月,由于以军事统领雅科夫列夫为首的哥萨克诸缙绅的部队进行第二次征讨,拉辛被俘,1671年6月6日被处死。然而,起义军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着。1671年5月,舍卢佳克和康斯坦丁诺夫率起义大军由阿斯特拉罕出发再次北征。
    。
    第31章 近代史(3)
    8月底,沙皇军队近3万人包围阿斯特拉罕。舍卢佳克谈判时受骗被扣,沙皇许诺宽恕起义军民,因而阿斯特拉罕在11月27日不战而降。政府在他们投降后并未兑现承诺,1672年夏,开始刑讯和屠杀起义军民。拉辛农民起义失败了。
    1667年~1671年的农民战争在俄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同17至18世纪历次农民战争样,在反对俄国农奴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俄土之间进行过多少次战争?
    俄土战争是指17世纪到20世纪初期,俄罗斯帝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为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地区进行的系列战争。战争前前后后持续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其中重要的有11次。俄国七胜四败,沉重打击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权威,动摇了其在欧(shubao.info)亚大陆的统治。
    俄土两国在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所进行的战争,是俄国意在结束奥斯曼帝国和克里木汗国对俄国的侵略,合并13世纪被蒙古人侵占的黑海北部沿岸地区,取得黑海出海口,这是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俄土战争的起因主要是围绕东方问题的国际矛盾并不断尖锐化。土耳其企图对乌克兰和黑海沿岸国进行报复,俄国依靠反对奥斯曼帝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支持,力图在巴尔干半岛和高加索巩固自己的势力。
    第次俄土战争发生在1676~1681年,是由乌克兰同俄国重新合并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入侵乌克兰而引起的。最终土耳其大获全胜。1681年1月俄国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确定第聂伯河为两国边界。
    第二次俄土战争1686~1700年是俄国反对奥斯曼帝国侵略的斗争的继续。随后,俄土之间又进行了第三次俄土战争1710~1711年第四次俄土战争1735~1739年第五次俄土战争1768~1774年第六次俄土战争1787~1792年第七次俄土战争1806~1812年第八次俄土战争1828~1829年第九次俄土战争1853~1856年和第十次俄土战争1877~1878年,第次世界大战传统上被认为是第11次俄土战争。
    通过11次俄土战争,俄国疆域的南部边界伸展到黑海,西部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东部边界越过高加索山脉,变得空前广阔。但由于常年战争,俄国经济发展滞后,远远落后于欧(shubao.info)洲资本主义国家。
    谁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
    彼得世1672~1725年,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于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是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彼得大帝被认为是俄国最杰出的沙皇。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国变成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世的尊称。
    1672年6月9日,彼得生于莫斯科。在彼得还不到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姐姐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做了几年摄政王,直到1689年退位,彼得才掌握了实权。
    彼得大帝掌权时,沙俄还仍然是个落后的国家。1697至1698年间,彼得到西欧(shubao.info)进行了次长途旅行,也是为他随后的统治定下了基调的旅行。1698年,彼得大帝从西欧(shubao.info)归来,引进国外新式武器和战略技术,还建立了支强大的海军。经济上,他大力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允许企业主买进整村的农奴到工厂做工,批准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同时他还派遣年轻人到西欧(shubao.info)去学习。政治上,他进行了历史上着名的彼得大帝改革,以建立完整的中央集权统治为目的,加强工作效率。社会问题上,彼得也主张实行西方化。在他的统治下,城镇规模扩大了,资产阶级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俄国在彼得大帝的领导下,在南部与土耳其交战,在北部与瑞典交战。与土耳其初战告捷,于1696年攻克了亚速港,从而给俄国开辟了通往黑海之路。但是在他的统治晚期,土耳其在战斗中占了上风,1711年俄国被迫把亚速港交还给土耳其。1712年,他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从此,圣彼得堡就成了俄国与西欧(shubao.info)交往的主要地点。
    彼得大帝精力充沛,热心俄罗斯国家的福祉,也为俄罗斯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生。他在位期间积极兴办工场,开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因此,他被誉为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的奠基之作是由谁创作的?
