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生死簿》第七百八十七章 两镇合并(第一更)

    有了飞龙河平原,莽军的粮草问题迎刃而解。
    后续几年,只要莽军的人数不出现过于庞大的变化。
    那么,飞龙河平原就足以支撑莽军的粮草所需。
    ……
    当然,飞龙河平原初入莽军之手,很多情况还不稳定。
    为了将飞龙河牢牢控制住,邱索不仅向飞龙镇迁移了几十万农民,他还准备将飞龙镇与泰来镇合并。
    此时的天下早已是分崩离析之势,吞并、侵占之事时有发生,老百姓早已见怪不怪。
    像飞龙镇这样的拥有肥沃土地的镇子,早晚会被某股势力吞并。
    与其被其他势力吞并,不如被莽军吞并。
    毕竟,莽军拿老百姓当人对待。
    就凭这一点,都比其他势力强太多。
    ……
    飞龙、泰来两镇的合并日期选在七月初九。
    此时,因为莽军的刻意经营,两镇的民生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两镇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在莽军的关照下,老百姓已经衣食无忧了。
    为了解决民生物资紧缺的问题,邱索将莽军的军需物资拿出一部分,以低价投放到民用市场上。
    老百姓有衣穿有饭吃,顿时对莽军就生出了无限的拥戴之情。
    再加上,莽军还为他们分配了飞龙河平原的肥沃土地,这等于是给他们营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对老百姓来说,只要有土地,未来就值得期盼!
    ……
    很快,七月九日来临。
    两镇合并大会在飞龙河平原上隆重举行。
    这一天,整个飞龙河地区都是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两镇的老百姓,合在一起将近八十万人。
    这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的县城了。
    不过,本来泰来镇的领土面积就大,再加上飞龙镇的平原,整个合并后的镇子规模,实际上相当于两个普通的县城。
    也正因为领土面积足够大,土地足够多,所以才能养活这么多的军队。
    按照邱索的推测,在不久的将来,合并后的镇子规模会达到一百多万人。
    到那时,就会形成一百万的农民,供养十万人的莽军部队。
    也就意味着,十个农民,供养一个士兵。
    这种比例,其实已经非常低了。
    在这个乱世,很多地方的农民,都是一比一的供养比例。
    而且,那些农民还得供养庞大的官僚机构人员,负担就更沉重。
    ……
    “各位农民兄弟,泰来、飞龙两镇,今日正式合并!从今往后,两镇一统,互为兄弟,隔阂消弭,共生共荣!”
    一个白胡子老头主持了这次的合并大会。
    邱索和南天鹤他们也参与了大会的开幕仪式。
    合并后镇子,依旧以泰来为名。
    取“否极泰来”之意。
    “新泰来镇今天成立了!”
    白胡子老头揭开一块被红布覆盖的石头大声宣布道。
    石头上,深深刻着“泰来”两个大字。
    ……
    新泰来镇成立。
    邱索派遣的内部保卫部队规模也随之扩大。
    与一般的镇子不同,新泰来镇不设官僚机构,没有保长、里甲、村长之类的人物,而是以莽军的内卫部队作为治理机构,处理日常民事纠纷。
    这是因为,泰来镇的本质就是莽军的后勤保障基地,一切都要以莽军的需求为基准。
    待到战时,泰来镇立刻就会转变成一座后勤保障基地。
    在这样的地方实行军事化管理,其实并不为过。
    ……
    有了新泰来镇这样一个稳定大后方。
    邱索终于可以将目光投向姑苏城了。
    姑苏城,魔军在江东地区最大的一个大本营。
    驻扎的魔军人数,据说超过二十万。
    而且,姑苏城非常繁华,民生富庶,魔军在城内的统治相对稳定。
    如果邱索想以新泰来镇为基地,向姑苏城发动攻击,恐怕现在是不自量力的。
    因为双方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如果说新泰来镇的面积相当于两个普通县城,那么,姑苏城的面积就相当于十个普通县城。
    如果说新泰来镇的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普通县城,那么,姑苏城的人口规模就相当于五个普通县城!
    毕竟,“江东第一城”的规模可不是开玩笑的!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任何鲁莽的攻击都将是自取灭亡。
    之前,魔军对飞龙镇并没有严防死守,这是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农民可供驱使了,所有的农民都逃跑了。
    虽然飞龙河平原很诱人,可是没有农民去耕种,对魔军来说,也就变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时正好碰上莽军想要夺取飞龙河平原,对于魔军来说,将这块鸡肋让给莽军也无妨,毕竟,他们以为莽军也无法吸引农民。
    没有农民去耕种,夺取一块再肥沃的土地又如何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心理,魔军才将飞龙河平原拱手让给了莽军。
    至于之后莽军从哪里迁移了那么多农民过去,这已不是魔军所能控制的了。
    ……
    一转眼。
    莽军在新泰来镇已经驻扎两个月了。
    这两个月,泰来镇里的秩序非常安稳,农民兄弟之间相处非常融洽。
    莽军弟兄在训练之余,也会帮助老百姓们修桥补路、盖瓦搭房。
    此时已是九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日子。
    邱索每天骑着马在泰来镇里转悠。
    他的身边,总是跟着穆天元、雯雯、赛狗。
    他们协助他与老百姓打交道,了解各项农事状况。
    比如说哪里要播种了,哪里要除草了,哪里要灌溉了等等。
    这些状况,邱索都会派莽军帮助老百姓加以解决。
    至于军事行动方面。
    邱索已经将权力下放给了南天鹤和褚北湖。
    南、褚二位大将军老谋持重,行事谨慎,将军队交给他们,邱索还是很放心的。
    而且,现在不是攻打姑苏城的时机,军队中的事务也并不繁忙,并不需要邱索凡事亲力亲为。
    这就给了他难得的闲散时光。
    新泰来镇的面积相当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皆有百里之遥。
    邱索带着穆天元他们,每天在乡间奔波,为老百姓解决烦恼,吃农家饭,喝农家水,日子过得倒也快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