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

    记-住【完-本-神-站】输-入-地-址:w-w-w.w-a-n-b-e-n-t-x-t.c-o-m
    虽然有一冲动,说不看书评了,但是,不可能不看的,有的书友的意见,还是很靠谱的。
    关于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书名问题。
    汉世祖刘秀,不用大家科普,我知道。至于为什么还这么取,因为我喜欢,不行吗?书中栾城一战,本就有点致敬“大魔导师”的意思,虽然有些类比不当。
    再者,常闻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硬要个解释,等主角死后,后人议定庙号,以“世祖”为宜,把刘秀的庙后给改了,不行吗?
    2、近来争议最大的,估计就是耿氏之死了。
    关于这一点,有说过,很早之前就设定好的。最初的想法,是参考原史,因耿氏后事问题,与杨邠进行一场剧烈冲突,引发一场朝争,政局变动。只是,被一通数落,也就一笔带过了。对杨邠的处理,也要放到后边了。
    另外,还与对皇长子塑造的铺垫,赤子丧母什么的,这算是个剧透吧,但之后不一定那么写了。
    3、关于主角格塑造与面瘫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纯笔力不足的缘故,什么目光一冷,心中一,眉头一蹙啊什么的,我自己看着都尬。在后边,已经在尽量避免刻意去强调这一点。但是,就书中眼下主角所处的环境,面临的局势而言,可能还是会忍不住表现其愁苦,因为就我自己想象一下,都有些自闭。
    4、沙陀人份问题
    对此点,呵呵以对。喷《匈奴皇帝》,我无话可辩,然就本书,仍拿着“胡杂”“蛮夷”去喷,真的,服气。再有无脑喷异族,刻意带动民族节奏的,直接永久言。
    5、关于本书节奏的问题
    能坚持到现在还在追书的,应该都知道,本书是慢型的吧。对于主角的成长与发展,我都尽量往“合理”方向写,当然,肯定有很多疏漏的东西,这点欢迎指正。
    有不少人,说这主角太怂了,登基以后,也是任人骑脸。但是,有认真看书的,应该能发现,主角当皇帝以来,真的已经做的不少事了,却边患,废秕政,罢苛务,安人心。
    宰臣中,苏逢吉被拿下了,加窦、李、冯、赵等前朝遗臣权力,河东权臣已经被打压抑制了,难道还要尽数清除出朝堂,将朝堂变成一言堂,使权力失衡?
    军队方面,史弘肇、刘信或迁或贬,用尚洪迁为帅。主角的旧部,韩通在护圣军,孙立在小底军,马全义为龙栖军二把手,向训为皇城使,李崇矩在内直,杨业镇潼关,慕容延钊、罗彦瓌等人戍北疆防。
    符昭信与高怀德两个大舅子也用为军将校,平衡李氏外戚,赵延进、王汉伦、李重进、张永德等少壮派也在提拔任用中。史弘肇、刘信的心腹也有所贬抑,这点我明确提过。
    这还不够,难道要一步到位,将十几万军,全部重造,才够,凭什么?找死找乱?看到则评论,说主角登基后,对旧部不闻不问,从哪儿看出来的,前边的提拔,任以要职,不算数?或者说,主角与每一个旧部的交流,都得详细描写?作为一个皇帝,他平里与他打交道的,不该是宰辅大臣高级将帅?
    新政方面,不说狂飙急进,总归是有所建树吧,罢不急之务,平盗贼,减民负治农桑,修刑统,收兵器作坊,制举......这些都看不到。若说政策,一百策,主角都能提得出来,但是,谁去执行,谁去监督,不用考虑现实因素,地方反应?
    ps:看到有书友就主角反对“大赦”提出异议的,说得也算有理有据。对这点,我仅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就我看来,犯了罪,就该接受他因有的惩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仁政,不是用在一干罪犯上的,如彰显仁慈、维护统治,尽人道,可准其家人探监,抑或因酌减刑罚,但绝不需要一刀切的全部赦免,哪怕是小小恶。
    古人大赦固有其道理,但在主角这儿,行不通。顾念恶人,于好人有何益?纵使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得在接受完惩罚之后。
    至于判刑偏差的问题,这是永远不可能避免的,只能从政策法律上,尽量给百姓一个“上诉”的通道,不可能尽善尽美。
    pps:本书的问题,欢迎指正,但是对那些恶意攻击,一味贬低的,不好意思,见到了,直接永久言。被毒到的,受不了的,拜送不谢。
    ————————
    另,附一份到此为止,大汉节度方镇表:
    河南:
    西京留守:史弘肇
    忠武军节度使:刘信
    归德军节度使:张
    武宁军节度使:武行德
    泰宁军节度使:符彦卿
    天平军节度使:慕容彦超
    义成军节度使:郭从义
    镇宁军节度使:郭荣
    威胜军节度使:刘重进
    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
    安远军节度使:杨承信
    金州防御使:康彦环
    河北:
    天雄军节度使、邺都留守:高行周
    彰德军节度使:郭谨
    安**节度使:刘承赟
    永清节度使:李殷
    平卢节度使:刘铢
    成德节度使:张彦威
    横海节度使:王景
    义武节度使:孙方简
    卢龙节度使:赵匡赞
    河东:
    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刘崇
    永安军节度使:折从阮
    昭义军节度使:常思
    河阳三城节度使:李晖
    建雄军节度使:王晏
    保义军节度使:赵晖
    护**节度使:李守贞
    关右:
    永兴军节度使:白文珂
    匡**节度使:薛怀让
    顺义军节度使:宋延渥
    凤翔节度使:王峻
    静难军节度使:药元福
    彰义军节度使:史匡懿
    保大节度使:张彦超
    彰武节度使:高权
    ————————
    今晚第二章,晚一些。
    提示:搜索♂完/本神/立占♂可以快速找到你在看的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