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281、礼单

    唯一值得庆幸的,应该不是他暴露了,而是樊嬷嬷暴露了,樊嬷嬷的身份袁家人应该早就知道了。
    樊嬷嬷满打满算进了袁家才一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就暴露了?
    来旺苦脸,这个消息好像对老爷来说比他暴露了还糟糕。
    来旺虽然不想回去报告这个坏消息,却不得不去。
    “袁家已经知道樊嬷嬷是我们派去的了?”任驿丞问。
    来旺点点头:“应该知道了。”
    任驿丞想到顾舟两口子派来的人也是一出现就被发现,受到的打击就感觉小了些。
    “要不要把樊嬷嬷撤回来?”来旺问。
    “不用,就这样吧。”任驿丞回答的有些气虚。
    往别人家安插钉子是大忌。
    袁家特意给他们创造机会传递消息,也是隐晦的告诉他们,知道了樊嬷嬷的身份。
    即是默认了这颗钉子的存在,也是提醒他们容忍的范围仅限关于顾重阳的事。
    来旺如愿以偿得到一只烧鸡,剩下的回礼被送到驿丞府的后院。
    驿丞夫人接过礼单,让人把礼品收起来。
    任依依瞥了一眼那张礼单,悄悄折起来收了起来。
    驿丞夫人:“礼单还没上账,你别拿,回头记好了再给你。”
    任依依笑出小女儿的娇态,“娘,我替你记。”
    她娘笑她:“不是平日最不耐烦记账的吗?今天这么勤快?”
    “娘~!”
    看到女儿害羞了,驿丞夫人才放过她。
    母女二人说说笑笑着把账记了,谁都没发现弄岔了。
    长幼有序,任依依觉得父母肯定跟袁家提的哥哥。
    任家父母觉得,还是任家四郎更出色,女儿肯定满意。
    袁明珠送出去的礼单,除了让她三哥更沉默寡言了,丝毫没有达到任何预期。
    连长辈们都发现了袁叔驹的异常。
    看着他那屋的灯一日比一日熄灭得迟袁弘德找到他:“三郎啊,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不能把自己逼迫得太狠了。”
    “我知道曾祖父。”
    “尽力就好。”
    “嗯!”
    看着也没听进去。
    确实没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
    好在离府试的日子近,袁叔驹也没自虐几天,就到了日子。
    袁伯驹是过了府试的,这次不用考,只袁仲驹带着两个弟弟进场。
    为防止夹带,不能穿带夹层的衣裳,三兄弟穿了一层又一层的单衣。
    “多穿两件,进去以后热了脱下来,冷了可没有人能给你们送衣裳进去。”杜氏絮絮叨叨的说着注意事项。
    唠叨得让袁明珠都快以为她娘更年期了。
    其实杜氏就是因为三个儿子扎堆去考试,太紧张了。
    古代的妇女也有更年期症状,但是发生率比现代的女人少得多。
    因为古代没有避孕措施,又崇尚多子多福,一般一个女人一生都得向杜氏这样生七八个孩子,多的甚至要生十多个。
    体内的激素水平不像生孩子少的女人那样低,所以更年期症状出现得迟。
    时人的寿命又短,没等到出现更年期症状,生命就走完了。
    所以古代女人的一生都用来造福男人和家庭,不会给男人添一点麻烦。
    扯得有点远。
    本来袁弘德还准备让叔驹和季驹晚些再去考,但是武安州人口太少,人口基数少导致考生更少。
    新建的州学里学生稀稀拉拉的。
    跟别处进州学得过了院试的考生不同,这里只要过了州学学正的测试就能去读。
    这次府试更是倾巢出动,全部去都得去考。
    武安州上下为了政绩也是拼了。
    连袁明珠也不好评价是好还是坏了。
    袁弘德对袁仲驹还算放心,太平日读书就上进。
    往日性子还有些跳脱,最近或许是长大了,稳重多了。
    着重嘱咐袁叔驹和袁季驹:“你们不要有压力,就当去见识一下,取中正好,取不重也没什么,你们年龄还小,读书时日短,以后多的是机会。”
    就怕他们一次打击就被拍蔫吧了,以后考试就紧张。
    那样就玩儿完了。
    袁叔驹:“大哥第一次下场比我们还小呢,大哥能行我们也能行。”
    袁弘德:……这破孩子,以前挺听话的,现在怎么这么会气人。
    你大哥是从小就一门心思读书,哪像你们俩,玩物丧志!
    昨天四郎还跟明珠一起胡闹,给那个破画册着色呢。
    不过这些话袁弘德没敢说。
    把他们撵上马车:“去早些,早到从容些。”
    一股脑把三个都撵走了。
    “等放了榜,你和你姐姐就去任家读书吧,不能再拖了,再拖夫子该生气了。”袁弘德对袁明珠说。
    “我托任驿丞帮你俩一人定了一张琴,等琴到了就去好不好?”
    袁明珠想说不好,去了女学堂,她睡到自然醒的日子就终结了。
    不过想想任姐姐,再想想她三哥,马上觉得肩头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点点头:“好吧。”
    袁弘德高兴了,开始乱许诺:“让樊嬷嬷跟着你们,让三花也跟着,不过三花得换个名字才行。”
    又说:“三花做不了精细活,再买个丫鬟吧!”
    “买两个,你和你姐姐一人一个,再让你曾祖母给你多添几身衣裳,首饰也得添几件。”
    “上次在盛隆珍宝斋看到有个玉石的小手鼓,也买一个。”
    陶氏:“我倒是看上次看到的那块玉锁片不错。”
    老两口商量起购物来没完没了,恨不得把人家的店铺都搬回来。
    袁明珠知道,曾祖父和曾祖母就是怕她们到了任家的学堂里被人瞧不起。
    世人都是先取衣衫后取人。
    “我和姐姐是去读书的,又不是去攀比,买那么多东西,家里日子不过了?”
    陶氏:“哪里就至于过不下去日子了?”
    袁明珠抱着她的胳膊:“我不要,这世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比来比去,总有更有钱的人,总这样比着多累啊!”
    “任家也有有钱的嫡房小姐,也有没钱的旁支,难不成人家就不过日子了?今日把家里银子花完,就为了跟任家小姐比个高下,
    哪天遇到京城的皇亲贵胄,还不得拦路抢劫去?”
    袁弘德点点头。
    袁明珠还以为他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谁知她曾祖父张口道:“有道理,不能拦路抢劫,曾祖父得多挣些银子,不能让你被京城的皇亲贵胄们比下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