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家国梦之铁血抗战》第四十三章 波澜再起

    //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阅读、边娱乐吧!^_^
    跟俄国新政府代表托洛茨基等人进行的谈判一开始并不顺利,俄国人执意要求德奥联军必须从所有被占领的俄国领土上退出去,然后再坐下来谈。这搞得霍夫曼等德奥联军代表十分恼火,下令停止谈判准备进攻。
    德奥联军不顾俄方代表阻拦开始了继续进攻的脚步,在连续击败新组建的俄国红军之后,已经接近莫斯科城将近五十公里左右了。列宁再一次给依然呆在德军军营中的托洛茨基下命令答应德国的所有条件立即结束谈判。因为高加索南部的哥萨克集团开始叛乱了,远东地区的捷克军团在海军上将高尔察克遥控率领下率先发难,目前已经攻占了包括赤塔在内的远东大部分地区。不能再跟德国人继续纠缠了。
    最后的谈判改换地址来到白俄罗斯边境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城,最后的条约名字就叫《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具体内容如下
    俄国承认芬兰、乌克兰、格鲁吉亚之独立
    俄国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库尔兰、立陶宛、俄属波兰、莫桑德群岛等地割与德意志帝国与奥匈帝国,而上列各地今后之政治状态,仅德奥二国有权决定
    俄国撤出阿达罕、卡尔斯、巴统,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接管
    俄国拆除阿兰岛上所有防御工事,其未来地位由德奥瑞芬四国共同决定
    此外,在3月27日时于柏林所签订之补充条款中尚规定俄国需给付德国60亿马克赔款,分五期偿还,但最后付款日期不得超过1918年底。
    这是一个令所有俄罗斯人一想起来就想哭的丧权辱国条约。但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得知俄国新政府已经跟德国签订停战协定之后,前线二百多万俄军部队闻知自己的结局是复原归家时尚且稳定,可是随后就知道因为他们在外征战而被已经掌权执政的布尔什维克们称为‘白匪’,自己的家人不断地被抓被杀,财产被霸占充公之后便再也忍不住了。
    这时候突然又传来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小儿子躲过劫难来到东线地区现在就在华沙由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负责保护的消息,一时间众说纷纭真假难辨。但紧接着又传来消息说有一位专门伺候过这位小皇子的侍卫前去辨认时,小皇子一见到他就喊出了他的名字并趴在他的怀里发生大哭,经过这位侍卫仔细辨认和巧妙盘查问了一些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的一些琐屑小事之后,前侍卫大人满脸热泪跪在地上宣誓自己永远效忠直到付出生命。
    紧接着几乎所有的俄军俘虏中的高级军官全都来到华沙商讨此事并一探究竟。在所有见过这位小王子的人均异口同声地承诺此人的确就是沙皇的幼子并同样跪在地上宣誓效忠之后。所有俄军将领一致通过辅佐小皇子登基即位然后一起打回俄国的决定。并推举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为代表去跟德国人商议与此相关的事情,包括驻军地点物资武器弹药补给问题等。
    经过紧急磋商,霍夫曼跟柳清扬代表德国与即将登基的罗曼诺夫新沙皇的全权代表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签署了一份草拟协议,协议规定所有俄军经过整编后由德国负责提供后勤补给,补给的总额为俄国的负债。同时整编后的俄军应派出至少三个集团军负责帮助德国到西线跟协约国作战后勤补给同样由德国负责,而且所有武器装备在作战完毕后仍归俄军所有,而且这些武器不算在俄国负债之内。
    德国划定原华沙以东地区包括德奥联军目前正在占领的乌克兰跟白俄罗斯的土地大约超过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俄方暂时监管,德国及奥匈帝国从这些地方限期撤出军队。这些地方的所有物产人口均移交给俄方。
    这一片可是原来俄国较为繁华和相对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土地极为肥沃,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与中欧诸国均有火车相通。是谁占了都不想吐出来的大肥肉。
    谈完这些条件之后一直清醒的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感觉这似乎真的是德国人转性子了。难道他们真的要帮助沙皇后代复国,就因为小皇子跟德皇那虚无缥缈的血缘关系?那英国的爱德华六世跟德皇的血缘关系岂不是更近,为什么还要打得死去活来。
