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根基的话,吴仕灿微微摇摇头,说:小王,你这就是意气用事了。咱们当然能够自己开发技术,当年美国苏联都向我们封锁技术,咱们靠着自力更生,也搞出了不少东西。不过,能够站在别人肩膀上,总是比自己摸索要强得多的。这次小冯力主收购日本的这些企业,也是想获得他们的成熟技术,缩短咱们追赶先进水平的时间。所以,但凡有一点可能,咱们还是要想办法破解眼前的困局,动不动就掀桌子不干了,这可不是咱们装备公司的做事风格。
王根基对吴仕灿一向是颇为敬重的,被吴仕灿这一数落,他赶紧摸着头憨笑说:吴部长,你也知道我这就是说句气话,啸辰花这么大力气布的局,咱们哪能说不干就不干啊。我这不是想不出好办法吗
我觉得,还是听听冯总的意见吧,咱们想不出好办法,冯总肯定能想出来的。政策法规部的部长邬庆来打着圆场,同时又狠狠地拍了冯啸辰一记马屁。
冯啸辰对于下属的恭维多少也有些免疫了,他笑了笑,说:我倒觉得老王的提法挺对的,日本商界政界都在谈对中国封锁技术的问题,那咱们就自己搞好了。
什么意思?好几个人都异口同声地问。刚才吴仕灿已经说了,能够弄到这些日本企业手里的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更优的选择,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大家都觉得吴仕灿的观点是对的,连王根基自己都承认说的是气话,怎么冯啸辰反而站到王根基一边去了?
冯啸辰看看众人,呵呵笑道:咱们做两手准备嘛。海东的大乙烯项目,近日就要举行竣工典礼,中央的领导同志会亲自去参加投料点火仪式。咱们利用这个机会,大力地宣传自主创新的理念,号召全国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开发自主技术,在全国掀起一个自主创新的**。
可是哦,我明白了!吴仕灿想说一句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并不矛盾,话到嘴边,他忽然就明白了冯啸辰的意思,不由得也笑了起来。不得不说,与冯啸辰在一起呆的时间久了,即便是如吴仕灿这样厚道的人,脑子里也多了几道弯。
唔,妙!郝亚威轻轻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赞叹道。
哈哈,冯总真高!其他人也一齐附和道。
王根基是最后一个反应过来的,他嘟囔着说:这不还是你说的欲擒故纵吗,我说啸辰,你就不能有点新招术,反反复复都是这一手,小鬼子早就看透了吧?
招术只要管用,反反复复地用又有何妨?冯啸辰笑着反驳道,其实我这也不全是虚招,咱们的确要发起一轮新的技术攻关。如果日本方面坚决地不允许我们收购那些企业,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收购,自己来开发相应的技术。如果他们服软了,同意把那些企业卖给我们,同时转让这些企业拥有的技术,则我们可以在这些技术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两件事互相不冲突,所以日本人就算是看透了,也没有破解的办法。
吴仕灿笑道:哈哈,其实咱们一直都没有忽视自主研发,这一次只是把事情宣传出去,让日本人知道我们并不在乎获得他们的技术。他们没指望了,也就不会再死撑着了。
冯啸辰一向是很重视媒体的作用的,这些年,装备工业公司与国内许多媒体都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王根基交代协作部的人员与各家媒体打了个招呼,几天之内,媒体上各种宣传自主创新的文章便铺天盖地地刊登出来了。与此同时,经贸委科委计委以及机械部电子部冶金部等一干职能部委都高调地发布了雄心勃勃的技术研发计划,许多项目明显是冲着替代相应日本专利而设置的。
米内总裁,你们玩得太过头了。
郭培元在长途电话里对米内隆吉抱怨道:你们想用这个办法把价钱抬高一点,我也能理解。可是你们把话说得太绝对了,现在我的那些客户都说不打算和日方合作了,他们宁可拿出钱来参加政府主导的研发计划。我这辛辛苦苦折腾了几个月,到最后估计得颗粒无收了。
郭先生,你确信这不是中国政府的一种伎俩吗?米内隆吉在电话那头问,你们要独立地开发出能够替代我们秋间会社所掌握专利的相应技术,投入绝对不少于200亿日元。而如果你们愿意收购秋间会社,只需要花费250亿日元,就可以得到这些专利以及不少于150亿日元的设备,这明显是更合算的交易,你们的官员怎么可能会选择前面一种方式呢?
