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沫沫的穿书日常》第177章 睁眼了(二更)

    看来况比较紧急,姜沫沫也没在劝,直接把自行车给了秦天,自己走着去了单位。
    姜沫沫一到单位,就见杜奉一脸八卦的问道:“小姜,你对象是咱们县公安局的,应该知道内幕消息吧?”
    姜沫沫挑眉:“啥内部消息?”
    杜奉眨眨眼,一脸你别骗我了,你一定知道的表。
    姜沫沫皱眉:“啥消息,我真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杜奉朝着公安局那头点了下下巴,八卦的道:“我听说公安那边抓到敌特份子了!”
    姜沫沫一脸震惊,内心却奇怪得很,昨晚上才行动的,今早人刚被带回来,杜奉一个采购科的,怎么消息这么灵通。
    一旁和姜沫沫不太对付的张霞露一脸惊吓的站了起来:“真的?敌特份子?”
    杜奉点头道:“我听人说的,抓到了好几个呢,听说就潜伏在咱们县里。”
    张霞露疑惑的道:“咱们是个小县城啊,他们来咱们县里干嘛?”
    杜奉指了指东边道:“最东边是不是有个大的发电站!”
    杜奉一脸我是福尔摩斯的模样,敲击着桌子,神秘莫测的推测道:“我怀疑啊,这些人怕是为了发电站来的。”
    姜沫沫倒是来了兴趣:“发电站?为什么?”
    杜奉一听姜沫沫都好奇了,忙大爷似的坐了下来,张霞露赶紧拿出自己的好茶叶,不仅给杜奉泡上了,给姜沫沫和刚进门的张德庆也给泡上了。
    杜奉喝了一口绿茶,美滋滋的呼出口气,看这大家伙着急的模样,满足了他心理,这才站起来咳嗽一声后才缓缓道来:“东边的水力发电站是民国三十二年建的,用的是德国进口的电机,是咱们周围十七个县的最大的供电站,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军工厂也在用那边的电,你们说说这个发电站在重要不?”
    姜沫沫点头道:“怪不得呢,你这个推理,应该是正确的!”
    杜奉小眼睛一亮:“推理,你也看侦探小说?”
    姜沫沫挑眉:“看过几本,杜奉,没看出来,你还喜欢看推理小说?”
    杜奉兴奋的搓手道:“是啊,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张霞露哼了一声道:“这可是资产阶级思想,要不得,小心被腐化了!”
    张德庆点头道:“可不是,大家以后说话还是注意一点。”
    杜奉无聊的坐了下来,因为是姜沫沫对桌,侧着头把这桌子问道:“小姜,你回去问下你对象那个案子的进展呗,我特别好奇!”
    姜沫沫似笑非笑:“小心好奇害死猫!”
    杜奉瞪大眼睛:“干嘛吓我,这是我的业余好!”
    姜沫沫看了眼杜奉,探听道:“公安局那边抓了人,大家伙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你呢,这一早上刚上班就得到了消息,你这消息来源可真厉害呢。”
    杜奉嘴巴啊了一声,却没有接着说话,而是低头做出一副忙碌的样子来。
    中午姜沫沫在食堂吃的,吃了饭,打了饭菜到了县医院,姜爹十点多也过来了,正小心翼翼的看着自己两个小外孙,稀罕的不行。
    姜沫沫见状吃醋道:“爹现在有孙万事足,也不喜欢亲闺女了!”
    姜二河一下子就笑了,拍了下闺女脑袋道:“咋了,这么大人了,还吃小孩子的醋呢!”
    姜沫沫噘嘴装作不高兴的样子来,姚花枝好笑瞪了女儿一眼:“等你外甥们长大,我一定要告诉他们,你这个做小姨的还吃外甥的醋!”
    姜沫沫哼了一声,皱皱鼻子,然后低头看两个孩子,姜菊营养跟得上,可能是长期使用空间出品的果蔬和制品,她自己和孩子们都特别健康。
    经过一晚上和半天的时间,两小家伙竟然睁眼了,黑漆漆的眼珠子,舌头时不时的往外吐着,看着也有那么点可。
    姜沫沫伸手摸了摸小家伙的脑门,头盖骨发育还好的,姚花枝看到女儿的动作,也跟着道:“还别说,菊这两孩子可真健康,脑门上的那一坨都可小了,不像你们几个小时候,软乎乎的,一呼吸还动,我当时晚上都不敢睡太死,经常要探一探你们的呼吸才睡踏实了。”
    姜沫沫和姜菊听着都有些心酸,不做父母,不懂得做父母的艰辛。
    又一个晚上,姜菊再第二天中午就出院回家去了。
    姚花枝是姜菊亲妈,按照他们这边的习俗,伺候月子都是由亲妈来完成的。
    姜二河则每隔两三天来一趟,几个小的就在县里安营扎站了,每天自己学习,然后玩耍,白天则帮着姜沫沫给姜菊送吃的用的。
    四五天后,秦天终于忙差不多了,晚饭也按时吃了。
    姜沫沫晚饭熬得小米粥,做了羊大葱的馅饼,又凉拌了两个凉菜。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话真是一点都没错,十四岁的姜耀祖最是能吃的时候,八岁多的姜楠也不在话下,就连另外两小的也吃的不少。
    姜沫沫做了四十个饼,一个都没剩下,就连小米粥和凉菜都被喝光了。
    一问都吃饱了,姜沫沫就把剩下的馅和面皮都做成了饼,结果秦天吃完饭去了个趟对面张峰哪里就又回来,把刚做好的饼又给端过去五个。
    临走还让姜沫沫忙完了就过去。
    姜沫沫收拾好,洗了手脸,换了舒服的鞋子和衣服就过去了。
    张峰已经喝着茶水把饼都给干光了,正在擦嘴,看到姜沫沫就道:“陈碧玲最近怎么样?”
    姜沫沫挑眉:“还行吧,有我爹看顾着,也没人敢欺负她。”
    张峰靠在破沙发上,想了想道:“县供销社的会计快退休了,他家里儿子都有工作,再说也都不会做账,所以打算把这个工作卖掉。”
    现在的岗位都可以顶替的,家里有人退休,就可以让年龄满16岁以上的孩子或者亲戚来顶替,只是顶替的人并没有退休人员的技术,要么跟着老师傅学习,混资历,要么就是换个岗位。
    像会计这个岗位,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专业太强,顶替上来的,一般都会做别的岗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