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北地》第三章 进京的消息

    翠柳跟在二房宋姨娘身后,大气不敢出。
    一进二房的院子,翠柳立刻跪了下来,小心的用帕子,给宋姨娘擦溅上粥水的裙子。
    宋姨娘收起了在外面待人时,脸上客气的笑容。眉头上又紧锁个川字,一巴掌打在翠柳脸上。
    可还是不能解心里的恶气,她想都没想,就抬起脚,狠狠踹在翠柳胸口。“都是你,让我出丑。”
    翠柳忙放下帕子,整个身子都低低的伏在地上,解释着:
    “奴婢绝无此意,我是听老爷身边的阿金说,三姑娘绝食不起,老爷气的去王家逼婚,我看他说的千真万确,才敢向二夫人禀报的。”
    翠柳看宋姨娘没让自己起来,就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起来:
    “夫人,我是怕这事在外面先传开,夫人却不知,才和夫人说的,我都是一心为夫人着想的啊。”
    “娘亲莫怪翠柳。”
    一个穿着粉红色罗裙的姑娘,迈着轻巧婀娜的步子,走了过来。
    她头戴七彩发簪,耳畔蝴蝶耳坠栩栩如生像活了般,翩翩起舞。
    “梓月姑娘。”翠柳看到来者,仿佛见到了救星。
    梓月挽住宋姨娘的胳膊。“翠柳向来都是为娘亲着想的,想来也是清浅妹妹,怕遭人笑话,才挺着身子装出没事的样子,给娘亲看的。娘亲你就别气了,气坏了身子,女儿该心疼了。”
    看宋姨娘的火气消了大半,梓月转身吩咐翠柳:“翠柳我想喝银耳羹,去给我煮一碗来。”
    翠柳听大小姐叫她,刚想起身,又想到旁边的宋姨娘还没说话,又趴下去,不敢起来。
    听了自家姑娘掏心窝的话,宋姨娘的脸上刚有些笑模样,这时又对趴着不动的翠柳来了气,她脸色一变大喊到:
    “你愣着干什么,没听姑娘要喝银耳羹吗?”
    “听,听到了。”
    翠柳连忙站起身,都顾不上掸掸身上的土,就跌跌撞撞的往外跑去。
    “莺歌,你也一起去看看吧。”
    梓月一抬手,她身后穿着黄色罗裙的丫头,脆生生的应了声,就跟了出去。
    宋姨娘看了看溅上粥水的罗裙,总觉得自己吃了闷亏,气的嘴巴都撇到耳朵根了。
    “要不是翠柳传了假话,今天也用被清浅那丫头用粥烫了一下。”
    “娘亲消消气,女儿先伺候娘亲更衣吧。”梓月拉着宋姨娘的手,步履轻盈的往屋里走。
    穿过厅堂,梓月低声的对宋姨娘说:“娘亲莫不是太着急了?翠柳说的是真是假,等爹爹回来,”梓月嘴角微微上翘,声音里透着些喜庆,“不就知道了吗?”
    宋姨娘苦瓜一样的脸,一下子就喜笑颜开了起来,“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呢?”不管清浅绝食是不是真的,老爷去了王家可是板上钉钉的事。
    “只要老爷回来,清浅这丫头,就定能嫁入王家。”
    “王家怎么说也是县里的大户,娘亲能这么替清浅妹妹打算,真是一副顶好的菩萨心肠。”
    梓月一边给宋姨娘整理刚换上的罗裙,一边撒着娇,“有时候,我都觉得,在娘亲心里,自己都比不上三妹妹的位置呢。”
    看梓月说的伤心,宋姨娘拉过梓月的手,安慰道:“你这孩子说的什么傻话。”
    宋姨娘谨慎地往门外看了看,确定两个丫头还没回来,她拉着梓月坐在,雕着牛头和人物的朱漆贴金床沿上,低声的说:
    “你爹要进京了。”
    “爹要进京了?”
