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读这本就够了》第 9 部分阅读

    斯王国国王埃格伯特约公元775~公元839年,是韦塞克斯王国王位合法继承人,他是名义上统英格兰的第位国王。
    埃格伯特大约生于775年,是西撒克逊王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前任西撒克逊国王伊尼的兄弟伊吉尔德之后裔,艾尔蒙德之子。公元786年,西撒克逊王国的王位被“家谱不明”的勃屈力克所窃取。勃屈力克深恐埃格伯特夺其王位,将他驱逐出境,埃格伯特避难于查理大帝的朝廷,西撒克逊王国和法兰克王国在他三年避难时期建立起了友好关系。同时,埃格伯特还从他的恩人查理大帝那里学得了不少治国之道。
    公元802年,勃屈力克逝世,西撒克逊王国的“贤人会议”致推举埃格伯特为王,埃格伯特从此结束了数年的流亡生涯。他在登基以后,首先整顿国内纪纲,然后开疆拓土。当时,英格兰南部各王国地狭人稀,易于驾驭,唯麦西亚王国因其称霸中原,兵威显赫,最为可畏,从而成为埃格伯特的头号敌人。公元823年,埃格伯特击败麦西亚国王于艾兰顿,即今威尔特郡之劳顿,它摧毁了麦西亚国王的霸主地位,成为了盎格鲁·撒克逊的历史转折点,威塞克斯变为诸王国中最强大的王国,埃格伯特跃而为肯特苏塞克斯萨雷和埃塞克斯的霸主,并于公元829年全面征服麦西亚王国,而在这时,诺森伯里亚王国内部为争夺王位,无力御敌,只好束手称臣。自此,埃格伯特名义上统了七国,这个统的国家叫做英格兰。
    埃格伯特于839年去世,其长子艾塞尔沃夫继位,而由其次子亚塞尔斯旦统治已经降服的肯特王国埃塞克斯王国萨里王国和苏塞克斯王国。
    什么条约成为划定近代德意法的国土雏形的尖刀?
    在843年8月的《凡尔登条约》和870年的《墨尔森条约》签订之后,近代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兰西三国领土的雏形自此形成。
    《凡尔登条约》是欲以分割法兰克人的查理曼帝国的条约,这条约预示近代西欧(shubao.info)国家的形成,也是查理曼帝国瓦解的第阶段。路易世查理大帝之子曾经安排由第个妻子所生的三个儿子继承产业,但从公元829年起,他又想把大部分领地分给第二个妻子所生的小儿子后来的秃头查理二世,从而引起长子的数次造反。
    公元840年路易世死后,其长子洛泰尔即位。翌年,路易世的另两个儿子日耳曼人路易和秃头查理结成联盟,反对洛泰尔,展开内战。公元842年,洛泰尔战败求和,次年8月,加洛林帝国皇帝路易世的三个儿子,日耳曼人路易秃头查理和洛泰尔在凡尔登位于今法国东北部签订了分割国土的条约,即《凡尔登条约》。
    条约规定了加洛林帝国分为三,洛泰尔承袭帝号,并分得意大利中部与北部以及莱茵河和阿尔卑斯山以西,埃斯科斯海尔德河默(zhaishuyuan.cc)兹河索恩河和罗讷河以东地区,称中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分得洛泰尔领地以西地区,称西法兰克王国;日耳曼人路易分得莱茵河以东地区,称东法兰克王国。
    公元855年,洛泰尔去逝,他的三个子嗣,再次把中法兰克王国分为三份,各自管理自己的领地,分别是北部的洛林与普罗旺斯及南部的意大利。可是,管理北部两片领地的儿子相继在公元863年和公元869年去逝,这使得西法兰克及东法兰克的君主共同把中法兰克王国瓜分。最后,西法兰克及东法兰克瓜分了洛林和普罗旺斯两地,而意大利则继续维持现状。
    在瓜分洛林和普罗旺斯两地的时候,他们又在今日荷兰的墨尔森签署了另项条约,即《墨尔森条约》,从而基本上确定了近代意大利德意志和法兰西三国领土的雏形。
    谁是“长腿爱德华”?
