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江南烽火》第八十二章 谋取台州

    但是自从七军团充当抗日先遣队离开中央苏区,走上漫漫征途之后,战士们就像一群失去父母的孤儿,被敌人撵着走,处处被动挨打,昼伏夜行,翻山越岭,身心全都疲惫不堪。从江西闽东到赣西,冲破多道封锁线,最后又深陷敌手,历经千辛万苦,心中却一直迷迷糊糊,不知道为什么要走?要走到哪里去?
    逃出敌人的牢笼后,自己的部队连战连捷,现在大家都知道,十九师的任务是牵制敌人,掩护主力红军。
    此时行进在山道上的五十七团指战员们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忧郁和茫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和自信,浑身充满锐气与斗志,此时的他们不再感到迷茫,他们希望再现苏区那种纵横驰骋的风光。
    十九师五十七团经过一天急行军,在夕阳落山时,到达台州西南十公里的孙家山,按计划与五十五团留下的接应人员会合,得知五十五团主力与侦察营已经秘密前进至台州城边的塘里镇。
    台州,位于浙东省中部沿海,东濒东海,北靠绍兴、宁波,南邻温州,西与金华和丽水市毗邻。
    台州历史悠久,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境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南面以雁荡山为屏,有括苍山、大雷山和天台山等主要山峰,其中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达1382.4米,是浙东最高峰。台州人属***系,使用吴语。
    台州东部沿海海岸线长达651公里,海岸线在浙东省的比例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近海有12个岛群691个岛屿,主要有台州列岛和东矶列岛等。最大岛屿玉环岛与大陆相连,大陆架海域面积8万平方公里,陆地总面积9411平方公里。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台州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拥有风景名胜区天台山、长屿硐天和名城临海,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
    塘里镇口,五十五团团长马先炳出来迎接师长,许文清发现全镇的路口都有全副武装的五十五团战士把守,镇外也布设岗哨,整个小镇静悄悄的。
    “报告师长,十九师五十五团正在休整,请师长指示!”
    许文清举手回过礼,开始了解夺取台州城的战斗准备情况情况:
    “台州的敌人兵力有多少?”
    “台州驻有一个营的正规军和一个保安团,今天下午又有一个营的兵力护送着辎重运输队进入城内。”
    “你们的计划?”
    “我们团侦察连和特务团侦察营大部已经秘密混入城区内,我们计划等敌人的辎重运输部队离开台州后,再化妆突击入城,里外应和拿下台州;与此同时,我们将派出一个连尾随敌人辎重部队,并且在在泥坝岭建立阵地阻击他们的回援。”
    五十五团马先炳团长铺开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开始汇报。
    “这么大的一块肥肉,难道就白白让他从嘴边溜走?”
    许文清似笑非笑的看着马炳业。
    马团长挠着头皮,遗憾的说:
    “辎重部队不走,城内敌人的兵力太强恐怕伤亡太大;先打辎重部队,又怕惊动城内的浙军,只得先放它过去,让师主力解决它。”
    “难道就不能一举两得么?”
    许文清想到一个好主意,开始启发马团长。
    “一举两得?”
    马炳业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知道浑水摸鱼吗?”
    马先炳团长大笑起来,佩服的说:
    “师长,你的意思是先伏击辎重队,然后……?”
    “打败辎重队,但不能全歼它,赶着他们往台州城跑,战士们混进去,再和侦察营一起占领全城。”
    许文清肯定了马先炳的想法,接着问道:
    “部队情况怎样?”
    “我们师连续打了几个胜仗,连战连捷,伤亡很小,缴获却很多,士气很高,正在村内休息,随时可以参加战斗。”
    五十五团团长马先炳胸有成竹地回答。
    许文清听说士气很高,心里非常高兴,扭头招呼陈宏:
    “陈宏,你和老马一起制定作战计划,要详细研究一下,把作战方案准备的缜密些。”
    晚上九点钟,侦察营营长罗金生回到响塘里,带来了最新的情报:
    敌人辎重队有六辆汽车,四十辆大车,另外还有一百一十匹驮马,有一个营负责押运的士兵,运输的是弹药和粮食,辎重队明天一早就出城。
    许文清听完汇报,马上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伏击的时间、地点和兵力部署。
    经过仔细研究,最终将伏击的地点选定在泥坝岭。那里离台州城不到十里路,打伏击可以出其不意,公路两旁是高矮不一的丘陵,便于在公路两侧隐蔽部队,是理想的实施近战、出其不意展开突击的良好地形。大家议论了一阵,一致决定在这里设伏,许文清点头同意后强调:
    “这次伏击战采取的战术首先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然后再浑水摸鱼!”
    会议结束后,十九师指战员不顾疲劳,紧张地进行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许文清命令罗金生迅速返回台州城,做好接应任务。
    半夜时分,情绪十分高涨的红十九师,经过周密准备深入动员,踏着夜色隐蔽的出发了,在大战即将来临的时刻,许文清的心情是既兴奋又紧张,为了平静下来,他索性走在队伍里和战士们谈心,鼓励大家树立信心。
    长长的队伍,沿着公路直奔泥坝岭,根据战斗计划部署,五十七团一营三连负责警戒,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三连把路上发现的人员全看押起来,在伏击阵地的四周也放出了暗哨,严密地控制了这一带的情况。
    五十七团的主力部队,严格按照作战计划指定的位置进行了分头埋伏。五十七团三营改回红军打扮,埋伏在距离公路最近的位置,便于向敌人发起进攻。打扮成浙军的五十七团一营埋伏在泥坝岭的北边,方便追击敌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