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大拳师》第四十九章 闭封五行雷音生

    //web
    3z玩吧:由本站与著名游戏厂商‘九维网’共同运营。和其他几十万3z书友一起,边阅读、边娱乐吧!^_^
    张伯芳有志气,四处打听着学习六合捶,没人教,人家只在寺内练。有道是七式打六合,怎么怎么样。七式虽说是教门拳,但汉人也很多练的,怎么传出来的不知道,反正有。水寨过了河,对面就有很多。长伯芳就找着了,苦练了一个春秋,真下功夫了,中间跟师兄弟偷着出去试手,真是粘身就倒得心应手,期间还偷学了一个劈拳。
    摘自:(nrlld0oaik0pgxyovtmj)
    对形意来说,练对了不用太久就出功夫,所谓一年打死人,不是妄谈。相比较功力确实大,身子就是协调,还不是一般的大一般的顺,所以发此感叹太正常不过了。
    摘自:(ucy9heiznfm)
    需要很久才出点功夫的那是不敢练,而且出那点东西也不叫什么。劈拳就是个最好的例子,不敢猛练的原因太简单了,因为一发力就哈得后腰疼,都是理解错误,轴转身搓出来的毛病。胳膊打直就震得头疼,为了不让头疼就含曲,含曲就须调节,下沉调节膝盖就疼。
    摘自:(capieu6hfr9k)
    本来就练错了,但一些聪明的教师还做一做改善,改成裹胯含胸缩身子,然后脊柱反弓弹讲手脚搓出,好么,这一弹劲大了饭都往上漾。
    摘自:(xah1hecvhbhnn2wk6c2)
    这些聪明师傅有办法,慢慢练,整体不行就光晃上半身。这下好了,晃晃悠悠舒服了,腰不酸了,腿不疼了,功夫也出不来了,颈椎出毛病了。
    摘自:(h6wzv0idgtwrxevuhhep)
    再改,改成独立步,一趿一松,腰不疼了,还能上步了,可惜下盘根没了。
    摘自:(2zmyj5olga)
    最后实在不行,太极形意是一家了,太极为根基,偶尔豁上头疼来那么一下子发劲装装样子,谎称内家拳都一样,太自欺欺人了。
    摘自:(kaf1jrhdundrs8c8jr)
    如今练形意者,有此情形,十有八九。
    摘自:(fx6rk4tg17xhewzdp)
    伯芳在那个时期也有这个问题,但他是聪明人,一试不对就不练了。
    摘自:(cyvgrkfhfoo)
    练七式的教内穆民,通常三样都练。而外界的汉民,会一样就不错了。张伯芳就听老师讲之所以能克,是因为提劲与放劲之间有个关窍,一般的六合拳师,不经前辈后起点拨,或者不是跟高手实战之后,过不了这个关窍。打低手用不着考虑这些,打高手恐怕一次之后再没了机会。
    摘自:(vyoirh905bqn6rejnynn)
    所谓高手,说得也是同门的高手,对付当地其他,通常绰绰有余。
    摘自:(ftehfcer4j)
    这个关窍跟打法一理贯通,因为他太狠毒,取得是争斗之勇,进步必胜。但是往往少年有成者,他感觉不到这里有个关窍,而这个关窍过不了,打人虽然是一把的事情,但是不敢留手。
    摘自:(y4wjf18ks7wn1klvp9f)
    七式就在这个留手与关窍之间下了功夫。这个对高手来说毫无作用,因为打法上走了“裹”字诀出来,七式也就那么回事了。但是出不来“裹”字跟“踩”字的,可以说碰见教内七式的高手,一把一跟头,就这么玄。
    摘自:(iymitvdrrnb2axk6besg)
    这是从技术上平手之间而言,七式打六合,一把一跟头,六合打七式,一把就要命。当初有个说法,在一些支别里,这个是清理门户用的,实际被清理那些都是缺德的,缺德的自然练不到那个境界,挨打那正常。这是说得了功夫的,没得功夫的也就是个摔拿跌打一体的拳而已,而且嘎嘣脆。
    摘自:(3scghqj0qv)
    但是张伯芳不知道这,光打听着那些说辞了,还耀武扬威地就去了。半路在汇川迎水街就遇到一拨练形意的,却是同族。听说心意形意是一家,想到当初偷学被人骂走了还不服,就想拿形意先开开刀。发现一步上不去,当初练得接手就倒的功夫竟然用不上了,就发现总是慢半拍,在那电光火石的对比中,有这半拍足够分胜负了,轻松就让人家打出老远。
    摘自:(ls5ihdc3fir16qridok)
    张伯芳哭了,就不信同样下功夫,差距就这么大。
    摘自:(6nuh69ijezwef4qsptwj)
    然后那边师父就出来了,任海山。任海山也没责任也没鼓励,就说,你走吧,回家好好想想,别去找人家比了,如果方才换了六合的双把,你就起不来了,走吧。
    摘自:(cokhdpdkouz)
    张伯芳也没脸求人解答,回到家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没明白这个拳,但发现了这个关窍。
    摘自:(xobqgjlyvs)
    所以,他听说项城有一位袁凤吟,两样都会,这就打算拜袁凤吟为师。后来一打听袁凤吟家出事了,又以弟子之名,强行出头。刚才说的挨打的所谓“师侄”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
    摘自:(dvvszsuk1gbu)
    经这么一说,袁凤吟感觉这个孩子很有天赋,但是心眼不坏,而且是有心之人。就想到了自己的三叔成仁,这个孩子当收,不然流落下去,怕要步三叔后尘。
    摘自:(0zntgtxjz31aep8td)
    袁凤吟道:“你真想学?”