    生于公元1239年的亨利三世之子爱德华世,于公元1272年即位为英国国王,又称“长腿爱德华”“苏格兰之锤”因他对苏格兰人民的镇压或“残忍的爱德华”,他奉行积极的内外政策,使英格兰成为当时欧(shubao.info)洲的重要大国,他是金雀花王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
    英俊的爱德华世,身材高大有双极长的腿大概和躯干的比例符合黄金分割,因此有个外号“长腿”。他击败了威尔士的末代君主李威林,并顺利夺得他的王国,是个敢于冲锋陷阵并武运亨通的武士级国王;而后进攻苏格兰,虽然最终也未能达到完全控制苏格兰的目标,但却为今天的统的英伦三岛打下最初的基础,因此也被称作是“苏格兰之锤”或“残忍的爱德华”。
    虽然他在对外政策上的确十分狠毒,但是在英格兰历史上他也算得上是位军事才能和政治铁腕都极为不凡的伟大君主:
    首先,他完备了英格兰的军事制度和各个兵种。之前,西欧(shubao.info)各国在军事上都是重骑兵轻弓兵的,而弓兵的潜在威力在爱德华世的手上被充分挖掘出来,他不仅召集了支装备精良的重铠骑兵,并开创了长弓兵的先河。同时,他创造了先用弓兵扰乱敌方战阵,骑兵跟上冲击的战术,几十年后其嫡孙英王爱德华三世正是凭借他所缔造的英格兰军队和战术,横扫法国,取得了“英法百年之战”前期的辉煌胜利。
    其次,“大宪章”制度是在英王爱德华世时被得到了最终确定。“大宪章”在他的祖父英王约翰手里被签订时仅仅只是个象征性的妥协文件,由于国王要维护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不得不与贵族议会苟合。没有想到的是,“大宪章”在爱德华手中非但没有削弱或者限制王权,反而,定程度上保证了国王的权利,爱德华的军事政治才能由此可见斑。
    英国资产阶级什么时候开始圈地?
    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1415世纪农奴制解体过程中就开始圈地了。
    他们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限制甚至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
    15世纪末以后,世界商路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正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工商业发达的英国东南部农村地主看到英国对外贸易大大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殖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首先圈占公有土地开始圈占土地,后来又圈占小佃农的租地与公簿持有农的份地,此后些贵族也加入圈地行列,许多小农的土地被圈占,农民不得不远走他乡到处流浪。
    1617世纪,随着英国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圈地运动借城市的兴起,以及对农产品的需求大增进步高涨。英国政府在公元1688年以后制定大量使圈地运动以合法的形式进行的立法,公开支持圈地,规模更大,根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圈地运动,英国有六百多万英亩土地被圈占。
    工业革命开始后,城市人口剧增,贵族地主为了生产更多的肉类和粮食供应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城市,不断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加速进行圈地,出现圈地建立大农场的热潮。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资本主义英国的统治阶级以加快圈地运动来获得巨额财产。
    18世纪,《公有地围圈法》的通过,使更大规模用暴力把农民共同使用的公有地农民对公有地有使用权,而西方法律中使用权也是种财产权强行夺走,然后据为私有的圈地运动成为可能,英国的圈地运动直到1845年才逐渐结束。
    《济贫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公元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个新法案:《济贫法》,用以应对圈地运动以后英国偷盗者乞讨者增多,社会不安因素急剧增加的局面。从此之后,英国颁布的关于社会救济的法律直延续到1948年。
    16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迫使众多农民背井离乡,沦为流浪汉,失业现象日益严重,英国统治者被迫考虑救济贫民问题。公元1572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开始征收济贫税,后来又设立教养院,收容流浪者,并强迫其劳动,更于公元1601年颁布了英国第个重要的《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法官被授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
    继《济贫法》之后,斯图亚特王朝于公元1662年又通过《住所法》,规定贫民须在其所在的教区居住定年限者方可获得救济。公元1723年的《济贫法》更进步规定设立习艺所,受救济者必须入所。公元1782年的法律又作出相反规定,把原料发给有劳动力的贫民在家作工,只把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集中起来救济用以克服法律在执行中的弊端。
    1795年5月,伯克郡济贫官员就公元1793年对法战争开始后,各地发生抢粮事件在斯皮纳姆兰村开会,决定向收入低于公认最低生活标准的工人提供补助,也就是“斯皮纳姆兰制”,以此来缓和阶级矛盾。
    公元1834年议会通过《济贫法修正案》,这是公元1601年以后最重要的济贫法,史称新济贫法。该法改“斯皮纳姆兰制”的家内救济为受救济者必须是被收容于习艺所中从事苦役的贫民,但是所内的生活条件极为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劳动者的“巴士底狱”。
    20世纪以来,济贫法的重要性逐渐降低。英国于1946年和1948年分别通过了《国民保险法》和《国民救助法》,而卫生部主管的社会保险已经完全代替了济贫。至此,济贫法失去作用。
    英国历任国王中谁的婚姻最具政治意义?
