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73 部分阅读

    从孟艮府传回来的消息更让他头痛,据王征南来报,东胡王朝竟然也有少量火炮而且还有少量火枪!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定要查清楚,朱慈炅立刻下令,全力去查。
    这个其实不是很难查,王征南很快就查到了,因为崇正元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同时在东胡设立了分公司!
    难怪东胡王朝这么生猛,原来他们早就和欧(shubao.info)陆列强勾搭上了,如果荷兰人和英国人不给他们好处,他们怎么可能允许人家在自己的领土上设立分公司,看样子这个好处估计就是可以向他们购买火枪和火炮!
    这切都迫使朱慈炅不得不将原来的计划全部推倒重来,所谓“狮子博兔,亦需全力”,更何况东胡和安南可都不是兔子,看样子必须全力以赴了。
    他将大明最新的军力部署图摊在桌子上,仔细的研究起来。
    为了稳妥起见,对付东胡最少要派四十万大军,对付安南最少要派二十万大军,也就是说,光是陆军就要派出六十万,这六十万军队用海军的战舰运送过去肯定是不现实的,必须走陆路,而且还要考虑粮草供应的问题,万历的明缅战争就是个教训,那个时候明朝并不是没有军队,主要是粮草供应困难,兵部的资料上就有记载:西南极边之地山路崎岖,大江奔腾,转输米,石运价至千金!
    石米运费要千金这肯定是夸张的说法,意思就是说在西南极边之地开战粮草转运费用是极其惊人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倒不是很难,把铁路直接修过去就行了,正好现在漠南草原的铁路都已经修完了,京城的东城区也建好了,修铁路的劳力多的是,而且随着漠南地区铁矿和煤矿的开采,钢铁的问题压根就不用担心,现在唯要考虑的就是线路的问题了。
    朱慈炅在地图上仔细研究了下,直接将铁路修到孟艮府是不现实的,云南地处云贵高原不说,孟艮府附近更是崇山峻岭,沟壑密布,以大明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把铁路修过去。将铁路修到安南北部的思明府相对来说还要简单点,虽然那里也多山,但都不是很高的山,而且沟壑较少,修建难度应该不是很大,最重要的是思明府靠近海岸,还可以修筑港口,海陆联合运送,这样就更保险了。
    至于军队方面,定辽军和武威军定要带上,因为这次是先修铁路后开战,这两个军团修铁路可是修出经验来了。
    然后,天雄军和关宁军也要带上,因为他们都是等军团而且五万骑兵都在京城以东驻扎看押这俘虏,只要把步兵招过来就行了,用铁路运输也就两天的事情。
    最后,朱慈炅决定带着禁卫军第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起亲征,禁卫军第军团自不必说,直是他的贴身护卫,至于为什么带上边防军第二军团,主要是因为马祥麟以前可是宣抚使,他这次也要去对付那些土司,带上他对了解土司的情况很有帮助。
    至于其他军团,孙承宗还是率辽东军和东江军镇守北疆,有这位镇国公在北疆可确保无虞,秦军他准备调回陕西,那里可是西北边疆,没有个强力军团坐镇不行,边防军第军团则调来驻守北大营,至于三个预备军团,就让他们在北疆的长城和棱堡来回驻防吧,就当是练兵了。
    人员既定,朱慈炅开始发出诏令,各路人马纷纷开拔,朱慈炅并没有令六十万大军同时出发,这个时候坐火车最多坐到南直隶,如果六十万大军和七十万俘虏全部堆在南直隶,根本就铺不开,修段铁路那里需要这么多人同时动手,要知道百三十万人,就算排的紧紧的排成两排也能排几百里长,铁路那有几百里同时开挖的!
