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江南烽火》第一百零九章 何处安家

    在姚虎头的领导下,红十九师控制区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几个中心县委也恢复了党的组织;对各地游击队重新进行了整编,一方面抽调精干人员参加军区举办的游击战术培训班,使他们的行动更加灵活机动;同时下决心抽调主力部队的一部分骨干加强游击队。
    同时以跟随游击队活动的地方干部为基础,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有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苏维埃政权在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红十九师五十六团、五十八团在参谋长胡九率领下到金华城外炫耀一番后。就迅速挥师西进,经龙游县、开化进入德兴县、婺源,歼灭突然遭遇的五六二团一个营,进军路上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部队所经过各县的地主武装一扫而空,各地士豪劣伸仲纷纷外逃。
    一时间浙赣两省反动政府上下震动,急忙四处调兵遣将。
    一九三五年一月九日,出击的部队主力纷纷返回年州府会师,红十九师各团都超过了一千人;各县还建立了游击大队;一时间浙赣红旗飘扬。
    一月十日上午,在年州府城东边的广场上召开隆重的庆祝大会。政治部在工兵营的帮助下用门板和竹竿搭起了主席台,周围簇拥着无数面红旗。主席台两旁插满了标语板,上面写着“热烈欢迎主力部队,打倒白党反动派,”
    一大清早,成千上万的人群打着旗帜涌向广场,红军主力以团为单位。排着整齐的队伍荷枪赶到会场,一路上齐声引吭高歌: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万众一心!
    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杀尽敌人!
    我们团结,我们前进,我们奋斗,我们牺牲,
    杀向那帝国主义的大本营,
    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工农兵!”
    战士的歌声,顿时引起了千万人的共鸣,围观的群众同声高唱战歌。歌声优如巨大的浪涛,猛烈地冲击着整个旧世界,久久回荡在年州府的上空。
    红十九师领导机关已经开始高速运转,为以后艰苦的游击战打好基础。红军庆祝大会结束后,红十九师各部队除派出必要的的警戒兵力外,主力部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活动,红十九师党委也召开会议,姚虎头政委首先就提出了会议的主题:
    “为了积极准备敌人再次占领苏区后的应对计划。急需筹建皖浙赣游击区,大家看以什么地方为中心?”
    “我认为最好是以婺源县为中心,它横跨安徽江西两省边界,整个山区方圆约有四百多里,地势险峻。有利于游击队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
    十九师参谋长胡九充满信心的说:
    “而且周围粮食很充足。山上还盛产野菜、竹笋等可以充饥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大山区,民风淳朴,信服,有很好的革命基础。”
    在旁边默不作声的五十五团政委吴金山此刻接上话茬补充说:
    “在婺源山区打游击,我们还可以利用皖赣两省敌人的内部矛盾,发展壮大革命队伍!”
    许文清轻声笑了起来,看来历史车轮的惯性还是很强大的,皖浙赣地区的游击战还是要走原来的轨道,五十七团团长奇怪的问:
    “师长,你笑什么?”
    “大家的眼光还是很狭窄,婺源山区能容纳多少人打游击,成百上千?敌人围剿恐心心慈手软”。
    许文清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用探询的口气问。
    姚虎头一听笑了起来:
    “我们可以用游击战和他们周旋,这可是你提倡的!”
    许文清摇着头,表示不同意:
    “大家还是低估了敌人的残酷凶狠,如果敌人以婺源山区为中心,围追堵截并举。实行“分进,合击”和“蓖梳‘’战术,不分昼夜地对我们游击队进行“追剿,驻剿”。
    在城关市镇。交通要道,各个山头,到处筑碉堡设据点,布下了层层封锁线,在政治上推行隔离政策,强迫“移民并村”强化“保甲联坐”制度,实行“一家通匪,十家联坐;一家窝匪,十家同祸”的株连法,散传单。张贴布告,威逼游击队员的家属上山喊话,不坚定分子投降;在经济上实行严密的封锁政策,按人口限量购买物资,禁止群众携物上山,割断群众与游击队的联系,那时大家该怎么办?”
    参加会议的人员倒吸一口凉气。觉得如真的那样还真是不好对付,胡九看到贺丰不急不忙的样子,感到他已经有了对策。忙催促他说出来。
    许文清站起身,走到地图前说道:
    “大家来看黄山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境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周围还伴有太平山,笔架山,棋盘山,铁镜山,五指山等上百座大小山峰,方圆七千余公里,回旋余地很大,这才走进可攻,退可守,进行游击活动的理想天地。”
    “那也得有个中心地区啊?”
    “狡兔三窟,太平位于山脉北端,而婺源位于山脉的南段。我们以这两个地方为为主要地带,敌人围剿太平时,坚持不下去可转移到婺源,反之也一样!”
    会议决定未雨绸缪,迅转变作战方式,把太平和婺源山区周围作为哟后斗争的基本地区,寻找隐蔽位置储存食盐,药品等紧缺物资,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知道许文清为什么特地从占领的城市动用大量的运力运回十几万斤的食盐,姚虎头隔着桌子,紧紧握住坐在他对面许文清的手。连声说:
    “师长,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是处处想到我们前面了!”
    “政委,都是为了革命,哪有啥好说的的!”
    许文清可是知道南方红军缺盐少药的难处,电影《冉闪的红星中就有地下党往山上送盐的困难镜头。
    “如果以每人每天十克食盐计算。这十几万斤食盐够一万人吃三年的了,说不定还可以支援一下百姓。”
    想到这些贺丰无比欣慰的笑着说:
    “物资一定要是要分散隐藏,对敌人的凶残和狡猾,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