    爱尔兰领主亨利八世公元1491~公元1547年是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亨利七世之子。他的父亲本来只是王室远亲,后来在战场上夺取王位,开创了都铎王朝。
    1509年,亨利八世继承王位。他的婚姻是英国历任国王中最具政治意义的位,共有六位皇后。
    亨利八世登基之后,先后娶了6位夫人,他的婚姻问题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但由于国内外的政治原因,他的六任皇后都没有好的结果。第个妻子被迫离婚;第二个妻子就是安妮·博林在为他生了个女儿伊丽莎白即后来的伊丽莎白世女王之后不久,因为政治原因,被以通罪砍头处死;第三个王后珍·西摩在公元1537年生下太子爱德华后因肺病死去;公元1540年亨利八世与安娜·克利夫斯结婚后又协议离婚;两年后他又以通罪处死了第五个王后凯瑟琳·霍华德;公元1543年他与凯瑟琳·帕尔结婚。此外他亦有大量情妇及私生子,这种不可避免的悲剧再重演与国内外政治斗争密切相关。
    ..
    第21章 中古史(8)
    可以说,亨利八世的后事更具政治意义。亨利八世于公元1543年临死时设下遗嘱,由爱德华与他的后代继位;如果爱德华没有后代,爱德华死后由玛丽和她的后代继位;假如玛丽没有后代,玛丽死后由伊丽莎白和她的后代继位。他没有想到如此严密的安排最终会因三位继承人都没有后代而失去意义。伊丽莎白世去世后,都铎王朝也终结了。
    亨利八世在位38年,这期间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体制文化思想宗教各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亨利八世于公元1547年1月28日留下个接近破产的国家,病逝于温莎。遗嘱任命十六位主要是改革派的新贵族组成枢密院,辅佐9岁的爱德华六世。
    谁是英国的“童贞女王”?
    英格兰王国与爱尔兰女王伊丽莎白世公元1533~公元1603年,是都铎王朝的第五位君主,也是最后位君主。因其终身未嫁,被称为“童贞女王”。
    伊丽莎白世即位后,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兰的统,而且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后,使英格兰成为欧(shubao.info)洲最强大的国家之。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间开始确立,英格兰文化也在此期间达到了个顶峰,涌现出了诸如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这样的着名人物,伊丽莎白世的统治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伊丽莎白时期”,亦称为“黄金时代”。
    诞生在伦敦的格林尼治普雷森希宫的伊丽莎白,是亨利八世和他的第二个王后安妮·博林唯幸存的孩子,她出生时就被指定为王位继承人,但是由于她父母是按新教教规结婚的,天主教认为她是个私生女。
    伊丽莎白在古典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等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着名的人文主义者罗杰·阿斯坎是她的教师。在凯瑟琳·帕尔与她的其他教师的影响下伊丽莎白成为了个新教徒。在她统治期间她可以说和写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与希腊语六种语言。公元1558年,伊丽莎白的姐姐玛丽无子而亡,伊丽莎白成了她的合法继承人,英国国会重申了亨利八世国王规定伊丽莎白作为继承人的安排。
    公元1559年1月15日,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被加冕为女王。成为国王后,她让人大跌眼镜,直没有结婚。
    由于伊丽莎白从未结婚,因此也就没有给王朝留下个合法的继承人,亨利八世的最终目的在伊丽莎白死后而灰飞烟灭。至此,强大的都铎王朝灭亡了。
    你知道“沉默(zhaishuyuan.cc)权”最早出现在哪里吗?
