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第一卧底》第2995章:玉笛如血背高城、一腔忠勇、何曾辱命

    龙璃儿听到了沈墨的话,随即便低声吟诵道:“何事添凄咽?
    但由他、天公簸弄,莫教磨涅。
    失意每多如意少,终古几人称屈。”
    “须知道、福因才折。
    独卧藜床看北斗,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丈夫未肯因人热,且乘闲、五湖料理,扁舟一叶。
    泪似秋霖挥不尽,洒向野田黄蝶。”
    “须不羡、承明班列,马迹车尘忙未了,任西风吹冷长安月。
    又萧寺,花如雪。”
    这首《金缕曲》,写得荡气回肠,词中对人生和命运的不甘悲愤跃然纸上。
    再加上龙璃儿语声娇酥铿锵,念诵出来的声音在这幽暗无人的深宫中听起来,更是句句动人心魄!此刻的龙璃儿心中不由得想起,她在龙女杀人案那时,拿到沈郎君写给她这首词的情景。
    那时的沈墨刚刚替她三兄妹报了薛极的血仇,她因此在风大浪急的西湖中跃上了花船棚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全是暗暗点头。
    估计这个龙璃儿夫人也当那张诗笺是郎君送给她的定情信物。
    就像莫小洛夫人总是收藏着那首“斗草阶前初见”一样,龙璃儿也是把这首诗日常放在身边的。
    就见龙璃儿脸色惊疑不定,把手伸向了腰间……她从怀中拿出了一个小小的皮护书,在那里面取出了几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诗签。
    在那里面,有“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的《水调歌头》。
    有“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的《渡江云三犯》。
    有那首“一日心期千劫在”的《金缕曲》!可是龙璃儿再一翻找,脸色确是变得一片煞白。
    居然就只有那首:“背高城、玉笛吹成血。
    听谯鼓,二更彻。”
    的诗签……不见了!此时的沈墨不作声地在原地踱步,直到那个小太监把水盆端来,他才将手中那张写着“二更屠龙”的纸条扔到了水盆里。
    又等了片刻,当大家向着水盆中看去的时候。
    果然就见那张纸条在被水浸透之后,已经变得四分五裂。
    除了纸条外面的边框之外,其中的二更和屠龙两个段落,被切成了整整齐齐的两块,在水中飘散开来,很显然这是用装裱的手法拼接到一起的。
    要说在大宋的时候,书画装裱拼接的手段就堪称巧夺天工。
    无论是被虫蛀鼠咬的古画还是残破不堪的古书,经过那些装裱高手的手修复后就会天衣无缝,让人丝毫看不出任何修补过的痕迹。
    甚至在当时就有着成熟的技巧,可以将一副价值极高的画作,一片一片的破成几片薄薄的宣纸,因为宣纸的渲染,上面的每一幅画都是跟原作一模一样。
    在沈墨的后世,这样的技艺甚至能高到将一张古画破成七张!在这些高级装裱师傅的手中,将几个字拼到一起,用胶水和纸张纤维粘结,让他们看起来毫无破绽是很简单的不过这些胶水一碰到水,就会融化在水里。
    失去了粘接性之后就会使拼接假造的缝隙重新分离开。
    果然,经过的沈墨的一浸水,果然这张假手令还是露了馅儿。
    ……只见沈墨长叹了一声,面色淡淡地说道:“这个假传我手令的人,胸中大有丘壑!”
    “这一次要是让他的计划成功了,天下不知道有多少心念大宋的人,会对我耿耿于怀。”
    “而且他想要实行这个计划,他还得非常了解炎黄壁垒和龙璃儿。
    他必须要知道柳风这个人平时的品性特点,甚至还要在事先,见过龙璃儿贴身收藏的这张诗笺。”
    “而且他还要有这个本事,从龙璃儿的手中把它偷到手。
    甚至他执行这个计划的时间,也掐算的非常准确!”
    “要不是柳风跳下来那一刀用松树借力,使得我后发先至拦住了他的刺杀。
    大家也没有冒冒失失的开枪把柳风打死,弄得死无对证。”
    “他今天的计划很有可能成功,即便是他失败,也会对我和天子两人之间造成嫌隙……真是好手段、好机谋!好一个天、纵、奇、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