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前传》第93章 壮哉风云起(第1季 终)

    连州港的城门被攻破了,
    徐虓和陈卭,率军死守城门,
    最惨烈的白刃战,爆发了。
    这一次,突厥和漓阳的兵将,都不再麻木了,
    日复一日的攻防战,终于有了变化,胜利的天平,渐渐向着突厥一方倾斜,
    漓阳将士,舍死忘生,想要力挽狂澜,
    突厥兵马,拼死用命,决意奠定胜局。
    双方的将士,彻底打疯了,
    一直压抑无声的战场上,终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和呐喊声。
    这是生死之战,也是最后的疯狂。
    你砍我一刀,我还你一枪,
    你扎我一枪,我还你一刀,
    你的长枪穿透了我的腹腔,别高兴的太早,我的战刀,也会割断你的脖颈。
    你的战刀砍中我的肩膀,我的长枪,也会刺穿你胸膛。
    你仗着身躯魁梧,横冲直撞,
    那我们这几个伤兵,就抱你的腿,缠你的腰,锁你的臂,用七八条伤兵的命,来换你这位猛将兄的项上人头。
    阿史那飞燕拦下了,正准备发兵攻入连州港的四位突厥王子。
    探马来报,连州港支援锦州的军马,还有漓阳沈州的军马,已在五十里外,
    阿史那飞燕的心里,从来没有这样不甘心过。
    辛苦筹谋六年,
    到最后,竟然因为徐虓这么一个小小的漓阳边军大雪营副统领,而功亏一篑。
    在连州港城门,马上就要失守的时候,阿史那飞燕命令帐下亲军,鸣镝撤兵。
    尽管心里面有万般的不情不愿,突厥汉军,也只能遵令而行,选择了撤军。
    在突厥汉军,退出连州港城门的时候,伏省和徐虓,面对面的见上了一面。
    斩杀突厥名将安史托答和一千突厥精锐,提供火油和燃火之物,给锦州边军大帅袁华,让袁华能够留忠勇之名于后世。
    这个天大的人情,他伏省要让徐虓,记在心里。
    在收到了徐虓和陈卭,以漓阳军礼所表达的敬谢之后,伏省带着突厥汉军残部,彻底退出了连州港。
    这一次的边境之战,突厥来时,如狂风席卷,势不可挡。退时,如大浪归海,全身而去。
    来自漓阳各州府的各路援军,还没有集结汇师,突厥的兵马,便全数撤到了关外。
    三皇子赵礼,作为本次巡视锦州边防的御使钦差,成了最大的背锅王,
    他被漓阳皇帝赵合,下旨削爵一等,由亲王被降爵成为了公爵。
    多亏支持他的漓阳北党,从中斡旋,为三皇子洗白造势,并且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
    漓阳皇帝赵合,才勉为其难的免去了对赵礼的削爵处罚。
    改罚其倾尽府库,抚恤此次边境之战中,阵亡伤残的漓阳将士。
    什么时候,三皇子赵礼凑够了那笔数额巨大的镇抚银子,把它上交给户部,什么时候再恢复其亲王的爵位。
    漓阳北党的大佬们,暗中碰头,商议决定,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那笔数额巨大的镇抚银子,漓阳北党替三皇子出九成的份子。
    二皇子赵义,在离开锦州之前,传信徐虓,他在信中对徐虓言明,自己会向皇帝上奏,徐虓是接了自己的秘旨,才会擅离职守,带着本该策应锦州要塞防务的四千边军精锐,兵发连州港的。
    这个擅离职守的雷,他会和徐虓一起扛,
    他这么做,是因为大帅袁华,在生前对徐虓寄以厚望,多次在二皇子面前夸赞徐虓。
    如今,大帅袁华为了赵氏江山,丧命于两狼山,二皇子保下徐虓,是他作为赵氏子孙,对锦州边军和大帅袁华的补偿。
    对于三皇子交好漓阳北党,二皇子为了替漓阳皇室,补偿对锦州边军和大帅袁华的亏欠,主动替徐虓扛雷,这两件事。