    我们在观看警匪片时,常常会看到警察在明确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沉默(zhaishuyuan.cc)权,即对司法人员的讯问可以不予回答的场景:警察脸严肃地对保持沉默(zhaishuyuan.cc)的犯罪嫌疑人说:
    “你有权保持沉默(zhaishuyuan.cc),但你所说的切都将作为呈堂证供。”这项权利来源于17世纪发生在英国伦敦李尔本受鞭笞案。
    这个案件对于沉默(zhaishuyuan.cc)权的确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公元1639年的天,英国官方认为李尔本贩运的几本书里有“煽动性的文字”,便将其查获。并以“贩运禁书”及“煽动反政府邪说”的罪名逮捕了李尔本,押往伦敦进行审判。法庭强迫李尔本宣誓作证,但他严词拒绝。
    李尔本大声说:“任何人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回答那些会将自己带入到各种犯罪的问题,即使是装模作样也不可以。”最后,法官恼羞成怒(shubaojie),以“藐视法庭”为由,决定对他施以鞭刑。李尔本被拖到伦敦塔下的广场上行刑,李尔本十分愤怒(shubaojie),他大声痛斥审讯的不公,围观的民众对他的遭遇很是同情,对法庭的野蛮做法感到愤怒(shubaojie)。
    在英国人的观念中,人们除了对上帝的自愿忏悔,任何人都不得剥夺别人的权利,使他们低头。看到李尔本受鞭打的惨状,民众群情激愤,高呼:“权利!权利!沉默(zhaishuyuan.cc)!
    沉默(zhaishuyuan.cc)!”
    意思是说即使沉默(zhaishuyuan.cc),也是人们该有的权利。
    公元1640年,李尔本呼吁议会通过法律确立反对强迫自证其罪的规则。公元1641年,议会掌权,宣布禁止在审讯中使用宣誓制度,同时宣布李尔本案判决不合法,沉默(zhaishuyuan.cc)权开始萌芽。
    公元1688年,国王詹姆斯二世对七个违抗他关于执行极端主义的法律和命令的主教提出起诉,在审判中,主教圣克罗夫特说:“我有权合法地拒绝发表任何可能使我自证其罪的言论。”七个主教都声称他们有保持沉默(zhaishuyuan.cc)的权利。陪审团裁决七主教无罪,这就以判例法的形式在西方国家中最早确立了沉默(zhaishuyuan.cc)权制度。
    公元1912年,英国又通过《裁判规则》等法律,对沉默(zhaishuyuan.cc)权的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谁是英国历史上唯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国王查理世公元1600~公元1649年是英国历史上唯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詹姆士世与丹麦公主安妮的第二个儿子查理世,在苏格兰长老派来的老师的教导下,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公元1625年继位。查理执政的最初几年,英国处于与法国和西班牙双线作战的状态中。由于议会不信任白金汉而拒绝给他战争拨款,他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比如向富有臣民强行借款,并监禁拒不借款的5名爵士;让士兵住进民宅白吃白喝;典卖妻子嫁妆;不经议会批准而征收关税等。
    公元1625年和1626年的两次议会都表示,不信任国王和英军统帅白金汉。国王为了钱竟然连老婆的嫁妆都卖了,走到这个地步也真是无奈。公元1642年8月22日,查理在诺丁汉祭旗,打响了第次内战英国内战。但是在不久之后的公元1647年,查理世落入了托马斯·费尔法克斯和奥利弗·克伦威尔统率的打了胜仗的圆颅党手中。
    由于军事领袖们认定是国王发动的对人民的战争,决定国王必须接受审判,下院这时也清洗了与怀特岛上的查理议和的和平派。公元1649年1月,个高级法庭建立起来,国王被带到威斯敏斯特大厅受审。
    由于查理世从最开始就认为这个法庭是不合法的,因而也不为自己的行为认真辩护。1月27日,在由135名人员组成的特别法庭中,有59人签署了由克伦威尔下达的以“背叛他的国家,背叛他的人民”的罪名处死国王查理世的命令。
    公元1649年元月30日早晨,结束了查理世49岁的生命。周后,查理世的尸体在温莎城堡被秘密掩埋。查理世成为了到目前为止英国历史上唯位被公开处死的国王。
    英国农民于何时发动反圈地运动的“凯特起义”?