    他将修筑铁路的人员分成了四拨,先调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将天雄军和十五万满蒙俘虏运送到思明府,修筑港口,然后修筑思明府到桂林府的铁路,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随即回转,将关宁军和十五万满蒙俘虏运送到广州府,修筑广州府到桂林府的铁路,而定辽军则押解二十五万农民军俘虏先坐火车赶往南直隶,随工部官员起从南直隶出发,往南修建沿线的铁路桥,最后武威军押解二十五万农民军俘虏坐火车赶往南直隶,从金陵开始修,路修到广州府。
    至于禁卫军第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则先京城集结,等铁路修好了,再坐火车直接赶往思明府。
    这通调动,整个大明都忙碌开了:
    天雄军,关宁军和三十万满蒙俘虏开始往东大营集结,而北洋水师,南洋水师也开始往东大营港口集结,时间东大营城内人山人海,东大营外的海面上也是战舰密布,各种粮草物资疯狂聚集,人员马匹物资等下车上船忙的不亦乐乎。
    定辽军和二十五万农民军俘虏也开始登上火车赶往南直隶,时间整个北疆到南直隶的铁路线上到处都是装满明军和俘虏的火车,日夜不停,呼啸而过。
    武威军也押解着二十五万俘虏开始向北大营集结,他们要等定辽军那批运完了才能启程赶往南直隶。
    还有大明皇家机械集团的机械厂和钢铁厂也开始日夜赶工制造火车和铁轨,辆辆的火车被造出来,金京铁路上的火车越来越多,条条铁轨被铸出来,钢铁厂的空地上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铁轨!
    还有沿途各行省各州府也开始准备石子和标准枕木,规划好的铁路沿线到处都是堆积如山的物资,各级官员表现的都相当积极,这铁路修好了可不光能运兵,对各地经济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此时最忙的可能要数郑芝龙了,因为这次修铁路的明军和俘虏的粮草大部分都要从他管辖的地方调拨,那可是百多万人马,所需要的粮草之多可以想象,忙的他简直比当海盗的时候打劫大型商队还累,再大的商队也不可能带有上百万人的粮草物资啊!
    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
    八月的马六甲,热浪翻滚,如果站在海边,还能有点海风吹着,感觉还不是那么要命,如果远离海岸,那简直能把人热死,驻马六甲的葡萄牙守军上百人现在都聚集在海边,享受着徐徐的海风,露出欢快的笑容。
    额,貌似他们不是来吹海风的,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带着整齐的行装!
    不久,海面上出现只庞大的舰队,大小战舰不下两千艘,密密麻麻的几乎将整个海峡都挤满了!
    带队的葡萄牙陆军上尉惊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噢,买糕的,不是说来的是大明的先遣舰队吗,这规模还是先遣舰队,要是主力舰队不得把整个海峡都挤爆了!
    来的的确是大明海军的先遣舰队,不过是混编舰队,有南海舰队的五百艘福船战舰和千艘小型战舰,还有水师预备舰队的百艘福船战舰和五百艘小型战舰,还有海军上将郑兴和郑明的旗舰,两艘中型宝船战舰!
    马六甲的小型港口根本就不能停靠宝船战舰,郑兴和郑明只得换乘福船战舰来到港口,行数百人下船之后并没有马上走向不远处的葡萄牙士兵,而是先行在港口整队,将日月龙旗高高竖起,然后才踏着整齐的步伐迎面走向对面的葡萄牙士兵。
    带队的葡萄牙上尉见状,连忙笔挺的站好,并大声下令道:”注意,立正。“
    很快,大明海军方阵便来到他们跟前,两位肩章上闪耀着三朵金花的海军上将踏着正步严肃的走上来,同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其中个上将用标准的葡萄牙语大声道:”上尉阁下你好,大明海军南海舰队司令,海军上将郑兴奉命前来接收马六甲防务。“
    那葡萄牙上尉连忙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大声道:”上将阁下,您好,葡萄牙陆军上尉阿历克斯安德尔奉命向你交接马六甲防务。“
    双方又同时行了个标准的军礼,郑兴这才走上去握住阿历克斯安德尔微笑道:”安德尔上尉辛苦了,我准备了十艘福船战舰护送你们前往果阿,祝你路顺风。“
    安德尔上尉激动的道:”多谢上将阁下,祝你们切顺利。“
    就在双方握手的时候,十艘福船战舰轮流靠上港口,队队士兵从上面飞快的跑下来,港口中瞬间又集结了上千明军士兵。
    郑兴见差不多了,便挥手道:”上尉阁下,请上船吧。“