    徐虓和陈卭,各有看法;
    “掌柜伙计,夸十句;不如东家,记一好。”
    “百官称颂,不如帝心在简。”
    这位二皇子,不简单啊。
    经过三省六部商讨,漓阳皇帝赵合定夺,对于徐虓和二皇子赵义的最终定案是;
    虽然,徐虓保住了连州港,让突厥历时六年之久的筹谋成空,
    但是,锦州关外的七十二座戊堡,损毁过半,锦州边军主力伤亡七成之多,
    二皇子赵义,将其封地,收归国库,以作罚银,并命其,闭门思过,未得御令,不得出府半步。
    锦州边军大雪营、副统领——徐虓,虽有大功,亦有大过,似此桀骜难驯,不遵帅令之辈,削去军职,革除军籍,
    皇恩浩荡,另赏其黄金五百两,冬珠一颗,赐武进士出身,两年后,可直接入京,参加武考京试。
    锦州边军戎轩营、统领——陈卭,救援连州港有功,封男爵,升任锦州边军中军副帅一职,署理锦州要塞,一应事物。
    锦州边军烈虎营、副统领——李玄,守城有功,其素来治军以严,用兵以智,忠稳有谋,封男爵,调任连州港,任连州港城防守御主将,原连州港城防守御主将,调任兵部,另有升迁。
    锦州边军烈虎营、统领——秦虎臣,守城有功,刚正骁勇,治军有方,封男爵,升偏将军。
    锦州边军大雪营、统领——荠武夫,守城有功,刚正骁勇,治军有方,封男爵,升奋武校尉。
    锦州边军东乡营、统领——王翦,守城有功,刚正骁勇,治军有方,封男爵,升振武校尉。
    锦州边军大雪营、标长——武玉,救援连州港有功,封男爵,升任大雪营副统领。
    陈卭的升迁,是文家和陈家,两家共同使力而得。
    之前对陈卭弃文从军,一直怒其不争的陈家,经过文家九祖的开导,认清了漓阳武人,必将强势崛起的现实,便利用这次机会,助陈卭封爵升迁,意图与陈卭这个陈家弃子,重修旧好。
    随着陈家这份善意,一起送到陈卭手中的,还一条成年男子的右臂。
    这条右臂的主人,就是陈家主母——王三小姐的亲侄子,王川。
    据说,是陈家的家主——陈子项,亲自监督着王三小姐动手,砍掉了王川的这条右臂。(关于王川的介绍,请参看第33章陈之豹【上】)
    荠武夫,则是作为落魄将门中的杰出代表,被漓阳皇帝赵合所相中,要将他扶植成为锦州边军中的新贵。
    秦虎臣,作为忠于漓阳皇帝的老牌武勋世家——秦家的长房长孙,
    不用秦家出力,为了保证自己对锦州边军的掌控力,漓阳皇帝赵合,对他的提拔,从来都是不遗余力的。
    王翦是漓阳辽东第一豪族‘王家’在锦州边军中的代言人,这一次的利益分配,王家自然不会落于人后。
    李玄以为自己的升迁,是他的外祖父——秦老国公,出的力。
    其实,他之所以能从一营副统领,升职成为连州港的城防守御主将,
    是因为,那个一直被他轻视看低的父亲——李善长,密会了漓阳南党的三位大佬,用一条挽回漓阳南党颓势的连环计,才为他换回来的这个让无数人垂涎眼馋的实职肥缺。
    至于徐虓,看似受了极其严厉的惩处,将他免去军职,革除了军籍,
    实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漓阳皇帝赵合,最看重的人,就是这个徐虓。
    御赐武进士出身,可以越过乡试、州试,直接参加武考京试,
    帝心在简,不过如此。
    漓阳皇帝赵合,要想让武力不俗的徐虓,在京试中,脱颖而出,那实在是太容易了。
    金殿御考,天子门生,功名在身。
    他徐虓在军中,就算是能灭突厥,平六国,没有功名在身,未来的成就,顶天就是边军一帅,
    可有了功名在身以后,徐虓未来的路,就从羊肠小路,一下子变成了康庄坦途。
    即使是入主中枢,位极人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锦州大地,随着突厥人的离去,再度恢复了平静。
