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工帝国》第 62 部分阅读

    帮人都听的如醉如痴,没个人搭理他,让他觉得好不无聊啊!
    曲终了,差不多到午时了,终于可以暂停下了,朱慈炅迫不及待的宣布,上菜,准备午膳,大家先休息下,用完膳再看。
    这会儿气氛终于活跃了点,大伙儿都闲聊起来,秦明月和安娜公主也在众人的起哄下,羞答答的走过来,服侍他用膳,让他总算有了点当皇帝的感觉。
    朱慈炅正在那享受没人的服侍了,郑芝龙却跟吃错药了般,主动走上来,与张太后和任太后低声交谈了几句,貌似两位太后都被他说的兴高采烈,看他那贱贱的表情,怎么就有种阴谋得逞的味道呢!
    果不其然,这货匆匆的吃了几口菜便跑出去转了圈,然后外面便出来声通传:”秀女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觐见。“
    朱慈炅闻声差点没口菜汁喷出来,秦淮八艳,搞什么飞机!
    他还没搞清楚状况呢,两位皇太后几乎同时应允道:”宣。“
    紧接着,三位十二三岁,长得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俏生生的走进来,并排跪在殿中娇滴滴的道:”奴婢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参见皇上,参见两位皇太后。“
    张太后这会就当皇上不存在般,直接抬手道:”免礼,快起来让哀家看看。“
    朱慈炅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三个小美人,心跳止不住开始加速,美,真的很美,尤其是中间的陈圆圆,这温婉妩媚的气质,让人看眼就迷(xinbanzhu)醉其中,都有种不知道今夕是何夕的感觉。
    他正竖自发呆呢,张太后却是微笑着问任太后道:”妹妹你看怎么样?“
    任太后罕有的发声道:”恩,这模样,这气质,这身段,果然我见犹怜。“
    张太后接着品评道:”更为难得的是她们还唱的手好曲子,皇上以后有福了,妹妹你看是先招为选侍或者才人呢,还是直接定为嫔妃呢?“
    任太后却是宠溺的看着朱慈炅道:”还是看皇上的意思吧,毕竟她们都是服侍皇上的。“
    张太后点了点头,直接问朱慈炅道:”皇上今年你就要大婚了,哀家原本想让你皇叔过完年就张罗选秀的事情,没想到郑王爷倒是有心了,年前就开始给你挑选了,你看这几位秀女怎么样?“
    朱慈炅闻言有点蒙圈了,选秀,不会真要选三千佳丽到后宫服侍他吧!至于这三位,这长相这身段自然是没话说,但她们这出生,秦淮八艳那只是委婉点的叫法,其实她们就是秦淮河畔的八大名妓,封她们做嫔妃有点太离谱了吧!
    这真让他有点为难了,这样沉鱼落雁的美女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是她们这后世的名声,实在是有点那个啊,于是,他吞吞吐吐的道:”是还不错,但是她们的出身。“
    张皇后闻言有点不乐意了,很罕见的板着脸教诲道:”她们的出身怎么了?都是教坊司的乐妇,虽然职业平贱了点,好歹有个官家身份,比哀家和你母后都强多了,我们可都是没有点身份的平民百姓!皇上你是不是听闻了些关于教坊司的流言?有些人也太不像话了,把好好个礼部管理乐舞和戏曲的衙门整治的面目全非,这事,皇上你应该管管了!“
    朱慈炅闻言错点晕倒,貌似这是他有史以来第次被张太后教诲,没想到却是为了这种事情,操蛋啊。
    好吧,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为了这三个美人的出身问题,以后教坊司就别想再兼职开妓院了,必须回道艺术的轨道上来,而且还要在戏曲上研究出成绩来,争取把名声彻底挽回来,不然的话,那教坊司的官员就要试试到底是刀薄的那面硬还是他们的脖子硬了!