    安德尔上尉连忙行了个军礼,道了声再见,带着手下飞快的上了最后靠岸的那艘福船战舰,看着十艘福船战舰远去,郑兴这才笑着对郑明道:”这样个军事要地,他们就这么送给我们大明了,真是无知啊!“
    郑明却含笑反驳道:”也未必是他们无知,荷兰人随便来个小舰队他们都抵挡不住,何必在这里死撑呢,还不如送给我们大明做个人情。“
    郑兴闻言,想了想,点头道:”也是,算了不说这个了,我们还是赶快去建设星城港基地吧。“
    说罢,他带头转身走向来时的福船战舰,郑明连忙跟了上去,随同他起来下船的数百亲卫同样跟了上去,只留下刚刚下船的明军士兵整齐的站在那里,目送着他们远去。
    马六甲,郑兴和郑明甚至看都没有去看眼,只留下千士兵在这里驻守,他们的主要目标还是海峡入口处的那座大岛屿,按皇上的意思,要在岛屿上修建个庞大的军事基地,两侧的岛屿和海岸上还要根据地势修建很多炮台和棱堡,整个基地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星城港海军基地。
    马六甲海峡的入口处此时并不是什么繁华之地,基本上算是个荒芜人烟之所,听说原来还有个叫什么柔佛的小国,不过被葡萄牙人狠狠的教训了几次之后便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郑兴和郑明可懒得管这些,他们并不是负责来殖民地,而是负责来修建海军基地的。
    这次大明海军南海舰队和水师预备军团总共来了约十五万人,带来的物资更是多的惊人,什么水泥钢筋钢板等材料不下数千吨,吊葫芦平板车,铲子抹子等工具也是船船的,只要挖点石子,拉点沙子基本上就可以动工了。
    郑兴和郑明修建港口的经验那是相当丰富的,不说在东南防线见过那么多,当海盗那会儿,他们大中小型的港口基本上都亲自动手建国,东南防线的炮台和棱堡他们也参与过指挥建设,修建起星城港基地来自然是轻车熟路。
    他们略微在入口处的大岛四周查看了遍(fanwai.org)便发现,这座岛屿的确是修建海军基地的好地方,其南边的海岸结构非常适合修建港口,两侧的突出部位刚好可以修建棱堡和炮台,中部和北部地势修建座大型城池也没什么问题,而且整个入口处就大岛前面的水道适合通行,其他地方要么七拐八拐,要么暗礁密布,根本就不适合大型战舰通过,只要修建几座炮台和棱堡,甚至小船都休想过去。
    郑兴和郑明商议了番,决定还是先建设星城港基地,至于其他地方的炮台和棱堡,等基地建好再说,于是两人同时下令,十五万人起忙碌开来。
    各种建筑材料被搬上小船,运到指定地点,各路人马分工合作,挖石头的挑沙子的搅拌水泥的固定甲板的,所有人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座座炮台拔地而起,个个码头现出雏形,棱堡正在矗立,城墙正在升高,星城港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露出海平面,个庞大的海军基地,座几乎攻不破的坚固堡垒正在慢慢成型。
    郑兴和郑明边督促基地建设,边还派人四处观察测绘,个巨大的海峡沙盘模型也正在逐渐成型,入口处的星城港基地是按规划做出来的,各处险要位置的炮台和棱堡也被逐渐加进去,个全方位无死角的防御体系已经在沙盘上成型,而实际的建设也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因为他们不缺人员,不缺材料,更不缺钱,切准备都很充分,进度自然奇快无比。
    不到个月时间,港口基地棱堡炮台相继成型,而这时候北海舰队也将数千门大炮运送过来,大炮往棱堡炮台和城墙上架,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扼住了东西方的通道,个崭新的星城港海军基地出现在世人面前,从此列强的舰队想要进入南洋海域都要先问问大明帝国,同不同意!
    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
    要说修桥修路这种大工程,主持的人权力越大这个工程进展就越快,就好比个普通的平民要在自己地里挖条小水沟,那自然是随便他怎么挖,但如果他想从几百里外的大河挖条引水渠过来,那首先不说沿途的人会不会让他挖,就算让他挖,他也挖不出来,因为他没人啊!
    大明就是朱慈炅自己家的地,他要修条铁路自然是想怎么修就怎么修,要人,随便拉上去就是七十万劳力;要材料,钢铁厂那铁轨已经堆积的跟山脉样了,各地州府县乡石子枕木都在向沿线聚集;谁要敢说不准打我这过,句”皇上有旨“,立刻爬开,不然就死开,这个死可不是形容词,那是真要命!
    总之,各方面都在积极参与,整个铁路的建设快的惊人,三个月,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十月初金陵府到思明府的铁路就修通了!