    孟德斯鸠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着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shubao.info)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他的《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着作,是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奠基之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shubao.info)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
    1689年1月18日,孟德斯鸠出生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1726年,他卖出了世袭的波尔多法院院长职务,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他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着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734年,孟德斯鸠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1748年,《论法的精神》发表,这是部综合性的政治学着作,同时也是他最重要影响最大的着作。
    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尤其是他的法制思想三权分立思想君主立宪思想,对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谢林黑格尔也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孟德斯鸠擅长理性分析,以严谨着称,因而其学说成了后来西方统治者的镜子。
    他主张三权分立,强调法的精神和法治,在实行上孟德斯鸠的设想显然更具有制度保障。他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但又不是个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而是名自然神论者。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他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
    孟德斯鸠宣传启蒙思想,为激发法国大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做出了卓越贡献。
    谁被誉为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
    伏尔泰1694~1778年,在文学哲学和政治等众多方面都有着杰出的成就,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他被公认为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shubao.info)洲的良心”。
    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亦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
    1726至1729年,伏尔泰避居英国。他潜心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1734年回国后发表了《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书,公开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1746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同时,他还指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哲学方面,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推动者”。他鄙视人民大众的劳动,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
    伏尔泰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他主张开明的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和平等。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整整个时代。”伏尔泰支持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伏尔泰在18世纪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事迹值得后人为之称颂。
    阿散蒂战争是在哪年爆发的?
    阿散蒂是指17世纪末~19世纪末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人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7世纪末与近邻各部落组成联邦,建都库马西。1805年,两名叛变的阿辛邦酋长逃往芳蒂邦避难。芳蒂邦依仗英国的庇护,拒绝阿散蒂的引渡要求,导致第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
    联邦最高的阿曼汗酋长是阿散蒂国王,他是整个联邦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却只拥有库马西地区的土地和产权。各邦的阿曼汗参加阿散蒂联邦酋长议事会,是平等的员,阿散蒂王无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但他们要宣誓效忠,交纳贡赋,遵守贸易规章,战时要提供支部队参战。阿散蒂联邦这种松散的联合方式被英国所利用,英国挑拨阿坎人各邦同阿散蒂国王之间的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扩张政策。
    1805年,第次阿散蒂战争爆发。1806年5月,阿散蒂军在阿波拉镇击败英军支持的芳蒂军主力,英国人被迫交出了逃亡的阿辛酋长,承认整个芳蒂地区属阿散蒂联邦。
    1809年,阿散蒂军队撤离,芳蒂邦宣布自立,同时派兵攻打阿克拉和埃尔米纳要塞。1811年和1814年,阿散蒂王两次出兵平息沿海各邦的战乱。1816年,芳蒂地区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
    1824年,英国总督麦卡锡借口名英国警察被杀,向阿散蒂发动侵略战争。英军在邦萨索战役中大败,麦卡锡负伤自杀。1826年,阿散蒂军在卡塔曼索战役中战败。
    1844年,英国和黄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1863年因英国拒不交还阿散蒂逃犯,战事再起。
    1872年,英国同阿散蒂联邦又爆发战争。1874年3月14日双方签订了福梅纳条约,阿散蒂被迫割地赔款。
    1896年,英军再度占领库马西,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佩世等被流放塞舌尔群岛。
    1900年,英国总督无理要求阿散蒂人交出作为民族意志和国王权威象征的金凳子,阿散蒂人民发动武装起义,但以失败告终。1902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直辖殖民地。
    18世纪中叶领导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是谁?