    想到这里,他连忙补救道:”朕是被这帮人给误导了,既然两位太后都喜欢,那以后都封为嫔妃吧,至于教坊司的事情,朕会着人去办的。这大过年的,不谈政事,来来来来用膳用膳,曹化淳再添三副餐具。“
    张太后闻言,这才重新露出笑容,连夸皇上懂事了,大殿里的气氛又热闹起来。
    第十卷 第十五章 举国上下齐选秀
    崇正十年正月十六,年节刚过,大部分人还窝在家里体味着春节的余韵呢,东大营新港却而且人声鼎沸,忙碌不已。这天是大明第二批军火送往欧(shubao.info)陆的日子,朱慈炅早就令南洋水师全员北上,来东大营把军火装上,同时也把欧(shubao.info)陆使节团的人附带送回去。
    不过,欧(shubao.info)陆使节团真正登船的没几个,他们大部分都决定留在大明学习汉语,这会儿正站在岸上送行呢。
    这次摄政王朱由检也没有随行去欧(shubao.info)陆,上回那是大明的舰队第次远赴欧(shubao.info)陆,有特殊意义,这次就不样了,纯粹就是送货上门,所以朱由检不用再跑趟了,再说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呢,也没空去欧(shubao.info)陆耍。
    同样是这天,摄政王朱由检第次行使他摄政王的权力,压根就没有征询皇上的意见,直接颁布了道旨意,呃,不是他翅膀硬了想翻天啊,他是没有征询皇上的意见,但这是两位皇太后的意思,这两位嫂嫂可是直接管皇上的,他表示相当的怕怕,所以皇嫂发话,他立马照办,直接越过皇上颁布了这道旨意。
    这道旨意可不得了,有可能会吓的大明所有百姓都把自己家的闺女藏起来,旨意是这样的,摄者王令:大明及所有藩属国,凡是十四至十六岁未婚女子皆需接受各地官员女眷的筛选,品貌出众者,全部送往京城!
    额滴神啊,还真搞选秀啊,而且不但是大明,所有藩属国都要选,两位皇太后大概是看到安娜公主后受到了启示,这么粉雕玉琢的洋娃娃好可爱啊,得给皇上多选几个!
    好吧,要说大明藩属国里面是有长的像洋人的,不过般的藩属国都是不大理会大明的,除了东瀛琉球朝鲜这三个大明整治过的藩属国,其他藩属国给你选个毛线。
    两位皇太后对选秀可是上心了,她们从来不干预政事并不代表她们懒得管事,她们只是不想干涉皇上的自由而已,不过这次就由不得皇上了,选媳妇的事情她们必须管!
    历朝历代选秀的时候在民间几乎都会引起恐慌,没办法,因为如侯门深似海啊,入了皇宫旦得不到皇上的恩宠,那可就得孤独终老了,般只要不是穷的揭不开锅,谁愿意让自己的宝贝女儿去遭这罪啊。
    但崇正朝就奇了怪了,选秀令颁布以后,还真有富贵之家甚至是官宦世家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女儿往皇宫里送,这些人都是白痴吗?
    他们当然不是白痴,相反,他们聪明的很,没看见老秦家那待遇吗,传闻皇上就是看中了老秦家的女儿,爱屋及乌,才提拔重用老秦家人的,门四个军团长,何等显赫啊!
    有很多人都知道,这其实不是什么传闻,而是事实,皇上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任人唯亲,只要他认识的,没有不辉煌腾达的,所以他们都拼了命的把自己的女儿往皇宫送,他们不求自己的女儿能当上皇后贵妃什么的,只要偶尔能得到皇上的宠信甚至是有机会伺候皇上起居就行了,总之,只要自己的女儿能在皇上跟前说上话,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后面还真有服侍朱慈炅的宫女莫名其妙的跟他说,我父亲是某某某,我兄长又是某某某,你父亲兄长是谁跟朕有什么关系,朱慈炅感觉脑袋都差点当机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选秀的事情既然无法阻止,那就只能由着他去了,我们的崇正皇帝朱慈炅还有很多事情要忙呢,其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四个新厂的建设问题,尤其是机械厂和水泥厂,翻地龙可关乎到西北几亿亩土地的收成,水泥更是关乎到大明今后的发展,这两件事情都是他关注的重点。
    翻地龙倒不怎么需要他操心,王徵和宋应星那可都是机械专家级的人物,要说做机械设备,朱慈炅拍马都赶不上他们,以前之所以没把翻地龙做出来,主要还是限于见识问题,他们可没朱慈炅后世的见识。
    朱慈炅把履带底盘草图画,这翻地龙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王徵和宋应星过年也没休息,跟着工部的人加班加点,不但把机械厂建了个差不多,这翻地龙的样机竟然也也做出来了!