    大明皇家机械集团的机械厂这几个月也不知道造出了多少火车,朱慈炅原本想着是调集八十多辆火车次把二十万大军和随行人员全拉过去,但是这次出征南洋的可不止禁卫军第军团和边防军第二军团,而且打仗也不光是人过去就行了,各种物资都必须运送到位,沿线各地都在拼命调集物资,火车根本就不够用。
    为了不影响其他个方面的进度,朱慈炅最后只调集了四十多辆火车,就拉着禁卫军第军团和随行人员跟他起前往思明府,至于边防军第二军团,朱慈炅干脆让北洋水师把他们从海路送过去。
    这次兵发南洋可以说是大明历年来少有的几次特大行动之,随行人员自然少不了:
    秦明月和曹化淳自不必说,这是保护他安全,照顾他起居的,必须带上;
    兵部尚书孙元化也要带上,协助他管理军队的;
    户部尚书程国祥也要带上,协助他管理后勤的;
    通政使司通政使吴梅村这次也带上了,如此大的行动,宣传工作必须要跟上;
    还有郑成功也要带上,这小子就快成年了,以后可是要替他统帅海军的,这样的大战自然要带他去学习学习;
    还有镇南王郑芝龙也在金陵等着他,南方毕竟是他的辖区,各种物资调配都要他协调;
    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详述了,不过有这里面还有群很特殊的人,那就是国子监祭酒黄道周和帮海内闻名的硕儒。
    话说这是去打仗,带着这帮硕儒干什么呢?
    所谓”先礼后兵“,大明这次的目的并不是要灭了南洋所有藩属国,而是要让他们彻底臣服,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亡命之徒,有的人也有可能不用打就臣服了,所以,朱慈炅决定,在开打之前,要派出大明使节去各藩属国宣旨,也就是宣读遍(fanwai.org)《大明藩属国令制》,愿意接受的,好说,大大的优待,不愿意接受的,那也好说,直接打。
    这可是让人俯首称臣,宣的好就好,宣的不好,人家有可能直接就把宣旨的人给杀了,南洋毕竟是出了名的南蛮地区,这种事情可能性是有的,所以前去宣旨的人很有可能是去送命的!
    朱慈炅想来想去也不知道派哪些人去好,最后他想到了黄道周,当然,他不是想派黄道周去,而是想让黄道周去找合适的人选。
    黄道周这种人说的不好听,他就是个典型的腐儒,死硬死硬的,说的好听点,他那是坚持原则,有气节,宁死不屈,他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不缺,所以很是有帮志同道合之辈唯他马首是瞻。
    对于这些人来说,去为大明宣旨,让蛮夷臣服,那简直就是天大的荣耀,哪怕就是因此而被蛮夷杀了,那也是名垂青史的典范,这会儿想名垂青史的人多了,所以,黄道周把皇上的意思传达出去,前来”找死“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时间,本来充斥着文化气息的国子监也就是大明文科学院差点成了武斗场,各方硕儒赤膊上阵,疯狂争抢有限的几个”送死“名额。
    这种情况连黄道周都吓到了,那些平时温文尔雅的高人雅士此时就如同疯了般,拉都拉不住,要不是他们自知武力值不够,估计已经有人开始动手把所有人都揍趴下了!
    黄道周看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万真打起来那就有辱斯文了,最后他只能提出硬性指标,定下筛选标准。
    他定下的规矩很简单,这个硬性指标就是品级,必须是或者曾经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理由也很充分,这次可是代表大明代表皇上去宣旨的,品级不够好意思当这个天朝上使嘛!
    ”唰“的下,有将近九成的人被刷下去了,大明虽然官员多如牛毛,但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可不多,那可是各部侍郎以上的官员,整个大明朝能有多少。
    筛选标准更简单,那就是按年龄来,毕竟年高就德劭,德高就望重,年纪越大就越应该受人尊敬,这下,所有人都没话说了,最后十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硕儒含笑九泉,哦,不,是含笑当选。
    当然,这十个人不定都能用上,貌似大明在南洋好像还没这么多藩属国,不过也没关系,还是老办法,谁年纪大谁先上,反正人已经给选好了,皇上你下旨就行了。
    朱慈炅简直哭笑不得,这”送死“还有人争着抢着去的,还要论资排辈,这些人也是够奇葩了,而且黄道周这筛选标准简直就是牛头不对马嘴,南洋好多地方可都是崇山峻岭,要选也选些年富力强的啊,这些貌似风都能吹倒的老头,能翻山越岭吗?