郭培元叹了口气,说:米内总裁,你对中国人也太不了解了。在日本,大家思考问题都是算经济账,而在我们中国,大家是要先算一算政治账的。上一次你们那边的一些报纸胡说八道,惹得我们这边的高层领导发脾气了,说宁可多花三倍的钱,也绝对不受日本人的讹诈。这不,各家部委都在凑钱支持自己开发技术,各家大学和研究所的那些专家们数钱数得手都抽筋了。
有这样的事情?米内隆吉有些不相信。
你可以找最近的几期人民日报看看,上面通篇都是领导讲话,还有专家的评论,再就是各个部委的表态唉,反正这件事算是黄了,我算是白折腾了这么久吧。郭培元说。
这我需要再了解一下情况。米内隆吉郁闷地说。
庭野信一也得到了消息,他给内田悠打了电话,请内田悠到他办公室来商讨此事。内田悠来得很快,不过脸上却没有了上一次来访时那种昂扬的斗志,代之以一种心力交瘁的疲惫神色。
中国的投资商都撤回去了,米内隆吉他们慌了,现在正在对内阁施压,要求内阁取消不得向中国转让专利技术的限制,你知道这个情况吗?庭野信一问。
内田悠点了点头,说:我已经知道了。
你是怎么看的?中国人是真的打算开发这些技术,还是在继续耍弄手段?庭野信一继续问。
内田悠苦笑一声,说:两种情况都有。在看到中国官方报纸上那些言论之后,我让我这边的葛涛和酒井倩霁通过在中国国内的关系打听了一下,他们反映说,他们过去在石化设计院的那些同事的确得到了来自于若干个部门的高额资助,要求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突破一系列技术。如果这些研究计划能够完成,包括秋间会社在内的一批日本企业手里拥有的专利对于中国人将毫无价值了。
也就是说,他们的计划是真的?庭野信一说。
内田悠说:如果我们坚持不允许他们收购秋间会社等企业的技术,那么他们就会放弃对这些企业资产的收购,全力以赴地开发自有技术,而我们将背起这些破产企业的包袱。但如果我们允许他们获得这些技术,他们就会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下一代技术。总之,无论我们怎么做,他们都有应对方法。
庭野信一有些错愕:怎么会这样呢?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已经无法遏制他们了?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技巧都会变得幼稚可笑。内田悠说了一句极有哲理的话,中国已经不是20年前需要靠日元贷款发展经济的那个国家了,这些年,他们的财富在不断积累,技术也在突飞猛进。到了今天,我们向他们提供或者不提供技术,充其量只能延缓他们发展的速度,而且为此我们还需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你是说,日本已经无法与中国竞争了?庭野信一带着几分不悦地问。
没有办法。内田悠断然地说,除非日本的企业能够振作起来,像中国人那样不计成本地进行技术投入,这样我们还有可能维持住现在的竞争优势。而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决心,只是寄希望于对手犯错误,那我们是一点胜算也没有的。
庭野信一耸了耸肩,对内田悠的判断有些不屑。他撇开了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那么,内田君,对于眼前的事情,你有什么建议呢?
我没有什么建议。内田悠干脆地说。
可是,正是你要求内阁发布技术转让禁令的,你认为这个禁令还有必要维持下去吗?