    这不,还没出正月,毕懋康王徵和宋应星便兴冲冲的跑过来,请皇上去看翻地龙的样机。朱慈炅比他们还高兴,没想到翻地龙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简直是意外的惊喜啊,这蒸汽动力的机车直接脱离轨道在地上跑,他还真没见过,自然得去看看。
    来到西城区,就连他都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了,远处是眼望不到边际的城墙耸立在天地间,雄伟巍峨;近处是密密麻麻的明军和俘虏正加紧施工,场面恢宏;座座建筑正拔地而起,条条道路正通往天际,五十万人齐动手,是多么壮观的场面啊,连见惯了数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大军战斗的他都被震撼到了。
    他第次意识到,人多,也是种优势,大明的人口可是比所有列强加起来还多,在这个时代,这就是个绝对的优势,怎么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呢?
    正当朱慈炅低头沉思的时候,翻地龙停放的地方终于到了,出乎他的意料,这并不是在机械厂里,因为机械厂应该在西城区的东南角,而这里明显是西城区靠近中心的位置。
    眼前这个奇奇怪怪的机械,怎么说呢,朱慈炅也没种过地,他只在电视上偶尔看到过些农用机械,这个翻地龙倒是有点像后世的大型收割机,只是收割机是前面伸出来个收割装置,而这翻地龙却是后面挂了排犁田的利刃。
    朱慈炅这次出宫,为了不引起马蚤动,只是带了上百锦衣卫高手,坐了个四人抬的普通大轿,王徵和宋应星就打马慢慢跟在旁边,说起话来倒是方便,这会到地方了,宋应星马上提议道:”皇上,要不微臣去让他们开起来?“
    朱慈炅早就想知道这东西开起来是什么效果了,闻言连忙点头道:”恩,开起来让朕看看。“
    宋应星得了旨意立刻迫不及待的打马跑到翻地龙旁边,说了几句什么,只见那翻地龙顶上扑哧扑哧的冒出阵白烟,咔咔咔咔阵齿轮转动声响起来,那排犁田的利刃竟然慢慢扎进土里面!紧接着便是噗呲咔呲的活塞运转声,翻地龙真的动起来了,速度不是很快,就跟人走路的速度差不多,但是它开过的地方大概十来米宽的地面上,所有泥土都被翻动起来了,翻地竟然变得如此简单!
    就连穿越而来的朱慈炅都忍不住惊喜道:”恩,很好,有了这翻地龙神器,以后平民百姓种地就轻松多了。“
    边的王徵却是献宝似的道:”皇上,还有意外的惊喜呢,不但种地轻松了,开路也轻松了。“
    朱慈炅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呢,后面马上有队俘虏背着铲子跑过来,将翻松的泥土铲到边,然后又有队俘虏抬着加工好的厚石板往地上铺,队队俘虏就这么跟在翻地龙后面铲土铺石板,很快条十米来宽的小马路边延伸出去数百米远,原来他们是在这里修路呢!
    第十卷 第十六章 属国考生聚京城
    翻地龙的研制成功不但解决了西北地广人稀耕作困难的问题,还带来了个意外之喜,要知道修路的时候也是要挖路基的,而这翻地龙挖出来的深度,刚刚好,西城区道路修建的速度因此而明显加快。
    要想富先修路,呃,貌似有点跑题了啊,其实这城市建设也是这样的,般都是先修路再盖房,这路修的快了,路两边房子盖的自然也快了,西城区的厂房民居作坊如同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围观的群众看的那叫个过瘾啊。
    朱慈炅其实也想经常去看看,看着座新城在他的治下诞生也蛮有成就感的不是,但他没时间,因为丁丑科的会试和殿试马上就要举行了。
    这次可不单单是大明的考生要来京城赶考,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也要来大明的京城考试,黄道周原本是建议向所有藩属国都发出诏令,让他们全部遵从《大明藩属国令制》,派考生来京城赶考,但朱慈炅想了想还是算了。
    首先京城的现状不允许,现在老城区都已经人满为患了,大明的考生来京城都要求爷爷告奶奶才能找到住的地方,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只能委屈下挤到新建的大明文科学院里窝着了,再多来点考生,真找不到地方给他们住了,堂堂大明帝国,丢不起这人。
    更重要的是,朱慈炅知道大明那些藩属国的德性,朝鲜可以说是大明最听话的藩属国了,接受《大明藩属国令制》的时候都有点不情不愿的,其他藩属国的态度可以想象,他可不想大明的使者现在就去其他藩属国吃白眼甚至是遭人嘲笑。
    当然,去是迟早要去,但是得准备好了再去,大明的使者带着《大明藩属国令制》去让那些藩属国遵从,这白眼和嘲笑估计是免不了的,不过,朱慈炅要让他们明白,敢给大明使者眼色看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尊重大明使者这种事情不能忍,必须马上出兵去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现在朱慈炅没这时间,也没这兵力去处理藩属国的问题,还是先让他们逍遥两年再说,到时候有空了,先把军队集结好,然后再派人去颁布《大明藩属国令制》,敢不听话就往死里揍,揍到听话为止!