    摘自:(txekh70n5lu1qnu)
    张伯芳一脸虔诚,道:“恩师在上,弟子虽然时常与人切磋,实则不是为了论个高低或者报仇出气,不能说一定私心没有,但确实是想了解这拳法之间的差异。”
    摘自:(px64kqg27w5)
    袁凤吟看了看门外,道:“我渴了。”
    摘自:(hyy6knauvj6ppo85xv4r)
    张伯芳立马明白了,雀跃着一阵风就出去了,托了新茶盘来,向楠帮忙主持,恭恭敬敬就为凤吟上了茶。
    摘自:(rsn5yifbu1)
    袁凤吟道:“你既有根基,敢不敢回去找回所失之物?”
    摘自:(xzhwrrpnzopv)
    伯芳道:“恩师在上,弟子知耻却不惧难,有恩师在,我这一路定有大长进,绝不怕他!”
    摘自:(qazyrpifob)
    袁凤吟道:“好,打法定要先上身。我切不教你练法,先传你两套打法,一套一步之间决定胜负,一套一丈之内定生死。”
    摘自:(whs2ayr2sp5k)
    张伯芳心里惊喜,但面上惊奇,半天没说出话来。袁凤吟知道这个孩子有心眼,便接着道:“就是五行连环,名字我且不与你讲了,一字有差,其理随错,待看你悟性如何。”
    摘自:(eokbxeo9bbqu3)
    张伯芳还是没有说话,若是一般教师,他肯定会说,弟子脑子愚鲁却愿意十倍修炼。但是在袁大拳师面前,这话不必讲了。
    摘自:(asdmefs9jxfjhhw4x)
    说是连环拳,实际还是一拳一拳教的,不过讲明了其中连环之法的奥妙。
    摘自:(up4des4bfg0at7ja)
    这是死法。
    摘自:(ckuupqvx2qgxaofj6cp)
    而凤吟之所以这么教,明知死法还以死法相授,他是有他的用意的。本来五行为功,八字为法,十二形为用,但如今紧迫,来不得练得功夫上身,而且一旦身子换劲,就是一段时间的不适,也影响后起发挥。
    摘自:(akkkw8hxg9yhq)
    所以就以死法灌输,以之前的根基借着理解去套用,能套用多少套多少,然后就是借着过去的圆活,加了新的打法,待和谐时,慢慢调形,慢慢加料,如此一步到位。
    摘自:(focvd9uxounw6rlm8)
    而这期间有个大难点,就是在协调之时必须抛弃过去一切所学,能不能成就,就看舍得不舍得。若舍得,有自己调教,不出两年定有成就。若舍弃不得,即使能出成就,也不是形意,这个弟子就入不得门。
    摘自:(r7qjsiipvyuef5qazyr)
    一切就看自己造化了,这些,不能对他明讲。形意拳是引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一教就进套子了,那时再解决问题,老师就得下大心血了。所以过去挑徒弟很严,不是料的就得考虑考虑,人品不行干脆免谈。这个到不是怕他人品不好成了功夫出去作奸犯科,而是人品不好心思不正,他就练不到好处,老师不忍心看他坏了身子。
    摘自:(b1figdoxufziphfkle5t)
    过去传艺非常注重德行,这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不是怕成了害人,能成,就不会害人,形意门有个把握。能害人,必然不成。宁可得罪人不使人坏了身子,也不能贪图什么而失了德。
    摘自:(wu6g59uftx)
    如果谁说自己宽容大度,或者另有方法,那是别家,一家出一家的功夫,袁凤吟这绝对不行。
    摘自:(32y0nr41ykso)
    袁凤吟比张伯芳也不能说大出多少,但收了弟子,磕了这个头,袁凤吟就把他当儿子了。
    摘自:(x6rk4tg17xhewzdpd)
    袁凤吟道:“伯芳,你父亲什么年纪?”