    公元1549年6月20日,在英国诺福克郡温姆镇上,爆发了场由小贵族领导的,农民和流浪者参与的反圈地运动的大起义,即是历史上着名的罗伯特·凯特兄弟领导的农民起义。
    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养羊业的收益超过农业的倍以上,新贵族为了把大片的土地圈围起来做牧场养羊,便利用暴力退佃等方法,将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在圈地运动中,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流离失所,全国到处充斥着流浪者。据统计,当时伦敦人口只有十万多,然而有5万多都是流浪者。英国社会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加剧。
    面对这种情况,农民为了生活纷纷起来反对圈地。英国的诺福克郡温德姆镇是圈地运动最严重的地区。这里的农民在个深夜拆毁了地主圈地的栅栏,这次事件成为这次起义的开端,小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成了起义的首领。起义迅速波及全郡,广大农民纷纷起来反抗。公元1549年7月初,起义军就发展到两万多人,在起义的过程中,起义军起草了准备提交给国王的29条纲领。
    英国政府对付凯特起义采用两种方式:欺骗与镇压。方面假意答应农民的部分要求,另方面又派兵进攻起义军的营寨。但他们的阴谋很快就被农民粉碎,之后,农民占领了诺福克郡首府诺里季。政府军在镇压了其他地方的农民起义之后,派瓦维克伯爵率领15000外国雇佣军勾结当地贵族武装共同镇压起义。
    1549年8月底,农民起义在本国与外国的联合进攻下被击败,3500余农民战死,俘后被处死的有300多人,凯特兄弟2人也被俘处死。凯特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圈地运动在定范围定时期内有所收敛,农民的土地权利得到了扞卫。
    哪场战役使克洛维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说到法兰克王国,不得不提的就是着名的苏瓦松战役。它对法兰克王国来说是场决定性的战役,因为它使克洛维成为法兰克名副其实的国王,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些日耳曼人的“蛮族”国家,主要有占有了欧(shubao.info)洲西部的西哥特王国,包括现在的西班牙与法国西部,占有意大利的东哥特王国,以及占有了现在的法国和德国的大部分的法兰克王国。法兰克人生性强悍,能征善战,是天生的战士,在这三个“蛮族”国家中,也以法兰克的势力最为强大。
    公元3世纪,法兰克人在罗马帝国日薄西山之时,乘机崛起,渡过莱茵河,到处抢占罗马人的地盘,第个便征服紧挨在其南边的罗马帝国高卢行省。
    公元486年,立志要统法兰克的“海滨法兰克人”克洛维在继承法兰克王位五年后,率军从高卢北部动身,向南部的罗马残余部队发动进攻,在巴黎南部的苏瓦松展开激战。罗马军人万万也无法预料,法兰克人的爱好就是打仗,他们不会恐惧,因为只有战死才能让他们倒下。在战争中,法兰克军人灵巧地用盾牌护身,如疾风般冲向敌人,几乎要抢在掷出去的标枪的前头,他们好像游戏样扔自己的战斧,远远飞砍敌人,常常百发百中。克洛维凭借骁勇善战的法兰克军队最终战胜了罗马将军西阿格留斯及其所率的军队,夺取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
    苏瓦松战役对于法兰克来说是场决定性的战役,它为法兰克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得法兰克王国最终得以建立,并且确立了克洛维对法国的统治。
    法兰克王国的创立者是谁?