我认为很有必要。不过,我知道内阁已经动摇了。面对中国人的挑战,内阁选择了消极避战,这或许是一种明智的做法。作为一名实业界的人士,我只能对这种情况感到遗憾。
我明白了。庭野信一点了点头。内田悠的意思很明白,那就是他本人是坚决希望和中国人斗下去的,哪怕只是像他说的那样,有限地延缓中国的发展速度。但内阁以及米内隆吉这样的企业家不愿意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内田悠一个人岂能阻止得住大家的要求?
内阁已经宣布取消技术转让禁令了,通产省将组织一个代表团赴中国去与中国官方洽谈技术合作的问题。庭野信一向内田悠通报道。
:
小说推荐
- 重生之大国工匠
- 张俊平只是抱怨了一下民间手艺人的不易 结果,一觉醒来,穿越了1982年 这一生倒是根正苗红的中央美院大学 结果,差点被饿死 且看,张俊平如何从修家具开始,重新演绎自己的工匠生涯 匠心匪石,其志不改 已有高定破万完本小说《大国工程《最强退伍兵
- 和光万物连载
- 最新章:第二百五十一章赋诗一首
- 大国工程
- 余庆阳一个搬砖二十年的老工程,梦回世纪之交,工程学院毕业,接老爸的班继续搬砖 用两辈子的行动告诉老师,搬砖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 是命不好
- 和光万物连载
- 最新章:第四百二十九章一个都不能少(求月票!)
- 大明军工帝国
- 《大明军工帝国 作者:星辰玖 序章 某日,游戏巨头神迹公司发布公告:本公司投资十亿研发的史诗级巨作《军工世界》内测结束,将于于本周五下午一点开始公测《军工世界》首创了虚拟头盔与鼠标结合的游戏模式,有完备的军工系统,玩家可以体验自己制造武器的快感,有世界所有国家的各个年代的地图供玩家选择,有 星期五下
- 箫琳连载
- 最新章:第 119 部分阅读
- 大国芯工
- AMD资深架构师王岸然,意外来到1993年…这一年,他刚完成清大的学业,成功收到麻省理工的硕士录取通知书;这一年,芯片巨头intel,刚刚发布划时代的cpu—奔腾处理器;这一年,王岸然踌躇满志,撕掉了去美利坚的机票,定要在芯片工业上,有一番作为
- 推土机FFX连载
- 最新章:第一六零章 人类的尊严
- 大明军工帝国
- 某大型军工厂的工程师穿越到了大明天启末年,天启之后就是崇祯,大明还有十多年就亡国了!看主人公怎么用军工系统,拯救风雨飘摇的大明.徐光启,你还研究什么天文望远镜啊?赶紧给朕研究军事望远镜。宋应星
- 星辰玖连载
- 最新章:新书《明朝富家子》求支持,谢谢
- 大国工业时代
- 91年的冬天,有些冷 呼啸的北风透过车厢的窗缝将黄贺从睡梦中唤醒了过来 望着远处打着旋儿飞舞的红叶,黄贺擦了擦迷糊的眼睛 这是一个工业刚刚开始崛起的时代
- 烟头不灭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三章 热得快
- 大国重坦
- 为了给父亲正名,秦振华来到了一机厂,从此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修坦克,改炮管,造发动机,搞外贸,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步步地铸造出来大国重坦
- 华东之雄连载
- 最新章: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三根肋骨
- 重生之大明国公
- 一次意外,让张凡这个经济专业的高才生穿越到大明朝 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他到底会如何度过 已经设定好的人生道路带他走进了大明政权的权力中心,他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又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且看张凡这样
- 兵俑连载
- 最新章:第三百七十一章 心有对策
- 重生英国当大师
- 他是蜚声伦敦的医学大师 他是与柯南道尔齐名的推理小说大师 他是亲手侦破“开膛手杰克”等奇案的破案大师 他是发明了钨丝灯泡、医用手套和青霉素的发明大师 但在他心中,最想改变的却还不是这些
- 云华阁主连载
- 最新章:第八十六章 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