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锦鲤穿六零》第三百三十九章 买一送一

    海面上风平浪静,妇女打渔队仍旧有条不紊地,在船上忙活着。
    有海鸥看到甲板上,尚未放到船舱或者扔回海里的漏网小鱼,竞相来捡漏。
    尽欢在船尾支上鱼竿,在夹板上捡了一只被渔民踩烂了的虾,挂在鱼钩上,钓鱼打发时间。
    这套简易的鱼竿设备,还是大董友情提供给尽欢的,还说等着她钓回去鱼晚上做大餐。
    只能说大董太看得起尽欢了,钓鱼这项需要耐性的活动,根本就不是她能胜任的。
    尽欢两辈子加起来,真的没用鱼竿钓上来过一条鱼。
    大半个小时过去,尽欢的鱼竿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尽欢把鱼钩拎上来看,被当成鱼饵的虾还好好的,并没有掉落或者被鱼吃掉。
    怎么就一条鱼都没有上钩的?
    渔船开得很慢,鱼不会追不上鱼饵,再说运动中的鱼饵,不是更有吸引力吗?
    最近这半个小时,渔船上已经停止了下网,也不存在鱼都被惊吓逃走的可能。
    尽欢看着浮标感叹,锦鲤是淡水鱼,在这茫茫大海上,再强的锦鲤体质也没用啊。
    眼看着渔村的轮廓已经出现在视线里,尽欢觉得大董早上给她的那顿鸡血是白打了。
    别说做大餐的鱼,就是条小虾米她也钓不到啊!
    她两辈子加起来,从来没用鱼竿钓起过一条鱼半只虾,总之已经绝望了。
    离沙滩还有几百米的时候,尽欢突然看到鱼线上的浮标猛地下沉。
    尽欢赶紧站起来把鱼竿往上提,结果发现提不动,这现在尽欢可高兴坏了。
    这是大鱼的节奏啊!
    尽欢两辈子加起来都不会钓鱼,但好歹看别人钓鱼看得多啊。
    钓鱼的时候,心急是吃不到美味的鱼摆摆的,遛鱼是非常必要的一项行动。
    尽欢变换着姿势,时松时紧地拉着鱼竿。
    大董贡献出来的鱼竿看着虽然简朴,但看着韧性很足,几乎被弯成了弓形,仍旧顽强地支撑着。
    “这鱼竿子被扯得这么弯,看样子是条大鱼!”妇女小队长笑着说道。
    “这小闺女刚还说是第一次出海,看来真的新手运气好啊!”
    “今天我们的运气也好啊,这才刚过了中午,鱼就满舱了!”
    “对对对,平时哪有这么快!”说话妇女压低声音道:“估计今天是龙王爷和天后娘娘赏面子!”
    “嘘……小声点!队长听到又要说你搞封建迷信了。”
    王素雪从船舱里爬上来,看到尽欢在拉鱼,赶紧过来小声跟尽欢说:“小鱼儿,这鱼估计有点太大,要不我帮你拉?”
    看着几乎弯成弓形的鱼竿,有点担心尽欢这瘦瘦小小的身材,别一会儿被鱼连人带竿给扯到海里去了。
    她也是一时情急,倒是忘了早上尽欢在院子里练武,出拳踢腿虎虎生风的样子。
    “婶子暂时不用,我还能行,一会儿要是我拉不上来就喊你!”尽欢转头说话的时候,手上动作也没停。
    这是尽欢第一次钓到鱼,自然是想从头到尾一手完成。
    尽欢用鱼竿慢慢划着侧“8”字形遛鱼,鱼竿拉拉放放足足折腾了二十分钟,鱼钩上的鱼头才显出水面。
    的确是条大鱼,这条鱼目测至少有七八十厘米长,身上白色的鳞片夹杂着黑色的斑纹。
    王素雪和妇女队长看到鱼这么大,不约而同地分别站在尽欢身体的两侧,两人都伸手帮尽欢拉鱼。
    “是鲈鱼!我都好久没见过这么大的鲈鱼了!”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兴奋地拍掌。
    旁边年纪大点的中年妇女连忙拉住它,“小巧,你小声点,别把鱼再给吓跑了!”
    “好,好,我不大呼小叫了,”话还没说完,他又尖叫出声,“啊你们看,鱼的尾巴上是什么?”
    尽欢看这条大鲈鱼的尾巴上,挂着一个磨盘大的海龟,海龟正死死咬住鲈鱼的尾巴不松口。
    怪不得这么重,这最起码也有百八十斤,再加上这“买一送一”的大海龟。
    要不是尽欢力气大,估计早就拖海里去了。
    尽欢在王素雪和小队长的帮助下,稳稳地把鱼连带着海龟一起拉到了半空。
    旁边两个妇女,用渔网在下面搂底。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鱼和海龟,完整放到了船上的小甲板上。
    尽欢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她问妇女队长,“队长,一会儿我可不可以把鲈鱼带回去,早上出门的时候答应了大董,说要钓一条鱼回去加菜的!”
    “那剩下的这个呢?”队长笑着问道。
    尽欢是个很看得开的人,她借了人家的船出海,总得给人家缴纳一点管理费。
    “这个当然是交给村里面的啊!我这在船上蹭吃蹭喝的,也得做点贡献不是?”
    妇女队长爽朗大笑,“那你干啥不留下鱼,带走这个呢?”
    “我只会做鱼,至于这个我见都没见过,根本不好处理啊!”尽欢一脸为难。
    乌龟王八怎么做成菜,随尽欢来说是个超纲的问题。
    尽欢呆萌为难的表情,成功取悦了一船的人,逗得大家脸上都扬起了笑意。
    其中妇女队长笑得最大声了,“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素雪就是出了名的脑子好使,来你家做客的这个小闺女,更是精得不能再精明了!”
    “队长你过奖了,小鱼儿她不知道我们这里的规矩,你们就别再打趣她了。”王素雪笑着说道。
    规矩?尽欢一头雾水。
    早上大董不是还说,村里面未满14岁仍在上学的小孩,跟着船出海,所得的收获只要不是太多,都可以归自己所有吗?
    村委会颁布的决定,明显是仔细考虑讨论过的。
    现在学生的周末都是单休制,一周才放一天假期,就算是小孩子想经常跟着来,时间上也不允许。
    如果未满14岁就想辍学占这点便宜,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按实际劳动情况记工分。
    十多岁的半大孩子能有多大力气去捕鱼,又挣不了多少工分,辍学的话也实在是太不划算了。
    再说家长们都巴望着孩子多念点书,拿到初中或者高中文凭。
    有文凭有知识就算是在外面找不到工作,在村里的各种渔具加工作坊,也能谋一份安稳的差事。
    虽然加工坊的工资不算高,可至少体面又有安全保障,比朝不保夕风吹日晒的打渔工作还是强很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