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第282章 小北的“传奇之道”

    “马哥,说句不好听的,不能消沉下去啊。”
    “咱们就着目前说眼下,好像多干活儿是没有意思。”
    “但是马哥,我说一句话,您记到心里就好。”
    “领导的眼睛不瞎,都看着呢。”
    “以后抱怨的话,能少说尽量少数;能干的事,能多干尽量多干。”
    “别的不说,就问你一句,你对今后集团的人力资源发展定位是什么,就说你自己想的。”
    “有没有针对这种现状想过一些什么方案,或者化解的办法?”
    “对于集团的人才问题,是一个战略。”
    “对于这一块,你就知道领导们心里没想法?”
    “今年的轮岗,你也看出来了吧?”
    “不要觉得越级办事不好,怕得罪你的直接领导。”
    “关键是你心里有没有金盛集团?做事情得认清方向,得认得大道理。”
    “如果你真的是为金盛着想,你会对集团目前的人力资源政策都吃透,找准病根,想出办法,然后找对合适的领导。”
    “你觉得你们赵副总裁是离集团核心远的人吗?”
    对啊,马瑞你是这样的人吗?
    你有什么想法,与你的直接领导,也就是人力资源部的总经理不相符合,这个没关系啊。
    存在不同的声音才是一个企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
    如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家都是一个声音,那才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样,这个企业就是死气沉沉,离死不远了。
    所以张小北说的,是一点没错。
    再者,你们赵副总裁,也就是我赵哥,那什么人?
    那可是刘向波的秘书出身啊,估计有些事情,那可是直接跟刘向波交流的。
    话说在金盛集团范围以内,那不就是“通天”的人吗?
    不要觉得跟领导不熟悉,就不敢去。
    你连领导那里去都不去,怎么能熟起来?
    等着领导跟你面熟?
    哦,马瑞你好,我叫赵乐国,咱俩面熟一下?
    还是你自己不主动。
    在任何一个环境里,机会都是主动争取的。
    哪里有什么好事是坐在家里就送上门的?
    这一番话,可是点醒了马瑞。
    看来自己的职务一直得不到提升,关键不在于自己是不是某位领导的人。
    那张小北为什么能当了总裁秘书?
    那是人家主动了,付出了,领导看在眼里了。
    不要因为一个点被放大,就掩盖了你的双眼。
    话说现在有一部分人是靠“关系”起来了,可那是长久之策吗?
    事物的发展是此起彼伏的,没有任何一项事物是永远占领制高点的。
    今天看似“关系”很厉害,可是明天呢?后天呢?
    事物是会转化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原理里边学过的,你小子咋还不知道应用呢?
    今天靠“关系”,明天一定靠实力。
    还有,马瑞,你有一个天大的“关系”,就摆在你的眼前,只是你的心里没有她。
    这个关系,就是“金盛集团”。
    不靠天,不靠地,我就是金盛集团的人,我就是要靠“金盛集团”。
    这才是你最正确的思路。
    我张小北在滨州不就是两眼一抹黑,拐弯儿都遇不到熟人的主儿吗?
    和你一样样的。
    所以,这个问题,交给你自己来思考。
    张小北把话说道这里,再往下说,就没意思了。
    这些话暗含的意思就是,领导也在考虑这个事情呢,你小子再不争气,那可就真没机会了。
    话说,他们越有关系,你越没关系。
    不就越能显出你来么?
    一无所有绝对是一种资本。
    这个,张小北有感受。
    当然,马瑞听到这里,也是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毕竟张小北在金盛集团,那也算是个“传奇人物”。
    不过这“传奇人物”,自然有“传奇之道。”
    张小北的“传奇之道”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八个字:“心有金盛,主动思考。”
    心里有了正能量,才能走上光明大道。
    不是所有的人都像你想象的那么龌龊。
    ……
    “哎——是张主席吗?”一个声音打断了马瑞和张小北的“交流”。
    “哦,你是……”我艹,能尼玛叫出“张主席”三个字来,就特么一定不是外人。
    肯定是唐省林业大学的啊。
    要不谁知道“张主席”是什么“主席”?
    之前的学生会主席呗!
    “我是经济贸易学院的林贵生啊。”说话这人,穿一身迷彩服,迷彩服上还有些水泥点子。
    一看就是工地出来的。
    “当年我是贫困生,我的助学贷款可是您给跑前跑后办下来的。”林贵生一说这话,还是激动地不行。
    “哦,那现在是毕业了?”当年张小北手里,跑助学贷款的孩子多了,能记住多少啊!
    不过那个时候,张小北还是学生会的办公室主任。
    还不是主席。
    “毕业了,去年毕业的,工作不好找,现在一边儿在建筑工地干活儿,一边再找工作。”这孩子看起来乐呵呵地。
    “你等我想想,林贵生……我想起来了!”
    “你是不是从贵省山区步行到你们省会坐火车,然后到了唐省省会,又从唐省省会步行到了学校,一路上磨坏了两双鞋的那个林贵生?”
    想起来了,这小子当年的“故事”,自己还真有印象。
    步行两百公里坐火车上学,然后又步行五十公里到了学校。
    来了之后还那么开心,一说起来就是笑。
    这怎么遇到这孩子了啊!
    “是啊是啊,就是我啊!”依然笑得很灿烂的样子。
    “对了,张主席,您在这里……是招聘人呐?”哦,你们张主席今天难道是来练摊儿的?
    “不是招聘,是招工!”张小北指了指金盛集团的招工展示牌,这个话,什么时候都得统一口径。
    “那我能来吗?”林贵生笑着问道。
    “那得看你愿意不愿意啊!”张小北好像很喜欢这小子。
    最起码一点,能吃苦啊。
    “你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钱?”张小北问道。
    “三千多,水泥工!”林贵生还有点小自豪,话说挣钱了么,“助学贷款我都还了一半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