    1737年,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1695~1775年袭父位成为萨法德区酋长。18世纪中叶,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成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
    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自幼跟随其父左右,襄助政务,过着戎马生活。1705年,他自任阿克酋长兼教长。38岁时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继承父位。当时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权力日趋瓦解,代表奥斯曼政权的帕夏总督和帝国驻军地方派系之间矛盾重重,各自为政。独据隅的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决心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乘俄土战争之机,求助于俄国,希望能够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18世纪中叶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领导巴勒斯坦黎巴嫩人民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他面秣马厉兵积聚力量;另方面和什叶派人尽释前嫌携手合作。然后,出兵征讨扩张势力。1742年,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占领了太巴列拿撒勒等地,声威大振。1750年,他毅然宣布不再受谢哈卜家族酋长的管辖。他在阿克定都,所辖地区实际上成为个独立国家。
    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宣告独立后,励精图治,在整军经武加强团结巩固防务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措施。
    与此同时,大马士革总督之子达尔维希在黎巴嫩山区征募了2万5千名士兵,并围攻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1771年10月2日,两军在赛伊达城郊激战,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告捷。
    1774年,俄土签订《楚库克·凯那尔吉和约》后,奥斯曼帝国趁俄国海军撤离黎巴嫩海域之机出兵讨伐。
    1774年,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与俄国等国家订立的反奥斯曼共同协议成为纸空文。
    奥斯曼军出重金收买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的部下,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的卫队长接受了敌人的贿赂开城投降,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被杀,他所建立的独立国家从此陨灭。
    尽管扎希尔·欧(shubao.info)麦尔反对奥斯曼帝国统治的独立斗争失败了,但他在独立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坚贞不屈奋不顾身的精神,使他成为了巴勒斯坦黎巴嫩地区“独立运动的先驱”。
    带领瑞典称霸波罗的海的皇帝是谁?
    查理十二世1682~1718年于1697年即位,时年15岁,成为发萨王朝的第10代国王。欧(shubao.info)洲三十年战争后,查理十二世统治时期的瑞典称霸波罗的海及其沿岸地区。
    查理十二世即位后成为了瑞典军队统帅,拥有在欧(shubao.info)洲北部首屈指的武装力量,计海军战列舰42艘,陆军15万人。而当时与瑞典对抗的北方同盟,总共只有军队8.5万人,计俄国4万波兰萨克森2.5万丹麦2万,除丹麦外,俄波都没有海军。查理十二世18岁时率军出征,屡获大胜。
    1700年5月,查理十二世率军进攻丹麦,8月即打败对手,迫使丹麦退出战争。
    11月,查理十二世率军8000人回援纳尔瓦要塞,击败俄国3万余人的围攻部队,举震惊欧(shubao.info)洲。1701年开始查理十二世在波兰萨克森境内屡获胜利,1706年,歼灭了波萨军队,迫使萨克森选帝侯兼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放弃波兰王位,转而同瑞典结盟。
    1707年秋,查理十二世在西线战事结束后,立即将5万余人说10万人集结在波兰东部,准备东征俄国。沙皇彼得世采取坚壁清野政策,避免不利决战。瑞军进攻受挫,被迫改变直奔莫斯科的计划。1709年春末,查理十二世率军3万余人围攻俄国要塞波尔塔瓦。波尔塔瓦的守军不过4200余人,但查理十二世打了3个多月仍未能攻陷这座城。6月27日,彼得世率军4.2万人有火炮72门实施反攻。
    查理十二世在决战前夕亲自策马侦察,不幸受了重伤,致使瑞军几乎全军覆没。
    1711年7月,俄国在进攻土耳其的战争中战败,与土签订停战协定,归还了亚速海并允许查理十二世过境回国。查理十二世因此得以返回瑞典。
    查理十二世回国后大力实行改革,企图恢复国力,但彼得世没有给他喘息时间。1713~1714年,俄军连续发动了对瑞典的陆海进攻,迫使瑞军撤出了芬兰。查理十二世于1718年率军进攻挪威,同年12月战死,最终使瑞典丧失了波罗的海的霸主地位。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怎么回事?