    还好,天朝上使肯定都是坐着大轿去的,算了算了,只是苦了那些抬轿子的人,如果是个年富力强的使者,翻山的时候他还可以下来让人拉着翻过去,轿子抬个空的就轻松多了,至于这些老头,你就别指望他们下轿子了。
    不过,最后黄道周句话就打消了朱慈炅所有不满,因为黄道周说:”这些都是高风亮节视死如归之辈!“
    是啊,当天朝的上使必须有气节,必须不怕死,如果不小心指派个贪生怕死之辈前去宣旨,他自己丢人事小,如果丢了大明的脸那可就。
    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军云集
    思明府位于广西承宣布政使司的最南端,再往南就是大明属国安南的地界了,这里原本是个土州,也就是少数名族聚集的州府,不过这会儿整个府城大街上已经看不见什么奇装异服的平民了,几乎清色全是崇正装,到处都是明军!
    府城的中央,座庞大行宫已经接近完工,这是专门为皇上准备的,没办法,这地方地处边远,实在是太穷太落后了,连知府衙门都拿不出手,负责最南端铁路修建的卢象升见人员充沛,原材料也很充足,干脆请示朱慈炅建了这么座行宫。
    朱慈炅自然是不会反对,能住好点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又不是什么劳民伤财,十多万俘虏修完铁路,基本上就没什么事了,在那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给他们找点事做。
    这十多万俘虏他并不准备马上调到别的地方去,另外五十五万俘虏还会陆续运送过来,甚至工部修建铁路桥梁的专家全部都会汇集到这里,这是为什么呢?虽然说现在铁路修通了,粮草的转运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但也不用这么浪费吧!
    其实,这点都不浪费,北疆成功的经验给了朱慈炅很大的启示,以前大明并不是没有征服过北疆,太祖皇帝就曾打得漠南各部臣服,北疆那时候就已经全部汇入大明版图,但是,后面北疆又慢慢脱离了大明的控制,甚至多次入侵大明,给大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交通太不方便了,大明朝廷无力支撑大规模驻军的费用,所以监管不严,只能次次征讨,又次次被他们降而复判。
    现在就不样了,有了铁路,粮草物资的调拨完全不成问题,大明想在那里驻扎多少军队就驻扎多少军队,北疆基本上不存在再反叛的可能性。
    这次征讨南洋,朱慈炅想用同样的方法,根据地形,用铁路贯通整个南洋,到那时候,南洋不再是西南极边之地,明军可以大量驻扎于此,南边也不再是南蛮聚集之所,大明将教化这里的蛮夷,发展这里的经济,让南洋人也和大明所有平民百姓样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这样,他们还会造反吗?
    朱慈炅的这个决定,直接导致思明府的府城外变成了营帐的海洋,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营帐,山包上,小河旁,田地里,到处都是聚集的明军和俘虏,而且,思明府火车站的火车从来就没有停过,不断有军队和俘虏从里面涌出来,不断有物资和粮草从里面运出来,整个思明府人越聚越多,越聚越多,个边远府城的热闹程度,大有赶超桂林府广州府昆明府等省会城市的架势。
    现在,曹文诏所率的关宁军和押解的十五万俘虏早就到了,秦翼明所率的定辽军和二十五万俘虏也已经陆续抵达,李明甫所率的武威军和二十五俘虏也已经从广州府开拔,很快就将陆续抵达,整个思明府已经聚集了三十万大军,和五十五万俘虏,那连营都快方圆将近百里了,还好思明府正好是块不小的盆地,不然这么多人还真没地方扎营。
    至于俘虏会不会造反,这点压根就不用担心,像农民军的俘虏,皇上已经发话了,让他们服五年劳役就放他们回原籍,还发放田地给他们,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现在都熬了快三年了,再有两年就自由了,这个时候让他们造反,他们不宰了你才怪。
