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明当崇祯》第一六二章 召见郑芝龙

    郑芝龙之所以愿意接受招安,并冒险亲身北上京师面见皇帝,其一便是存着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念头。
    郑芝龙自小就被生父不喜,亲娘去世父亲娶了后娘之后,郑芝龙更是自小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十七岁时甚至被后娘污蔑对其不轨,以致于被生父赶出家门,小小年纪不得不投奔舅父黄程,干上了海盗买卖。
    虽然在海盗事业上,郑芝龙已经干到了南部湾,但在郑芝龙的内心中,海盗始终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行业,无法实现他打脸亲爹后娘,衣锦还乡的夙愿。
    唯有接受朝廷的招抚,成为朝廷命官,郑芝龙才有光明正大衣锦还乡的机会,曾经视他为草芥的亲爹后娘,也要在他面前乖乖低头。
    其二便是郑芝龙始终觉得干海盗不是长久之计,虽然他成为十八芝首领之后,已经多次打败了朝廷的围剿,但相比朝廷的庞大实力,郑芝龙仍然深感恐惧。
    他深深明白,与朝廷开战,即使朝廷输上十次八次,朝廷总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可自己若是输上一次,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不保,满门灭绝的命运。
    所以相比其他目光短浅,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海盗首领,郑芝龙接受招抚倒是真心实意的,他当真是想在朝堂的羽翼下,干出一番大事业来,总要不枉此生才是。
    进入北京城后,郑芝龙更是在心里暗叹,果然自己投靠朝廷才是正确的抉择,面对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己的实力还是太渺小了。
    每次看到远处的紫禁城,郑芝龙心中总是不由生起几分畏惧的情绪。
    大明能够建造起如此雄伟的建筑,说明大明的国力还是非常强盛的,自己之所以能屡次战胜福建水师的围剿,皆因大明始终都未把目光投到大海上。
    倘若大明把目光投向大海,以大明随随便便就能建造起如此雄伟建筑的超强国力,肯定能制造出无数宝船巨舰,重现郑和无敌水师的风范。
    郑芝龙如此想法,不得不说他真的太年轻了,他只看到了北京城的繁盛,紫禁城的宏伟,却没有意识到大明已是泥足深陷的巨人。
    此时的大明看似强盛恢弘,然而只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王朝回光返照而已。
    正如熊廷弼所形容的那样,大明大而弱。
    如果没有强势的改革家去扭转这一切,等待大明的,只有灭亡一途。
    ……
    郑芝龙进京之后,皇帝并没有第一时间接见他,于是郑芝龙便发挥他财大气粗的优势,开始频频向京城各路达官贵人送礼,想以此作为进身之阶,成为勋戚贵族的一员。
    然而郑芝龙很快就感受到了什么叫“阶级壁垒”,什么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面对送礼上门的郑芝龙,无论是官僚士绅还是勋戚贵族,都没给他什么好脸,甚至连面都见不着。
    至于郑芝龙送上门的厚礼,他们却不客气地笑纳了,但拜见主人的要求,那是连窗都没有的,何况门呢?
    接连的碰壁令得郑芝龙有些心灰意冷,不过前些天万宝楼的开张却让头脑活泛的郑芝龙嗅到一个巨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