    《
    第32章 近代史(4)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从1701年开始直持续到1714年,是场欧(shubao.info)洲大部分国家参与的王位争夺战。起因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法国的波旁王室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为争夺西班牙王位而发动战争。其实质则是诸列强借王位继承问题进行了场空前规模的殖民地大掠夺,并且主要斗争矛头指向的是法国。
    西班牙在16世纪时,曾是欧(shubao.info)洲的殖民强国。到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西班牙受到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国内经济落后,国势日衰。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二世1665~1700年在位死后无嗣。
    1700年,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英法荷奥等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查理二世在生前曾立遗嘱,将王位传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之孙安茹公爵腓力,但规定法西不得合并。奥地利皇帝利奥波德世企图让其次子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的王位。法国国王于1701年宣布腓力为西班牙国王,称腓力五世1700~1764年在位,同时侵犯西班牙领地尼德兰。
    英国不愿意看到法国借此独霸欧(shubao.info)洲,因而与荷兰等国家结成反法联盟支持奥地利的查理大公继承西班牙王位。1701年3月,战争爆发,主要战场在意大利尼德兰德意志和西班牙。1703年,反法同盟在奥克斯塔特打败了西法军队。经过1706年的都灵战役和拉米伊战役及1708年的奥德纳尔德战役后,法军被迫退出战场。
    1706年7月2日,查理大公进驻马德里。1707年4月25日,法军在西班牙的阿尔曼萨打败高尔韦的部队,占领了巴伦西亚穆尔西亚阿拉贡地区,腓力五世实际上统治了西班牙的广大地区。1710年,查理大公再次进入马德里。1711年,战局又转为有利于法国。同年奥地利的查理大公因其兄亡故而继奥地利王位和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称查理六世1711~1740年在位,英荷随即改变了贯的立场,1713年4月,在荷兰的乌得勒支与法西签订《乌得勒支条约》,次年又签订《拉施塔特和约》。腓力五世被承认为西班牙国王。
    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英国通过这场战争夺取了大量的法国海外殖民地,巩固了海上优势,削弱了法国的欧(shubao.info)洲霸主地位,法国不再称霸欧(shubao.info)洲。
    《社会契约论》是谁的着作?
    让·雅克·卢梭于1712年6月28日出生在瑞士日内瓦个钟表匠的家庭。后来他成长为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着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重要作品。
    1728年,16岁的卢梭只身离开日内瓦。1750年,卢梭时年30岁。第戎科学院开展了次有奖征文活动,题目是《论科学与艺术是否败坏或增进道德》,卢梭的论文论证了科学和艺术进展的最后结果无不益于人类,获得头等奖,举成名。随后他又写出了许多其他着作,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
    从1762年起,卢梭由于写政论文章,与当局发生了严重的纠纷。卢梭在创作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的理性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哲学方面,卢梭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社会观方面,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教育方面,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1762年,卢梭最重要的着作《社会契约论》出版,这本书的内容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着作之。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人们联合在起,以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这种思想后来成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的根本指导思想。
    卢梭依着对启蒙运动的重要贡献,成为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汉诺威王朝存在于什么时期?
    汉诺威王朝,是指于1692~1866年间统治德国汉诺威地区和1714年~1901年间统治英国的王朝。
    汉诺威王朝是德国布朗史维希王朝的分支之,因此又称为布朗史维希王朝汉诺威分支。汉诺威王朝和布朗史维希王朝的前身,都是韦尔夫王朝。布朗史维希王朝吕能堡分支,经过多年发展后,在1692年成为汉诺威选侯国。自此以后,王室人员以国为姓氏,改称为汉诺威分支,亦即是汉诺威。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詹姆斯信奉新教的女儿玛丽和安妮陆续继位,但不幸的是二人驾崩后都无存活子嗣可继承王位。英国国会为避免英国王位再次落入天主教徒手上,通过《1701嗣位法》,规定:若1689年《权利法案》中所规定的继承人全部无子而亡后,王位由英王詹姆士世的外孙女,汉诺威选帝侯夫人苏菲亚和她的新教后代继承。这部法律使当时英国王位继承序列头50名的王室成员都失去王位继承权,因此导致了数次因王位争端而起的冲突。
    1707年,由于在英国本土的最后三位斯图亚特君主均无子嗣成活至成年,英格兰和苏格兰议会合并,两国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714年,安妮女王驾崩。位于王位继承序列第52名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世,根据《1701嗣位法》,最终于1714年继位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直至1727年驾崩。自此,斯图亚特王室对英国的统治正式终结,改由汉诺威王朝统治。
    汉诺威和大不列颠王国以及爱尔兰自1714年起结成共主邦联,汉诺威选帝侯开始兼任英王。1803年,法军占领了汉诺威选帝侯国。1814年拿破仑倒台后,汉诺威在列强同意下,被升级为王国。
    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位君主是维多利亚,此后,帝位随英国王位传予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日本享保改革是由谁实行的?
    日本的享保改革是指从1716年到1745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