    黄道周现在也没空考虑这个问题了,光是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就忙的他焦头烂额,要知道光是大明每科录取的举人就有上千人,朝鲜和东瀛可都不是小国,文官体系跟大明几乎是样的,这举人的数量自然少不到哪里去,两国加起来也有上千人,至于琉球那几十个加进去都不算什么。
    这次大明为了体现大国风范,对这些考生的待遇可不低,每个人安排单间不说,吃喝大明全包了,不说别的,光是这住宿问题就让黄道周头疼了很久,新建的大明文科学院虽然不比后世的综合性大学小,但明朝这会儿没有宿舍楼啊,全是平房,黄道周也算是大气了,在花园般的校区里建了几十排宿舍,都是豪华单间,但问题是全加起来也才五百多间啊,这数量还差了倍呢。
    最后还是朱慈炅给他出了个主意,整些书画屏风从中间隔开,间隔成两间,让那些考生选择朋友或者相熟的同乡住起得了。
    至于吃饭的问题倒还好,这三个藩属国和大明的饮食习惯都差不多,只是这些国家都物资比较匮乏,所以那菜碟子都很小,而且每样菜也就那么几口的量,说的好听是精致,说的不好听就是抠,极度的抠。
    大明在饮食方面可点都不抠,逮碟子就能让你吃到饱,上就是大桌,平均每人三四碟菜,吃到你吃不动为止!
    总之,黄道周在吃住方面还是舍得下血本的,他的思想是典型的天朝上国思想,对待那些不听话的藩属国他可以心狠手辣,杀到人胆寒,但是对于已经驯服了的藩属国他却是慷慨无比,好到你肉麻。
    这些属国的考生来到大明之后又有什么感想呢?这个还真不好形容,路来的所见所闻,让他们感觉如同是在做梦般,大明的强盛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
    其实,作为大明的近邻,他们早就听说过大明的强盛了,但是,他们却没想到个国家可以强盛至此。
    朝鲜和琉球的考生先不去说他,东瀛的考生对这点体会最是深刻,他们直认为东瀛很强大,因为东瀛有四个超级大岛,更有五六十个诸侯国,总兵力不下五十万,这是何等的强大!
    但是,他们的幕府大将军田川昱皇却突然向大明称臣纳贡,甚至同意裁剪军队,并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大明!
    说实话,这件事情没有几个东瀛人能想的通,这切都是为了什么呢?大明是强大,但东瀛同样强大啊,战国名将丰臣秀吉还曾在朝鲜跟大明干了仗呢,要不是他突然去世了,这胜负还真说不好,向跟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国家称臣纳贡,换谁都想不通啊!
    不过,从这些考上踏上大明战舰的那刻起,他们开始慢慢想通了,大明派来接他们的可都是超级战列舰,光是那庞大的体积就让他们震惊不已,东瀛可没这么大的战舰,人家来就是十艘!
    上了战舰之后,明军并没有限制他们的自由,所以他们能有幸看到这种超级战列舰的配置,有心的人细细的数了数,艘战舰上面竟然有上百门火炮,那舰首的巨炮甚至比个成年人还大,对于土炮都是稀罕物的东瀛来说,这简直就是神器!
    到了东大营他们更是吓坏了,原来这样的超级战舰大明有上百艘,甚至还有三艘比这种战舰还大的超级巨舰静静的停在那里,看着都让人不寒而栗!
    等他们看到巨大的东大营的时候,更是震惊的话都说不出来了,我的神啊,这还是座城市吗,东瀛最大的诸侯国都没有这么多人啊!
    当他们坐上火车的时候更是吓得脸都白了,我的神啊,这种钢铁怪兽到底是什么怪物!
    当他们看到巨大的京城的时候,已经彻底敬服了,这样的超级大城竟然还不止座,天就能看到两座,大明的强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当他们住进大明提供的宿舍之后,已经如坠梦境了,这么奢华的房间竟然只是给普通学子住的地方,东瀛的皇宫恐怕也只有这个样子吧,大明到底多有钱!