    法兰克王国的创立者是图尔内的法兰克国王希尔德里克世的儿子克洛维。公元481年,克洛维在其父亲死后成为萨利克法兰克人部落首领,他竭力向南推进,在向罗马帝国的高卢的扩张过程中,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公元486年,克洛维世在苏瓦松战役中战胜了高卢的末代统治者,罗马帝国的将军西格里乌斯。这场胜利使他拥有了高卢南部的大片土地,在臣民的拥护之下,克洛维正式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命名为墨洛温王朝公元486~公元751年,克洛维世即为法兰克王国的第任国王。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为其以后的领土扩张准备了条件。公元500年在克洛维岳父西哥特国王戈迪吉塞尔以西哥特王国肥沃的土地为酬的求助下,羽翼渐丰的克洛维以助其平复宫廷斗争为由,出兵攻入西哥特。克洛维于公元507年和河滨法兰克人以及阿摩里卡人联合,再次攻入西哥特王国,尔后把西哥德人赶往了西班牙,夺取了西哥德在高卢内的土地。
    打败了西哥特王国后,克洛维又开始打起曾与他合作过的河滨法兰克人的算盘。
    出于自己国家连年征战和河滨法兰克人天生英勇的考虑,克洛维没有采取正面作战,而是精心策划了个阴谋。他派人邀请河滨法兰克人首领之子克洛德里克来参加宴会,暗中却指点克洛德里克夺权,不久河滨法兰克人首领被暗杀的消息传来,克洛维又派出勇士装作庆贺克洛德里克将其暗杀。事后,克洛维不但装作毫不知情,还假惺惺地表示愿意接受河滨法兰克人作为臣民,群龙无首的河滨法兰克人只好臣服。
    公元511年11月27日,克洛维世逝世,葬于法国巴黎圣德尼基督教堂。他的四儿子分别继承了他的领土,并建立起苏瓦松巴黎奥尔良和兰斯王国。公元751年,墨洛温王朝建立,结束了这种割据的局面。
    谁是法国当之无愧的“铁锤”宫相?
    查理·马特公元688~公元741年,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末期的宫相,他因战功卓着,被称作当时的“铁锤”宫相。
    法兰克王国的宫相职,原本只是国王宫廷总管,负责掌管宫廷财务与王室地产,后来权力日重,逐渐开始代替国王主持王室法庭,统率军队,经管官员任免和土地封赏等事务。居此职位的人的势力在7世纪已是相当于中国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到8世纪则更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了。
    查理·马特当政时期,法兰克王国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除了内部贵族叛乱之外,外族也不断对其进行侵略。国王查理·马特在依靠奥斯特拉西亚自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平定了各地的叛乱之后,重新统了纽斯特里亚勃艮第以及阿奎丹等地。在此期间,查理·马特建立了支强大的骑兵。
    公元720年,阿拉伯人越过比利牛斯山,攻入法兰克王国境内的阿奎丹,查理闻讯,率领支由奥斯特拉西亚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组成的军队来到都尔。公元732年10月,两军在今法国境内罗亚尔河之南都尔与波亚迭之间的原野上发生激战,这便是世界历史上着名的战役都尔之役或称波亚迭之役。在战争中,虽然阿拉伯军队是支久经战斗的军队,但却因沿途劫掠财物甚多,士卒无心恋战而被法兰克人击退,悄然退走。这场战争不仅扞卫了法兰克王国的独立,也从此阻止了阿拉伯人向西欧(shubao.info)的继续深入,查理也由此名声大振,获得了“马特尔”意为铁锤的称号。
    查理·马特尔在这次战争之后,继续南征北战,在南方镇压了法兰克王国南部的叛乱,在北方又屡次打败萨克森人与弗里斯人的进攻,通过系列的战争,他把法兰克王国的版图逐渐扩展到东起威塞尔河,西抵大西洋,西南接比利牛斯山,北至北海,使法兰克成为个强盛的帝国。
    谁是法国的“美男子腓力”?
