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清》第五百六十六章 赌上一赌

    六月初一,天空大晴。
    明媚的阳光将多日来的潮湿一扫而去。
    南京城中的百姓们也打开门窗晾晒衣物,虽然门口的白布还未撤去,但百姓脸上却没了最初的惶恐,反而带上了些许笑容。
    皇子们连续七八日的探查,只是让名单上又少了几个名字,但十门红衣大炮还是连影都没有。
    不管康熙心里是如何想的,他今日都必须起身祭拜明孝陵。
    这是早就定好的时间,康熙不可失信于天下。
    才刚四更天,曹府便陷入一片忙碌之中。
    皇子及随行人等都摸着黑起床梳洗穿衣,要赶在日出前赶到紫金山山脚下。
    胤祚坐在桌前一夜没睡,脑海中仔细回想着今天的计划,确保没有任何纰漏。
    听到外面渐渐喧闹起来,明白是出发的时辰到了,便站起身来,推开门去。
    因为一夜没睡,胤祚有些迷迷糊糊,走在路上,差点和一个人撞上。
    所幸那人反应快及时躲开了。
    胤祚一看,眼前这人五十上下,须发黑白相间,面容儒雅,体型微胖,身着正五品补服,正是曹府的主人曹寅。
    曹寅看清了胤祚的面容,连忙拱手行礼:“下官曹寅拜见殿下,刚刚下官老眼昏花差点冲撞殿下,还望殿下恕罪。”
    “无妨,是我走路不小心。”
    胤祚同样拱手回礼。
    两人简单交谈了两句,曹寅神色有些焦急,额头鼻尖甚至还微微冒了汗,很快便告辞走了。
    曹寅走后,胤祚越想越觉得有些奇怪。
    那条路是从他的江离园通往康熙所在的主院的,是条小路,平时走的人很少,不知曹寅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那里,而且身边还没有人侍奉。
    他也是五品官,家财万贯,年纪又大了,身边有几个下人随行再正常不过。
    另外,现在虽是仲夏,但半夜也算不上热,曹寅为什么像是刚刚运动了一番的样子?
    莫非……
    胤祚心中开始我胡乱推测,但很快自嘲一笑,最近他跟着几个兄弟们逐一排查名单上的官员,搞得已经有些疑神疑鬼,看谁都不像好人了。
    赶紧将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赶出脑海,胤祚到了康熙的寝宫,同其他兄弟一同向康熙请安。
    皇族间最重孝道,只要有长辈在,早晚请安便一日不能少。
    哪怕是在南巡路上,也依旧如此。
    同习惯晚睡晚起的胤祚不同,康熙是个极重养生的皇帝,他平日也是很早起床,此时正捧着一卷《皇极经世》研读,听见皇子们进门的动静,随口说了声:“来了。”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胤祚随众皇子一同下跪请安。
    “都平身吧。”康熙眼不离书。
    然而,皇子们却无一人起来,四阿哥直接道:“皇阿玛,儿臣办事不力,请皇阿玛责罚。”
    “请皇阿玛责……”剩下三个皇子也要跟着磕头,却被康熙打断了。
    “行了,这事也不怪你们,十门红衣炮也许根本没运来,本就是捕风捉影的事,才会查了这么久也没结果,老四起来吧。”
    四阿哥迟疑的起身,然后又拱手道:“皇阿玛为保万全,儿臣还是请皇阿玛……”
    “哼!”康熙将那本《皇极经世》往榻上一摔,冷哼一声“朕什么阵仗没见过,岂会被几句虚无缥缈的传言乱了阵脚。”
    “皇阿玛,儿臣虽未查出红衣炮的所在,却也能断定,此事不是传言。”八阿哥突然开口。
    “哦?”康熙眉头微皱,“讲下去。”
    “皇阿玛,这还是六哥的主意,他让我们密切关注城里农肥价格,果然发现近日每桶涨了两文钱。”
    所谓农肥便是便溺之物,这东西对城里人来说恶心,却是肥地的不二法宝,农家都抢着要,甚至出钱购买。
    甚至有人在城里建立公厕,专门收集此物卖到乡下去,久而久之形成了产业,每桶的价格在十文左右。
    “农肥于火炮有何关系?”康熙问道。
    八阿哥刚要开口,犹豫了片刻,还是道:“让六哥讲吧。”毕竟是胤祚的主意,他觉得由自己说出来,似乎有些抢功的意味。
    不过胤祚却也不在乎这些,既然老八不愿讲,他便开口:“凡火药者,储放日久,收藏不密,经受风湿,硝气走拽,或为雨水淋浸,则不可复用,必须再为舂磨,加足纯硝,仍如法配置,方可合用。”
    “江南入梅已有半月,我们一路走来,都能感到江南的潮湿,反贼若真从长江水道将火炮运抵江宁,一路雨水波涛,肯定会有火药受潮,要想使火药重新复用,就要加硝,重新配置。”
    康熙颔首:“朕明白了,你是说反贼用尿硝法制硝?”
    胤祚微微一愣,而后道:“正是如此。”
    人的尿液中就含硝,将之淋在石头上,会渐渐在石头上析出一层白色晶体,那便是硝石,这种制硝方式被称作尿硝法。
    只是这个方式制硝,费时费力,需要的“原料”很多,反贼大量采购,这才让粪水价涨了上去。
    此法好处是隐人耳目,大清硝石不多,除北京神机营和齐齐哈尔火器厂广泛需求外,也只有药铺才有少量出售。
    反贼为了得硝频繁去药铺购买很容易就被发现,才出此下策。
    江宁城附近农户极多,每日要运近万粪水桶出城,挨个查验显然不可能。
    反贼本以为是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市场已经诚实的将其所作所为,反应在了物价上。
    “皇阿玛,既然祭陵之期一定要在今天,那么晚一个时辰如何?”胤祚问道。
    “你有主意?”康熙反问。
    “是。”胤祚简洁的答道。
    “几成把握?”
    “三成。”
    康熙面色古怪,周围的皇子们也愣了。
    许久后,康熙道:“也罢,今日朕就信你小子一回。三成便三成,朕赌上一赌!”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