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第五一八章 赚银子

    金国公主眼瞎了吗?
    吴正感觉自己胸口发闷,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然后拿起旁边的茶水,喝一口,哇得一声又吐出来。
    这茶怎么这么凉。
    吴正强压心中无名怒火,隐忍未发。
    眼下。
    唐天,不,这个该死的厨子,越发变得强大,居然抱上了金人的大抱,还是女人的大腿,这个不要脸的玩意,怎么就。
    哎,女人都瞎眼了吗?
    反观自己,不过是一个知府,现在涉及金人,这里面关系复杂,如若唐天真成了金国驸马,权势必定高于自己。
    绝不能让他得逞,一定想办法破坏。
    可是,如果真要是破坏了此桩婚事,唐天又会跟自己争夺上官清儿。
    ……,思考多时。
    他马上想以了一个人。
    金二爷。
    金二爷就是一个九九金的坏人,关键还是一个背后有金人撑腰的坏人,什么坏主意都能想出来,坏人中的战斗机……。
    这小子坏水多过黄河水,阴谋过阴山,要找他商量,于是,愉快地作出决定,低声交待小北,火速请金二爷。
    时间不长,金二爷便现身知府衙门。
    金二爷听了此等消息,眉头一皱,珠光鬼动。
    一个卖烧鸡的,转成要成了金国驸马,关键还是自己的死对头,这对于他来说打击太,没有之一了。
    问题来了。
    自己当年,花出重金投靠的金人奚人部,可现如今,早不来,晚不来,正当青州知府也是自己人时,突然冒出一个金国驸马。
    这样一来,自己想控制整个青州就难了。
    源头。
    金人是源头,看来自己得从金人下手,于是眼睛一眨,鬼主意来了一个,看着吴正说道:“我可听说,公主岭城打败了金人。”
    吴正装得很是低调,微微地点点头。
    他听了此事,也是一头雾水,按理说,完颜仁昭回了公主岭城,应该不会再同金人大大出手,结果却事得其反,却狠狠地打了金人一顿,听说五六千人被打得落花流水。
    狗咬狗的事情,他现在也搞不懂。
    金二爷微微一笑,传出一个波澜不惊的声音:“噢……”
    在静静地厅里,发出一个不同寻常的声音,着实让大家打起了几分精神。
    吴正及小刚、小北二人不约而同地看着金二爷。
    金二爷不傻,长期与金人交往,自己明白金人之中的利害关系。
    打脸,十足的打脸。
    金人贵族之间的较量。
    刘豫为何会让吴正这样一个毫无根基的人来当青州知府,刘豫自然不傻,因为他知道,推荐吴正的金人是奚人部的人,而自己身后却金国重臣完颜昌。
    一来,他搞不清金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处理金人问题上,处处以完颜昌为首意。
    完颜昌同意此法,定是要扩大自己在金人中的地位,拉拢奚人部。
    此次,太子刘麟与金国公主婚事,更是完颜昌在背后搞事,结果,完颜昌就把完颜宗望的女儿推出来,也说动金太宗同意此桩婚事。
    看似好事,实则是在吊打完颜宗望的脸,金人下嫁汉人,就是打金人的脸,更别说是一个金国公主。
    而且,还是通过金太宗强压之下。
    看来。
    这个仁昭公主是想借机打完颜昌的脸呀!
    不仅打完颜昌脸,还要打他的兵,打他的走狗们。
    完颜宗望。
    金二爷当然知道,金国第一权臣,位高权重。
    与自己的金主,奚人部相比,高出不是一档二档。
    看来这个完颜宗望和完颜昌之间各有不合,表面化了。
    吴正看着金二爷没有说话,并未直言,只是把茶杯往金二爷面前轻轻地推了推。
    “大人,这其中复杂,牵扯到金人,依我看,火速上报。”
    吴正听后,心中苦笑,不愧是只老狐狸,还用上报吗?明明就踢皮球?把球踢给刘豫,让他去处理。
    “二爷,太子殿下早已知晓,想必圣上也知晓此事。”
    “哈哈,既然动了金人,就是谋反,是叛军逆匪,我们静等圣上发兵讨伐。”
    发兵。
    听说那可是清一色的黑色铁骑兵,叫什么铁浮屠,连金人都挡不住,刘豫的土匪兵怕也挡不住。
    “二爷,这个,我也是担心,一旦匪人围城,我们可如何是好。”
    吴正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怕是刘豫管不了,就请金二爷请太原的金人入驻青州,防止公主岭作大作强,不好收拾。
    “大人,别小看了刘公,他不会这么善罢甘休,彭将军可是他的手下,不如请彭将军以军务示之。”
    “好,我马上去办。”
    吴正当然明白,金二爷是想把球踢给刘豫,让刘豫处理金人之间的关系,好和坏,都不关他们的事。
    如果完颜宗望胜了,打得是完颜昌的脸,反之,就是打完颜宗望的脸,最后得好处的都是奚人部。
    吴正见金二爷小有得意,急忙说道:“二爷,你可不知,今天我去见那个卖烧鸡的,身边无数美女,还在海边大修亭院,大有金国第一驸马之势,气派非常,我等小官,自然无法可比,怕是整个青州城内,也无二人。当然,自然跟二爷您无法相提并论。”
    金二爷听后,脸色自然随之而变。
    当然,他能听出吴正的怨气,也能看出吴正的别有用心,他就是看不起卖烧鸡的。
    一个卖烧鸡的,凭什么如此飞黄腾达,难道就因为脸蛋漂亮吗?
