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昧的政治——闲说西汉二百年》狡猾的陈平

    陈平可与张良齐名,他也与张良一样没遭刘邦的猜忌。看来智者毕竟是智者。
    有一件小事,我以为最能说明陈平的为人。那是陈平因故逃离项羽投靠刘邦的路上,经过浊浪滔天的黄河,陈平单人搭上一只小小的渡船。陈平长得仪表堂堂,船夫一看,迥异俗子,断定他是逃亡在外的将领,身上定怀金玉宝器,于是贼心萌动,鼠目游移,想把陈平杀了。陈平何许人也?日后兴汉大业还要一肩承担,岂能在此命丧伧夫之手!他假意上前,帮忙撑船,弄了几下,伪装体热,解开衣服,裸露胸膛,显示一无所有。“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既然不怀璧,匹夫自然太平。陈平安然渡过黄河。
    在一个对峙的关头,如果不想加深冲突,而是缓解矛盾,陈平采取的方法是:先向对方翻开自己的底牌,以取信于对方。因为有时候,双方的对峙即使出于无心,或者出于误解,但只要双方都不愿意失面子,顶住硬干,甚至会导致你死我活或者玉石俱焚。到那时候,想抽身退步已经为时晚矣。陈平是处理此类矛盾的老手,他不要求对方如何,而先翻出自己的底牌让对方看清,没有隐瞒,对方也就释然了。陈平对船夫用此办法,对刘邦,他用的何尝不是这个办法。
    陈平刚一投奔刘邦,便蒙重用,同时也有人告他贪金盗嫂,犯了财、色两气,披上恶名。后来,刘邦被项羽围于荥阳,刘邦向陈平问计。陈平曰:项羽恭敬爱人,有礼义廉耻的士人多依附项王,但他吝惜爵位土地,企望实利的士人不愿投靠。大王你傲慢无礼,廉节士人不会来,但你大方慷慨,那些“嗜利无耻者”多会来投奔。最上策当然是存两长去两短,天下指挥可定,但大王你是做不到的。现在你能做的,是把项羽手下的能臣赶跑。如果你能拿出几万金,用反间之计,疏离楚君臣之心,项羽为人“意忌信谗”,必将自相残杀,汉必破楚矣。刘邦大喜,“出黄金四万斤”,给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最后一句绝对不是蛇足,倒是点睛。刘邦听进陈平的话。知道只有发挥大方的长处,多给人爵位,多赐人财宝,才能收服众心,战胜项羽。而陈平既然如此进言,显见他自己也是喜爱金银的人。给他一大笔钱,不用查账,不用报销,只要把事办了,让他落点好处,从而也收服了陈平。
    这是我以前读史时的想法。如今我再读,倒觉得刘邦不过在打如意算盘而已。陈平实际上在翻开自己准备好的底牌,告诉你我有贪财之心。而人一贪财,眼界必小,弄权之心,不免逊退。陈平搞臭自己的名声,就为终生平安走好了关键的一招妙棋。
    如此说来,我们不能不佩服陈平。他简直把刘邦玩于股掌之上。但转念再想想,陈平这么能干,依然在刘邦手下当差;刘邦虽蠢,依然管着陈平。他们俩,到底谁厉害谁不厉害,可真没法搞明白。
    《暧昧的政治》第一部分
    农牧之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