    满蒙俘虏,朱慈炅也视同仁,让他们服五年劳役就放他们回原籍,虽然这会儿才开始不久,但是别忘了,他们的家人可都在明军的控制之下,要他们敢造反,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朱慈炅当然不害怕他们会造反,这会儿他正坐着自己的御用专列,和孙元化程国祥黄道周等朝廷大员讨论《大明藩属国令制》的问题呢。
    这辆御用专列就如同他和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描述的那样,有专门的卧室有专门的餐厅有专门的书房有专门的会议室还有御膳房御医房洗手间等等,还有太监宫女锦衣卫的休息场所,可以说应有尽有,就是座移动的行宫。
    至于为什么讨论《大明藩属国令制》,它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就是纲领性太强了,缺乏必要的细节规定,朱慈炅这次召集黄道周等人就是要讨论出个补充的细节规定。
    比如说,藩国和属国都由大明册封的藩王和属王管理,那么这个藩王和属王册封的具体流程是什么呢,又有什么凭证呢,什么人才有资格接受大明的册封呢?这些都要交待清楚,形成固定的流程,不然真到要册封下任藩王和属王的时候非得乱套了不可。
    又比如,藩国和属国的税收都由藩王和属王自己收取,总得有个收取的标准吧,要不然那些藩王和属王为了享乐狂征暴敛,激起民变,到时候还不得大明去擦屁股。
    又比如,藩国和属国的军队粮饷和辎重都由藩王和属王负责提供,那到底提供多少粮饷呢,又到底提供多少辎重呢,总不能大明要多少他们就得给多少,这样藩王和属王肯定不服,也不能他们想给多少就给多少,这样大明就亏大发了,所以,必须根据军队的数量给出个具体的标准。
    又比如,藩国的官员都是由藩王任免的,这个任免的标准是什么,总不能说他们想任免谁就任免谁,那大明组织的统科举岂不成了笑话,所以必须规定,几品以上必须由大明授予进士功名的人担任,几品到几品以上又必须由有举人功名的人担任,这样才能让那些苦读大明四书五经的属国学子有充足的动力,不然谁来学什么汉语啊。
    等这些补充细节修订的差不多了,车队也差不多快到思明府了,此时南洋四处可谓大军云集:
    在北边的思明府,有大明的天雄军关宁军定辽军武威军边防军第二军团和即将赶到的禁卫军第军团总共六十万大军;
    在南边的星城港基地,有大明的南洋舰队南海舰队水师预备军团总共二十五万大军,战舰数千艘;
    在思明府以南的防城新港,还有大明的北洋舰队和北海舰队总共二十万大军,战舰两千余艘;
    在云南的孟艮府,还有各地土司集结而来的数万人马,额,这土司人马又是怎么回事呢?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临
    集结在孟艮府的土司兵马也是朱慈炅下旨招过来了的,他原本就计划在荡平南洋的同时取消所有宣慰司,所以他在出发前专门让孙元化查了下大明所有都司卫所中土司有多少个,这查,他有点懵圈了。
    原来,不光宣慰司的宣抚使叫土司,还有很多人也叫土司:
    宣慰司其实相当于都司性质,宣抚使就相当于省都司的都指挥使,是正三品的武官!
    宣慰司下面还有宣抚司,就相当于卫所,宣抚司的宣抚使相当于从三品的指挥使;
    宣抚司还有安抚司和长官司,相当于千户所,这些司的长官就相当于正五品的千户;
    所有这些正三品正四品和正五品的宣抚使和长官都叫土司,在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湖广都司下属的宣慰司和宣抚司就有二三十个,安抚司和长官司更是有上百个!
    说实话,这也有点太多了,要他个个去整,会把人累死,他干脆下旨,所有宣慰司召集两千精兵,所有宣抚司召集千精兵,所有安抚司和长官司召集百精兵,全部赶往孟艮府集结,准备进攻东胡,而且所有土司必须到场!
    除了太祖和成祖,大明其他皇帝如果颁布这种旨意估计没几个土司会搭理,但崇正皇帝貌似已经超越成祖,大有赶超太祖的架势,这些土司还真没人敢不去的,因为不去就是抗旨,抗旨可是要杀头的,其他皇帝可能没这能力把他们全砍了,但崇正皇帝绝对有!