    第十卷 第十七章 教导孟侯用水泥
    正当礼部和国子监紧锣密鼓的筹备丁丑科会试和殿试的时候,工部又传来了好消息,水泥样品做出来了!不过,他们没个会用的,所以还是得请皇上教教他们,这东西到底怎么用。
    这水泥可不是说干就能干的,起码得两天,朱慈炅自然不可能跑到西城区去当场给他们演示,只能让他们把水泥和要用到的砂石及应工具器材全部准备好,车拉到皇宫来。
    当毕懋康毕恭毕敬的把他们请到乾清宫外的广场时,他简直哭笑不得,这水泥包装的也太离谱了吧。砂石什么的都还正常,都是用麻布袋装着,木板也只是整齐的堆放在那里,这大小抹子等工具已经有点夸张了,竟然做了个特制的木架跟挂兵器样挂着,这水泥就更夸张了,竟然是用盛放金银珠宝的宝箱装着的!
    好吧,水泥在这个时代的确是稀罕物,但也不用整个宝箱装着吧,这水泥的用量可是用吨来计算的,卖几十斤水泥送个宝箱,那还不得赔得裤子都没得穿!
    朱慈炅哭笑不得的指着那几个宝箱道:”孟侯,装水泥不要用这么贵的宝箱,水泥的产量上来以后终究是要卖给平民百姓用的,这水泥成本你也知道,根本就不值什么钱,再加上用量也大,卖太贵就没什么人用的起了,这东西要赚钱还是要靠量,你这么包装还不得赔死,箱子水泥还没这宝箱贵呢!“
    毕懋康闻言,老脸红,尴尬的回道:”皇上恕罪,您不是说这水泥包装要防水吗,微臣时之间这找不到防水的东西,就找来几个宝箱暂时装着了。“
    朱慈炅闻言想了想,随口指导道:”包装水泥的东西当然没有现成的,得找人做,油伞你知道吗?用做油伞那种油纸做成麻布袋大小的袋子就行了,当然,纸不用那么厚,也不用那么美观,怎么便宜怎么来就行了。“
    毕懋康惭愧的低头道:”微臣明白了。“
    朱慈炅见他这个样子,连忙安慰道:”好了,好了,朕也就是随口说,不知者无罪,你也别往心里去,来来,朕教你们怎么用这水泥。“
    说罢,撸起袖子就待上去拿铲子,边的曹化淳连忙拉住他的袖子,低声劝道:”皇上恕罪,这些事情还是让下面的奴才来吧,您指导指导就行了。“
    朱慈炅闻言愣,这会儿他才意识到自己是皇上呢,他尴尬的将袖子撸下来,对着后面的太监道:”你们两个上去,人拿把铲子,把水泥和砂石铲到地上。“
    后面两个太监闻言,飞快的跑上去,拿起铲子就是顿铲,很快地上就堆了大堆,朱慈炅指导道:”恩,差不多了,再铲几铲子水泥和沙子,然后将它们搅到起,搅均匀。“
    那两个太监可是东厂中的高手,干这事情自然轻轻松松,他们飞快的铲了几铲子水泥和沙子,然后呼哧呼哧就是顿搅,朱慈炅又指导了下他们搅拌的动作,很快他们就将三样东西搅均匀了。
    朱慈炅又指导道:”中间扒个坑,倒半桶水进去,再搅均匀。“
    这两太监好像有泥水匠的天赋般,朱慈炅才粗略的指导他们几句,那动作就标准到不行了,很快他们又将水泥沙子鹅卵石和水搅拌均匀了。
    朱慈炅想了想,指着地上的石板道:”取块大点的木板摆地上,然后用尺宽的木板在上面钉个这么大的框子,在外面加几个支撑,钉牢点。“
    两太监闻言,大概看了下地上石板的大小,然后就取出木板在旁空地上钉起来,或许因为天启帝是木匠皇帝的缘故,宫里的太监做木工活都还像那么回事,很快他们就将木框钉好了。
    朱慈炅上前踩了几脚,感觉差不多够牢靠了,这才继续指挥道:”先浇点水把木框里面打湿,然后把搅拌好的水泥铲进去,填到稍微比框子高点就行了。“
    两个太监立马往木框里面浇了点水,然后你铲我铲飞快的铲起来,很快就将木框里面填满了。
    这时候朱慈炅又指着旁边的木架道:”人拿个大的点的抹子去抹,将多出来的水泥抹掉,然后将上面抹的跟地上的石板样平就行了。“
    两太监闻言立马人拿了把大抹子,笨拙的抹起来,朱慈炅又指点了几句,他们的动作慢慢变得标准,很快就把水泥的表面抹得跟镜子样平了。
    朱慈炅在旁满意的点头道:”恩,不错,可以了,明天上午和下午,你俩都提桶水过来,浇到上面就行了,注意不要碰到水泥上面去了。“
    毕懋康站在边认真的看着,用心的记着,但听朱慈炅这声好了,他立马就蒙圈了,这就好了吗!
