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掠三国》五百一十八 蚕食

    “这信的意思是说你们已经找到了王越和高郅?”董卓随手将已经拆开的信,递给一旁的李儒,缓缓向前走了几步,身上皮袄的边角划过了面前那名斥候的肩甲。
    那摩挲的声音,可以很清晰地进入到斥候的耳边。
    斥候脑袋微垂,目光深沉,心中居然莫名其妙的,生出了一丝的惧意。
    这丝惧意并不源于旁人,恰恰是他的这个喜怒无常的主公!
    “回禀主公,小人,小人并不清楚此封信的内容,毕竟,小的也不敢私自拆看啊!”斥候恭谨的抱拳道。
    “”
    董卓的那双眼睛始终都没有变化。
    那是一双,感觉不到丝毫人性和感情的眼睛。
    没有喜悦,悲伤,憎恶什么感情都没有,却偏偏带给人寒意。
    那双眼睛,似乎没有任何神采,犹如是死去多时的人,才会有的眼睛。
    那是一双,就算杀害无数人,也不会因此有丝毫感情变化的眼睛。
    但是,一直被董卓他的眼睛所看,却是都会给人有一种浑身被锁定的感觉。
    那是一种犹如性命,也被轻易操纵于他手中的恐怖感觉!
    尤其是在董卓刚刚结束过一场“杀戮”游戏后,身上的血腥味可都还没有散去。
    粗暴野蛮的他,甚至在之前有一击将敌人整个人都给劈成了两半的战绩,当时的血雾溅射,可是喷射得周围士兵满脸。
    所以,董卓的身上,自然亦是浸渍着大把大把的干枯的血渍,让他本就可怖的形象,更加生动几分……
    “滚吧!”
    没有得到想要的讯息,董卓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诺!”
    斥候大口喘了口粗气,恭谨“逃”一般飞出去,原来的生死大患消弭,他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中惊骇之情可知。
    “文优,接下来我们怎么做?”董卓偏回头来,问道。
    “岳父大人,此事不能急,就宛若是品茶一般。”李儒对着董卓笑了起来。
    不同于之前一直冷漠淡然的笑容,对于董卓,他倒是真心的露出了一个温暖如春风的笑容。
    “茶中珍品,清雅而淡,三品犹有余香。而这粗茶却不同,味厚而浓,一品之后便已无味,但确实很爽利。”说到这里,李儒突然顿了顿,手指前方。
    “说起来,在这诺大的战场上,几乎是无时无刻的不是在置身于厮杀之中,确是别有一番感慨。”
    顺着他的视线望去,但见那一块的道路狭窄,山势崇,天际的血杀之气没有减淡半分,差不多要映红了半个山城。
    别看李儒平时斯文如文士,但那只是外表,十余岁就混入行伍,随董卓从西凉起家,纵横沙场十数年,骨子里也早就养成了这个时代军人的习性。
    再说了,君子六艺中,武艺可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李儒的身手不说多厉害。
    最起码就算是丢到战场上,一些不会气劲的小兵小卒什么的,都还奈何不了他呢!
    而现在,李儒将精神集中到了双眼上,一丝丝轻微的炽热过后眼前整个世界便会变得流光溢彩,每一种事物都会有一种或多种的颜色环绕。
    那是那么的绚丽!
    那是属于凋零。
    似乎看到了什么,嘴角苦涩的笑了笑,同时显露。
    而后,犹豫了片刻。
    “想当初,汉高祖刘邦青皮、流氓出身,不也干出一番大事业了吗!值此时机,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嘛!”
    李儒加前两步,来到董卓身畔,目光炯炯的,小声耳语道。
    他虽然对大汉没有什么敬意,却也得顾及一二。
    大汉虽然衰弱,但是其正统地位却无可撼动,即便是武将野心最大的西凉军阀,也不敢轻易忤逆大汉。
    甚至就连草原胡人对大汉也充满了敬畏。
    “对了下一次,遇到世家大族,依旧还是不能小觑。”
    “世家大族?真的如此强大?”董卓感慨道。
    别看他只是一个外人眼中的粗鄙武夫,心中也明白,自己这样的人已经是世家大族的眼中钉,两者代表的阶层不同,天生无法融合在一起。
    “对!”李儒回答的很骨怪。
    说实话,他甚至有种充长时候郅隐隐觉得这天下祸乱的根源就是这些世家大族。
    “光武帝何等的天纵之才,最后面对世家大族,不也只能选择妥协。
    甚至再狠一点,黄巾军能够发展起来,也是世家大族在背后推波助澜,希望世家大族能够搅乱天下。
    等目的达到了后,就立刻摧毁黄巾军,这天下,归根结底,都是世家大族掌心之物罢了!
    黄巾军起义如同烈火烹油,迅猛如雷,直接席卷了整个大汉。
    但是败的也太快了,几乎是烈日白雪,眨眼睛就消融殆尽。
    仿佛黄巾军的作用似乎就是颠覆了整个东汉末年,让这个王朝颓败衰亡的更快。
    唉!只能说
    世家大族的势力太强了。
    毕竟,中国人是讲究出身的。
    这其中有着传统的血统论的因素,也有着一些自然的传承观念在里面。
    当然了,也不否认,这些历史上的世家子弟也往往能干出些名堂来,一则不辱没新人开创的局面,再则自己也为家族的门楣平添光耀。
    这些世家子弟们,全都是“少传家学”,“少传父业”,“少传家学,笃志博文”。
    在世家当中,顶尖的,还是要数门阀世家了。
    所谓的阀阅世家,要求不但有根基,还要有家学底子。比如众所周知的三国时期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号称“四世三公”,“汝南袁氏”更厉害,四世出了五位三公。
    这两大世家,可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世代相袭。
    只是,凡事里面,都没有一个绝对的结果!
    毕竟,在原来的历史中,五胡乱华,不也正是因为晋朝的世家大族太过强悍,官员慵懒无为,压制普通的百姓的嘛
    在五胡乱华数百年后,南方还残留着许多世家大族,甚至唐朝立国后,世家大族还用世家谱来压制李唐。
    这,是一个相互蚕食的较量!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