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历史聊天群》第143章:般大师到来

    南京,应天府,江宁镇。
    工部有一支队伍在这里修缮河堤,沟渠等水利设施。
    正午时分。
    一处船碓旁,一个穿着还不错的中年男子,正在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些船碓。
    旁边有三五人围着看。
    远处,一位年轻女子朝这边走了过来,一手拿着一个旧的木制饭盒,一手拿着一份华夏报纸。
    她远远的就喊道:“般大师,你们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到用午饭时间了。”
    “般大师,是宋检讨来了,你就别在看了。”
    “是啊,不就是一个随处可见的船碓吗,有什么好看的?”
    “你可是大师,各种东西都能做,怎么就对船碓好奇呢?”
    旁边的三五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
    没错。
    那仔细研究船碓的就是鲁班,而那女子是宋钰瑛,就是华夏帝国第一次科举的女探花,后来进入翰林院,做了翰林院检讨。
    翰林院检讨,也是一个官职。
    鲁班观察船碓,十分投入,没注意到其他门再说什么。
    他是五天前刚从大秦来到华夏帝国的。
    在大秦待了数月,为秦始皇嬴政修建公塾出了不少力,只是秦始皇不知道。
    几个月里,鲁班主要是学习大秦的匠艺技术。的确也学到一些好东西,不过最后他发现,大秦的匠艺技术,与他那个世界的其实相差不大。
    所以他准备前往其他世界看看,思来想去选了一个距离他所属世界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帝国。
    华夏帝国有群主王宇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鲁班没有选择群主王宇作为传送点。
    通过历史聊天群的聊天记录,他知道诸葛亮和孙尚香也在华夏帝国帮群主王宇。
    孙尚香是女子,怕有所不方便。
    最后,鲁班就选了诸葛亮作为传送点。
    恰巧,诸葛亮在南京应天府。他的丑拒令牌设置的最短距离只有十里,所以他传送过来,就到了应天府。
    然后,碰上工部在招人,他就报名了。
    “你们几个怎么也在?”
    靠近,宋钰瑛看向那几人,问道。
    有人应道:“宋检讨都想拜般大师学习,我们也是想跟着般大师,说不定他老人家一高兴,就教我们一点呢?”
    其他的人,跟着说:“是啊,要是能跟着般大师学点真本事,我们以后说不定可以被工部看重呢?”
    宋钰瑛一听,就明白了,鼓励道:“那可要努力,般大师人挺好的……到午饭时间了,你们快回去吃饭吧。”
    其实,宋钰瑛昨天说要拜鲁班为师,可惜鲁班没答应。
    宋钰瑛是佩服鲁班的各种匠艺技术,有的人是羡慕鲁班短短几天内就得到工部官吏的重视和提拔。
    虽然才来华夏帝国五六天,但是鲁班通过他展示出来的才华,被工部发现,现在已经是工部底层的一个小官,手里带着一支数十人的施工队伍。
    一个匠人,还如此做了官,享受很好的待遇……让许多人眼红,羡慕。
    “般大师!……般大师!”
    宋钰瑛提高声音喊着。
    对于鲁班的名字,刚开始她也觉得奇怪,怎么和历史上的“鲁班”同名啊?
    不过,历史上的鲁班,也有其他许多称呼。加上华夏帝国的吏部尚书是张良,户部尚书是诸葛亮,镇西大将军是孙尚香……她就释然了。
    唯有感叹,天下无奇不有,和历史上的大人物同名同姓也是正常的,只是少见,并不代表没有。
    前有张良,诸葛亮,孙尚香……现在出来个鲁班,也不太奇怪。
    “般大师!”
    宋钰瑛又大声喊着。
    “谁在叫我?”
    鲁班终于有所察觉,回头才发现几丈外宋钰瑛站在那里看着他,问道:“有何事?”
    不是这个时代的人,鲁班对女子没什么偏见。
    之所以没答应收宋钰瑛为徒,一是怕麻烦,二是他不可能在华夏帝国久待,不想有什么牵绊。
    而宋钰瑛呢?
    她受她爷爷宋应星影响很大,那“天工开物”可是很喜欢看,所以对匠艺技术很感兴趣,更想学习。
    见到鲁班大师技艺高超,就想拜师学习。
    “般大师,该吃午饭了……您这是在做什么啊?”
    宋钰瑛提起手中的饭盒晃了晃。
    船碓,在这个时代是很常见的东西,宋钰瑛不明白鲁班为何对此感兴趣,她想来,鲁班大师肯定会制作船碓的。
    然而,她并不知道鲁班大师就是历史上那个鲁班大师,更没有见过船碓这种“新”东西。
    “第一次见到……很不错的东西。”
    鲁班说得直接,同时心里想着回去后也要推广这种东西。
    “第一次见到?”
    宋钰瑛十分疑惑,问道:“般大师,第一次见到船碓,也不会制作?”
    心想:这般大师,难道是从深山里才出来的?……不应该啊!
    “嗯,第一次见。不过,之前不会制作,现在看过之后就会了。”
    鲁班一脸的淡然,然后走了过来,看着宋钰瑛手里的饭盒,问:“都有什么吃的?还真饿了。”
    宋钰瑛半信半疑,递上饭盒,笑盈盈道:“今日听说来了些补给,伙食比昨日要好不少,有红烧肉。而且,你是工部的官吏,还专门多了一道蒸鱼,您饿了,就赶紧尝尝吧。”
    “你吃过了?”
    鲁班接过饭盒,打开看了看,确实比昨日好。
    刚刚来时,还有些不喜欢这里的口味,不过他适应能力很强,几天下来已经快适应了。
    “我吃过了,您慢慢吃,别噎着。”
    宋钰瑛乖巧的坐在旁边。
    鲁班没客气,这次也不是宋钰瑛第一次给他送吃的了。若是不领情,这丫头会闹腾。
    宋钰瑛就一直安静的坐在旁边不说话,鲁班觉得氛围有些尴尬,主动说起话来:
    “丫头,有本事啊,作为女子,能做官,很了不起!”
    此事,宋钰瑛心里一直都很自豪,即使会惹来许多蜚短流长,闲言闲语,但是她不会往心里去。
    “这还要感谢我们开明的大明王,要不是他下令允许女子参加科考,我也不会有此机会。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我还成了探花,爷爷都会为我感到骄傲的!”
    宋钰瑛笑着说道:“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将来做个好官,为百姓做事,为华夏帝国的富强而努力!”
    “大明王王宇啊!”
    那可是历史聊天群的群主啊,最神秘的人,鲁班心里感慨。
    注意到宋钰瑛手里的报纸,他在大秦也见过类似的报纸,于是问:“这是报纸吧?”
    “嗯,是华夏报,因为南京距离京城远,这不是最新一期的。”
    宋钰瑛翻开华夏报,高兴道:“不过,这上面有个好消息,华夏帝国马上又要进行第二次科举,就在今年秋。我正打算写信回家,通知爷爷,父亲,还有两位兄长,要把握这次机会。”
    她是想让她的两个哥哥参加第二次科举。
    …………
    :。:
    手机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