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藏1937》传说中的天父会(4)

    两人在马路上分手后,方隐锋直接来到城隍庙的老街。这条街上老号云集,有创始于光绪二十一年的百年老店“葛德和”、有以姑苏绣艺闻名遐迩的“姑苏绣庄”、经营文房四宝的“怡红轩”、腌腊名店万有全、老字号王大隆刀剪店、大富楼的字画店、童涵春堂国药号、昆山奥灶馆、万有全饭庄、得意楼茶馆……一家紧挨着一家,热闹非凡,密布的战争阴云并未夺走这里的生意。
    全文字小说-
    方隐锋从一片茶楼间穿过,耳畔不时传来越剧、昆曲、评弹等曲调。上海滩最早的茶楼该从黄浦江边的上海县说起,那时上海还有城垣,靠黄浦江一边的是东门,走过城墙的正门再往东便是小东门。六七百年前,这里已是番船往来的热闹码头,那一带的茶楼大都具有面临黄浦回顾无际的气派。直到开辟租界以后,城内的茶楼便集中在城隍庙前后,春风得意楼、湖心亭、四美轩、第一楼、春江厅、雨楼、鹤园、访鹤楼、雅叙楼、赏乐楼等一批茶楼星罗棋布于闹市之中,是喝茶会友的所在,也是听书品戏的上佳之地。
    全文字小说-
    方隐锋走进一家茶肆,茶肆门前黄底黑字的幌子十分显眼,写着“七碗斋”三个大字。厅堂墙上悬着一幅长书:“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是唐代诗人卢仝写的一首长歌,夸张吃茶的好处,写得十分有趣,因此“卢仝七碗”,也就成了后人传诵的佳话。方隐锋挑了一个雅间,伙计上前招呼,拿来茶牌,方隐锋看也不看,随口说道:“来一壶六毛四的小香片。”
    全文字小说-
    伙计道:“我家的招牌点心是袜底酥饼、长隆月饼、八珍糕,您要不要尝尝?店里的还备着干鲜果品,玫瑰香的瓜子、蜜蘸核桃仁、盐水花生、五香蚕豆也很不错,您要是饿了,来碗爆鱼面……”
    全文字小说-
    方隐锋道:“不必了。清茶一壶,足矣!”
    全文字小说-
    伙计应声出去,不一会儿功夫,清茶送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