    德国人这样做会有什么更大的好处呢。仅仅是三个集团军的俄军协助西线战斗吗。显然不是。那德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带着满腹的疑惑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跟奉命前来跟他签约的霍夫曼签完字握过手之后双方拥抱时他一眼看到了霍夫曼身后笑得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的柳清扬时,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明白了,也许真正从这件事情中获得最大受益的是这个小子以及这个小子背后的势力。这个中国人实在是太阴险了,这小子才多大,居然给他弄成这样大的一件事,看来当初败给他败得不冤。
    1917年的4月18日新沙皇安德烈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在华沙宣布继任俄国皇位同时任命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为俄军总参谋长负责指挥俄军部队收复失地。同时宣布加入同盟国一方向协约国宣战。全天下的人又一次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一起晕倒。
    同一天苏维埃联邦的红军黑海舰队宣布起义,重归沙皇陛下的麾下。布尔什维克派驻到舰队的指导员和政委被带上船头一一绞死,尸体被投进大海。高尔察克将军奉命来到黑海舰队负责指挥这支舰队。在南高加索一带的邓尼金率领的哥萨克集团也在同一天相信沙皇宣誓效忠,并在察利津地区发起全面进攻以向新沙皇的登基大典献礼。
    捷克军团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再一次向红军投降而是继续扩大在远东地区的地盘不断向东部俄罗斯的腹地进军。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考验。
    经过一番休整的原有俄军加上先前的几十万俘虏在裁撤老幼残病之后剩下大约二百一十万人,这些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兵经验丰富作战顽强。如果配备上先进的武器再能保障后勤的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绝对不比任何同等数量的德军差。
    在境外的俄军宣布向新沙皇效忠之后,这些俄军留在国内的家属几乎全都被抓了起来,很多地方甚至搞起了大屠杀,这些消息传到俄军部队中更加坚定了大批普通俄军士兵跟布尔什维克干到底的决心和彻底抛弃了原有的种种顾虑。那些挖掉了别人家里坟墓的人同样为自己准备了挖坟的人。
    阿列克谢耶夫。伊万诺维奇通过德国国家银行争取到大量低息贷款用来发展占领区内部的经济体系和武装手下的部队,同时接受了罗斯才尔德家族和伍氏金融系统暗中供给的大量贷款以及军用物资。在俄国占领区内柳清扬指示伍氏企业集团建立了大量各类基础企业,利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密集人口和各种资源迅速恢复着俄国的经济。同时为德国和奥匈帝国提供了大量的矿产品和农产品。
    利用苏维埃政府无暇西顾的时间空挡这些俄军将领在利沃夫和华沙建立了自己的俄国皇家军事学院,一切都仿照德国的模式为军队培养和训练各种指挥人才和技术兵种人才。通过霍夫曼等人聘请了大量德国军事教官补充到一线部队,对手下的部队进行战术指导。使俄军的战斗力得到迅速提升。
    占领区内形成的一片繁荣景象吸引了大量原来旧沙皇时期的文武官员,各种在原来地区受到排挤和迫害的受过良好教育的旧贵族和被迫退役的军官们也都携家带口争先恐后地通过各种渠道纷纷跑到占领区前来报效。
    在占领区东面的边境地区依托山区和河流地形建立了大量的永固工事形成纵深防御。几次红军主动发起的的进攻在这些严密的防御体系面前全都无功而返。
    乌克兰获得独立之后基本上成为了反对苏维埃联盟的大本营,黑海舰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才会顺利摆脱苏联的控制并在这一地区长期坚持了下来。德奥两国急需的大批物资和土耳其所需的精良武器都是通过从黑海运到乌克兰境内进行运送的。这一带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英法对这一带鞭长莫及。
    由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几个国家被并进了德国,整个波罗的海南部成为德国海军的天下,苏维埃控制下的波罗的海舰队根本就不敢把军舰开出港口。柳清扬战前建议在北欧几个国家设立的各种工厂生产的各种产品和物资被源源不断而且效率极高地运回到东普鲁士地区的北部港口,从哪里被运往德国的各条战线上。
    由于前一年发起的凡尔登战役的失败,德军总参谋长法尔海因斯被迫下台,名声如日中天的兴登堡被任命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则继续做他的德军后勤总监,实际上他是德军战略总部署的真正掌控者。
    霍夫曼因为平定东线屡立大功被升为上将,受命指挥东线所有的部队。这一次历史的惯性到此为止,德国提前一年多结束了对俄作战。剩下的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地区的残余同盟国部队就交给新调任的法尔海因斯阁下来处理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