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第二十一章 在古代发展活字印刷

    这是顺杆往上爬了?
    沈怀舟悠闲的擦了擦嘴角,矜持的说了两个字:“你说。”
    苏琉玉赶紧把碗端起来放在一边,踢掉鞋子,上了沈怀舟另一边的榻上。
    榻上有个茶几,分割两边,两人一大一小倒有种正经谈事的感觉。
    沈怀舟唯一的好处就是肯听苏琉玉讲话。
    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肯听一个十岁的小娃娃侃侃而谈的。
    所以苏琉玉在证明自己价值的前期,果断选了相信自己且肯听自己说话的人。
    “师父,你说的推广,是怎么推广?”苏琉玉问。
    “先在秦山书院推广,你那试卷出题技巧巧妙,我准备让乙丙丁三班效仿,看看效果。”
    “然后呢?”
    “自然是让人抄录下来,让更多人可以练习。”
    “怎么抄录?”
    还能怎么抄录?
    他们大魏,书籍传抄都是亲自手抄的。
    “师父想的和我想的一样,但我有更好的办法。”苏琉玉早在出试卷的时候都已经想好了。
    “我准备出一本习题集,由浅入深出几册,然后人手一份,不仅如此,除了习题集,还要出一本解题集,标注一些解题思路,让学生更好理解。”
    沈怀舟点点头,这个徒弟确实让自己满意,想的周到。
    “这个不难。”
    “确实,这个不是问题,但是我想做大,不仅咱们秦山有,别家书院也要有,准备考童生试的也要有。”
    “这”
    这难度就大了。
    这里纸张笔墨精贵,也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书的。
    “师父是不是觉得这样很难,因为以咱们目前的水平,做到这样的程度,必须要很多人撰写传播,这样费时费力,花费巨大,书为什么贵,因为要人工,要时间,但是如果,这本书,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出一本,那书的价格,是不是会降下来。”
    “怎么说?”
    沈怀舟坐正了身子,全无刚刚的悠闲。
    天生的直觉,让他觉得接下来要听到什么了不得话。
    苏琉玉说了这么多,有点渴,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这个问题,我可以解决。”苏琉玉带着肯定,小手伸出,掌心向上,递到沈怀舟面前。
    “师父,借私章一用。”
    沈怀舟的私章是带在身上的,精巧一枚玉石,倒刻着怀舟二字。
    苏琉玉接过私章,往书上一盖。
    “这样,就能解决。”
    活字印刷技术,这里并没有,苏琉玉写故事的时候就因为在考虑,只是没有时机。
    “不要用玉,用胶泥,刻凸印,火烧成形,一字一印,按需要排版,用墨轻轻一刷,纸张覆在上面,轻轻拂拭纸背,一页可成。”
    沈怀舟一下子站了起来。
    这个动作吓了苏琉玉一跳。
    “师父?”
    苏琉玉秀气的脸庞带着疑惑。
    她看到他师父,眼眸里夹杂着兴奋和激动。
    “大魏文字,有三万余。”他提醒。
    “那又如何?”苏琉玉皱着眉:“前期是要难些,但是师父你有没有想到一旦成型”
    一旦成型,那他们大魏,将有一个新的突破!
    沈怀舟怎么可能不知道?
    就是知道,才觉得不可思议。
    他自问自己学识了得,政治才见卓越,从来没有低估过自己。
    但是遇到苏琉玉。
    却每每刷新自己的认知。
    “你想的很好。”沈怀舟赞赏的看着苏琉玉,捏了捏苏琉玉有点幼儿肥的小脸:“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只是,想要读书而已,想要更多人读书。”
    如此大义!
    是了,苏琉玉家境特殊,有苏有余在前面,家中忽略她,小小年纪当然渴望读书。
    想到这里。
    沈怀舟心里不由的冷哼一声。
    放着苏琉玉这个怪才在身边却不自知,去扶持苏有余,这苏明远当真短见。
    好在让他们师徒相识,等去了京城,他会让苏琉玉这块璞玉,发出真正的光芒。
    “这件事情,我会考虑,不早了,你先去睡吧,明天还在去书院。”
    “但是周先生?”
    “去丁班先上着吧。”
    只能如此了,苏琉玉点点头,穿上鞋子告退了。
    希望这个师父能听的进去她的说吧。
    苏琉玉一走,沈怀舟却困意全无。
    他走到一个暗格边。
    拿出里面的一封信。
    信的边缘微微磨损,显然是多次拿出翻看的痕迹。
    这封密信,他这两个月都没有问,不为别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消息一放出去,这封信的主人就会现身。
    只是这么长时间过去,却并没有动静。
    平日里,沈怀舟可以等。
    但是现在知道苏琉玉这般广见,他必须快点回京城。
    那里有大家学堂,有他沈家根基,无人撼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