    在为李玄举办的践行宴上,锦州边军中的六虎,齐聚一堂。
    “姓徐的,这回你可是赚翻了啊。”
    出身于漓阳老牌武勋世家的烈虎——秦虎臣,最是清楚,这一次落在徐虓身上的馅饼有多大。
    “秦将军,你这话,我可就不爱听了。实职的偏将军啊,咱们整个锦州边军,除了三位副帅之外,就你这么一号了。徐某一个被革除军籍的货,和您比起来,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虓虎——徐虓抿了一口酒,吃了一口猪头肉,促狭的调侃道。
    “呸,你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家伙。”
    秦虎臣每次和徐虓斗嘴,都以失败告终,偏偏他还总是记吃不记打的乐此不疲。
    “大雪营的兄弟们,想来送送你。被我拦住了,又不是不回来了,送什么送。”
    疯虎——荠武夫,将面前白瓷大碗里的地瓜烧,一饮而尽。
    “还是老荠你了解我,那种惺惺相送的场面,只是想上一想,我就要掉一身的鸡皮疙瘩,咱又不是不回来了,送什么送,你替我传话给他们,徐某归来之日,定与他们大醉一场。”
    徐虓也将碗中的地瓜烧,一饮而尽。
    “我在锦州府的城外,有个庄子,你这两年,要是没有别的去处,可以暂住于那里。我已经吩咐了下去,你到了那里,一应用度,皆由庄上支出,全庄上下三百一十八户,皆以你为主。”
    财大气粗的王翦,一开口,就送了徐虓一个拥有三百多户人家的庄子。
    “王东乡,你藏得可是够深的啊。平时总到我大雪营,混吃混喝,原来你才是咱们锦州边军里面,最大的财主啊。”
    徐虓用筷子挑了一块肥多瘦少的猪头肉,甩到了王翦的碗中,按照军中的规矩,就表示他接受了王翦的馈赠。
    “振武校尉的庄子,恐怕要先空闲两年了,我被调任到连州港,在那里人又生,地也不熟,北凉贤弟,你这两年还是到连州港,助我一臂之力吧。”
    “两年后的京试,除了个人的弓马武艺之外,兵书策论,军情析解,都是要考的。你在连州港,可以光明正大的接触到一些军中机密,我再把往年的试题,找出来,让你有个参详。”
    过江虎——李玄,这个人说话做事,都是八面玲珑,明明是他在帮你,却能让你觉得,是你在帮他。
    “连州港那里,你让老荠把武玉借给你两个月,就可以了。有他帮你牵线,以老李你的脑子,两个月以后,连州港里,必然被你经营成铁板一块。”
    徐虓不止一次和李玄说过,要么叫他徐虓,要么叫他老徐,别老贤弟、贤弟的叫他,太酸。
    “这两年,你有什么打算?”陈卭放下手中的筷子,向徐虓问道。
    在连州港城门被破的时候,徐虓原本是准备第一时间,就把陈卭打晕送走的。
    结果,在两狼山被徐虓算计过一回的陈卭,根本没有给徐虓打闷棍、下黑手的机会,一直和徐虓保持着三丈远的安全距离。
    “我以前在义县的时候,听那些说书的先生,讲什么武林圣地、天榜十强、十美人,十强军,这些江湖传说。”
    “我和阿史那飞燕,几次交锋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眼窝子,还是太浅了。”
    “这两年的时间,我想到处走走看看,见识见识锦州之外的中原天下。”
    徐虓在离开锦州边军大营前,和温和见了一面,
    温和告诉徐虓,他要去找几个老朋友,续续旧,
    两人约定,江湖再见。
    春雨蒙蒙,晚风凉凉,
    徐虓内穿紫甲,背弓挎刀,扛着枪,枪上还挂了一只装着六数符剑的紫色葫芦,
    就如半年前那个雪夜时一样,孤身一人,在雨夜中,走出了锦州边军的营门。
    北凉虓虎入江湖,壮哉风云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