    他有点不能置信的看了看朱慈炅,朱慈炅直接挥手道:”好了,收工,你们把剩下的水泥桨铲到麻袋里拿去丢掉,地上冲洗干净,孟侯你过两天来看结果就行了。“
    说罢,他将手往后面绕,转身回宫去了,只留下毕懋康站在那里,呆呆的看着木框中的水泥桨,到现在他还有点不信,这么简单就好了吗?
    用个水泥而已,当然就是如此简单,两天后,朱慈炅直接带着他来到老地方,检查试验结果。
    朱慈炅先是上前用手摸了摸水泥表面,硬硬的,光光的,没有点毛沙,证明水泥已经干透了,于是,他直接令那两个太监将四边的木板取掉,然后便踩上去,使劲跺了几脚。
    边的毕懋康吓的下意识的伸出双手想要去扶他,朱慈炅却是若无其事的走下来,装逼道:”朕都说了,这水泥干了以后就如同岩石样硬,不信你上去试试。“
    毕懋康自然是有点不信,他毛着胆上去跺了几脚,果然跟岩石样硬,震的他脚板生疼,他又弯下腰来仔细看了看,水泥面上点痕迹都没有,这下他终于彻底信了。
    朱慈炅又耐心的教导道:”这只是水泥最简单的用法,水泥还可以粘合砖头和石材,只要在砖头和石材的缝隙中填满水泥沙浆,他们就会宛如个整体,同样硬的跟岩石样;水泥还可以用来修桥,先用手指粗的钢筋扎出轮廓,再填满水泥沙浆,三尺厚左右就能承受火车的重量;水泥还可以用来修建高楼,先用钢筋加水泥像这样浇筑出承重的立柱,然后再往里填充砖块,盖个上百米高的楼房都没问题,当然,水泥还有其他用途,根据朕刚说的性能,以此类推就可以了,你听明白了吗?“
    这都听不明白那就是白痴了,毕懋康连忙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多谢皇上教诲。“
    第十卷 第十八章 主持殿试出考题
    亲身体验了水泥的性能之后,毕懋康对这种神奇的建筑材料自然是心动不已,古代修路和盖房最费时间的其实就是石材的开采和加工,在没有任何机械加工设备的情况下要将不规则的岩石加工成板条状,那难度可想而知,如果能用水泥来修路和盖房,那岂不是再也不用加工石材了,那得节省多少时间啊!
    他回去以后,立马令机械厂全力生产水泥加工设备,同时他还找秦拱明和李明甫商议了下,请他们尽快将水泥厂的主题建筑建造出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个月时间水泥厂就正式投产了,新城区的建设速度因此加快了倍还不止。
    这个喜讯本来是应该欢呼庆贺的,但朱慈炅此时却是眉头深锁,点都高兴不起来,因为丁丑科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而他还没有想好殿试的考题呢。
    殿试的考题由皇上亲自出,这是历朝历代直沿袭的规矩,皆因殿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皇上选出心目中理想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符合皇上的心思呢?这个自然不能个个慢慢去问,去了解,那样子的话殿试恐怕个月都搞不完,只能由皇上亲自出道策问题,答的越符合皇上的心意,自然就排名越高。
    话说出道策问题有这么难吗?随便问几句不就得了!
    如果能随便问那就好了,问题明代的科举只能考经义,也就是对四书五经的理解,皇上出题也必须从四书五经摘录,不能随便乱问。
    对于五经,作为理科生的朱慈炅实在是兴趣缺缺,朝鲜科举的时候他之所以能想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题目,那也是因为孔子说的这句话太简单了,总共就四个字,所以他记住了,至于其他的,他能记住的还真不多。
    到底出个什么题目呢,朝鲜东瀛琉球都遵从《大明藩属国令制》了,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就没意思了,现在大明和三个藩属国的核心就是经济建设,四书五经里有关于经济建设的句子吗?
