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第47章 波澜

    一个消息,象插了翅膀般,在双河镇疯传。
    林家那个小美娘,
    那个得过王府赏赐,得过原县尊青睐的小姑娘,
    她在新县尊面前,替周家女争到了房产!
    正正经经立了契,白纸黑字过了户的一间屋。
    如果说之前,美娘用那一百二十斤寿面,打了嚼舌根的那些人一巴掌。
    那么这件事,简直把人脸都打肿了!
    但挨了耳光的人们,却诡异的沉默下来。除了传递这个消息,竟是不发一言。
    直到某一户,有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听到,天真的睁大眼睛,问她爹娘。
    “我以后也好好孝敬你们,也管你们的老,那也能给我一间屋吗?”
    女孩的娘没说话,只默默看向丈夫。
    而丈夫摸摸女儿的头,走开了。
    他觉得自己也该好好想一想,将来要不要给女儿留些什么,给自己留条退路?
    都说女儿是爹娘的贴心小棉袄,可这个小棉袄嫁出去,就只能是婆家的人了吗?就不能再温暖爹娘了?
    可岳父岳母每回生病,都嫌媳妇不贴心,总叫女儿回去伺候。
    虽说孝顺老人是应当,可他心里也是有点不高兴的。
    但如果媳妇能在娘家有间屋,哪怕就一点点产业,那他还有什么可说的?
    等他老人,将来若想叫女儿回来伺候,她的婆家又该怎么想?
    ……
    这些事,美娘自然都是不知道的。
    她办成了这件事,就象在双河镇千百年来平静的水面上,砸下一块巨石。虽然溅起波澜无数,但到底也很快平静下来了。
    至于底下如何暗流涌动,那就要等着时间检验。
    只是从这日起,旁人看她的眼光里,又多了几分敬畏。
    有些不错的人家,甚至动起结亲的念头。
    哪怕有林俊仁那么个坑女的亲家,但美娘实在是太出色了。
    这么个小小人儿,都敢在县尊面前据理力争。虽然韩彻说她不够贞静啥的,但对于平民小户来说,那就是个屁!
    真正当家主妇,就得象美娘这样,能撑得起事,往后才撑得住一个家。
    可又因美娘太好,倒担心自家儿孙配不上,守不住这么好的媳妇,方不敢造次。
    顺心针线铺。
    特来道谢的美娘正吐着槽,“……也不知那韩大人为何看我不顺眼,还特特打发人送了女则、女训,并一本列女传来。”
    这不是明摆着说她没规矩么?
    好在她都没看过,只当读着玩了。
    秋大姑惯常嘲讽,“你以为你是金子还是银子?凭什么人见人爱?这一月之期可快到了,你记得赶紧交活吧!”
    小姑娘鼓着脸,瞧着正被她温柔梳毛的两只小狗,深觉人不如狗。
    “我记得的。要是没事,我先走了。”
    葛大娘道,“慌什么?留下吃个饭。”
    “不了。这不是阿娟姐要回家待嫁么?可那屋里空空荡荡的,我打算去买份礼物送她。”
    秋大姑忽地道,“前儿针线铺新出了副铺盖倒不错,且是红的,正好合用。”
    美娘为难,“这,这我眼下可买不起。”
    秋大姑翻翻白眼,“谁指望你这小穷鬼了?算我们送她的,你就出对枕套钱得了。”
    葛大娘笑道,“说得你多有钱似的,美娘还是你债主呢!那日还嫌弃人家颜色俗,绣工差,价钱又贵,今儿怎么就舍得了?”
    被揭了老底的秋大姑飞过去两把眼刀,“我是不合适,她就勉强吧。”
    葛大娘故意压低声音,偏又让人听见,“你秋大姑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秋大姑大怒,“我哪里象心软的人了?我不过是看那丫头,替咱们干活赚钱的份上罢了!”
