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元翻明》第七十五章 请圣旨招安养虎患

    达识帖睦迩站起身,正欲点头答应泰不华的所请,一名壮汉不合时宜地破门而入。
    来人穿了一身干净的绸衫,但精致的布料与其黝黑粗糙的面容毫不相称,看上去滑稽至极。
    达识帖睦迩瞳孔一缩,暗道糟糕,他竟然还留在此地!
    “看来……这就是大人的那位‘故交’了?”泰不华面无惧色,慨然以对。
    破门而入之人正是先前与达识帖睦迩商议招安具体事宜的方国璋,本应从后门告退的他听闻又有人深夜来访,一时放心不下,杀了个回马枪,翻过院墙后始终在书房外面偷听,眼看着二人就要联手,方国璋只好现出身形,阻止达识帖睦迩。
    达识帖睦迩面色愠怒,斥责道:“你想做什么!”
    方国璋反唇相讥:“我还想问问大人想要做什么!”
    泰不华这时突然插嘴:“看来你果然都听到了?”
    方国璋对他冷哼了一声,没有作答。
    “既然如此,你就不要离去了。”泰不华的声音冷漠而蕴藏杀机,说罢便欲上前擒住方国璋。
    “哈哈哈哈”方国璋突然大笑起来,看向达识帖睦迩道:“想不到大司农甘愿做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达识帖睦迩朝泰不华做了个手势,示意他不要妄动,轻声道:“你的计划已经败露,听听他有什么要说。”
    泰不华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退回到了原地,没有动手。
    方国璋见状,威胁道:“我们虽是粗人,但也不是愚笨之辈,我与三弟早有约定,今日只要我不回去,他们便再也不会接受朝廷的招安,势必与你们鱼死网破!至于我这条贱命,你们自可取走,不过……大司农可要想好了,这泰不华就是个瘟神,谁沾了他都得不到什么好处,与他联手的孛罗帖木儿是什么下场你不会不知。”
    “我千算万算,想不到竟然会被你这样一条臭鱼烂虾坏了我的大计!”泰不华喟然长叹,看着达识帖睦迩犹豫的神色,知道自己再不能犹豫,只要取了方国璋性命,他就只能与自己联手。
    机会稍纵即逝,打定了主意,泰不华立刻冲了上去,与方国璋战在一处。
    “其中利弊大司农可要考虑仔细了!”方国璋一边应对下手凶狠的泰不华,一边出声劝达识帖睦迩偏向自己一头。
    达识帖睦迩此时纠结无比,若没有这突然出现的方国璋,泰不华的计策不可谓不妙,不但偌大的功劳唾手可得,还能因此取得泰不华的好感,留下不错的声名。可此计已被发现,若与泰不华站到一处,将方国璋斩杀当场,明日起面对的就是会与自己不死不休的方国珍,届时就算朝廷没有怪罪,自己多半也要留在浙东常年与海寇相周旋。
    转瞬之间,达识帖睦迩已经有了决定,对自己来说,今夜方国璋无论如何也不能死!眼下泰不华如此拼命,多半也是想要堵上自己的退路,于是立刻扬声喊来府中卫兵和下人将扭打着的二人分开。
    泰不华焦急万分,急声劝道:“大司农莫要听信了这小人所言,此计就算不成,一时不能取得战果,但只要你我勠力同心,我必将去海上取了方国珍项上人头!”
    可此时的达识帖睦迩与先前被泰不华说动的时候判若两人,为官多年的“老道经验”从他的毛孔中喷泻而出,将他笼罩成一个利益至上的无情怪物,此时忠义二字对他来说甚是苍白、可笑。
    达识帖睦迩取出圣旨,漠然道:“圣上亲诏我来浙东招降海寇乱民,如今他们慑于圣上天威,易帜来投,安有不纳之理?都元帅口口声声说不敢辜负陛下圣恩,现在难道想要违背陛下旨意吗?”
    眼看着自己千思熟虑的谋划付之东流,无声遁去,泰不华面如死灰,知道此事已经无可回寰,泛红了眼眶下跪接旨,颤声道:“臣泰不华奉诏来浙东讨贼三载,未立寸功,本该万死,但自问死后羞于觍颜叩见先帝,这才兢兢业业,日夜卫戍这千里海岸,试图以老臣毕生心血偿还圣恩万之一二。今圣上有旨,臣不敢稍负圣意,但求大司农事后回禀陛下,泰不华愿为台州一边官,替陛下把守海路要冲,以弥解我不能替陛下除贼的遗憾和过错。”
    方国璋在一旁放声狂笑,对着跪在地上的泰不华讥嘲道:“想不到你泰不华还是败在了我们手上!”