    所以,各土司纷纷召集精兵,收拾行装赶往孟艮府,经过两个多月时间,孟艮府也渐渐聚集了将近五万土司人马。
    孟艮府毕竟和现在的东胡王朝接壤,朱慈炅原本是准备派个军团去驻守的,但是,他问云南都司的都指挥使和正在孟艮府的王征南,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们都认为,如此崇山峻岭,东胡就算来攻也不可能集齐十万人马,因为他们也没法运送粮食啊,云南都司就算组织所有屯卫运送粮草,也只能勉强供应十万大军的粮草,东胡又能强到哪里去。
    所以,朱慈炅最后下旨让所有土司组织精兵赶往孟艮府,云南都司则组织屯卫轮流运送粮草,只要保证五万人的粮草供应就行了,他已经想好了,只要是来了的土司,以后根据职位大小,分别任命为知府知州和知县,只管民政,不再兼管军政,至于没来的,那就什么都不要担任了,直接灭了!
    还好,这些土司都不蠢,他们都知道不来的后果很可能是抄家灭族,所以全部乖乖赶过来了。
    各路大军既已齐备,接下来就是派人宣旨了,朱慈炅将是个老头的资料仔细研究了番,最后选择了梅之焕。
    梅之焕,字彬父,别号信天,湖广麻城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进士,进庶吉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甘肃巡抚,在巡抚甘肃期间,曾多次率军民清剿当地贼寇,是位难得的文武全才,但是,他有个很不好的出身,他,也是东林党人。
    崇正三年,钱谦益等东林党高层贪赃枉法以权谋私,协助江南士大夫集团鲸吞大明税赋事发,皇上怒(shubaojie)之下对东林党来了个大清洗,其实他梅之焕并没有参与贪腐,是个真真正正为国为民的好官,但是,钱谦益等人的作为实在是让他羞于在朝为官,所以干脆辞官归隐了。
    这梅之焕其实还是明末位著名的大诗人,有名的《题李白墓》诗就是出自他的手,敢在诗仙李太白墓前题诗,还能被后人传诵,他的文采可见斑,所以他也算是大明有名的硕儒,再加上他已是六十五岁高龄,所以他有幸被选为天朝上使,去为皇上宣旨!
    因为他文武双全,在这十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中算是最健壮的,所以他有幸被皇上点名第个赴安南宣旨,为什么要选个健壮的老头呢?因为思明府距安南的都城升龙城有将近三百里,而且都是山地,不健壮点恐怕到不了那儿就挂了。
    三百里,如果是平原,快马加鞭也就天的路程,问题这是山区,所以大明使节团足足走了五六天。
    话说天朝上使降临,安南国后黎朝的皇帝又是什么反应呢?后黎朝现任皇帝神宗黎维祺没有点反应,因为他已经被软禁了,压根就不知道大明天朝的上使降临了!
    要说反应,现在要看的是郑氏家族的反应,因为安南的北部正是他们的地盘,而后黎朝的皇帝也正是被他们软禁的。
    大明百万大军集结在安南北部,这事情郑氏自然早就知道了,但是他们判断大明是吓人的,为什么呢,这都要怪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他硬要把七十万俘虏也带上,所以郑氏家族得到的情报就是,大明百万大军有大半是平民假扮的!
    好吧,俘虏的确是平民打扮,也的确比明军多,这个情报也不能说完全是假的。
    郑氏家族的确是吓坏了,但是他们认为大明有点像是在虚张声势,目的就是让他们去自动请降,所以他们并没有打算投降,他们准备就这么跟大明耗着,中间的绵绵群山就是他们天然的屏障,大明要攻过来,肯定耗费巨大,他们估计大明应该不会硬攻。
    果然,这都个多月了大明的”百万大军“点动静都没有,似乎完全证实了郑氏的猜测。
    当得到通报大明天朝上使降临的时候,郑氏家族也没有太惊慌,威胁不成你们就派人来恐吓,正常,来吧,我们避而不见,你们总没办法!
    所以,当梅之焕带着大明使节团行上百人来到升龙城外的时候,城门紧闭,根本就没人来理会他们。
    这点的确有点出乎梅之焕的预料,他想着安南要么派人假扮盗贼半路截杀,要么直接将他们赶走,要么穷凶极恶把他们全杀了,再怎么过分他都能理解,但是,紧闭城门让他吃个闭门羹,这点他的确没想到。
    他想了想,咬牙,令使节团来到升龙城北门数十步外,然后对随行护卫的锦衣卫千户耳语了番,那锦衣卫千户立即来到使节团的前面,对着升龙城运气大喝道:”大明皇帝钦差使臣驾到,安南国王速速前来接驾!“
    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兰出面
    郑氏家族的现任家主郑梉就在北门的城墙上呢,大明的上使都到城外了,说不怕那是假的,但看大明上使这架势,你不理他,他绝对不会走,怎么办呢?
