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433、惊才绝艳

    拿了信一目十行看过。
    问:“顾家叔侄呢?”
    “已经回城了。”
    之前回报过了啊,公主怎的睡一觉就忘了?
    “马上派人追回来。”
    丫鬟不敢怠慢,赶紧派了人手去追。
    顾重阳走的不远,很快就被追了回来。
    汉阳公主把信拿给他:“看看。”
    他疑惑的接过去,越看神情越是轻松,最后忍不住嘴角上翘。
    他就知道他的女孩总是会让人惊喜。
    别人不认识,顾重阳能认出来,这封信是袁明珠的笔迹。
    也只有她能想出这种惊才绝艳绝处逢生的主意。
    信上写到:“让我袁家上堂作证,实在强人所难,我袁家只知顾氏弥留之际把一子卖于我袁家,至于顾氏来历,实在不知,
    若要查清顾氏来历,必得开棺查验,顾氏乃侯府夫人,下葬定然有许多的随葬物品,想必总有一两件能证明其身份吧!……。”
    别人不知,顾重阳清楚的知道,她娘下葬的时候袁明珠就在跟前,他们母子一贫如洗,哪里有什么随葬的物品?
    就算之前逃亡之初有些值钱的物件,后头心腹妈妈和他娘先后重病,值钱的物件早就典当了治病吃药了。
    不然他和叔叔也不会靠着袁家的客栈挣些散碎钱财度日。
    整封信里,袁明珠都在强调要开棺查验。
    把他娘下葬的地点描述得一清二楚,至于有没有随葬物品则说的含糊其辞。
    汉阳公主不知实情,问顾重阳:“顾夫人下葬的物品里有什么能证明身份的?”
    顾帆被追回来,跑得一头热汗,进门就听到这段问话,答道:“回殿下,我姐姐没有随葬物品,那时候我们已经一贫如洗,姐姐下葬的棺材都是重阳卖身换得的。”
    这话听得汉阳公主眼泪都落下来了堂堂侯府夫人,死的时候竟如此凄苦。
    同时也十分失望,这条路又走不通了。
    “这么说还是不行?”
    顾重阳知道,就是有随葬物品,他也不会同意掘墓开棺,袁明珠那么了解他,哪会做那样的提议?
    所以她这封信的目的绝对不是要开棺,而是让他以他娘的坟墓做诱饵,引了人去掘墓,而他,只要早早在坟地旁边埋伏着等着生擒那些掘墓之人就行。
    顾重阳回答道:“也不是不行,小侄想起一个法子,或许能绝处逢生。”
    汉阳公主和顾帆姜文翰齐声问:“什么法子?”
    袁明珠既然不明说,就说明她不想人知道这法子是她所想的,所以顾重阳就装作不知道,只说这法子是他自己想的。
    把这法子跟众人说了一遍。
    姜文翰觉得可行,补充道:“不用袁家兄弟把信送去应天府,我们直接做一封信,假托人给袁家兄弟送去,
    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被安阳侯府的人盯着了,这封信肯定有人想尽办法也得看到,就干脆给他们看看好了。”
    大家分辨补充了一下漏洞,把法子补充完整。
    “我安排人去埋伏。”大公主说。
    “对方应该想不到这是个陷阱,只要拿住的人里有一个跟安阳侯府或安定侯府扯上关系的,这件事就有转机。”
    这边分头行动不提。
    那边安定侯府很快就截获了送给袁伯驹兄弟俩的信件。
    大胡氏跟廖氏骂道:“这个阴魂不散的女人,死了都不让人省心,处处出幺蛾子,马上派人过去,循着这处地址把这个死女人给扒拉出来,看看里头有什么东西。”
    廖氏可不是汪氏,不见兔子不撒鹰,说:“家里最近人手不够,妹妹出几个人,我再跟大哥说说,给你凑几个人,至于费用,这可是给妹妹出力,还得妹妹出。”
    大胡氏听得一噎,脸色有些难看:“难怪人人都夸二嫂会过日子,你放心,银子我肯定不少你的。”
    回去挑选人手。
    却说刘川两口子,也就是之前在柳树湾跟袁家做邻居的秦四狗两口子,自从回到京城就不得重用。
    这些日子正找了门路,钻营着想再回到府里。
    就找了胡嬷嬷的儿子的门路,想让胡嬷嬷在大胡氏跟前美言几句。
    正赶上大胡氏需要人手走一趟太行陉,他们就被推荐了过去。
    “据说就在离太行陉不远,还没出晋地的地方,死在了路途上,买了个棺材就地埋了。”
    “你们带着人过去,把坟墓给扒了……,荒郊野外的地方,不会有人发现。”
    “事成之后夫人不会亏了你们。”
    刘川两口子听说是这么个差事,有心想不去,又怕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只能咬咬牙应了。
    拿了盘缠银子,带着人就出发了。
    宣府镇那边得到消息的时候,把顾舟气得持着剑要傻了胡氏那个毒妇。
    沈氏抱着顾舟的胳膊:“侯爷消消气,这事许是中间有什么误会,回京问清楚再发落不迟。”
    心里去暗骂:就会做这些假虚套,到了胡氏跟前你倒是也这么本事?到人家跟前你别乖得跟孙子似的?别背后英雄?
    正巧之前上折子要回京的批复也下来了,收拾了行李二人就进京了。
    另外一队人,也在往京城赶,就是武安州的袁家。
    照着袁明珠的想法,就不去。
    人家掐架的都是脑袋大肩膀宽的,他们这种头小帽子小肩膀窄的就别去凑热闹了。
    可他曾祖父不愿意,说做人得有情有义,即使帮不上忙,也不能袖手旁观。
    无奈之下,袁明珠只得找了借口跟着:“正好去瓜州渡口韩家看看,韩家的两个小儿恢复的如何,能不能做熏蒸了。”
    袁弘德觉得也行,跟着就跟着吧,就把她给捎上了。
    人家掐架的都是脑袋大肩膀宽的,他们这种头小帽子小肩膀窄的就别去凑热闹了。
    可他曾祖父不愿意,说做人得有情有义,即使帮不上忙,也不能袖手旁观。
    无奈之下,袁明珠只得找了借口跟着:“正好去瓜州渡口韩家看看,韩家的两个小儿恢复的如何,能不能做熏蒸了。”
    袁弘德觉得也行,跟着就跟着吧,就把她给捎上了。
    人家掐架的都是脑袋大肩膀宽的,他们这种头小帽子小肩膀窄的就别去凑热闹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