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第五六六章 没人能看得懂

    乱了!
    几万金人,大马长刀,大张旗鼓,肆无忌惮。
    一时间,尘飞马叫,整个大金国如临战场。
    金军主帅看着浩浩荡荡的军队,放缓心情,习惯性地拿起酒壶,回味道:“现在情况如何?”
    “将军,发现敌人踪迹,正往南一路逃窜。”
    往南。
    至从遭受三千前锋伏击之后,金人主帅阿图金脑子早有盘算。听到汉腿子往南逃着方向,看了眼南方。
    南方是渤海国的地方。
    难道这些汉腿子是从渤海国而来,还是从高丽国入境,然后……。
    金人主帅想着局势不向当时想得那么简单,按当时设想,只要前锋一到,汉腿子早跑光了。
    可是三千人被伏杀,他不得不重视这些汉腿,他又把目光看向高丽,难道这次是高丽出兵了。
    问题有些大了。
    他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集中兵力,防止兵力分散被伏击。
    三万大军依旧浩浩荡荡,持续追击。
    三万金军南下的消息,自然瞒不过唐天,更瞒不过使鹿部的阿汉。
    阿汉奇怪地看着唐天。
    唐天的军队明显在北上,而且是所有人都在北上,为什么金人相反而行呢?
    相比之下,太子老王却是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笑呵呵地看着阿汉。
    尽管他很是佩服阿汉的勇猛,但是说到领军打仗,他更是佩服唐天。
    居然只身几人就骗过了金人的眼线,让金人误认为汉人不堪一击,结果暗中把主力集中设伏。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骗过金人的侦察眼线。
    想到连使鹿部的人都被唐天骗过了,他更加佩服唐天,佩服唐天的同时,又打量下阿汉,最后给出了有勇无谋结论。
    唐天率领大军已经乘船北上,他知道大家都不明白。
    不过看着打了大胜仗的军士,一个个士气高涨,而且还是击败三千人的金军,更是兴奋。
    杨再兴依旧闷闷不乐地守在一边,目光看着起起伏伏的海面,心中却涌起一丝悲伤。
    他知道,现在的方向,一路往北,离家的方向越来越远。
    他多少还是知道唐天的战术,无非就是从金人后方打起,可是让他不懂的地方太多了。
    这次明显士气高涨,可以一鼓作气,再打伏击,一举消灭金人,可是唐天却选择了逃跑,真不知唐天是怎么想的。
    杨再兴身边的几个副将,一直围在他身边。
    这五人都是跟着杨再兴一起打出来的兄弟,出生入死,不曾分开,相互了解,看着杨再兴闷闷不乐,就说道:“将军,往北了。”
    “闭嘴!”
    杨再兴的声音很大,更加带着怒气。
    他当然知道这几个家伙打的什么心思,他们也不想往北,他们想往南,去打金人,浴血杀场。
    他何偿不想呢?
    一路打来,更谈不上打了,这一路也没什么打仗,自已的枪都交给副将了,好容易打个先锋,结果还是伏击先锋。
    只准弓箭伏击,不得骑兵出击。
    这是唐天的死命令。
    搞得他和一纵手下郁闷的不行不行的。
    尽管全胜,可是他还是不爽,自己根本就是没出力,只是拿个旗子挥下手,三千金人就中箭而死了。
    杨再兴的声音,当然被唐天等人听到。
    阿汉为人直爽耿快,走过去,笑着说道:“杨将军,这是怎么了?生气了?”
    这不是废话吗?
    杨再兴对于阿汉的明知故问,更是不爽了,他知道阿汉耿直,说话不会兜弯子,是个直肠子,就说道:“当然了,你还能动下手脚,你看我,这么大的仗,我就挥下旗子,这是打仗吗?”
    这话刚说完,上官清儿第一个不愿意听了,目光扫过。
    发现唐天依旧四平八稳,并没有说话的意思,这才稳下心来,没有怼杨再兴。
    却不想身边的珍儿不愿意了,说道:“杨将军,你瞧不起我们作的旗子吗?”
    整个三军的旗子都是珍儿带着所有女兵及家属制作的,辛苦不说了,这其中所费心事也是不少。
    女兵还好说,家属就不同了,她们不仅制作军旗,还有军服,盔甲,帐篷等,所有军资都是家属制作完成。
    杨再兴当然知道这其中一切,他也带着男兵去帮着作事,其中所费心力,自然晓得,于是马上陪着笑脸,道:“珍儿妹妹,我不是说旗子不好,只是没有仗打。”
    “这不是刚刚打了仗吗?还说没仗打?”