    “吃软饭的。”
    实情,卖烧鸡的就是一个不要脸的,吃软饭的。
    吴正贵为知府不好说得这么无赖,也不好说得这么肤浅。
    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心中却狠狠鄙视唐天一翻,恨不得把他的烧鸡馆拆了。
    可是他不能这么作,这么作,就更显得息小气。
    金二爷看着一脸端正的吴正,不以为然地吐出几个字,然后,拿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接着又说道:“我可听说,近来公主岭吃羊肉,你肥了不少。”
    又是实情。
    看来什么事情都瞒不过金二爷,吴正不由自主地看了眼门外,他知道,这定是刘师爷通风报信。
    现在一切只有忍了。
    忍了刘师爷,忍了唐天。
    等着刘豫和金人去收搭唐天这个卖烧鸡的。
    不过,这个卖烧鸡的却实让自己大赚特赚。
    但凡羊肉从青州进入公主岭,都抽下不少羊毛。
    白花花的银子,赚了万两有余。
    于是,吴正笑着脸,说道:“二爷,钱两早就给二爷准备好了。”
    金二爷马上阴笑上脸,接着冲着吴正说道:“大人,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知道感谢,明天也要去烧鸡铺,好好谢谢人家。”
    金二爷居然知道感谢。
    这倒是让吴正刮目相看了。
    “要不是人家吃羊肉,我们哪来的银子,花几个钱吃只鸡,免得有人生事非。”
    金二爷把事非两个字说得极重,恨不得咬碎了。
    吴正一脸担心,担心金二爷的牙咬崩了。
    这般苦大仇深,这哪里是感谢,明明是反义了,难道让自己明天带着人去生事非吗?
    吴正有些猜不透金二爷的用意,笑哈哈地随言道:“要不要我们多带些人去。”
    金二爷,并无答言。
    感觉吴正这厮,就是一个废物,一点屁事都办不好,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当坏人的。
    一点也不合格,不当坏人还当什么知府?
    笨蛋,这就是智商,早晚得被他害死。
    金二爷懒得调教吴正,转身走了。
    第二日。
    吴正一早带着人去了烧鸡铺,刚到外面,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羊。
    好吗?
    整个街道上全是羊群。
    吴正马上明白了,于是冲着刚刚开门的王远喊道:“恭喜呀!恭喜呀!王掌柜生意兴隆。”
    这时,金二爷早已经坐在里面,身边几个人正在柜台前,数着银子。
    吴正马上明白了。
    原来这一切都是金二爷的手比,怪不得昨天,跑到自己处说了一通怪话。
    原来,所谓的感谢,就是坑银子呀!
    王远看着吴正到来,知道又是一个拿银子的。
    不过,还好。
    这两个货都是要银子不要命的人,只要给钱,什么东西都能做到。
    自己这两天能顺利完成吃羊肉的任务,多亏了这二人,一个出羊,一个放行。
    吴正没有多说话,只是坐在旁边,点了两只烧鸡,然后笑呵呵地吃着烧鸡。
    钱当然是给了,黑了王远在几千的银子,两个烧鸡钱当然要出了。
    他吴大人清名在外,爱民如子,怎么会做出吃烧鸡不给钱的事。
    王远看着吴正前来,也不知为什么感觉总是不太好。
    看着吴正居然吩咐给钱,急忙违心地露出笑容:“大人能到小店,小店蓬荜生辉,怎么能收大人的钱呢?”
    “不可,你们经营不易,又是小本生意,本官似如已出,爱扩还不够,本官愧对,像王掌柜这般,遵守法纪的良善商人,我们一定要保护,以后,有人胆敢吃鸡不给钱,你告诉我,本官为你作主……”
    这孙子真不要脸,拿黑钱还要赚名声,无耻呀。
    王远暗骂之后,倒是留个心眼。防止吴正背后使坏,每次吴正手下派人一起去送羊,他都会扣下两个人同行,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可以拿他们是问。
    因为战时,如果没有官方的文书,是如论如何是进不了公主岭城的,毕竟前些天,外围全被刘豫的兵马控制,只有通令才能放行。
    王远收了羊,更懒得看吴正不要脸的嘴脸,还是同以往一样,让大家赶着羊前往公主岭。
    刚到城前,居然看到了高宠站在门前。
    王远刚走上前去,马上被高宠拉着去见唐天。
    “老王,你说,你这送羊的人里是不是有官府的人。”
    王远看着一脸认真的高宠,笑着答应道:“当然了,要不然怎么过得了关口,如何进得了公主岭城。”
    两人边走边进了唐天的府地。
    “找到了。”
    唐天看着高宠王远二人,知道,高宠一定是找到问题所在。
    高宠倒是没有客气,一五一十说了,王远也承认了,自己每次是留下着两个官役随队前来。
    可是,他没有想到自己的手下,居然为了几个钱,就让官役到码头送羊。
    正常情况,羊送到公主岭,就算完成任务,通常羊肉没有问题,就会放衙役离开,毕竟羊经过衙役的手,王远担心他们搞鬼下毒之流,所以就会晚上放衙役回去。
    唐天听后,知道王远是一片苦心,并没有发火,只是感觉这些天,自己一直担心上官清儿的病,反将许多事情耽误了。
    城防、海防之事无一过问,花钱出银子的生活锁事,更是不闻不问。
    于是,他打起精神,看了眼海边的方向。
    “走,大家一起到海边看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