    他拿着四书五经翻了几天,还真翻到句,不过怎么看着都有点太简单了呢,原文是这样的: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这话看着有点像教人怎么赚钱的,其实本来的意思是想说个国家怎么保持充足的财富,俗是俗了点,但好歹与经济搭上边了,朱慈炅也懒得再去想了,他决定,就这句了,朕就是想考你们对经济建设有什么见解,答的好就甲进士及第,理解了的就二甲赐进士出身,不能理解的甚至理解为朕是让你说个人怎么赚钱的,那就三甲同进士出身!
    殿试那天,朱慈炅像上几次样,如弥勒佛般的坐在那里,对上前参拜领取试卷的考生和颜悦色,仿佛对他们很满意的样子,然而他的心里却在纠结个问题,那就是点状元的问题。
    这个点状元自然只能点大明的举人,藩属国漫说是没有他认识的人,就算是有他也不会点,开玩笑呢,大明举办的科举让藩属国的人夺了状元,那岂不是丢人丢到姥姥家去了,再说藩属国因为文化习俗的问题,的确没有大明本土的考生水平高,要不是按地域录取,估计他们个进士都考不上,当状元,他们暂时还没这本事。
    朱慈炅之所以纠结倒不是这科考生没有他认识的或者是听说过的人,而是因为这届考生中他听说过的人太多了,这界考生中青史留名的竟然有三个,更凑巧的是,他们的名头都样,都是’明末清初五大家‘之,而且都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
    这三个人,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他们就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要说这三个人谁名声最大,自然是黄宗羲,他可是’东林七君子‘之黄尊素的长子,同时他还是明末清初’海内三大鸿儒‘之,但就是因为他是黄尊素的长子,崇祯朝的时候他被温体仁等臣踩的不要不要的,竟然连续四次科举名落孙山,当时举世公认’海内三大鸿儒‘之,科举竟然会名落孙山,而且还是连续四次,这说出去简直就是个笑话,主考官的文章都没他做的好,他竟然会名落孙山,崇祯朝科举之黑暗可见斑。
    但是同样因为他是黄尊素的长子,朱慈炅犹豫了,前文就说过,他反感切朋党,东林党他同样反感,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东林党中也有忠君爱国的贤臣,像孙承宗史可法毕懋康这些不参与党争,心为国的贤能他还是会重用的。
    这个黄宗羲爱国是爱国,明亡后他还参与了抗清活动,但是,他最出名的可不是这个,他最出名的事情是在崇祯朝清算阉党的刑部会审中,就在出庭对证时,直接掏出藏在袖中的尖锥扎的锦衣卫都指挥许显纯哭爹喊娘,然后又当众将锦衣卫指挥同知崔应元海扁了顿,还拔掉他的胡须拿回去祭奠他的父亲黄尊素,这么个爆脾气,朱慈炅真的担心有点驾驭不了他啊!
    至于顾炎武和王夫之倒还好,他们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也都参加过抗清活动,是难得的忠义之士,只是崇祯朝的科举实在太黑暗了,他们这些文学巨匠,忠义之士,般去参加科举都是名落孙山,倒是那些软骨头,媚颜屈膝之辈,反而能金榜题名!
    当然,现在是崇正朝,下面的官员谁敢这么干,朱慈炅绝对会扒了他们的皮!
    这前三名倒是好定,就他们三个了,到底点谁当状元呢,这个问题真是纠结啊,朱慈炅内心是有点偏向王夫之的,因为王夫之今年才才十八岁,只比他大三岁,可以辅佐他直到老,但是黄宗羲和顾炎武也只比王夫之大了三四岁,王夫之的年龄优势就不是那么明显了,纠结啊。
    要是下面的考生知道朱慈炅在拿年龄来当点状元的标准估计能气的集体喷血,不过这王夫之的确是个神童,说出来大家可能不信,他竟然十三岁就考中秀才了!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朱慈炅纠结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看他们文章,谁写的好,就点谁当状元,难得他主持了四次科举终于来了次看文章点状元的公平之举了,不容易啊!