    珍儿依旧不依不饶,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盯着杨再兴。
    杨再兴本是一个粗人,说话本就不灵光,接着说道:“是打了,可是没出力。”
    “你打仗不出力,你好意思说,让唐天哥哥惩罚你,说你出工不出力。”
    珍儿知道杨再兴嘴笨,并没有放过杨再兴的意思,依旧穷追猛打。
    “我错了,珍儿妹妹,真不是你说的意思。”
    “哪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还嫌弃我们做的衣服不好?”
    杨再兴一听,事情越说越多,更是不敢多说了。
    他可是知道,现在三军所用,都是家属办制,就连饭食也是家属经制。他也知道自己嘴笨,说不过珍儿。
    便低着头,不说话,眼睛偷偷打量一旁的唐天。
    唐天当然知道杨再兴的意思。
    杨再兴及一众部下,都是因为没有冲锋杀敌不高兴。
    他也是有意让珍儿敲打下杨再兴,他知道,上官清儿会看自己的脸色,有大局观,可是珍儿就不同。
    只要有人说唐天的不是,她是第一个不答应,不管你是什么将军不将军的。
    有一次,一个军士背后说唐天应该如何用兵,暗指唐天不懂作战打仗。珍儿知道了,居然让他连吃了三天带砂子的饭。
    唐天看了眼海上波涛,这才慢慢坐下,示意大家也都坐下。
    接着说道:“大家说说,三军作战,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取胜。”
    杨再兴的一个部将答道,接着几个副将也跟着赞许地点点头。
    唐天当然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致胜,这只是一个军人该有目标,而不是终极目标。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作战,唐天现在不仅是一个兵,更是一个将领,他不能只考虑简单的致胜问题,更看重致胜背后的东西。
    众人看了眼扫视的目光,阿汉接着说道:“我们部族打仗,多是为了食物和水,就是为生存,只有胜利才有生存空间。”
    唐天点点头,又看看大家。
    阿汉的话,说得实在,打仗其实就是为了生存,其实打仗致胜只是一个方式,他的目标就是生存。
    唐天看着大家纷纷点头,这才说道:“三军作战,关乎生死,打仗就是为生而战,所以说,杨将军你现在懂了吗?”
    “为生而战?”
    “对,为生而战?”
    “可是,我们每一仗都是为生而战,不打,会死更多人。”
    唐天知道杨再兴是怎么死的,所以,他就是要改变杨再兴的看法,勇敌三军又如何,大宋第一猛将又何,将军百战死,他杨再兴也会战死,而且还是死得很惨。
    如果杨再兴明白打仗是为生而战的道理,就不会死得那么惨。
    “真正的为生而战,不是你个人的生,而是众人的生,致胜的方法有千种万种,不只是力敌这一种。”
    唐天的话是说给杨再兴听的,力敌是最后的办法,智取才是上上策。
    “可是。”
    “远攻近交的道理大家都懂吧,治国是如此,治军作战更是如此。”
    杨再兴完全有些晕了,信息量对于他来说是有些大了。他摸摸头,然后看看旁边似懂非懂的部下。
    太子老王饱读兵书,其中道理自然明白。
    接着说道:“杨将军,你和你的部下勇猛,这是三军有目共睹,尽管这样,每次作战,都人兄弟会战死杀场,可是这次作战,你没有一个兄弟受伤,你说这样不好吗,不是真正的为生而战吗?”
    “这么一说,还真是的,这次消灭三千金人,连个受伤的都没有,战绩不错呀!”
    杨再兴反应也是快,想到唐天一路上的布置,接着又说道:“看来,这次是牵着金人的牛鼻子走了。”
    唐天知道自己的一切布置,杨再兴不可能不知道。他希望杨再兴能改变过去的打仗方式,不是力敌,而是智取。
    接下来,不用多说,金人早晚会发现自己上当,一定会调兵北上,以金人的能力,一定考虑到自己会走水路。
    到时定会率船追击。
    只要到了海上,金军优势全无,到时还不是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唐天盘算好一切,看着船队,脸上不自觉地露出笑脸。可是目光扫过四姑娘时,他的心不淡定了。
    这个胖妞一直跟着自己,还真不好办,而且这其中还有阿汉。
    唐天并不讨厌胖子,可是并不代表他喜欢这一款。
    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希望四姑娘能知难而退,不要一真跟着自己。
    一侧上官清儿看着唐天扫过四姑娘的目光,心里恨恨道:“都是你小子的错,走到哪里都有女人跟着,这回这个胖妞,就让你好好长点记性。”
    上官清儿略有含义的看了眼,胖得不行不行的四姑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