    “住口!”他这哪里是对泰不华的羞辱,分明是在践踏自己身为人臣的底线和尊严,达识帖睦迩再难忍受,对着方国璋怒吼道:“滚回去!明日我若见不到方国珍,你们就都给我在海上等死!”
    方国璋悻悻地闭上了嘴,心道真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对达识帖睦迩愈发瞧不起,反倒是此刻看来跪在地上不起的泰不华让自己生出些许不忍,临行前抱拳道:“我们也是身不由己,以往得罪之处还请都元帅见谅。”说罢也不等泰不华和达识帖睦迩多说,扬长而去。
    达识帖睦迩深谙为官之道,向来认为荣辱成败皆来自每一次做对了的选择,可今日不知怎的,始终有一浓郁的愧意堵塞住了胸口,让自己喘气都有些不自在,看着沮丧的泰不华想要安慰,却又根本无从说起,只好矮下身子去扶他。
    泰不华推开他想要搀扶自己的双手,独自起身,从怀中摸出自己的信物递给达识帖睦迩,漠然道:“大司农可差人携此物到黄岩海滨遣散我预先埋伏着的精兵,见此物犹如见我,他们不会不从。”
    达识帖睦迩接过信物,侧身交给属下,示意立刻去办,随即看向泰不华道:“今日已经夜深,都元帅不如暂留我府中过夜,来人!立刻替都元帅收拾一间最好的客房。”
    泰不华知道这是要软禁自己,以防再生变数,露出一抹饶有深意的笑容道:“那就多谢大司农。”说罢便要离开书房。
    达识帖睦迩心有不忍,叫住泰不华,沉声道:“待我返回大都,一定会如实上禀你的功劳。”
    泰不华停住身形,没有回头,轻声道:“那就有劳大司农替我求情一份台州的军职。”
    “你这又是何苦呢!”
    “若方国珍再叛,我也好替陛下挡上一挡……”
    众人散去后,管事赶忙寻人来收拾被毁坏的木门。达识帖睦迩则垂首站在一旁盯视着案上放置的令泰不华屈膝的圣旨,久久不能平静。
    次日午时,台州黄岩海滨。
    达识帖睦迩以大司农和朝廷钦差的身份带领着十余名地方军政要员姗姗来迟,被其软禁的泰不华自然也位列其中。
    沿岸处两批船只排列开来,一批由方国珍所部的渔船和劫掠来的官船组成,另一批则是泰不华等将官的麾下战船。至于泰不华提前安排的一众亲信,已经被达识帖睦迩派人遣散,此时的海滨对于方国珍来说,毫无危险……
    方国珍已经得知昨夜发生之事,既然这位钦差大人有足够的诚意,那自己也当然愿意领取朝廷授予的官职,于是带领着大小首领几十人依次跪倒在海岸之上。
    待达识帖睦迩宣旨招安之后,方国珍等人纷纷上前拜领官职,海军漕运千户的官职令其非常满意,他部曲编制能够得以保留,便意味着只要他愿意,可随时再次反出朝廷,博取更大的利益!
    泰不华则对手握圣旨的达识帖睦迩毫无办法,眼看着方国珍狂笑着站在他的面前而不能将其手刃。
    方国珍路过着泰不华身边的时候轻声讥讽道:“都元帅,以后你我同朝为官,可要请您多多关照了。”
    泰不华也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大元还容不得你这样的宵小之辈胡闹,最好你能安分守己,否则让我抓到了你的把柄,你便不会笑得如此时一样开心了。”
    “哦?那我们倒要走着瞧了。”方国珍也知道他是块硬骨头,既然不能拉近关系,也就没有必要对他低三下四。
    场中另有一人始终郁郁不乐,便是参知政事樊执敬。从泰不华被软禁的样子看来,他果然还是没能说动大司农,现在方国珍已有官职在身,便可以肆无忌惮地积蓄实力,若他再次叛出朝廷,想必就是都元帅倾尽全力,也再难将其挡在海岸以外。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樊执敬看着达识帖睦迩和方国珍洋溢出的笑容,心中感觉愈发恶寒,按旨意将招安的流程办好以后,便借口有病在身,托辞离去,回到家中以酒买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