    法国卡佩王朝国王腓力四世公元1268~公元1314年在世时已获得“美男子腓力”的美誉。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扩大王室领地,统法国。但当时由于各诸侯顽强抵抗并且英国强烈干涉,所以最终的成果有限。
    公元1268年,腓力四世在巴黎附近的枫丹白露出生,当时法国处于他的祖父路易九世统治末期。路易九世热衷于十字军东征,常年战争不仅花费了大量钱财,后来他自己也在北非战场阵亡。而腓力四世的父亲“大胆”腓力三世又腐败无能,他听从别人的摆控向西班牙的阿拉贡王国挑起了战争,结果公元1285年兵败身亡。
    /._
    第22章 中古史(9)
    腓力四世是腓力三世的次子,3岁丧母,父亲在娶了继母以后并不关心他。公元1276年,在他的长兄死去后,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成长起来的腓力四世于1285年10月继位。性格深沉含蓄,注重实际的腓力四世身材高大,仪容潇洒,因而得到“美男子”
    的绰号。和他祖父与父亲不同,他对远离法国本土的征战毫无兴趣,从登基就尽力摆脱对外征战,致力于统法国本土,他的措施促进了法国的发展,并巩固了政权。
    公元1294年,腓力四世以领主名义,召英国国王爱德华世来巴黎受审,但遭到了英国的拒绝。于是他就发兵夺取了加斯科尼的城堡,战争因而爆发,公元1297年英国被迫宣布应战。
    腓力四世利用阿维农教皇做了许多事,首先就是解散法国境内以十字军东征的名义发了大财,并享有各种宗教特权,在宗教界颇具势力的圣殿骑士团。腓力四世直觊觎圣殿骑士团的巨大财富,他认为拥有这些财富可以进步巩固王权,于是他在公元1312年宣布圣殿骑士团解散,将其成员交由国王法庭判罪,主要首领被处以火刑。
    腓力四世,这位沉默(zhaishuyuan.cc)寡言,行动诡秘的君主,最终因劳累成疾,公元1314年11月29日死于枫丹白露,享年46岁。
    你知道法国曾召开的“三级会议”是怎么回事吗?
    三级会议是法国中世纪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国王为寻求援助而召集教士第等级贵族第二等级和市民第三等级三个等级的代表参加的不定期的等级代表会议。
    三级会议的主要职能之是批准国王征收新税,在会议期间,三个等级各自讨论议案,只有在拟定对国王的回答时才举行联席会议,三个等级,不分代表多少,各有票表决权。
    公元1300年,腓力四世美男子向法国教会征税,以弥补与佛兰德交战造成的财政支出增加,但遭到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拒绝。双方发生冲突,但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公元1302年,法国财政吃紧,政府无法支付高额的军费开支。为了解决这问题,国王腓力四世美男子在得不到当时教皇支持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大众的支持,不得已第次召开了三级会议。
    在英法百年战争时期,为了抵抗外敌,规定三级会议有权监督政府。16~17世纪初,由于专制王权加强,三级会议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从公元1614年到路易十六统治时期共175年的时间内,三级会议直被中断。
    公元1789年5月5日法国大革命前夕,由于国王财政困窘,不得不在凡尔赛宫重新召开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包括资产阶级,提出三个等级起开会,共同审查代表资格,并要求取消等级区分,按人数表决。
    在提议遭到了国王的拒绝后,第三等级的人士于这年的6月17日自行召开国民议会,从此以后,以等级为基础的三级会议退出了法国历史。
    谁是法兰西国土统的奠基人?
    吞并了勃艮第公国安茹公国普罗旺斯伯国和曼恩伯国等,基本统了法兰西全境的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公元1461~公元1483年法国路易十国王,是法兰西国土统的奠基人,因其政治手腕十分的灵活,又称“万能蜘蛛”“法兰西领土的集合者”。
    公元1440年,路易十公元1423~公元1483年参加布拉格叛乱运动,公然反对他父亲查理七世。后来他父亲宽恕了他,任命他为多菲内总督。公元1461年,查理七世去世,路易十继位后以竭力执行巩固王权,集中封建领地的政策,采取高压手段对付不顺从的封建诸侯。
    诸侯们对此做出了激烈反应,他们成立了以勃艮第公爵查理为首的“公益同盟”,以联合抵制国王的兼并行动。路易十于公元1462年兼并鲁西永和塞尔丹,公元1465年与公益同盟缔约。公元1468年,他由于战争失败被查理逮捕,从而被迫与公益同盟缔结屈辱条约,把索姆河流域的城市还给勃艮第,把诺曼底让给其弟查理。
    不久之后,路易十撕毁条约,重占诺曼底。他用金钱资助瑞士洛林,并获得了在瑞士征兵的权力,成功地挑拨了勃艮第与瑞士洛林之间的关系。公元1477年,查理在南锡战败身死,勃艮第公国辖区大部分被路易十占领。公元1475年,路易十利用贿赂手段使查理的同盟者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四世退兵。但在公元1479年,路易十被查理的女婿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世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击败,结果勃艮第公国的领地尼德兰落入哈布斯堡王朝之手。
    公元1481年,路易十把安茹曼恩普罗旺斯并入王室领地。在其统治末年,法国基本统,只有布列塔尼公国尚未并入法国版图,加来港及其附近地区仍在英国人手中。
    路易十统治期间,王权加强,得到市民的支持,他任用新兴资产阶级担任政府官职,保护手工工场,修建公路,吸引金银入口,开设印刷所,创办邮政。这些措施促进了法国经济的发展。
    法国“公益同盟”因何被无情摧毁?