    摘自:(fzi3orymshobdhzyfqqd)
    伯芳道:“三十有七。”凤吟心道,还算合适。
    摘自:(cxxaiqobbxq9r2zf)
    至始至终,袁凤吟就没看伯芳练拳,伯芳也没打过去的拳给凤吟看,别说没当面打,自己都不练了。从此,长伯芳再没把过去的拳当功夫,虽然后来凤吟教的也有这一路拳,但在张伯芳心中,过去都忘记了。他做到了,所以二年便有了成就,简直是平步而起。
    摘自:(kror4pfwnhn6zjlfxhg)
    中间袁凤吟就给伯芳讲解了难派拳法。都道是南派拳法因为南方人个子精悍灵活,闪用活步巧打。实际恰好相反,他们无论大马窄马,无不强调根基之扎实,桥手之坚实。而且也不强调什么拿一处而动全身,大小擒拿沾衣跌之类,要得是不被制约的破擒拿,更加直接凶猛,绝不拖泥带水。
    摘自:(hsehafb8cpepe)
    通常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结构紧凑,短手连打铁桥硬开。注重的是爆发力跟精力骨气神锻炼之法,讲究实效,大有短劲硬马,无坚不摧之势。
    摘自:(zp7rxlyeubryyt)
    谈到内练,拳之呼吸之法尤为重要,凤吟没教拳,却先教息。每种拳有每种拳的呼吸法,通常是配合发力,即便金钟罩铁布衫,也须呼吸换气,而拳法中就有了打气口破铁布衫之说。这是专门锻炼出来的,也有按一定法则自然养成的,内外合一,同步长进。很多拳师四下拜访高手,求得就是这个换气之法。而有的拳,是可以避开这个问题的,就没了气口,这就是“雷音”之法。
    摘自:(uqxabf7twv)
    这个之前已讲过了,这里就慢慢地谈作用,闭五行而随意换气,便是其作用之一。
    摘自:(d2qca3zllicnwtftrtc)
    南拳打法,短促连贯,而且身子强悍结实,都是下苦功专门练的,跟他们斗,首先就得在气口的回避上占住强项。
    摘自:(lrgbijlw1rt8c)
    形意不但解决了气口问题,还解决了助力问题,而这就可以收发自如。若在含蓄的情况下,敛气入骨,雷音必生。这不是专门修炼得来的,而是在大实战之后,逐渐激发出来的。
    摘自:(gvycolywzdinsllwt)
    如同劈拳上步,不发力的练法根本体会不到拳谱中要领的作用,而只有梦练需要调整时,才会发现那些隐藏的要义是多么的重要。
    摘自:(ozpu0jqhlxpkzdh6wakx)
    练拳,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若松松垮垮的练,也就不存在问题了,没有问题,也就不生功力。而这,就是袁凤吟倒着先交给张伯芳深层技艺的原因。
    摘自:(9uftxewzke)
    起步就出个大难题。
    摘自:(e29wgx6kps9q)
    (这些篇章各位就不要揣测或者借鉴了,因为都是在前期那种真实战之后才能出来的东西。
    摘自:(j61xwzikxexgfvfan)
    真不骗你们,前期那些感受都没有,而且已经猜错了,后边就更不行。
    摘自:(53rnnbkdtxrwrk3)
    我写出来,不是为了人人学会,而是给自己人留个材料,就不是给大众长见识的。
    摘自:(z4i7rvrsviaa)
    我感谢各位支持我,但为了身子,别随便听人分解。有机会当面见了前期部分,后边才有机会体验到。
    摘自:(v8ah8x5s4uzpusgj)
    拳,真的不是想想就想出来的。为了作品的完整性,暂且如此,好奇的可以群里问我,我尽能力解答。
    摘自:(dbrzrvwopewmbk2snao)
    完善的解释,各位一路看下来也该发现,实际都是苦口婆心的讲解,到结束的最后一章,肯定有个圆满答复,不会让各位头疼。
    摘自:(nvhyfq3vowbqlnr31g1d)
    也不用怎么支持我,别给我卖了就行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