    美娘抿嘴,很明智的不出声了。
    好在针线铺子离得近,很快把东西买了回来。
    却是一套粉嫩的桃红帐幔,连铺盖枕套,绣的都是绿柳黄莺,桃花流水,十分娇俏。
    真没看出来,原来秋大姑冷肃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少女心呐!
    瞧她那兴兴头的样子,大概早看上了。只太过娇嫩,不好意思买才是真的。
    美娘是万万不敢笑的,只暗暗记在了心里。
    回头若有机会,送她一套这样的,看她到时啥表情!
    秋大姑警惕的瞪过来,“你打什么坏主意呢?”
    美娘忙收了神色,跟秋大姑回去吃饭了。
    桌上倒也丰盛,一条大鲢鱼,做了个红烧鱼块,和萝卜鱼头汤。
    美娘觉得挺好,但爱吃肉的郑飞扬,却眼神幽幽看向一旁。
    那边,小玄子小金子正吧唧吧唧埋头吃着它们的狗粮。
    嗯,特意炖的猪肺肉片汤。
    转头看着美娘,少年感慨,“人不如狗啊……”
    桂花巷子。
    美娘才提着礼物回来,瞧见小舅舅方勤了。
    “哟,这又是买什么好东西了,给我瞧瞧。”
    看他想上手扒拉,美娘侧身挡住,“不是我的,是给人家带的。”
    对这个在她小时,连手上一块糕饼都要哄去吃的小舅舅,可真是不得不防。
    方勤讪讪的摸摸鼻子,又道,“听说你如今也出息了,能做针线赚钱了。正好舅舅如今有个赚钱的好门道,不如把你的钱搁舅舅这儿放着,利息可高呢!”
    眼看林方氏已经送了出来,美娘果断道,“爹说我的钱还得给自己赚张床呢,眼看要入秋了,难道我还能睡竹床?要不小舅舅先给我买张床,回头我慢慢还你。”
    那还是算了吧。
    方勤悻悻瞅她一眼,转头打个招呼,“姐,这事儿你抓紧,回头要找我可得快着些!”
    走了。
    美娘提着东西去到周家,把礼物送了周娟,看她忙着,就回家打络子了。
    只琢磨着方勤为人,替外祖发愁。
    方老爹为人精明,却偏偏在婚事上犯了糊涂。
    当年他一个大山里的穷小子,靠贩卖山货来双河镇挣下一份家业时,不是没有镇上的好姑娘愿意嫁他。
    可他却不愿落个高攀之名,自回了山里,娶了个漂亮姑娘。生下四个儿女,个个相貌不俗。
    可方老娘除了一张脸,性子软懦又糊涂。
    方老爹忙于家计,没空照看,四个儿女便被这老娘教养得都不咋样。
    大姨抠门小气,自嫁了人,便只一门心思奔自己的小日子。除非能回娘家打抽丰,否则从来见不到她的人影。
    象美娘这回过生日,托人带话时,她嘴上说要来。可就是不见人影,也没半件礼物。
    老二便是林方氏。
    底下大舅舅倒是本分,只跟方老娘似的,没啥主见。
    亏得方老爹一个好友看他还算勤快,又识字,便把女儿嫁了他,如今带着他跟儿子们一起做些小生意。虽说看起来象是上门女婿,到底有个正经营业。
    这回他虽也没来吃酒,却是因为出去收账了。大舅母倒托人带了一块衣料子来,只被林方氏截了胡。
    底下便是方勤,跟着二老过日子,还未成亲。成日着三不着两,稍苦些累些的事都不愿做,只一心啃老。
    除了一张脸油头粉面,略有看头,剩下真心找不出什么长处。
    前儿寿宴上,方老爹打了一只银丝手钏给美娘。不过叫他帮着递一递,也是给他撑面子,他居然好意思管美娘讨要谢礼。
    如今他居然帮忙要赚利息钱?不坑就是好的。
    美娘是半个字都不信。
    可林方氏信了。
    眼看女儿这里说不通,她找上了林俊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