    让黎神宗出来接驾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这可是犯上作乱,按大明的习惯,绝对不会容忍他挟持黎神宗自立,到时候不想打都要打过来了。
    想了半天,他还是咬牙站出来大声回道:”我们皇上,哦,不是,我们国王陛下有病在身,不能前来接驾,上使有什么话跟我说也是样的。“
    梅之焕自然知道黎神宗已经被他们挟持了,他上前轻蔑的道:”你是谁,能代替你们国王接旨吗?“
    郑梉只想赶紧把大明的上使打发走,他豁出去了,大声回复道:”我是后黎朝清都王郑梉,上使有话但请吩咐。“
    梅之焕闻言,厉声道:”那还不下来恭听圣训!“
    郑梉闻言,犹豫了会儿还是下令打开城门,亲自来到使节团前面,跪到地上朗声道:”后黎朝清都王郑梉恭听圣训。“
    梅之焕这才抽出《大明藩属国令制》朗声念了遍(fanwai.org),郑梉听的是眼皮子直跳,但他最后还是恭敬的接过《大明藩属国令制》,朗声道:”微臣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想着,这下给你面子了,你该滚蛋了吧。
    没想到梅之焕又抽出本书递过来冷冷的道:”这是藩属国令制的细则,限你们十日之内前往思明府上表称臣,不然大明天兵必将踏平安南!“
    郑梉咬牙接过细则,朗声回道:”微臣遵旨。“
    心里却哼哼道:”哼,我们已经向欧(shubao.info)陆强国荷兰求援了,不用十天他们就到了,到时候看你们敢不敢打过来。“
    梅之焕自然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他的使命就是来宣旨的,现在旨已宣完,无需再多说,他直接甩袖子,带着使节团转身走人。
    六天后,梅之焕回到思明府,当面向朱慈炅禀报了宣旨情况,朱慈炅闻言皱眉不语,看样子这郑氏是不想称臣啊,要想称臣绝对不会这么敷衍大明的上使,不称臣,那就只有打了。
    他立即将众将领召集起来,商议进军升龙府的具体事宜。
    六十万大军要穿过茫茫群山的确不容易,但是大明还有海军呢,再说进攻安南也用不了六十万大军,运两个军团过去足矣,剩下的四十万大军那是用来对付东胡的。
    朱慈炅最后决定派天雄军和关宁军乘坐北洋水师和北海舰队的战舰,从升龙城南面的平原地区登陆,而后向北直奔升龙府。
    他声令下,天雄军和关宁军立刻开始向防城新港转移,天雄军早就将思明府和防城新港的铁路修通了,转移起来倒不是很麻烦,只是他们才刚起拔天,防城新港那么就传来电报,有荷兰使者来了!
    原来郑氏向荷兰发出求援以后,荷兰方面很快做出了反应,东方第二舰队直接从巴达维亚出发赶往安南,准备阻止明军对安南的进攻。
    没错,荷兰的东方第二舰队已经重组,并且调到巴达维亚来了,而且舰队司令兼巴达维亚总督还是老熟人范门迪!
    范门迪此刻就坐在防城新港前往思明府的火车上,他的心情相当复杂,上次兵败被俘的阴影还没散去,这次又要来面对大明帝国,说实话,他的心里是有点忐忑的,当然,他并不害怕,大明帝国是强,但面对反哈布斯堡联盟,他们还差的远,要真打起来,最终失败的方肯定是大明帝国,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要阻止大明帝国进攻安南恐怕是不大可能了。
    他是不得不来,荷兰和英国之所以在背后支持安南和东胡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大明帝国的发展,没想到他们还没将安南扶持起来大明就要发起进攻了,此时反哈布斯堡联盟在远东并没有太强的力量,硬干肯定是干不过大明帝国的,他只能凭借这张嘴,看能不能把大明帝国吓住了。
    不过,这路过来,还没有开始恐吓大明帝国,他自己反而有点被吓到了。
    大明在马六甲海峡修建了强大的防线他是知道的,所以他率舰队走的苏禄海方向,目的就是为了绕开马六甲防线的大明海军,他还暗自庆幸,还好自己率远东第二舰队过来的早,不然凭借五十艘超级战列舰,他根本就没把握冲破明军的马六甲防线抵达巴达维?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