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政治——闲说西汉二百年》威屈邓通

    佞幸,即由谄媚而得宠幸。《汉书》专为这帮靠拍马屁而得宠的人立《佞幸传》,邓通便是传中的第一位人物。
    说起邓通的受宠,还真有点传奇色彩。一晚,汉文帝刘恒梦中登天,却上不去,正在此时,一穿黄衣的男子助了一臂之力,将自己推上天堂。天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最尊贵及最幸福之所,文帝心中之高兴当然不必言说。醒后来到未央宫水池中渐台,暗暗留心在划船的黄衣仆役,觉得有一人的穿着和梦中所见完全一致,就把他召了上来,一问姓名,姓邓名通。邓(鄧)与登天的登字音形皆近,文帝大是高兴,就把他留在身边。邓通为人也谨慎小心,不愿惹事,常常陪伴皇帝。刘恒更是心喜,十数次赏万钱以上,封为上大夫。刘恒还找人给邓通看相,看相人说:邓通命该饿死。刘恒说:“怎么可能?”于是赐邓通一座铜山,让他自己铸钱。邓氏钱流布天下,邓通大富。
    当时的丞相是申屠嘉。他早年跟刘邦起兵,有点军功,以资历升御史大夫。后来文帝因免张苍丞相位,看看高祖时的大臣已没什么特别有才的活着了,就任命申屠嘉为丞相。有一天,申屠嘉上朝,邓通就陪在皇帝身边,礼节颇为怠慢。这位老臣不禁大怒,奏事完后,抗声说道:“陛下如果宠幸某人,尽可让他富贵,但朝廷之礼,不可不肃!”文帝匆忙道:“君先别说,我会悄悄教导。”申屠嘉退朝回府,马上起了一通文书召邓通上丞相府,不来就斩首。邓通惶恐之极,向皇帝告饶。皇帝说:“你先去,我会派人叫你回来的。”邓通免冠赤足,前往叩头道歉。申屠嘉曰:“朝廷者,高皇帝(刘邦)之朝廷。你一个小臣,竟敢在殿上放肆,大不敬,当斩。今天你们办事之人就去斩了他。”邓通叩头至出血,申屠嘉仍不改口。文帝算算时间差不多,让人前往告诉丞相:“这是我的弄臣,放了吧。”邓通回宫,见帝大哭:“今日差点被杀。”
    在这场冲突激烈的话剧中,申屠与邓究竟充当了怎样的角色?换言之,并非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的丞相,有什么必要一定要跟不欺上瞒下、不为非作歹的邓通过不去,倒是颇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就事论事,我们甚至会觉得申屠嘉有点过分,可历代史家士人又从不指责他。其中到底有何奥秘?
    《周礼》早把朝廷分为内外两朝,内朝为天子日常生活场所,外朝为大臣议事之所,不可混淆。简言之,是内廷的宠幸不能到外面来发威,干扰正常的政治秩序。因为两朝的人员出身完全不同:外边的总要饱读诗书,有高贵的血统,或建立过一定的功绩;里面的则只需将皇室成员服侍舒服就够格。皇帝总有他个人的嗜好,他的喜怒哀乐甚至他独特的心理创伤,能够满足他独特要求的内廷人员,因此而得宠幸,本也算不得一桩丑事。关键只在于,他不能因个人原因把得宠的人员堂而皇之地摆在社稷重臣的位置上。因为提拔人当官,总是对此人以前行为的一种肯定,是对社会褒扬的一种典范。而这些人一旦由于奉承拍马或陪侍踢球钓鱼打牌搓麻将甚至搞同性恋当了大官,他们真的会以为当官就是这类事,人民、国家等他们自会置之度外,同时也向下级官吏宣告升官无非拍马屁,一个大国的政治支柱自然颓败崩折。千百年来,人们对宦官和外戚的痛恨实出于此。而申屠嘉对实际上没太大错误的邓通横加责难、出言恐吓,其行虽或过分,其意却也深长,值得后人长考久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