    梓月瞪大了眼睛,声音一下子变得急迫了起来。“是爹一人,还是我们全家。”
    宋姨娘手指放在嘴唇上,
    “小声点,你爹只告诉了我一人。”
    梓月把脸凑到宋姨娘面前,宋姨娘在她耳畔低声的说:
    “这是上面的风声,还没正式下旨。戍边的武将超过二十年的,都要回去,有人说这是削减北地候的势力呢。
    你爹这种小官本和北地候没任何关系,独是敢上好时候了。”
    说话间,宋姨娘不由得高兴起来,京城啊,她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一片神往。
    好像只要去了,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等我们进了京城,娘让你爹给你寻上一门好亲事,那娘剩下的半辈子,都要烧高香了。”
    说到这儿,宋姨娘想到什么似的,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手里的帕子。
    “可再怎么说,清浅是嫡,你是庶,不管你多优秀,也挡不住娘没给你一个好出身,这是娘的一块心头病啊。”
    宋姨娘手中的帕子,被来来回回的握成一团,再展开。帕子上多了很多褶子,像极了被揉搓过的抹布。
    “所以娘一定要把清浅留在北地,绝对不能让她进京,抢了你的风头。”
    宋姨娘眼神变得阴暗起来。她站起身,把帕子往地上一扔,抬起脚踩在帕子上,不停的前后碾着。
    “大小姐银耳羹好了。”
    院子里传来了翠柳的声音。
    “有劳娘亲的苦心了。”
    梓月站起身一脸纯澈和坦然地笑了笑,“我先去妹妹哪儿看看,等爹爹回来,要是责罚清浅妹妹,我就陪妹妹去见爹爹。”
    “哦!”
    宋姨娘了然的点了点头,梓月这是提醒自己,要去守住老爷,才能定下那死丫头和王家的亲事啊。
    有这么个和娘一条心的姑娘,宋姨娘真是太满意了。
    梓月这姑娘人人都说好,只要没了清浅那丫头,就更好了。想到这儿,宋姨娘的脸上已经一片春光和煦了。
    “莺歌,去我屋里,把上次舅舅家送来的烫伤药拿来,我们去看看清浅妹妹。”
    梓月迈着婀娜的步子,嘱咐自己的丫头,然后她又回过头,为难的看着翠柳说:
    “翠柳,今儿这银耳羹我是喝不上了,我得去看看三姑娘,她这几天又是不吃,又是烫伤,哪还能受得了啊,白费你的心意了。”
    翠柳使劲的冲着梓月点了点头,“没事,大小姐,我给您热着,等您回来喝。”
    大小姐多体恤我们丫头啊,三姑娘要是能有梓月姑娘一半善解人意,就好了。
    不不不,三姑娘哪能和我家姑娘比呢,三姑娘就是给我家姑娘提鞋都不配。
    梓月又向宋姨娘点了点头,眼神欲言又止了一会儿,然后显得为难的说:
    “娘亲,爹爹那边……”
    “你爹那边我去说,不会让他责怪清浅的,谁让我有你这么个善心的女儿呢?”
    宋姨娘顺水推舟,和女儿一唱一和的,让边上的丫头、婆子们,更是对主子多了几份敬意和忠心。
    翠柳看着梓月迈着婀娜的步子,走了出去,心想:谁让梓月姑娘,这么善解人意呢,都怪那个刁钻刻薄的三姑娘,简直就是府里的祸害。
    “姑娘,你没伤着啊?”
    阿珊一脸狐疑的围着清浅,上上下下、仔仔细细的看了个遍。
    她明明看到那碗热粥,啪的一声掉在地上,碗一下就摔碎了,粥溅得四处都是,连宋姨娘脚上都是。
    怎么姑娘身上,连个饭粒都没有呢?
    清浅伸着纤细的胳膊,任阿珊检查,“真的没伤着。”
    要不是摔碎那碗,装受伤,宋姨娘不知道还要在这儿耗上多久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