    最后,朱慈炅点了顾炎武,因为他在策对中’为学以经世致用‘的理念貌似有点恩师徐光启的风采,同时引经据典阐述了怎样用’圣贤之学‘来发展大明经济,虽然说的有点深奥,朱慈炅完全没看懂,但是,思想是对路的,所以,状元就是他了。
    至于王夫之和黄宗羲,文章都差不多,都理解了他想发展经济的想法,但是,王夫之有年龄优势啊,所以他是榜眼,至于黄宗羲,他那爆脾气,只能去当探花了。
    第十卷 第十九章 科举排名定前程
    殿试当然不是点个状元定个榜眼和探花就完事了,后面所有考生也要排定座次,确定二三甲,甲般称为进士及第,二甲则是赐进士出身,三甲则为同进士出身。
    可别小看了这排名,二三甲的排名基本上就确定了考生今后的前程。
    甲般直接进翰林院,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则授庶吉士,这些其实都是短期职位,进入翰林院就说明你有了当高级官员的资格,地方或者中央中高级职位出缺时,般都会在翰林院选人去递补,明朝就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定,也就是说你不是翰林院出身就别想进入内阁。
    二甲般会去考庶吉士,争取进入翰林院,如果考不上那就会被直接授予官职,般都是六部各清吏司下属的六七品小吏或者各州府的推官判官什么的。当然,也有运气好的被任命为科道官,也就是六科给事中和各道监察御史,别看这两种言官的职位才正七品,权力可大着呢,前文已经提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总之二甲还是有点前途的。
    三甲就不样了,他们般会直接下放地方担任县令或者州府级的七品官员,这辈子除非做出了惊人的政绩,要不然就只能在全国各地调来调去,撑死混到六品,再也上不去了。
    当然,这些都是指大明本土考生,这次丁丑科殿试可不止大明的考生,还有朝鲜东瀛和琉球等藩属国的考生呢,他们的前程虽然不定和大明考生样,但多多少少也会受排名的影响,如果跑回去藩王和属王不看排名,胡乱授官,搞得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职位比二甲赐进士出身或者甲进士及第还高,他们估计会跑大明来鸣冤,那大明就得收拾那些藩王和属王了,谁特么让你们乱搞的!
    这次因为考生增加了倍多,三甲的名额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前大明历次科举般选甲进士及第十名,二甲赐进士出身百名,三甲同进士出身将近两百名。这次甲进士及第变成了二十名,二甲赐进士出身变成了两百名,三甲同进士出身更是多达四百多名。
    这个进士排名朱慈炅就没按地域来了,几乎都是按策对文的水准定的,东瀛朝鲜和琉球的考生毕竟还要分心去学本国的语言和文化,研习四书五经的时间比大明的考生少得多,水平自然有限,所以甲和二甲几乎都是大明本土的考生,东瀛朝鲜和琉球的考生基本上是三甲。
    为了安慰这些从属国赶来的考生,朱慈炅特意在甲留了两个位置给东瀛和朝鲜,二甲也留了二十个位置分给东瀛和朝鲜,至于琉球,总共才几十个考生,进士都不到十名,赐个二甲名额就差不多了,其余全在三甲。
    这殿试是结束了,但是所有参加殿试考生并没有马上离开京城,朱慈炅还煞费苦心的为他们准备了系列的活动呢。
    首先,朱慈炅让礼部给这届所有考生准备了个大红本本,也就是他们的’进士证书‘,封面分别印着三排烫金大字:
    第排左上角分别印着’大明崇正朝丁丑科甲‘’大明崇正朝丁丑科二甲‘’大明崇正朝丁丑科三甲‘;
    第二排中间分别印着’进士及第‘’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第三排右下角则统印着’大明礼部国子监赦造‘。
    里面则分别写着考生的名字年龄和籍贯,同时还盖有大明礼部大明国子监和崇正皇帝朱慈炅的大印,鲜红鲜红的,煞是好看。
    其实大明的考生压根就不需要这东西,因为礼部和吏部都存着他们的档案呢,升迁的时候拿出来看下就知道了,但朝鲜东瀛和琉球的考生就不样了,这个可是他们的当官凭,特别是朝鲜和琉球的考生,他们可是藩国,官员是由藩王任免的,这东西拿回去藩王起码得给他个七品县令当当,当然依现在两国进士数量的稀少,他们很有可能是知州知府甚至是六部侍郎。
    至于东瀛的考生,因为他们是属国的,所以他们的职位全部由大明吏部任免,这东西的象征意义就大于实际意义了,不过,能拿个这么烫金的红本本回去那也是炫耀的本钱,拿回去在亲朋好友面前显摆,那也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对于东瀛官员的任免朱慈炅也早做了安排,他要求吏部直接按大明的文官体系重组东瀛朝廷,那些什么左大臣右大臣内大臣?br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