    “公益同盟”由法国贵族组成,是反对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的个同盟协议,后来在路易十的政治军事打击下被迫解散。
    百年战争期间,各地贵族为使自己的领地摆脱王室而独立,乘王权衰微之机大力发展地方势力。战争结束后,法王恢复了除加莱港以外的全部失地,此时,部分法国贵族仍然保持着政治上的独立。
    公元1465年3月,勃艮第公爵贝里公爵波旁公爵与布列塔尼公爵等人联合起来结成反对国王的“公益同盟”。同年7月,“公益同盟”军围攻巴黎,法国国王路易十公元1461~公元1483年在位假意与“公益同盟”签订和约而获得喘息时机,佯装妥协,侍机摧垮贵族同盟。
    当时,勃艮第公爵统辖着除勃艮第地区外,还有弗兰德尔阿图瓦佛朗什孔泰那慕尔荷兰和卢森堡等地在内的最为辽阔的地域,俨然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
    在百年战争中,军队强大,经济繁荣,几乎未被战乱影响的勃艮第,成为法国贵族同盟的中坚,是法兰西民族统的主要障碍。
    路易十以战争和外交手段摧毁了贵族同盟。公元1477年,勃艮第公爵查理在围攻南锡时阵亡,路易十不失时机地派兵占领勃艮第和皮卡底,先后把布洛内阿图瓦安茹普罗旺斯洛林比利牛斯等采邑兼并,圆滑狡诈的路易十使用各种手段,坚忍不拔地致力于法兰西民族的统,扩大法国的版图。
    在路易十去世时,法国领土已基本统,近代法国版图初步确立。
    谁被法国人称为“新教的教皇”?
    约翰·加尔文公元1509~公元1564年,又译喀尔文克尔文是法国着名的宗教改革家神学家,也是基督教新教的重要派别加尔文教派在法国称胡格诺派的创始人,被人称作是“新教的教皇”。
    公元1509年7月10日加尔文在法国北部努瓦出生,公元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公元1531年他回到巴黎,专攻神学。
    公元1534年加尔文成为新教徒,因受政府迫害,后化名逃往瑞士巴塞尔。公元1536年,他在巴塞尔出版了部影响很大的新教百科全书——《基督教原理》。此后,加尔文除短期被迫离开外,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
    加尔文提出“先定论”,认为上帝的选民注定能得救,上帝的弃民定要遭殃;人是否得救皆由上帝事先决定,与本人努力无关。在他的建议下,日内瓦成立由加尔文宗长老议员和官员组成的宗教法庭,密切监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宗教法庭的实际负责人是加尔文。凡听讲道迟到酗酒吵架拜偶像唱歌跳舞和亵渎上帝的人,法庭可警告罚款监禁,甚至烧死。他反对教阶制,主张民主选举教职人员,建立民主的廉俭教会,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公元1553年,反对三位体说教发现人体血液小循环的西班牙着名医生塞尔维特等50多人被他以异端罪名下令烧死。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的神权共和国,成为宗教改革的中心,并将宗教思想传播到欧(shubao.info)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公元1564年5月27日,加尔文在日内瓦不幸去世。
    加尔文对新教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贡献,他的教义在荷兰苏格兰与英格兰影响很大。但加尔文不仅向其他国家传播新教教义,还从事政治活动,试图拉拢些法国王室成员与贵族加入法国的喀尔文教派胡格诺派,结果却导致法国发生宗教战争,随后他延揽大批欧(shubao.info)洲新教难民到日内瓦,导致日内瓦成为正宗的国际中心,号称“新教的教皇”。
    哪两个派别的对抗引爆了法国“胡格诺战争”?
    开始于16世纪40年代的法国宗教战争,又名胡格诺战争,是在天主教和新教这两个宗教派别的严重对抗下爆发的。
    当时的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称为胡格诺教,法国南部信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